药材名称:苦楝皮
名称出处:《证类本草》
概况异名:楝皮(《斗门方》),楝根木皮(《纲目》),双白皮(《南京民间草药》)。
基源:为楝科楝属植物楝树的根皮或树皮。楝属全世界约20种;中国有3种,可供药用的有2种。
原植物:楝树Melia azedarach L.,又名苦楝、楝枣树(《江苏植物志》),森树(广州)。
历史:楝列入《本经》下品。《图经本草》称苦楝。苏颂谓:“楝实以蜀川者为佳,木高丈余,叶密如槐而长,三、四月开花,红紫色,芳香满庭,实如弹丸,生青熟黄,十二月采之,根采无时。”《纲目》入木部乔木类,李时珍按罗愿《尔雅翼》云:“楝叶可以练物,故谓之楝,其子如小铃,熟则黄色如金铃,象形也。”参考《植物名实图考》中的楝图,其小叶有明显的浅锯齿,果略成长圆形,可以认为属于本种。
形态:落叶乔木,高15~20m。树皮暗褐色,纵裂,幼枝被星状毛,老枝紫褐色,有皮孔。叶互生,二~三回羽状复叶,长20~50cm,叶柄基部膨大;小叶卵形至椭圆形,长3~7cm,宽2~3.5cm,边缘有锯齿,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圆锥花序与叶近等长或较短;花萼5裂,裂片披针形,有短柔毛;花瓣5枚,淡紫色,倒披针形,外被短柔毛;雄蕊10枚。果实近球形,长1.5~2cm,淡黄色。花期4~5月,果期10月。(图见《江苏植物志》.下册.406页.图1398)
生境与分布:生于山坡、向阳旷地、农舍旁,能耐潮湿碱土。分布于河北、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印度、缅甸、老挝、越南及马来半岛各国也有分布。
生药采集:全年可采,但以春末夏初为宜。砍下树干或挖出树根,剥取根皮或干皮,洗净晒干。主产于山西、甘肃、山东、江苏、浙江、湖南、广东、广西、云南、湖北、贵州等地。
鉴别:根皮呈不规则片状或卷片,厚1~5mm。外表面灰棕色或棕紫色,微有光泽,粗糙,多裂纹,余与川楝皮相似。均以除层粗皮及嫩树皮为佳。
加工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丝,干燥。
化学性质含多种苦味的三萜成分。根皮、树皮主含川楝素(Toosendanin),还含印楝波灵(Nimbolin)A、B,以及梣皮酮(Fraxinellone)、葛杜宁(Gedunin)、苦里酮(Kulinone)、苦内酯(Kulactone)、苦洛内酯(Kulolactone)和苦楝子三醇(Meliantriol)[1]。干皮中还含正三十烷(Triacontane)、β-谷甾醇、葡萄糖[2]。树皮尚含苦楝萜酸甲酯(Methyl Kulonate)[3]。
附 木材含印楝波灵A、B,葛杜宁、苦楝木素(Melianin)A、B。尚含甾醇,多为豆甾醇类[4]。果实含苦楝子酮(Melianone)、苦楝子醇(Melianol)、儿茶精、羽扇豆醇、β-谷甾醇、β-谷甾醇-3-O-葡萄糖甙、香草醛、肉桂酸和若干新的Tetranortriterpenoids成分[1,5,6]。种子含Limonoid glucoside[7]。叶含具抗病毒活性的植物抑制剂Meliacin[8]。
参考文献
[1] 新华本草纲要.第1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284。
[2] 中药大辞黄.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298。
[3] 中草药学.中册.江苏人民出版社,1976:558。
[4] 中国有毒植物.科学出版社,1987:399。
[5] CA 1989;110:132168k。
[6] CA 1988;108:50758w。
[7] CA 1989;110:228592v。
[8] CA 1988;109:18311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