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灯盏细辛
名称出处:《云南中草药》
概况异名:灯盏花(《滇南本草》),地顶草(《云南中草药》),地朝阳、双葵花、东菊(《贵州民间药物》),盘共超(苗族名),挖安登(壮族名)。
基源:为菊科飞蓬属植物短葶飞蓬的全草。飞蓬属全世界约200种,中国约35种。
原植物:短葶飞蓬Erigeron breviscapus(Vant.)Hand.-Mazz.
历史:云南民间常用草药。始载于《滇南本草》名灯盏花:“灯盏花,性寒,味苦,治小儿脓耳,捣汁滴入耳内。”云南民间使用历史悠久,功能散寒,祛风除湿,活络止痛。《中国药典1977年版》已收载。
形态:多年生草本,高5~50cm,全株被多细胞硬短毛或杂有腺毛。根状茎粗壮,木质,密生多数须根。叶全缘,两面有粗毛;基生叶密集或莲座状,匙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1.5~11cm,宽0.5~2.5cm,基部下延成叶柄;茎叶常2~4片,长圆形,长1~4cm,宽0.5~1cm;最上部叶常线形;小苞叶无柄。头状花序单生于茎、枝顶端;总苞半球形,总苞片3层,线状披针形;舌状花2~3层,舌片紫色,雌性;两性花管状,黄色。瘦果狭长圆形,扁;冠毛白色,2层,外层极短。花果期3~10月。(图见《中药志》.第4册.第2版.356页.图352)
生境与分布:常见于海拔1200~3500m的中山和亚高山开旷的山坡、草地或林缘。分布于中国西南及湖南、广西。
生药采集:夏、秋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药材主产于云南。
鉴别
性状:全草长15~25cm。根茎长1~3cm,表面凹凸不平,着生多数圆柱形细根,直径约1mm,淡褐色至黄褐色。茎圆柱形,直径1~2mm,黄绿色至淡棕色,具细纵棱线,被白色短柔毛;质脆,断面黄白色,有髓或中空。基生叶多数,丛生,叶片多皱缩,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倒卵状披针形或匙形,长1.5~9cm,宽5~13mm,被白色短柔毛常带紫红色,先端钝圆,有短尖,基部渐狭,全缘,无明显叶柄;茎生叶互生,匙状倒披针形,长1~6cm,宽3~10mm,基部抱茎。花多数已凋落,有残存的花序托及部分苞片,偶见完整的头状花序,花冠黄白色。瘦果扁倒卵形。气微香,味辛、微苦。以根多、叶色黄绿者为佳。
显微 根(直径1.5mm)横切面:表皮细胞,外壁增厚,细胞内有黄棕色色素。皮层为9~11列薄壁细胞,有草酸钙砂晶,近内皮层处有油室,直径60~66μm;内皮层及中柱鞘均明显。木质部导管直径10~26μm,髓小。
茎(直径2mm)横切面:表皮为1列类圆形细胞,外被角质层;非腺毛甚多,1~8细胞,顶端细胞延长;腺毛头部1~4细胞,柄1~3细胞。皮层薄壁细胞由8~10列,有油室散在。韧皮部外侧有韧皮纤维束。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成环。髓约占横切面的2/3。
叶表面观 上下表皮细胞多角形,垂周壁波浪状弯曲。气孔不定式。非腺毛长180~560μm。腺毛头部1~4细胞,柄1~3细胞。(图见《中药志》.第4册.第2版.图353-356)
理化:①取样品粉末10g,加氯仿60ml,在55~60℃热水浴中温浸2小时,滤过,滤液点于硅胶板上,以氯仿-无水乙醇(1:1)为展开剂,以焦扶康酸为对照,展开后,喷以10%三氯化铁试液,斑点显红色。(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503A) ②取样品粉末2g,加甲醇15ml,置60℃水浴上温浸1小时,滤过,取液滤点于硅胶板上,以丁酮-乙酸乙酯-甲酸-水(4 51:0.5)为展开剂,以灯盏花素为对照展开后,喷以1%三氯化铝乙醇溶液后,于105℃烘3分钟,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斑点显亮黄色荧光。(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503B)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化学性质含υ-吡喃酮类成分有:焦福康酸(Pyromeconic acid)、飞蓬甙(Erigenoside)、飞蓬双甙(Erigerobioside)、焦福康酸有升压作用,飞蓬甙有降压镇静和催眠作用[1~3]。黄酮类成分有:4’-羟基黄芩素(Scutellarin)、4’-羟基黄芩素-7-葡萄糖醛酸甙(Scutellarein-7-β-glucuronide)、4’-羟基黄芩素0-7-β-葡萄糖醛酸甲酯甙、3-羟基-4-吡喃酮,4’5、6、7-四羟基黄酮-7-O-β-D-葡萄糖醛酸甙、4’、5,6,7-四羟基黄酮-7-O-β-D-葡萄吡喃糖醛酸甲酯甙、4’-羟基黄芩素-7-β-D-葡萄糖甙(Plantagin)、芹菜素、芹菜素-7-β-D-葡萄糖甙(Cosmosun)、芹菜素-7-O-葡萄糖醛酸甙(Apigen-in7-O-glucuronide)、灯盏乙素(Scutellarin)、木犀草素,其中灯盏乙素是治疗脑血管疾病所致瘫痪的有效成分[4~6]。其它次要成分有:木栓酮(Fredelin)、表木栓醇(Epifriededlinol)、正三十四醇、豆甾醇、豆甾醇-D葡萄糖甙[4]。
参考文献
[1] 药学学报 1981;6(1):68。
[2]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1987:14(3):107。
[3] 中草药通讯 1976;7(1):11。
[4] 中草药 1985;16(10):12。
[5] 中草药 1985;16(9):24。
[6] 中草药 1988;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