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吴茱萸
名称出处:《本经》
概况异名:茱萸(《本草拾遗》),吴萸(《草本便方》),左力(《南宁市药物志》)。
基源:为芸香科吴茱萸属植物吴茱萸、石虎及波氏吴萸的果实。吴茱萸属全世界约150种,中国产22种以上。
原植物:正品吴茱萸一般有1种及2变种: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Juss.)Benth.(Boyrnia rutaecarpa Juss.),又名吴萸(广东、广西、贵州等地),臭辣子树(湖北、贵州),伏辣子(陕西、贵州),除油子、药子(湖北),气辣子、臭泡子(四川)。石虎Evodia rutaecarpa(Juss.)Benth.var.officinalis(Dode)Huang(E.officinalis Dode)。波氏吴萸Evodia rutaecarpa(Juss.)Benth.var.bodinieri(Dode)Huang(E.bodinieri Dode)
历史:吴茱萸始载于《本经》列为中品。《别录》载:“吴茱萸生上谷,川谷及冤句……9月9日采,阴干,陈久者良。”陈藏器谓:“茱萸南北总有,入药以吴地为好,所以有吴之名也”。苏颂谓:“今处处有之,江、浙、蜀、汉尤多,木高丈余,皮青绿色,叶似椿而阔厚,紫色,三月开红紫细花,七月八月结实似椒子,嫩时微黄,至熟则深紫”。李时珍谓、茱萸枝柔而肥,叶长而皱,其实结于梢头,垒垒成簇而无核,与椒不同,一种粒大,一种粒小,小者入药为胜。”根据上列各本草所述,对照现代吴茱萸的形态及生物学特性,基本相符。所谓三月开红紫细花,指农历三月开始形成紫色花蕾。粒大粒小,指吴茱萸和石虎的果实。吴茱萸已载入《中国药典1985年版》。
形态:吴茱萸为灌木或小乔木。老枝暗褐色,当年生枝紫褐色,有圆形或椭圆形小皮孔;幼枝、叶轴、花轴均被黄褐色长柔毛;裸芽被紫褐色长柔毛。叶对生,单数羽状复叶;小叶片5~9,对生,椭圆形至长卵形,长5~15cm,宽3~7cm,先端急尖,基部宽楔形或圆钝,全缘或有不明显锯齿,纸质或厚纸质,上面深绿色,具光泽,干后呈暗褐色,被疏毛,以脉上较密,下面青绿色或绿色,密被长柔毛,以脉上最密,具粗大腺点。聚伞圆锥花序,顶生,花轴粗壮;苞片对生,细小,生于花轴下部的呈鳞片状,生于花轴基部的呈小叶片状;花蕾细小,密集,红色或紫红色;花基5数,白色;萼片细小,广卵形,被短柔毛;花瓣长圆形,长4~6mm;雄花雄蕊5,较花瓣长,中部以下被长柔毛,花药广椭圆形,长约1mm,退化子房先端4~5裂,裂瓣为退化子房全长的1/3或稍长,不被毛或几无毛;雌花较密,花瓣比雄花的大,端尖或微钝,内面被长柔毛,退化雄蕊鳞片状,长1~2mm,子房的长圆形,花后向两侧增宽成扁圆形,有粗大腺点,花柱圆形,短而粗。成熟心皮紫红色,表面有粗大腺点,每分果瓣有1粒种子,卵形,黑色,长5~6mm,具光泽。花期4月下旬至8月中旬,果期8~11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548页.图2826)
生境与分布:生长于路边、坡地,山谷灌丛中或疏林下,家前屋后常有栽培。分布于陕西和甘肃南部、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石虎与吴茱萸不同之处在于:小叶较小而狭,长圆形至狭披针形,先端渐尖,上面无毛或仅中脉及侧脉上略被短柔毛,下面密被长柔毛,薄纸质,开花时,花朵疏散不甚密集,雌花花瓣短小,通常长3~4mm,果实略小,种子长4~4.5mm。生长于山坡灌丛中或路边。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等地。
