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苦碟子
名称出处:《全国中草药汇编》
概况异名:抱茎苦荬菜(《长白山植物药志》),败酱草(辽宁),满天星(黑龙江),巴刀拉(蒙族名)。
基源:为菊科苦荬菜属植物抱茎苦荬菜的全草或当年生幼苗。
原植物:抱茎苦荬菜Ixeris sonehifolia(Bunge)Hance
历史:苦碟子为中国北方民间草药。本品还为少常用蒙药,称巴刀拉,清朝著名藏药学家帝玛·旦增彭措撰《晶珠本草》1840年出版,就有记载。《中国民族药志》第2卷,1990年出版,也有收载。
形态:多年生草本,根圆锥状,伸长,褐色。茎直立,高30~80cm,具纵条纹,上部多少分枝。基生叶多数,铺散或成莲座状,基部渐狭成柄,叶片长圆状倒披针形,长3.5~8cm,宽1~2cm,倒向羽裂或羽状缺刻,顶端短尖或钝圆;茎叶较小,无柄,叶片长圆状卵形,长2.5~6cm,宽0.7~1.5cm,顶端急尖,基部扩大成耳形或戟形抱茎,全缘或羽状分裂。头状花序多数,组成伞房状;总苞圆筒形,长5~6cm,宽2~2.5mm,总苞片无毛,顶端尖,外层的卵形,短小,内层的较长,线状披针形;全为舌状花,长7~8mm,黄色,舌片顶端截形,具5齿。瘦果纺锤形,稍扁,长2~3mm,有细条纹及粒状小刺,喙长约为果长的1/4;冠毛长3~4mm,白色。花果期3~7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4册.706页.图6826)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300~1100m的山坡、路旁、河边或疏林下。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和贵州。原苏联远东地区和朝鲜也有分布。
生药采集:夏季采收当年生幼苗,晾干。
化学性质含黄酮类化合物。
参考文献
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