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叩头虫
名称出处:《纲目》
概况异名:跳百丈(《纲目拾遗》),跳搏虫,腷膊虫(《中国医学大辞典》)。
基源:为叩头虫科昆虫有沟叩头虫等的全虫。
原动物:有沟叩头虫Pleonomus canaliculatus Falderm m,又名跳米虫、蛷(《动物学大辞》),剥剥跳(《系统动物学》)。
历史:本品首载于《纲目》,李时珍曰:“虫大如斑蝥而黑色,按其后则叩头有声。”但未言其功效。《纲目拾遗》和《泉州本草》都有药用的记载。近代文献《中药大辞典》和《中国动物药》等收载了本品。
形态:体细长而略扁平,浓栗色,有光泽,密被金黄色短毛。头扁平,头顶有三角凹洼。具复眼1对。触角锯齿状。鞘翅上有纵沟,至末端渐狭。足黄褐色。腹部5节,各节能活动自如。
生境与分布:幼虫多栖于地下,食作物的种子、根茎等。分布于陕西、福建、浙江。
药性性味:《泉州本草》:“辛,微温。”
功效:强筋,健骨,截疟。
主治:疟疾,筋骨酸痛,四肢痿痹。
用法用量:内服:酒炙研末泡酒,1~3个。
临床应用单方应用:①《百草镜》:“绝疟:叩头虫1个。安眉心,膏药盖住。” ②《泉州本草》:“治小儿初学步,气力不足;叩头虫14只(醋浸),涧蛙1只,同炖服。” ③《泉州本草》:“治四肢痿痹,行动不便:叩头虫,酒炙为末,泡酒服。”
参考文章
- 叩头虫为什么要叩头?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