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阿魏
名称出处:《唐本草》
概况异名:萨斯克(哈萨克名),英(维吾尔名),兴滚(蒙、藏名)。
基源:为伞形科阿魏属数种阿魏的树脂、油和根。阿魏属全世界约有150种,中国有26种。本属在国外有4种作为阿魏的原料入药,即阿魏Ferula assafoetida L.(产伊朗、阿富汗、原苏联、巴基斯坦)。红茎阿魏F.erubencens Boiss.(产伊朗)。葱味阿魏F.alliacea Boiss.(产伊朗)。印度阿魏F.narthex Boiss.(产印度、巴基斯坦)。中国产阿魏属有8种入药。
原植物:中国产正品阿魏有2种:新疆阿魏Ferula sinkiangensisK.M.Shen。阜康阿魏Ferula fukanensis K.M.Shen。另有6种在局部地区也作为阿魏入药:圆锥茎阿魏Ferula conocaula Korov.。托里阿魏Ferula krylovii Korov.。大果阿魏Ferula lehmannii Boiss.。臭阿魏Ferulateterrima Kar.et Kir.。准噶尔阿魏Ferula songorica Pall.。多伞阿魏Ferula ferulaeoides(Steud.)Korov(Peucedanum ferulaeoides Steud.)。上述8种阿魏,前6种全株具有强烈葱蒜异样臭气,通称臭阿魏,后2种无此种臭气,通称香阿魏。
历史:阿魏始载于《唐本草》,谓:“阿魏生西番及昆仑,苗叶根茎酷似白芷,捣根汁,日煎作饼者为上,截根穿暴者为次,体性极臭而能止臭,亦为奇物也。”据《纲目》载:“阿魏草者出西域。”所云皆指阿魏一类植物。《中国药典1990年版》收载阿魏的原植物有两种,一种为新疆阿魏,另一种为阜康阿魏。
形态:新疆阿魏为多年生一次结果的草本,高0.5~1.5m,全株有强烈葱蒜异样臭气。根粗大,圆锥形;根茎存留多数越年枯鞘纤维。茎单一,粗壮,近基部开始分枝,有毛,下部枝互生,上部枝轮生,有小枝,带紫红色。基生叶具柄,叶柄基部有宽阔的叶鞘;叶片薄纸质,灰绿色,早枯萎,三~四回羽状全裂,末回裂片狭线形,全缘,长3~7mm,宽1.5~3mm,上面有疏生细毛,下面密被柔毛,茎生叶较小,无柄,具卵状披针形半抱茎的叶鞘。复伞形花序着生于茎和枝的顶端;总苞片无;伞辐5~25,被密毛,中间的伞形花序极短或近无柄;小总苞片少数,易脱落;小伞形花序有花10~20,萼齿显著;花瓣黄色,椭圆形,先端有内折的小舌片,长2mm,外面有毛;花柱基扁圆锥形,花柱向外顷斜。双悬果的分生果椭圆形,长10~12mm,宽约6mm,背腹扁压,有疏毛;果柄粗壮,成熟果实与果柄近等长或稍短于果柄,果棱线形,显著突起;油管大小不等,棱槽内油管3~4,合生面油管12~14。花期4~5月,果期5~6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55卷.第3分册.93页.图版39)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850m左右的荒漠中并带砾石的粘质土坡上。产于新疆(伊宁)。
阜康阿魏与新疆阿魏的区别在于:茎近无毛,成熟果实长12~16cm,长于果柄。(图见《中国植物志》.第55卷.第3分册.95页.图版40)生于北疆古尔斑通古特沙漠南缘,海拔约700m地方,有粘质土壤的冲沟边,成带状分布。产于新疆(阜康)。
圆锥茎阿魏与上述两种不同之处在于:茎圆锥状。茎下部叶的末回裂片较大,长10~30cm,宽4~7cm。果实每棱槽内油管1~2,合生面油管8~14。(图见《中国植物志》.第55卷.第3分册.89页.图版37)生于海拔2800m左右的山坡洪积扇地或冲沟边。产于新疆(乌恰)。原苏联中亚地区有分布。
托里阿魏与上述3种的区别在于:叶的小裂片披针形,灰绿色,密被短柔毛,早枯萎,茎生叶向上简化变小,叶鞘披针形。果实每棱槽内油管2,稀3,合生面油管6。(图见《新疆药用植物志》.第1册.112页.图56)生于盐碱化的草地上。产于新疆(托里)。原苏联中亚和西伯利亚地区亦有分布。
大果阿魏与上述几种的区别在于:根粗壮,呈纺锤形。单茎较细。复伞形花序生于茎顶端者直径达60cm;伞辐3~8,花瓣平展,外面有毛。果实椭圆形,长12~14mm,宽6~7mm,每棱槽内油管3~4,合生面油管10~12,大小不等。(图见《中国植物志》.第55卷.第3分册.101页.图版43)生于粘土多砾石的低山坡上。产于新疆(玛纳斯)。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以及原苏联中亚地区也有分布。
臭阿魏的主要特征为:茎粗壮,高约2m。叶密被柔毛,呈淡灰色,叶片多回羽状全裂,小裂片披针形,长约10mm,再分裂为尖锐的裂片。果实有窄翅,长10~12mm,棱槽内油管1~2,合生面油管6。(图见《阿魏》.23页.图11)生于蒿属植物为主的荒漠并带砾石的粘质土。产于新疆(伊宁)。原苏联哈萨克斯坦有分布。
准噶尔阿魏的特征在于:植株无葱蒜异样臭气。茎不为海绵质。叶片密集,坚硬,耐旱,当植株枯萎时仍宿存,粗糙,具乳突状突起。果实每棱槽内有油管1,合生面油管2。(图见《中国植物志》.第55卷.第3分册.111页.图版47)生于砾石质山地草坡和灌丛中。产于新疆(塔城和阿勒泰地区)。