波氏吴萸与吴茱萸不同之处在于:叶较吴茱萸狭但较石虎宽,广长圆形,先端渐尖或短尖,叶面仅中脉上略被疏短毛,余儿无毛,下面仅脉上被短柔毛,余不被毛或几无毛。花期7~8月,果期9~11月。生长于路边、山坡或林缘、亦有栽培。分布于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
生药栽培:适于温暖、向阳的环境。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质壤上和腐殖质壤土为宜。多用无性繁殖。在冬末春初剪取1年生枝条,截成20~25cm长的插条,留有3~4个芽,斜插于苗床,深12~16cm,壅土压实,铺草保湿,当年冬季或次年早春即可移栽定植;亦可将粗壮侧根切成15~18cm长,按行距15~20cm开沟,以9~12cm株距斜插,覆土压紧,盖草浇水,次年春季移植。分株繁殖,在早春挖掘母株基部萌生的幼苗进行栽种。为使母株多生幼苗,常在侧根上人工砍伤,覆土保湿,次年即可抽生幼苗,即可分栽。移栽种植宜在3月上旬~4月上旬,行株距4×3m,开穴后施入底肥与细土,然后栽入种苗,覆土踩紧,浇水定根。定植后,每年需注意中耕除草,冬季须培土与修剪整枝,先后施肥2~3次,夏季应多施磷、钾肥,防止落果。虫害有蚜虫、蚧壳虫,可喷40%乐果乳油800倍液;祸天牛幼虫蛀入树杆,咬食木质部,可用药棉浸40%乐果油塞入孔里,并用黄泥封口毒杀。
采集:8~10月果实呈茶绿色而心皮尚未分离时采摘,晒干、除去杂质。如遇阴天,可用微火烘干。药材主产于贵州、广西、湖南、云南、四川、陕西南部及浙江,江西、湖北、安徽、福建等地也产。以贵州、广西产量较大,湖南常德质量最好。
鉴别
性状:果实球形或略呈五角状扁球形,直径2~5mm;表面暗黄绿色至褐色,粗糙,有许多点状突起或凹下的油点,顶端稍有下凹,呈五角星状的裂隙,有时裂隙中央有突起的柱头残基,基部有花萼及短果柄;花萼及果柄上被有黄色茸毛。质硬而脆,具浓郁芳香气,味辛辣而苦。以饱满、色绿、香气浓郁者为佳。
显微 果实横切面:外果皮表皮细胞1列,类圆形,大多含橙皮甙结晶。中果皮较厚,为薄壁组织,有多数大型油室散在,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簇晶,近内果皮尤密。内果皮为4~5列薄壁细胞,长方形,切向排列。果实每室有1~2粒种子,类三角形,种皮石细胞呈栅栏状排列,壁较厚,种皮以内为胚乳组织。(图见《中药志》.第3册.第2版.403页.图257) 果柄横切面:表皮有多数腺毛,头部长圆形或梨形,7~14细胞,含挥发油,柄1~6个细胞,排成1~2列;并有非腺毛,1~5个细胞。皮层中有石细胞散在,类圆形或分枝状,直径80~120μm;木质部由导管、木薄壁细胞及木纤维组成,也有少数石细胞。髓部为薄壁细胞。(图见《中药志》.第3册.第2版.404页.图258) 粉末:灰棕色。 ①粘液细胞类圆形或长圆形,直径64~120μm,有时壁破裂后逸出粘液质。 ②非腺毛由1~9细胞组成,末端偶有短分叉,长62~416μm,直径16~48μm,壁厚至7μm,平滑或有角层线纹或疣状突起,有的胞腔充满棕红色物。 ③果皮组织淡棕色。表皮细胞多角形,大多含橙皮甙结晶;气孔直径18~38μm,副卫细胞4~6个。中果皮薄壁细胞类圆形,亦含橙皮甙结晶。 ④草酸钙簇晶多存在于中果皮细胞中;花瓣、宿萼及果柄组织中亦含有,直径约16~38μm。另有方晶,长约至19μm。 ⑤腺毛头部椭圆形或梨形,7~14或更多细胞,长64~96μm,直径24~53μm,含黄棕色或暗红棕色物。柄部1~4细胞,与头部相接的细胞常含红棕色物。腺鳞少数,呈圆形或长圆形,顶面观约12~16细胞,直径43~62μm,常含棕色物。 ⑥花粉粒类圆形,直径27~40μm,具3孔沟,外壁两层,外层较厚,表面有网状雕纹,网眼形状不规则。 ⑦油室多破碎,完整的一般直径100μm以上。 ⑧石细胞少数,绿黄色,略呈纺锤形或圆多角形,直径40~64μm,长至128μm,壁厚8~16μm。(图见《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445页.图216)
