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野菊
名称出处:《日华子本草》
概况异名:苦薏(《本草拾遗》),野山菊(《植物名实图考》),黄菊仔(《中国药用植物志》),野黄菊(《江苏省植物药材志》),鬼仔菊(《广西中药志》)。
基源:为菊科菊属植物野菊、甘菊、甘野菊的全草及根。
原植物:野菊Dendranthema indicum(L.)Des Moul.(Chrvsanthemum indicum L.)
历史:野菊为民间草药。始载《本草拾遗》名苦薏:“苦薏生泽畔,茎如马兰,花如菊,菊甘而薏苦,语曰苦如薏是也。”《纲目》释:“薏乃莲子之心,此物味苦似之,故与之同名。”又说:“苦薏处处原野极多,与菊无异,但叶薄小而多尖,花小而蕊多,如蜂窠状,气味苦辛惨烈。”所述及附图与商品原植物相同。《中国药典1977年版》首次收载,1985年、1990年两版继续收载。《中药大辞典》野菊原植物,除收本种外,尚收甘菊(岩香菊)Dendranthema lavandulifolium(Fisch.ex Trautv.)Ling et Shih和甘菊甘野菊变种(北野菊)D.lavandulifolium(Fisch.ex Trautv.)Ling et Shih var.seticuspe(Maxim.)Shih[D.boreale(Makino)Ling]。《中药志》,第4册(1988年第2版)已单独收载北野菊,但误称其已收入《中国药典1977年版》。
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5~100cm,有长或短的地下匍匐茎。茎直立或铺散,分枝或仅在茎顶有伞房花序分枝,被稀疏的毛或茎枝上部及花序枝毛被较密。基生叶和下部叶花期脱落;叶柄长1~2cm,柄基无耳或有分裂的叶耳,茎中部叶片卵形、长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3~7cm,宽2~4cm,羽状半裂、浅裂或具浅锯齿,基部截形、稍心形或宽楔形,两面同色或几同色、淡绿色或干后橄绿色,被稀疏短柔毛或背面较密;上部叶渐小。头状花序直径15~25mm,多数在茎枝顶端组成疏松的伞房状圆锥花序或组成伞房花序;总苞浅碟状,总苞片约5层,外层的卵形或卵状三角形,长2.5~3mm,中层的卵形,内层的长椭圆形,长约11mm,全部总苞片边缘白色或褐色宽膜质,顶端钝或圆;缘花舌状,雌性,黄色,舌片长10~13mm,顶端全缘或具2~3齿,中央花管状,两性。瘦果全同形,近圆柱状而向下部收窄,长1.5~1.8mm,具5条细纵肋;无冠状冠毛。花果期6~11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4册.507页.图6427)
生境与分布:生于山坡草地、灌丛、河边湿地、海滨盐渍地、田边及路旁。广布于中国各地。印度、日本、朝鲜、原苏联也有分布。
生药采集:夏、秋间采收,晒干或鲜用。
化学性质含当归酰亚菊定(Angeloylajadin)(1)、当归酰库曼脉草素B(Angeloylcumambrin B)、绿纵蒿素(Arteglasin)A[1]、海棠果烯氧化物(Canophyllene oxide)、柠檬烯[2]、蒙花甙(Linarin)、木犀草素葡萄糖甙、矢车菊甙(Chrysanthemin)、菊黄质(Chrysanthemaxanthin)、野菊花内酯(Yejuhua lactone即天山蓍素Handelin)(2)、多糖、香豆精和挥发油[3]。挥发油中主要含α-蒎烯、樟脑烯、冬青油烯(Sabinene)、月桂烯(Myrcene)、α-萜品烯(α-Terpinene)、对-伞花烃(p-Cymene)、桉油精(Cineole)、α-侧柏酮(α-Thujone)、菊酮(Chrysanthenone)、龙脑(Borneol)、醋酸里哪酯(Linalyl acetate)、乙酸冰片酯(Bornyl acetate)、β-金合欢烯(β-Farnesene)、吉马烯-D(Gemacrene-D)、α-芹子烯(α-Selinene)、γ-杜松烯(γ-Cadinene)、橙花叔醇(Nerolidol)、丁香烯氧化物(Caryophyllene oxide)、衣兰油醇(Muurolol)、毕澄茄醇(Cadinol)等[4]。另有报道花中含新倍半萜野菊花三醇(Chrysanthetriol)[5]、粗挥发油中含樟脑油16%、反蒈烷-反-2-醇15%、冰片乙酸酯12%、桧烷7%[6]。
北野菊中含挥发油、成分有:香桧烯、侧柏酮、蒎烯、菊酮(Chrysan thenone)、N-苯基-β-萘胺、鹅掌楸树脂醇二甲醚(Lirioresinol dimethylether)、琥珀酸、刺槐素-7-芦丁糖甙[即蒙花甙(Linarin)][7]。
参考文献
[1] Planta Med 1985;(3)∶284。
[2] CA 1981;94∶52674h。
[3]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2128。
[4] Phytochemistny 1981;20(12)∶2619;药学学报1987;22(1)∶87。
[5] 药学学报 1992;27(3)∶191。
[6] 林产化学与工业 1992;12(2)∶159。
[7] 江苏省植物研究所等.新华本草纲要.第三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