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象花

医药知识2023-02-02 20:08:28百科

叶象花

概况

异名:一品红(《文山中草药》)。

基源:为大戟科大戟属植物猩猩草的全草。

原植物:猩猩草Euphorbia heterophylla L.,又名草本一品红(《海南植物志》)。

形态:一年生草本,高达80cm。茎直立。单叶互生,叶形多变化,卵形、椭圆形、披针形,中下部叶长4~10cm,宽2.5~5cm,琴状分裂或不分裂,有长2~3cm的叶柄;花序下部的叶部分或全部为紫红色。杯状花序多数在茎及分枝顶端排列成密集的伞房状;总苞钟形、宽3~4mm,顶端5裂;腺体1~2,腺体杯状,无花瓣状附属物。子房卵形,3室;花柱3,离生,顶端2裂。蒴果近球形,直径约5mm,无毛;种子卵形,有疣状突起。(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619页.图1967)

生境与分布:原产北美洲;中国南方各地有栽培,北方栽培于温室。

化学性质

种子含蛋白质、脂肪油,油中含亚油酸及亚麻酸[1],脱脂蛋白中含:赖氨酸(9.24%)、组氨酸(11.4%)、精氨酸(8.15%)、甘氨酸(10.33%)、谷氨酸(13.61%)、丙氨酸(9.24%)、脯氨酸(2.17%)、缬氨酸(8.15%)、胱氨酸(10.86%)、苯丙氨酸(11.41%)、亮氨酸(2.17%)、异亮氨酸(3.26%)[2],还有N-乙酰基半乳糖胺植物凝血素[3],叶中含10,10-二甲基二十六烷-7-酮(10,10-Dtmethyl hexacosan-7-one)[4],β-香树脂酯、Euphylacetate、Maretenoue和分子式为C28H56O的酮;根中含β-香树酯醇、Moretenone、δ-香树醇脂(Amyrenone)及蒲公英烯(Taraxerone)[5]

参考文献

[1] 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647。
[2] CA 1982;96:65719。
[3] CA 1983;99:156629。
[4] CA 1980;93:110606。
[5] CA 1983;98:176189。

本文标签: 叶象花  药性  药理  化学性质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