理化:①取本品粉末0.5g,加10%醋酸溶液10ml,用力振摇,滤过。取滤液2ml,加碘化汞钾试液1滴,振摇后,产生黄白色沉淀。(检查生物碱) ②取本品粉末1g,加入0.5%盐酸乙醇溶液10ml,在水浴上回流10分钟,乘热滤过。滤液用5%氢氧化铵溶液调节pH成中性,在水浴上蒸干,加3ml5%硫酸溶解残渣,滤过,滤液加1~2滴硅钨酸试剂,有灰色沉淀。(检查生物碱)
加工炮制:①甘草制吴茱萸 取甘草煎汤,去渣,加入净吴茱萸,闷润吸尽后,炒至微干,取出,晒干。每100kg吴茱萸,用甘草6kg。 ②盐制吴茱萸 取净吴茱萸,加入盐水拌匀,用文火炒至裂开,稍鼓起时,取出,放凉。每100kg吴茱萸,用食盐3kg。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制吴茱萸、盐吴茱萸密闭保存。
化学性质果实含生物碱类,为吴茱萸碱((+)Evodiamine)吴茱萸次碱(Rutaetarpine)、7-羟基吴茱萸碱[1]羟基吴茱萸碱(Hydroxyevodiamine)、吴茱萸新碱(Evocarpine)、1-甲基-2-[(Z)-6-十一烷基]-4(1H)-喹诺酮、1-甲基2-十一烷基-4(1H)-喹诺酮[2]、Goshuyuarnide Ⅰ和Ⅱ[3]、Evodiamide[4]、去氢吴茱萸碱(Dehydroevodiamine)[5]、N、N-Dimethyl5-Methoxytryptamine、NMethylanthranilamide[6]。含4种新的柠檬苦素化合物:12α-羟基柠檬苦素(12α-Hydroxylimonin)、12α-羟基吴茱萸醇(12αHydroxyevodol)、6α-和6β-乙酰氧基-5-表柠檬苦素(6α-and6β-Acetoxy-5-epilimonin)[7],另含柠檬苦素、吴茱萸醇[8]化合物。还含脱氧肾上腺素(对羟福林Synephrine)[9]、Forsythiaside即3,4-二羟基-β-苯乙基-α-L-吡喃鼠李糖(1→6)4-O-咖啡酰-β-D-吡喃葡萄糖甙[10]、氨基酸类、酰胺类[11]及环状乌嘌呤苷单磷化合物[12]和去甲乌药碱等[13]
参考文献
[1] CA 1980;92:59068f。
[2] 生药学杂志(日) 1989;43(4):339。
[3] J Nat Prod 1989;52(5):1160。
[4] J Nat Prod 1988;51(4):791。
[5] CA 1982;96:174328k。
[6] 生药学杂志(日) 1979;33(1):30。
[7] Chem Pharm Bull 1988;36(11):4453。
[8] Chem PhaTm Bull 1988;36(3):1237。
[9] 生药学杂志(日) 1979;33(1):35。
[10] Chem Pharm Bull 1982;30(3):1048。
[11] J Nat Prod 1988,51(1):161。
[12] Chem Pharm Bull 1982;30(7):2463。
[13] 西北药学杂志 199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