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根草

医药知识2023-02-02 18:04:37百科

红根草

概况

异名:红地胆(广西)、红根子、小丹参(江西)。

基源:为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红根草的干燥地上部分。

原植物:红根草Salvia prionitis Hance[Salvia japonica Thunb.var.prionitis(Hance)Kudo],又名黄埔鼠尾(中国植物学杂志,3卷)。

历史:本品为民间草药。红根草历代本草未见记载,只见于《广西本草选编》,并早已用于治疗各种炎症。本品已收载于《中国药典1977年版》一部中。

形态:一年生草本,高20~40cm。主根短,须根多数,纤细,圆柱形,砖红色。茎直立,表面密被白色硬毛。叶多数为基生,单叶或羽状复叶,单叶的叶片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基部圆形或心形,边缘具粗圆齿,羽状复叶的顶生小叶卵状椭圆形,侧生小叶卵圆形,轮伞花序有花6~14杂,疏生,组成顶生的总状花序或总状圆锥花序;花萼钟形,内面喉部有长硬毛环,二唇形,下唇比上唇长,深裂成二齿,齿三角形;花冠青紫色,内面在冠筒中部有斜向完全的小疏毛毛环,冠檐二唇形,上唇长圆形,下唇3裂,中裂片顶端微缺,边缘波状,侧裂片卵圆形;能育雄蕊2,外伸,药隔上臂较长,下臂短而扁,顶端联合。小坚果椭圆形,长约1.3mm,直径约0.7mm,淡棕色。花期6~8月,果期9~10月。(图见《中药志》.第4册.第2版.图387页)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100~800mm的山坡阳处草丛及路边。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广西、广东。

生药

采集:秋季果实成熟后采收,除去泥土及杂质。晒干。药材主产于广西、江西。

鉴别

性状:全株黄绿色或棕褐色。根细,褐色,长3~10cm,直径5~10mm.表面有纵沟纹;质脆易折断,断面类白色。茎四棱,不分枝,长20~40cm.直径1~2mm,表面有白色毛茸,节明显,节间长2~11cm;质微带韧性,断面平坦,中央髓部海绵状,类白色。基生叶为单叶或3出羽状复叶,有的为羽状5深裂,多数已皱缩而卷曲,展平后呈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6cm,宽1~3.5cm,黑褐色,上下表面均被白色硬毛,边缘锯齿状,叶脉网状,上面平坦,下面微凸出,叶柄长1~4cm,茎生叶对生,多脱落,气无,味微苦。

显微 叶表面观:上下表皮细胞壁有的呈念珠状;气孔直轴式,以下表皮为多。非腺毛5~9细胞,长约700~1700μm,壁较厚;腺毛头部呈圆形,直径27~46μm,柄部1~2细胞。

茎部切面:表皮为1列类圆形细胞,外被角质层;非腺毛多数,大多已折断。皮层为7~8列细胞,内含棕黄色物质。中柱鞘纤维4束,呈长条状切向排列于维管束外侧。韧皮部较窄。导管甚少。髓部占茎的大部分.少数细胞具纹孔。茎表皮细胞表面观类长方形或不规则形;气孔多数;非腺毛多数,4~7细胞,壁具细小刺状突起,长400~800μm,基部直径40~80μm。

根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内含黄棕色物质。皮层占根的大部分,有纤维散在;内皮层明显。韧皮部细胞较小,壁较厚;未见形成层;木质部由纤维、导管组成,(图见《中药志》.第2册.第2版.较388~393)。

理化:取样品粉末2g,用乙醚在沙氏提取器中回流4小时,回收大部分乙醚后,用5%碳酸钾水溶液洗乙醚液,再用水洗后,将乙醚液用无水硫酸钠脱水,点于硅胶G-0.5%碳酸钾板上,以苯-甲醇(91)为展开剂,以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为对照。展距16cm,分别在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位置上显相同的橙色及橘红色斑点。(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462)

贮藏:置干燥处。

化学性质

从全草中分离出8种萜醌类化合物和β谷甾醇[1],其中4种萜醌类,分别为红根草邻醌(4,5-Seco-5,10-fnedo-abiest3,5(10),6,8,13 pentaene-11,12-dione)(1)、丹参酮ⅡA(TanshinoneⅡA)、丹参酮Ⅰ(Tanshinone Ⅰ)和稳丹参酮(Cryptotaninone).

参考文献

植物学报 1988;30(5):524。

本文标签: 红根草  药性  临床应用  药理  化学性质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