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鸭嘴癀
名称出处:《福建中草药》
概况异名:调经草(《福建中草药》),田蛭草、鱼尾草(《广西药用植物名录》)。
基源:为玄参科母草属植物旱田草的全草。
原植物:旱田草Lindernia ruellioides(Colsm.)Pennell
形态:一年生草本。茎柔弱,下部匍匐,节上生须根,上部斜升,分枝,长可达30cm。单叶对生,具短柄,叶柄长3~8mm;叶片椭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1.8~4cm,宽6~18mm,先端钝,基部渐狭与叶柄汇合,边缘有锐利的细锯齿。总状花序顶生,有花数朵,排列疏松,花具柄;花萼筒状,绿色,果期呈不规则的分裂,裂片约5片,线状披针形,长约6mm;花冠淡绿色,基部筒状,前端2唇形,长约13mm,上唇阔,凹陷,2裂,下唇扩展,3裂;发育雄蕊2枚,退化雄蕊2枚呈腺体状;柱头2裂。蒴果圆柱形,具宿存隔膜,长1.5~2cm。花期6月。(图见《中药大辞典》.下册.1846页.3784条图)
生境与分布:生于沟边、水田及山涧湿润地方。分布于广东及西南各地。
药性性味:《福建中草药》:“淡,平。”
功效:活血调经,解毒止痢。
主治:月经不调,闭经,痛经,痢疾,口疮,乳痈,瘰疬,跌打损伤。 ①《福建中草药》:“理血行气。”②《广西药用植物名录》:“治红痢,口角炎,毒蛇咬伤,小儿疮疥。”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单方应用:①《福建中草药》:“治闭经:鸭嘴癀30~60g,酒、水炖服;或加四物汤同煎服。” ②《福建中草药》:“治经期提前、退后或痛经:鸭嘴癀鲜草30~60g,水煎服。” ③《福建中草药》:“治乳痈,背痈:鲜鸭嘴癀30~60g,酒、水煎服,其渣用红糖同捣外敷。” ④《福建中草药》:“治瘰疬:鲜鸭嘴癀30~60g,水煎服。” ⑤《福建中草药》:“治跌打损伤:鲜鸭嘴癀60~90g,酒煮服。” ⑥《全国中草药汇编》:“治小儿腹泻:鲜鸭嘴癀60~120g,水煎服,1日1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