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龙胆
名称出处:《本经》
概况异名:陵游(《本经》),草龙胆(《图经本草》),山龙胆(《浙江中药手册》)。
基源:为龙胆科龙胆属植物部分种类的根及根茎。龙胆属全世界约400种,中国约247种。
原植物:正品龙胆一般为4种:龙胆Gentiana sca- bra Bunge(Gentiana fortunei Hook f),又名龙胆草(东北),龙须草(江西),草龙胆、观音草(吉林)。三花龙胆Gentiana G.tnflora Pall.,又名胆草、狭叶龙胆(内蒙古),鲁音-苏斯(蒙古)。条叶龙胆Gentiana manshurica Kitag.,又名东北龙胆(通称),水龙胆(江苏)。滇龙胆草Gentiana rigescens Franch.ex Hemsl.(Gentiana vaniotii Lévl.),又名坚龙胆(《中药志》),青鱼胆、苦草、小秦艽(云南),川龙胆(四川)。另有3种在部分地区以全草作为龙胆应用: ①湿生扁蕾Gentianopsis paludosa(Hook.f.)Ma(Gentiana detonsa Rottb var.paludosa Hook.f.),又名沼生扁蕾、结赫斗。 ②五岭龙胆Gentiana davidii Franch.(Gentiana atkinsonii Burk.),又名九头青、簇花龙胆、落地荷花、鲤鱼胆。 ③头花龙胆Gentiana cephalantha Franch.ex Hemsl.(Gentianodes cephalatha(Franch.)A.et D.Love)
历史:龙胆最早记载于《本经》。陶弘景曰:“龙胆生齐胸山谷及冤句(今山东省曹县西北),今出近道,以吴兴(今浙江省北部)者为胜,根状似牛膝,味甚苦”,故以胆为名。苏颂曰:“宿根黄白色,下抽根十余本,大类牛膝。直上生苗,高尺余。四月生叶似柳叶而细,茎如小竹枝,七月开花如牵牛花,作铃铎形,青碧色。冬后结子,苗便枯。二月、八月、十一月、十二月采根,阴干,俗呼为草龙胆。浙中又有山龙胆草,味苦涩,治四肢疼痛。采无时候,叶经霜雪不凋,与此同类而别种也。”朱橚曰:“今钩州、新郑(今河南)山冈间有之。”综上所述,本草所载龙胆草的产地主要是浙江、山东、河南等省,这些地区主要是条叶龙胆的分布区,叶形似柳叶的特征也与条叶龙胆草相符,可见本草用得较多的龙胆主要是条叶龙胆。另参阅《政和本草》龙胆项下的信阳军龙胆、襄州龙胆、沂州龙胆附图,其植物形态不尽相同,但都是龙胆科植物。《植物名实图考》所载一种龙胆草附图与现在使用的滇龙胆草相同。
形态:龙胆草为多年生草本,高30~60cm,根茎平卧或直立,具多数粗壮、略肉质的须根。花枝单生,直立,黄绿色或紫红色,中空,近圆形,具条棱。茎下部叶膜质,淡紫红色,鳞片形,长4~6mm,先端分离,中部以下连合成筒状抱茎;中、上部叶近革质,无柄,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长2~7cm,宽2~3cm,愈向茎上部叶愈小,先端急尖,基部心形或圆形,边缘微反卷,上面密生极细乳突,下面光滑,叶脉3~5条。花多数,簇生枝顶和叶腋;无花梗;每朵花下具2个苞片,苞片披针形线状披针形,长2~2.5cm;花萼筒倒锥状筒形或宽筒形,长10~12mm,裂片常外反或开展,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8~10mm,先端急尖;花冠蓝紫色,有时喉部具多数黄绿色斑点,筒状钟形,长4~5cm,裂片卵形或卵圆形,长7~9mm,先端有尾尖,全缘;雄蕊着生花冠筒中部,花丝钻形,长9~12mm,花药狭矩圆形,长3.5~4.5mm;子房狭椭圆形或披针形,长1.2~14cm,两端渐狭或基部钝,花柱短,连柱头长3~4mm,柱头2裂,裂片矩圆形。蒴果内藏,宽椭圆形,长2~2.5cm,两端钝。种子褐色,有光泽,线形或纺锤形,长1.8~2.5mm,表面具增粗的网纹,两端具宽翅。花果期5~11月。(图见《中药志》.第2册.第2版.彩图20)
生境与分布:生于山坡草地、路边、河滩、灌丛中、林缘及林下、草甸。分布于中国东北及内蒙古、陕西、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东、贵州。
三花龙胆与龙胆的主要区别在于本种上部叶线形或披针形,边缘平滑;花萼裂片直立,狭三角形;花冠裂片先端钝圆。(图见《中药志》.第2册.第2版.309页.图237)生于湿草甸和灌丛中。分布于中国东北及河北、内蒙古。
