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瓣花

医药知识2023-02-02 19:14:35百科

蜡瓣花

概况

异名:连核梅、连合子(《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

基源:为金缕梅科蜡瓣花属植物中华蜡瓣花的根皮。

原植物:中华蜡瓣花Corylopsis sinensis Hemsl.

形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植株高2~5m。小枝密柔毛。单叶互生,叶具柄,长1~1.5cm,被柔毛;叶片倒卵状椭圆形或倒卵形,长5~9cm,宽3~5cm,基部斜心形或近心形,边缘具锐锯齿,顶端短尖或稍钝,下面灰绿色,有星状毛或仅脉上有毛。总状花序长3~5cm,下垂,花有香气,先叶开放,每花基部有1大形卵状苞片;萼筒具星状毛,萼齿5,无毛;花瓣5,黄色,匙形,有爪,长5~6mm;雄蕊5,退化雄蕊2~3深裂;子房半下位,2室,花柱2。蒴果卵圆形,直径7~8mm,有毛,顶端有2枚开展而弯曲的喙。种子长椭圆形,黑色,有光泽。(图见《浙江药用植物志》.上册.466页.图482)

生境与分布:生于湿润肥沃的山坡阔叶林中及山坡路旁。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

化学性质

附 叶含槲皮甙(Quercetroside,即Quercetrin)。

参考文献

CA 1964;60:9593b。

本文标签: 蜡瓣花  药性  临床应用  化学性质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