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滇獐牙菜
名称出处:《中药大辞典》
概况异名:走胆药、肝炎草、青叶胆、青鱼胆(云南)。
基源:为龙胆科獐牙菜属植物云南獐牙菜的全草。
原植物:云南獐牙菜Swertia yunnanensiis Burk.
形态:一年生草本,高5~40cm。主根明显,黄褐色。茎直立,从基部分枝,斜升,具4棱。基生叶和茎下部叶无柄,披针形,长3~17mm.宽2~3.5mm,先端钝,基部渐狭;茎中上部叶线状披针形,长3~17mm,宽0.5~3.0mm,下面中脉明显。圆锥状复聚伞花序多花,开展;花5数,直径约2cm;花萼长达花冠的2/3,裂片线形;花冠淡蓝色,裂片椭圆形,长7~12mm,先端有尖头,基部有2个腺窝,长条形,边缘有少数裂片状流苏;花丝长5~6mm,花药椭圆形,长约1.5mm;子房无柄,窄椭圆形,花柱短而不明显,柱头2裂,裂片矩圆形。花期9~11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3册.410页.图4773)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1100~3800m草坡、林下、灌丛中。分布于四川、贵州西部、云南。
生药采集:秋末,冬初采集全草,洗净晒干。
化学性质含油橄榄酸,氧蒽酮的羟基和甲基衍生物及其甙类。
参考文献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2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