条叶龙胆与龙胆的主要区别在于本种花萼裂片线状披针形,长于或等长于萼筒;花冠裂片先端渐尖。(图见《中药志》.第2册.第2版.308页.图236)生于山坡草地、路旁。分布于中国东北及内蒙古、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
滇龙胆草与上述三种不同之处为花萼裂片绿色,2个大,倒卵状长圆形或长圆形,3个小,线形或披针形;花冠裂片宽三角形,先端具尾尖。生于山坡草地、林下、灌丛中。(图见《中药志》.第2册.第2版.311页.图238)分布于中国西南及湖南、广西。
湿生扁蕾、五岭龙胆、头花龙胆与上述四种的主要区别为:
湿生扁蕾叶长圆状披针形。花单生茎顶,长3~6cm;花萼具4条龙骨状凸起,萼裂齿4,近等长;花冠管部黄白色,檐部蓝色,4裂,边缘有细齿,花冠管基部具4个球形腺体;雄蕊4。分布于陕西、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西藏。药材主产于四川阿坝、西藏。
五岭龙胆草植株矮小,高10~20cm。根茎细长淡黄色。茎从叶丛侧面抽出3~5枝。基生叶丛生,呈莲座状,叶片长圆状披针形。花数朵生于茎顶,其下被叶状总苞包围;花萼管状,先端5裂,不等大,花紫色,裂片尾尖。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在福建用其全草称为歇地龙胆、矮杆鲤鱼胆。
头花龙胆根细长而弯曲,黄棕色,中有木心。茎近直立,基部节间短。基生叶长达10cm,茎生叶革质,长圆状披针形,先端渐尖,3出脉。花多数丛生于茎顶,呈头状;总苞叶状,包围花序;花萼钟状,萼裂片不等大;花冠裂片短尖,有斑点。分布于四川、云南。药材主产于四川西昌一带。
其它尚有管花秦艽Gentiana siphonantha Maxim.ex Kusnez.茎直立,花枝1~3,叶线形或披针形,宽约1cm,叶脉3~5条。顶生花序丛生呈头状,腋生者有时具短梗;花萼一侧开裂,稀全缘,有时带紫色,多具2齿,稀5齿;花冠蓝色,喉部具紫色斑点。分布于甘肃、青海、四川。
云雾龙胆Gentiana nubigena Edgew.分布于甘肃、青海、四川、西藏。在西藏以带根全草作龙胆使用。
生药栽培:能耐寒,忌强烈阳光,宜于气候凉爽湿润地区,富含腐殖质的壤土和砂质壤土栽种。地势高燥或低洼积水、粘性土均不宜选择。用种子繁殖,秋播在10月中旬~11月,采收成熟种子后随即播种;春播,可将采收的种子用湿砂土混合堆藏,于4月上、中旬播种。条播,行距27~33cm,开浅沟,播后薄覆土,盖草保湿,每亩用种量0.5kg左右。出苗时,逐步揭除盖草,注意浇水和松土除草,用稀薄人畜粪水追施1~2次。当幼苗长有3~6对真叶时定苗,或真叶枯萎后移栽。定植密度为20×15cm行株距。亦可分株繁殖,在秋末或早春挖取植株,分成数簇,每簇须有芽1~2个,进行穴栽。生长期中注意中耕除草,干旱时及时浇水,现花蕾时及时摘除,越冬前应结合清洁田园,追施堆肥或厩肥。病害有斑枯病,用50%退菌特1000倍液喷雾防治。
采集:春、秋季均可采收,以秋季采收者质量较好。采挖后,除去茎叶及泥土杂质,晒干,或切段后干燥。龙胆草主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三花龙胆主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条叶龙胆主产于东北、江苏、浙江、安徽。滇龙胆草主产于云南、四川、贵州。
鉴别
性状:龙胆根茎呈不规则块状,长1~3cm,直径0.3~1.0cm,表面暗灰棕色或深棕色,上端有茎痕或残留茎基,周围和下端着生多数细长的根,状如马尾。根圆柱形,略扭曲,长10~20cm,直径2~5mm,表面淡黄色或黄棕色,上部有纵皱纹及细密的横皱纹,下部有纵皱纹及支根痕。干透时质脆,易吸潮变软,断面略平坦,皮部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导管束色较淡,呈点状环列,气微,味甚苦。
三花龙胆和条叶龙胆,与龙胆类同。
滇龙胆草根茎短,呈不规则结节状,疏生细长而稍弯曲的根。根圆柱形,长8~20cm,直径1~3mm,表面黄棕色或红棕色,有细纵皱纹,外皮易脱落。质硬脆,断面棕色,中央木部呈黄白色圆心,易与皮部分离。
均以条粗长、色黄或黄棕者为佳。
