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缅桂

医药知识2023-02-02 19:14:28百科

黄缅桂

概况

异名:大黄桂(《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卖仲哈(傣名),檐葡(梵文音译),黄缅花、黄兰(云南),黄兰(《植物名实图考》)。

基源:为木兰科含笑属植物黄兰的根。

原植物:黄兰Michelia champaca L.

形态:常绿乔木,高达20cm。嫩枝和叶柄均被淡黄色的平伏柔毛。叶互生,薄革质,披针状卵形或披针状长椭圆形,长10~20cm,宽5~7cm,顶端长渐尖或近尾状,基部楔形,全缘;叶柄长2~4cm;托叶痕达叶柄中部以上。花单生于叶腋,橙黄色,极香;花被片15~20,披针形,长3~4cm;雄蕊的药隔顶端伸出成长尖头;雌蕊群柄长约3mm。穗状聚合果长7~15cm;蓇葖倒卵状矩圆形,长1~1.5cm;种子2~4颗,有皱纹。(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793页.图1586)

生境与分布:生长于温暖地区。分布在云南南部和西南部,在长江以南各地均有栽培。

生药

采集:全年可挖根,切片晒干。

药性

性味:《新华本草纲要》:“根、果:味苦,性凉。”

功效:根:祛风湿,利咽喉。果:健胃止痛。

主治:①《全国中草药汇编》:“根:风湿骨痛,骨刺鲠喉。果:消化不良,胃痛。” ②《新华本草纲要》:“树皮或根皮在印度民间用于治疗腹部肿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根15~30g。泡酒服治风湿骨痛或用根切片含口中,徐徐咽下药液治骨刺鲠喉。果研粉冲开水服,每用0.3~0.6g。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①《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治风湿骨痛:黄缅桂根15~30g。泡酒服。” ②《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治骨刺卡喉:黄缅桂根切成薄片,每含1~2片,徐徐咽下药液,半小时后吐出药渣再换。”

本文标签: 黄缅桂  药性  临床应用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