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黄毛耳草
名称出处:《浙江民间草药》
概况异名:敷地两耳草(《广西野生资源植物》),腹泻草(《中草医药经验交流》),铺地蜈蚣(广西兴安),地麻筋(浙江天台),伤口草(《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基源:为茜草科耳草属植物黄毛耳草的全草。
原植物:黄毛耳草Hedyotis chrysotricha(Palib.)Merr.[Oldenlandia chrysotricha(Palib.)Chun]],又名金毛耳草(《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历史:本品首次载于《广西野生资源植物》,谓其全草民间用作蛇药。此后,《中国药用植物志》,《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等医药文献均有收载。
形态:多年生草本,常呈铺散、匍匐状,全株被金黄色的毛。叶对生,具短柄,卵形、长圆状披针形或椭圆形,长1~2.8cm,宽0.6~1.2cm,顶端短尖,有时稍钝,基部短尖或宽楔形,上面被疏而粗的短毛,下面被长粗毛,在脉上被毛较密,侧脉2~3对;托叶基部合生,膜质,上部长凸尖,边缘具疏齿。聚伞花序腋生,短,有花1~3朵;花白色或淡紫色,4数,近无花梗;萼管球形,长约1.3mm,萼裂片披针形,比萼管长;花冠漏斗状,长5~6mm,花冠裂片长圆形,近无毛,与花冠管等长或稍短;雄蕊内藏,花丝极短,着生于冠管喉部;子房2室,每室有胚珠多数,花柱丝状,柱头2裂。蒴果扁球形,具纵脉数条,直径约2mm,被疏毛,具宿萼裂片。种子多角状卵形,直径约0.5mm,黑棕色,有网孔。花期春夏,果期7~9月。(图见《中国药用植物志》.第7册.图346)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400~800m的山谷林中和山坡灌丛中,田埂、路旁、溪边和旷野亦有生长。分布于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
生药采集:夏、秋季采收.晒干或鲜用。
药性性味:①《全国中草药汇编》:“苦,凉。” ②《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味苦,性平。” ③《浙江民间草药》:“性平,味微苦。” ④《湖南药物志》:“辛、苦、酸、涩。”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平肝,利水消肿,活血舒筋。
主治:病毒性肝炎,小儿急性肾炎,风湿性关节炎,乳糜尿,暑热泻痢,水肿,跌打肿痛,毒蛇咬伤,疮疖肿痛,血崩,癌肿。 ①《中国药用植物志》:“浸酒或煎水服,治劳伤出血,并有舒筋活络的功能;捣烂敷患处,治无名肿毒及扭伤。” ②《浙江民间草药》:“散血,治内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捣汁或浸酒。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①《福建中草药》:“治湿热水肿:鲜黄毛耳草30~60g,水煎服;另用石蒜鲜鳞茎30g,蓖麻种子6g,共捣烂敷足心。” ②江西《草药手册》:“治乳糜尿(膏淋):鲜黄毛耳草60g,金樱根18g,灯心草、贯众各15g。加水450ml煎成150ml。每日1剂,2次分服。如尿中有圆柱样物,加星宿菜全草21g,牡荆子15g;妇女患者,加地菍根30g;病重者,黄毛耳草增加30g。忌食姜、葱、蒜等。” ③《湖南药物志》:“治小儿高热昏睡:黄毛耳草10g,艾叶3g,钩藤6g,山楂10g,蜂窝3g。水煎服。每小时服1次,每次服1匙。”
单方应用:①《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治湿热黄疸:鲜黄毛耳草30~60g。水煎服,连服3~7天。” ②《福建中草药》:“治黄疸型病毒性肝炎:鲜黄毛耳草30g。水煎服。” ③《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治小儿急性肾炎:鲜黄毛耳草,水煎,加红糖服。2~3岁24~30g,4~6岁30~45g,7~10岁45~60g,10岁以上者60~75g。以上均为1日量,分3次服。” ④《中草医药经验交流》:“治痢疾,肠炎:鲜腹泻草(即黄毛耳草)60g(干品30g),洗净,加水浓煎,去渣,取药液,赤痢加白糖,白痢加红糖,冲服。1天分2次服。” ⑤《福建中草药》:“治中暑吐泻:鲜黄毛耳草30g。水煎服。” ⑥江西《草药手册》:“治乳腺炎:黄毛耳草30g。水煎服。” ⑦《中国药用植物志》:“治妇女血崩:黄毛耳草,水煎,取汁冲红糖服。” ⑧《浙江民间草药》:“治跌打损伤及蛇咬伤:鲜黄毛耳草捣汁饮,渣敷患处。”
参考文章
- 含有黄毛耳草的处方中医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