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鲱鱼
名称出处:《中国动物药》
概况基源:为鲜科鲱属动物太平洋鲜,药用其肉。
原动物:太平洋鲜Clupea herengus pallasi Cuvier et Valenciennes,又名青条鱼(《中国动物药》)。
形态:体长,侧扁,腹部近圆形。头中大,顶部有一浅凹。眼较大,有脂眼睑。口小而斜,侧上位。鳃孔大,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鳃耙细长而扁。鳞中大,圆鳞。无侧线。腹侧有弱棱鳞。背鳍起点在腹鳍起点的前方,距吻端与尾鳍基相等。臀鳍中长,距腹鳍颇远。胸鳍低而短,不伸达腹鳍。腹鳍比胸鳍小,尾鳍深叉状。体背侧蓝黑色,两侧及腹部银白色,侧上方微绿。(图见《中国动物药》.图195)
生境与分布:栖息于水深80m左右的黄海中央深水区,每年3~4月到山东荣城、威海一带近岸有水草和岩礁的地方产卵。主产于黄海。渤海少见。
生药采集:产卵后捕捉,取肉鲜用。
药性功效:利尿,解毒。
主治:水肿,小便不利,肺结核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或煮食,适量。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中国动物药》:“治喘息:鲜鱼籽、甘草各等量,焙研成粉,每服5g,日3次。”
参考文章
- 含有鲱鱼的处方中医中药
- 俄罗斯严格控制挪威鲱鱼进口水产/渔业
- 南美鲱鱼越冬技术要点水产/渔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