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铁马豆
名称出处:《滇南本草》
概况异名:蝴蝶草、草红藤(云南),三叶红藤(四川)。
基源:为豆科蓿苞豆属植物毛蓿苞豆的全草。苞蓿豆属全世界有7~10种;中国有5~8种,其中药用的有3种。
原植物:毛蓿苞豆Shuteria pampaniniana Hand.-Mazz.
历史:本品始载于《滇南本草》。为广西、云南民间药。
形态:多年生草质藤本,长60~120cm,茎纤细,多分枝,密被白柔毛。托叶披针形,具缘毛及棱,长约0.4cm;小叶3,椭圆形至菱状倒卵圆形,长1~2.5cm,宽0.7~1.6cm,先端钝圆,具小突尖,基部圆或宽楔形,两面被贴伏白柔毛;叶柄长1~3cm,密被短柔毛。总状花序腋生,稀顶生;苞片,小苞片狭披针形,被毛,宿存;总花梗短,被白色长柔毛;花萼钟状,密被长柔毛;花冠黄色。荚果条形,长1.5~2cm,密被长柔毛,成熟后开裂。种子4~5,暗绿色,具黑斑。(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491页.图2712)
生境与分布:生于山野草丛中。分布广西、贵州、云南。
生药采集:夏、秋季采收全草,晒干或鲜用。
药性性味:苦,凉。 ①《滇南本草》:“微寒。” ②《云南中草药》:“微苦,凉。”
归经:《滇南本草》:“入肝、胆二经。”
功效:清肝泄热,除蒸宁咳。
主治:阴虚潮热,午后骨蒸,虚劳咳嗽,乳腺炎,腮腺炎。 ①《滇南本草》:“主泄肝胆之火。治寒热往来,午后潮热。” ②《云南中草药》:“清虚火,泄肝胆热。治阴虚潮热,骨蒸痨热,虚痨咳嗽。” ③《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清热消炎。治乳腺炎,腮腺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滇南本草》:“治室女干痨发热,午后怕冷,夜间发热,咳嗽吐痰:铁马豆、淮熟地各9g,咳嗽加响铃草9g(蜜炒),多痰加云陈皮6g。水煎点童便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