多伞阿魏的主要特征在于:全株无葱蒜异样臭气。伞形花序穿茎,除顶部中央花序为复伞形花序外,侧生伞形花序为单伞形花序,成串轮生,有3~8轮,形如串珠。(图见《中国植物志》.第55卷.第3分册.115页.图版49)生于沙丘、沙地和砾石质的蒿属植物荒漠中。产于新疆,沿准噶尔盆地边缘普遍分布。原苏联哈萨克斯坦和蒙古也有分布。
生药采集:未开花前采收,挖松泥土,露出根部,将茎自根头处切断,即有乳液自断面流出,上面用树叶覆盖,约经10天渗出液凝固如脂,即可刮下。再将其上端切去一段。如上法采收,每隔10天1次,至枯竭为止,共约3个月。药材主产于新疆。
鉴别:本品为不规则的块状和脂膏状;表面蜡黄色或棕黄色,久贮色泽渐深,变成红棕色。块状者体轻,质地似蜡,断面稍有孔隙,加水研磨则成白色乳状液。有强烈持久的蒜臭,味微苦,辛辣如蒜样,嚼之粘牙,有强烈刺激性和烧灼感。以块大、蒜臭强烈、断面乳白或微带红色、无杂质者为佳。
加工炮制:取原药材,加水熔化后,滤去杂质及残渣,剁成小块。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单独存放,密闭保存。
化学性质含挥发油、树脂及树胶。品质佳良者(粒状品)可得挥发油10%~17%,树脂40%~64%,树胶约25%,灰分约1.5%~10%。挥发油中含蒎烯,并伴有多种二硫化物,其中仲丁基丙烯基二硫化物(Sec-butylpropenyl disulfide)约占45%。树脂中含阿魏酸(Ferulic acid)及其酯类:法呢斯淝醇(Farnesiferol)A.B.C等[1]。
新疆阿魏的挥发油中含40%的仲丁基顺-〔1〕-丙烯基二硫化物、30%的仲丁基反-〔1〕-丙烯基二硫化物和10%的1-仲丙基硫基2-甲基二硫基-顺-乙烯及少量的甲基仲丁基二硫化物、乙基仲丁基二硫化物、仲丁基乙烯基二硫化物、乙基正丁基二硫化物、二甲基三硫化物、异丙基仲丁基二硫化物、二仲丁基二硫化物、仲丁基顺-〔1〕-丁烯基二硫化物、仲丁丁基反-〔1〕-丁烯基二硫化物、仲丁基顺-〔2〕-丁烯基二硫化物、仲丁基反-〔2〕-丁烯基二硫化物。二仲丁基三硫化物、仲丁基反-〔1〕-丙烯基三硫化物、1-异丙基硫基2-甲基二硫基乙烷、1-异丙基硫基3-甲基二硫基丙烷、1-甲基二硫基3-异丙基硫基顺-〔1〕-丙烯、1-甲基二硫基2-异丙基硫反-乙烯、1-仲丁基硫基2-甲基二硫基乙烷、1-仲丁基硫3-甲基二硫基丙烷、1-甲基二硫基3-仲丁基硫顺-〔1〕-丙烯等[2]。
阜康阿魏的挥发油中含40%仲丁基反-〔1〕-丙烯基二硫化物和9.7%仲丁基顺-〔1〕-丙烯基二硫化物及少量其它含硫化合物,其种类与上述新疆阿魏所含的一样,仅在含量上有些差别[2]。
圆锥茎阿魏根含圆锥茎阿魏醇(Conferol)(1)[3],果实含圆锥茎阿魏酮(Conferone)[4]。
准噶尔阿魏根含4-甲基戊醇-1、正己醇(n-Hexanol)、甲基环已烷(Methyl cyclohexane)、△3-蒈烯(△3-Carene)、α-蒎烯(α-Pinene)、2,4(10)-芋二烯(2,4(10)-Thujadiene)、β-盖二烯-1(7),8(β-Mentha-1(7),8)、β-月桂烯(β-Myrcene)、桧烯(Sabinene)、异罗勒烯(Isoocimene)、2,3,4-三甲基噻吩(2,3,4-Trirnethyl thiophene)、苎烯(Limonene)、罗勒烯(Ocimene)、苧醇-4(Thujan-4-ol)、sec-丁基乙基二硫化物(sec-Butyl ethyldisufide)、β-盖二烯-2,4(8)(β-Mentha-2,4(8)-diene)、sec-丁基丙烯基二硫化物(sec-Butyl Propenyl disufide)、萜品烯醇-4(Terpinen-4-ol)、4,4,5-三甲基-2-环己烯酮-1(4,4,5-Trimethyl-2-cyclohexen-1-one)、小茴香醇(Fenchol)、枯酸(Cumic acid)、枯茗醛(Cuminaldehyde)、乙酸冰片酯(Bornyl acetate)、2-甲基-6-甲烯-1,7-辛二烯酮-3(2-Methyl-6-methylene1,7-octadien-3-one)、烯(Copaene)、卡那烯(Calarene)、古芸烯(Gurjunene)、β-Famesene、γ-杜松烯(γ-Cadinene)、榄香素(Elemicine)、β-桉叶油醇(β-Eudesmol)、马兜铃酮[5]。
托里阿魏 含托里阿魏醇(Fekrynol)(2)及其乙酸酯,并含karatavic acid[7]。
参考文献
[1] 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1186。
[2] Planta Med 1987;53(3):302。
[3] CA 1973;78:108265g。
[4] CA 1973;78:108266r。
[5]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1989;20(3):164。
[6] CA 1982;96:199908n。
[7] CA 1990;112:42706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