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刺莓果根
名称出处:《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
概况异名:野玫瑰根(吉林医药资料 1971)。
基源:为蔷薇科蔷薇属植物山刺玫的根。
原植物:山刺玫Rosa davurica Pall.,又名刺玫蔷薇、刺玫果、红根(东北)。
余项参见“刺莓果”条。
化学性质含花旗松素甙((+)-Taxifolin3-O-β-D-apio-D-furanoside)及4个可水解鞣质,如Davuriciin M1等。
参考文献
Phytochemistry 1989;28(8):2177。
医药知识2023-02-02 18:48:02百科
药材名称:刺莓果根
名称出处:《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
概况异名:野玫瑰根(吉林医药资料 1971)。
基源:为蔷薇科蔷薇属植物山刺玫的根。
原植物:山刺玫Rosa davurica Pall.,又名刺玫蔷薇、刺玫果、红根(东北)。
余项参见“刺莓果”条。
化学性质含花旗松素甙((+)-Taxifolin3-O-β-D-apio-D-furanoside)及4个可水解鞣质,如Davuriciin M1等。
Phytochemistry 1989;28(8):2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