显微 ①龙胆 根横切面:外皮层细胞类圆形或扁圆形,外壁稍厚,常含有脂肪油滴。皮层狭窄;内皮层明显,每一母细胞有2~10余个子细胞。 韧皮部较宽广,径向散列少数筛管群。形成层通常不连成环。木质部导管3~10个成群,有的呈二股状;射线宽广,髓部约占根的1/3。本品薄壁组织中有多数纵横的裂隙;少数薄壁细胞中有脂肪油滴及小杆状、针状或方形草酸钙结晶,长2.5~5μm。(图见《中药志》.第2册.第2版.图239) 粉末:灰黄色,气微,味极苦。 1)草酸钙针晶较多,不规则散在于薄壁细胞中或充塞于细胞一角。极纤细,有的呈细梭状、棒状或小颗粒状,长约至10μm;根茎薄壁细胞中的针晶常密集成堆或条状。 2)外皮层碎片 细胞长大,完整者表面观呈类纺锤形,长100~457μm,直径35~103μm,壁稍弯曲,每个大细胞有1~14横隔壁,将细胞分隔成2~15个小细胞,横隔壁薄,少数连珠状增厚。每个小细胞呈扁方形,小细胞又由纵隔壁分隔为二。有时长大细胞之间夹有较小的外皮层细胞。 3)内皮层碎片 细胞巨大,完整者表面观呈类方形、长方形或扁方形,长(纵向)68~498μm,直径(横向)68~432μm。端壁稍弯曲,侧壁细波状弯曲,平周壁现明显而较粗的横向纹理,也有纹理纤细成环层状,每个大细胞有1~17纵隔壁,将细胞分隔成2~18个栅状小细胞,纵隔壁平直或稍弯曲,大多连株状增厚。小细胞又常有横隔壁再分隔为2~5。另可见石细胞及导管。(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定》.图23) ②三花龙胆 三花龙胆根的薄壁细胞多皱缩呈颓废状,韧皮部内侧薄壁细胞中有众多草酸钙结晶,长3~7.5~15μm。粉末:灰黄色,气微,味极苦。 1)草酸钙针晶 较多,不规则充塞于薄壁细胞中。大多极纤细,有的呈细梭形或短小似细颗粒,长1~9μm。 2)外皮层碎片 细胞长大,完整者表面观呈长纺锤形、类椭圆形、类长方形或矩圆形,长85~498μm,直径34~94μm,壁稍弯曲或细波状,每个大细胞有1~16横隔壁,将细胞分隔成2~17个小细胞,横隔壁常连珠状增厚。每个小细胞呈扁方形或类方形,有的小细胞又有纵隔壁再分隔为2~3。 3)内皮层碎片 细胞巨大,完整者表面观呈扁方形、类长方形或类方形。长(纵向)141~457μm,直径(横向)49~556μm,端壁平直,侧壁细波状弯曲,平周壁现纤细的横向线状纹理,每个大细胞有1~11纵横壁,将细胞分成2~12个栅状小细胞,纵隔壁稍弯曲,或连珠状增厚。有的小细胞又有横隔壁再分隔为2~4。另可见石细胞及导管。(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定》.图24) ③条叶龙胆 条叶龙胆根的形成层通常成环,较多的薄壁细胞中有脂肪油滴及草酸钙结晶,长2.5~5~10μm; 粉末:黄棕色,气微,味极苦。 1)草酸钙针晶 较多,不规则充塞于薄壁细胞中。纤细,大多呈细梭状,长约至16μm,也有级细小似砂晶状,或有稍粗及呈片状。 2)外皮层碎片 细胞长大,完整者表面观呈纺锤形或鞋底形,长40~365(~465)μm,直径20~151μm,壁稍弯曲,无色或淡棕色,每个大细胞有2~13横隔壁,将细胞分隔成3~14个小细胞,横隔壁常连珠状增厚。每个小细胞呈类方形或扁方形,有的小细胞又有纵横隔壁再分隔为2~4。横断面观外皮层细胞切向延长,有时可见纵(径向)隔壁将细胞分隔为2~4。 3)内皮层碎片 细胞巨大,完整者表面观呈类长方形、扁方形,长(纵向)108~560μm,直径(横向)144~373μm,端壁较平直,侧壁细波状弯曲,平周壁微现纤细的横向线状纹理,每个大细胞有3~17纵隔壁,将细胞分隔成4~18个栅状小细胞,纵隔壁较平直,或连珠状增厚,有的含淡黄色类圆形核状物。小细胞又有横隔壁再分隔为二。另可见石细胞及导管。(图见《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图25) ④滇龙胆草 根(直径2mm)的横切面:外皮层及皮层薄壁细胞通常均已脱落。最外为内皮层,由内皮层母细胞与子细胞组成。韧皮部宽广,筛管群稀疏散在。形成层环不甚明显。木质部导管发达,密布于根的中央,无髓。薄壁组织中有众多脂肪油滴。粉末黄棕色,气微,味极苦。 1)草酸钙针晶 众多,不规则充塞于薄壁细胞上。纤细,有的呈梭状或细杆状,长4~9(~18)μm,粗至3μm,也有针晶密集成堆。 2)草酸钙方晶 较多,散在于薄壁细胞中。呈类方形或片状,细小,直径4~11μm。 3)内皮层碎片 细胞巨大,完整者表面观呈类方形或类长方形,长(纵向)124~320μm,直径(横向)81~200μm,端壁稍弯曲,侧壁较平直或稍弯曲,平周壁现较粗而密的横向线状纹理,粗至3μm,每个大细胞有4~14纵隔壁,将细胞分隔成5~15个栅状小细胞,纵隔壁稍增厚,或呈连珠状。有的小细胞又有横隔壁再分隔为2~5,最小细胞有呈方形,横隔壁亦有连珠状增厚。 4)纤维 主为纤维管胞,呈长梭形,直径11~33μm,壁厚3~6μm,具缘纹孔明显。另有韧型纤维。(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26)
