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莲

医药知识2023-02-02 17:30:40百科

八角莲

概况

异名:鬼臼(《本经》)。

基源:为小檗科八角莲属植物六角莲及八角莲的根茎。八角莲属全世界约7种,主产中国西南部、南部和东部。

原植物:六角莲Dysosma pleiantha(Hance)Woodson(Podophyllum Pleiantha Hance)。八角莲Dysosma veitchii(Hemsl.et Wils.)Fu ex Ying(Podophyllum veitchu Hemsl.et Wils.).又名八角乌(通称),一把伞(广东、广西),八角金盘(江西、浙江、福建),独角莲(浙江、广东、江西)。

历史:本品以鬼臼之名始载于《本经》。《证类本草》载:“鬼臼生九真(今湖北汉阳西南)山谷及冤句(今山东荷泽)”。该书又引《图经本草》谓分布于:江宁府、滁、舒、商、齐、杭、襄、峡州、荆门均亦有之(今南京、安徽滁县、安庆、陕西商州、山东和河南南部、杭州和湖北之襄阳、宜昌等地)。《纲目》引苏颂曰:“花红紫如荔枝,正在叶下,常为叶所蔽。”综上,古本草中所述的鬼臼,应是六角莲和八角莲。

形态:六角莲为多年生草本,有粗壮根状茎;茎直立,无毛,高10~17cm。茎生叶常为2枚,盾状,轮廓矩圆形或近圆形,长16~22cm,宽12~19cm,无毛,8~9浅裂,裂片宽三角状卵形,边缘有针刺状细齿;叶柄长10~15cm,无毛。花5~8朵簇生于两茎生叶柄的交叉处,下垂;花梗长达2.8cm萼片6,卵状或椭圆状矩圆形;花瓣6,紫红色,矩圆形;雄蕊6,长2.1~2.3cm,花丝长7~8mm,花药长1.4~1.5cm。浆果近球形。(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759页.图1517)

生境与分布:生于山谷、山坡杂木林下阴湿地。分布于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湖北、广西。

八角莲的主要特征为茎生叶1枚,有时2枚,4~9浅裂。花深红色,5~8簇生于近叶柄顶部离叶基不远处。浆果椭圆形。(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760页.图1519)。生于阔叶林或竹林下阴湿处。分布于中国西南地区。

生药

采集:春、秋季采挖,去净泥土,晒干或鲜用。产于浙江、江西、湖北、四川。

鉴别

性状:八角莲根茎横生结节状,长8~10cm,直径1.5~2cm;表面棕色,皱缩,结节圆形,上有略凹陷的茎基痕,下面着生细根,较稀疏,长3~5cm,直径约1mm,棕色。质硬而脆,易折断,断后易抽出木心。气微,味苦。六角莲根茎横生结节状,长2~3cm,直径约5mm;表面棕黑色,平坦或微凹,上有几个小的凹点,下面具环纹。须根多数,长约20cm,直径约1mm,被毛,表面棕黄色。质硬而脆,易折断。根茎断面黄绿色,角质;根断面黄色,中央有圆点状中柱。气微,味苦。

理化:取样品粉末3g,加乙醇提取,回收乙醇至1ml,点于硅胶G板上,以氯仿甲醇(9.1)为展开剂,以鬼臼脂素为对照,展开后,用硫酸乙醇(11)喷雾,于120℃烘5分钟,斑点均显棕色。(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34)

贮藏:置干燥处。

化学性质

根及根茎含鬼臼毒素(Podophyllotoxin)、去氧鬼臼毒素(Desoxypodophyllotoxin)、鬼臼脂酮(Podophyllotoxone)、异苦鬼臼脂酮(Isopicropodophyllone)以及与这四个化合物相应的4’-去甲基衍生物。另含紫云英甙(Astragalin)、金丝桃甙(Hyperin)、槲皮素,4’-甲基山柰素(Kaempferide)、β-谷甾醇[1,2]

参考文献

[1] Phytochemistry 1985;24(10):2407 。
[2] 药学杂志(日) 1962;82:777。

本文标签: 八角莲  药性  临床应用  药理  化学性质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