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鱼鳔
名称出处:《本草拾遗》
概况异名:鱁鮧(《齐民要术》),鱁鳀、鱼白、鳔(《本草拾遗》),鱼胶(《三因方》),白鳔(《普济方》),鱼脬、縼胶(《纲目》),鱼肚(《医林纂要》)。
基源:为鲟科鲟属动物中华鲟;鳇属动物鳇;石首鱼科黄鱼属动物大黄鱼、小黄鱼。黄鱼属中国有2种。药用其鱼鳔。
原动物: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 Gray。鳇Huso daruicus Georgi。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Rich)。小黄鱼Pseudosciaena polyactis Bleeker
形态:中华鲟 参见“鲟鱼”条。鳇参见“鳣”条。大黄鱼、小黄鱼
参见“鱼脑石”条。
生药采集:多在夏、秋季用网、钩捕获。捕后剖腹取鳔,用凉水或温水洗净,去净血膜及其附属物,鲜用或压扁后晒干。将其溶化后,冷凝成的冻胶,称为“鳔胶”。
鉴别:本品多为压制成长圆形的薄片,亦有切成细片或成线条状。淡黄色或淡灰白色,角质状,略有光泽。黄鱼的鳔较小,鲟鱼及鳇鱼的鳔大,并附有垂带2条,质坚韧,不易撕裂,裂断处呈纤维状。入水易膨胀,煮沸则几乎全溶,浓厚的溶液冷却后凝成冻胶,粘性很强。气微腥,味淡。商品统称为“鱼肚”。鲟鱼和鳇鱼的鳔称为“黄唇肚”或“黄鲟胶”。切成线条的称这“线鱼胶。”
加工炮制:鱼鳔:烘软,切段,凉干。蛤粉炒鱼胶:先将蛤粉放锅内炒热,再将切断的鱼胶倒入,文火拌炒至松泡为度,取出筛去蛤粉即成。(每鱼胶5kg,用蛤粉1.25kg)。
化学性质中华鲟的鱼鳔含骨胶原(Collogen)80%。
参考文献
中国药用动物志.第1册.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