理化:①龙胆的薄层色谱 1)取样品粉末2g,加甲醇10ml,冷浸过夜,滤过,滤液浓缩后,点于硅胶G板上,以氯仿-甲醇-水(30∶10∶1)为展开剂,展距12cm,置荧光灯下检视,斑点均呈紫色荧光。(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108-1) 2)取样品粉末适量,按“① 1)”项下方法进行薄层色谱。(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108-2A)3)取样品粉末2g,加甲醇200ml回流提取8小时,提取液缩至小体积,点于中性氧化铝板上,以氯仿-甲醇-水(7∶6.5∶1)为展开剂,以龙胆苦甙为对照。展开后,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108-2B) ②不同产地龙胆的薄层色谱 取样品粉末2g,加甲醇20ml冷浸24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小体积,点于硅胶GF254板上,以氯仿-甲醇-水(10∶3∶1)为展开剂,经当药苦甙,苦当药酯甙。当药甙,龙胆苦甙,苦龙胆酯甙为对照。展开距10cm,置紫外光灯下检视。(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108-3) ③龙胆及其同属植物根的薄层色谱 1)取样品粉末2g,用石油醚提取2小时,弃去醚提取液,再用甲醇提取8~10小时,减压回收并定容至25ml,点于硅胶G板上,余按“①,1)”项下方法进行薄层色谱。(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108-4) 2)取样品粉末2g,加甲醇20ml,冷浸24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4ml,点于(Ⅰ)硅胶GF254或(Ⅱ)聚酰胺板上,以(Ⅰ)氯仿-甲醇-水(10∶3∶1)或(Ⅱ)乙酸乙酯-甲醇-水(2021)为展剂,Ⅰ以龙胆苦甙,当药甙、当药苦甙,苦当药酯甙、苦龙胆酯甙为对照。Ⅱ以苦龙胆甙、苦当药酯甙、苦龙胆酯甙为对照。单向2次展开,展开后,置紫外光灯下检视。(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108-5)
加工炮制:①龙胆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残茎,洗净,闷润至透,切厚片或段,干燥。 ②酒龙胆:取龙胆片或段,喷淋黄酒拌匀,稍闷后,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放凉。每龙胆100kg,用黄酒10kg。
贮藏:置干燥处。
化学性质龙胆的根和根茎含龙胆苦甙约0.35%。还含龙胆三糖(Gentianose)、龙胆碱、尤胆黄碱(Gentioflavine)、黄色龙胆根素(Gentisin)。根含龙胆甙(Scabroside)和三花龙胆甙(Trifloroside)[1],又含当药苦甙(Swertiamarin)、当药甙(Sweroside)、苦龙胆酯甙(Amarogentm)、苦当药酯甙(Amaroswerin)[2]。
三花龙胆含龙胆苦甙、当药苦甙、当药甙、苦当药酯甙[2]。
滇龙胆草和条叶龙胆均含龙胆苦甙、当药苦甙、当药甙、苦当药酯甙、苦龙胆酯甙[2]。
头花龙胆亦含龙胆苦甙、当药苦甙、当药甙、苦当药酯甙、苦龙胆酯甙[2]。
参考文献
[1] 新华本草纲要.第2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1:393。
[2] 药学学报 1991;26(11):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