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克马叶

医药知识2023-02-02 17:35:52百科

白克马叶

概况

基源:为安息香科安息香属植物垂珠花的叶。

原植物:垂珠花Styrax dasyanthus Perk.,又名白花树(《中药大辞典》)。

形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约8m,树皮灰褐色。嫩枝被星状毛,后变光滑。叶互生,椭圆状长圆形至倒卵形,先端长尖或短尖,上半部边缘具细齿,上面无毛,下面初期被疏生的星状毛,后即脱落;叶柄短。10多朵花排列成圆锥花序,花梗长6~8mm;花萼钟形,裂片具不规则细齿,外被星状毛,宿存;花冠白色,长约1.5cm,5裂,裂片披针形。果实卵形,长约6mm。种子表面有皱纹。花期5~6月,果期10~12月。(图见《中药大辞典》.上册.746页.1487条图)

生境与分布:生于向阳山坡杂木林中。分布于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

生药

采集:夏、秋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贮藏:置干燥处,防霉。

药性

性味:甘、苦,寒。 《贵州民间药物》:“苦而甘,寒。”

功效:润肺止咳。

主治:肺燥咳嗽。 ①《贵州民间药物》:“润肺止咳。治肺燥咳嗽。” ②《贵州中草药名录》:“润肺,祛痰,理气,行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本文标签: 白克马叶  药性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