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介宾认为,外邪所伤多有余,故阳道实;内邪所伤多不足,故阴道虚。《素问·太阴阳明论》以“阳道实,阴道虚”的重要观点,高度地概括了脾胃病理特点。认为阳明胃经之病,津液易伤,病多从燥化、热化,故以热证、实证多见;而太阴脾经之病,阳气易伤,病多从湿化、寒化,故以寒证、虚证多见。所以后世有“实则阳明,虚则太阴”的说法。
医药知识2023-02-09 17:09:53百科知识库
张介宾认为,外邪所伤多有余,故阳道实;内邪所伤多不足,故阴道虚。《素问·太阴阳明论》以“阳道实,阴道虚”的重要观点,高度地概括了脾胃病理特点。认为阳明胃经之病,津液易伤,病多从燥化、热化,故以热证、实证多见;而太阴脾经之病,阳气易伤,病多从湿化、寒化,故以寒证、虚证多见。所以后世有“实则阳明,虚则太阴”的说法。
阴经五脏和阳经六腑的发病规律有
很抱歉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