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鼠妇
名称出处:《本经》
概况异名:伊威(《诗经》),蟠、鼠负(《尔雅》),负蟠、蛜蝛(《本经》),委黍(《说文》),负蠜(《广雅》),蜲(《别录》),鼠姑(陶弘景),鼠粘(《蜀本草》),鼠赖虫、湿生虫(《圣惠方》),地鸡(《寿域神方》),地虱(《纲目》),肥蛀蚋(《本草求原》),西瓜虫、蒲鞋头虫(《苏州本产药材》),潮湿虫(《中药志》),地虱婆(《四川中药志》),豌豆虫、瓢虫、潮虫子(《药材学》),土孵(《泉州本草》),暗板虫(《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技术资料选编·外科》),鞋板虫(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基源:平甲虫科卷地鳖属动物平甲虫的干燥全体。
原动物:平甲虫Armadillidum vulgara(Latreille)。
历史:始载于《本经》,列为下品。苏颂曰:“今处处有之,多在下湿处,瓮器底及土坎中。”寇宗奭曰:“湿生虫(鼠妇)多足,大者长三四分,其色如蚓,背有横纹蹙起。”按其记述,与现今所用鼠妇一致。
形态:体长一般10mm以上,长度是宽的2倍。呈长椭圆形,背部呈显著的方形,头前缘中央及左右角没有显著的突起。胸节7,第1、2胸节的后侧板较第3~7节的尖锐。腹节5,第1、2腹节窄,第3~5腹节的侧缘与尾节后缘联成半圆形。体节均有多少不一的弯曲条纹。第2触角短,第2鞭节较第1鞭节为长。胸肢7对,第1~6对胸肢的坐节近于相等,但第7胸肢较长大,其长度超出腕节与前节之和。腹肢5对。尾肢扁平,外肢与尾节嵌合齐平,内肢细小,被尾节掩遮。雄性第1腹肢的外肢如鳃盖状,内肢较细长,末端弯曲呈微钩状。雌、雄虫背表面的颜色不固定,有时呈灰色或暗褐色,有时局部带黄色,并具有光亮的斑点。(图见《中国动物药》.79页.图91)
生境与分布:多栖于阴暗潮湿环境的朽木、腐叶或石块下,有时也出现在房层、庭院内。分布于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等省。
生药采集:一般多在4~9月间捕捉,捕得后用沸水烫死,晒干或炒干。药材主产江苏。
鉴别:干燥的虫体多卷曲成球形或半圆形,长约7mm,宽约6mm;背平滑,腹向内陷。体灰白色,有光泽。质脆易碎。气腥臭。以干燥、完整、灰白色、无霉蛀者为佳。
贮藏:置干燥处,防蛀。
化学性质含还原糖和糖原,其含量随着生长时期而变化[1];其粘多糖含软骨素硫酸A或C(Chondroitin sulfuric acid A or C),或含玻璃(糖醛)酸(Hyaluronic acid)[2]。所含脂类中有不皂化物10%,丙酮不溶脂5%,皂化后皂化物中的脂肪酸组成为十四酸0.7%、十六酸20.6%、十八酸8.3%、二十酸0.7%、十八碳烯酸53.7%、十八碳二烯酸10.1%、十八碳三烯酸2.5%、其它不饱和脂肪酸约3.2%[3];不皂化物中含41.0%甾醇,其中主要为胆甾醇[3]。
参考文献
[1] CA 1963;58:10557b。
[2] CA 1966;65:12610f。
[3] CA 1967;66:53237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