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形成

医药知识2023-02-03 09:06:44百科

血栓形成

活机体中流动着的血液,在血管内或心脏内凝结或血液中某些成分发生粘集的现象。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凝块称血栓。正常情况下,心血管的血液维持流动状态,这是因为血液内的凝血和抗凝血两个过程处于动态平衡。血液中的凝血因子不断被激活,同时,已激活的凝血因子又不断灭活或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所吞噬,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有血栓形成的可能。血栓形成对机体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机体受损伤时,血管破裂,发生出血,如果破裂的血管不大,出血会自动停止,这主要就是在血管破裂处有血栓形成,将血管封闭的缘故。但有时血栓形成对机体是有害的。如有病变的血管内或心瓣膜上形成血栓,就会影响局部血液的正常供应,造成细胞组织器官的变性、萎缩甚或坏死。形成的血栓也会全部或部分地脱落,脱落的血栓称为栓子。栓子随血液漂流,若堵塞在重要的器官(如脑、心等)血管内可引起症状,甚至死亡(见栓塞、梗死)。

血栓形成的机理

血栓形成的条件主要有:

(1)内皮细胞损伤。是最重要的条件,这多见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高胆固醇血症、细菌毒素作用、免疫损伤及外伤、炎症等情况下,内皮细胞受损伤或脱落后,血液乃直接与内皮细胞下结缔组织接触,血栓形成机制得以启动。

(2)血液流态的改变。血流缓慢(如静脉曲张时)或涡流(如动脉瘤时)常易促使血栓形成,因为血流变缓或涡流可使血小板有更多的机会与内皮细胞接触;这些血流改变使肝脏清除激活的凝血因子机会减少;涡流可损伤内皮细胞和血液内的有形成分;血流缓慢及涡流又使血栓有可能不断增大。

(3)血液本身的改变。肾病综合征、糖尿病、心力衰竭、伴心房纤颤的风湿性心脏病、大面积烧伤、大手术后、产后、晚期妊娠、恶性肿瘤全身播散、长期卧床、长期使用雌激素等情况,常导致血液容易凝固,这称为高凝状态。

在血栓形成过程中,上述三方面的因素往往同时存在,互相联系,而以其中一、二个因素为主。

血栓的类型

血栓的形态、组成和大小决定于发生的部位及局部血流速度。血栓可发生于心脏、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内。典型的血栓表面干燥、易碎、迂曲状。根据外形可分为:白色血栓(主要由血小板粘集而成,通常构成血栓的头部)、红色血栓(多在静脉,由血液凝固而成,组成血栓的尾部)、混合血栓(由红色血栓及白色血栓混合而成,构成血栓的体部)。附于心血管壁而不阻塞血流者,称附壁血栓。阻塞血流的血栓,称阻塞性血栓,多见于管径较小的血管。发生在动脉系统的血栓与静脉系统者不尽相同。发生于动脉(包括心脏)者,常始自内皮细胞受损处或血流产生涡流处(如内膜发生病变处或血管分枝处)。血栓起始部灰白色,粘附于血管壁、横切面上可见暗灰色条纹(聚集的血小板)夹杂在颜色较淡的凝集的纤维蛋白之间。这部分血栓主要为血小板和纤维蛋白组成,故称为白色血栓或粘合血栓。发生在心脏内壁、主动脉内壁或动脉瘤者,因未完全阻塞血流,称为附壁血栓。若发生于较小动脉,血栓迅速长大,完全阻塞血管腔,则称为阻塞性血栓。按发生频率排列,动脉阻塞性血栓,主要见于心冠状动脉、脑动脉、股动脉、髂动脉、腘动脉、肠系膜动脉等。动脉阻塞性血栓发生后,在其向心的一侧发生血液凝固。血栓继续发展,成为续发的血栓体(混合血栓)和血栓尾(红色血栓)。

静脉血栓几乎都是阻塞性的,粘附于静脉壁。静脉血栓的头部也是白色血栓,血栓的主体(血栓体)由血小板构成的小梁状白色血栓部分和红细胞、纤维蛋白构成的红色血栓部分层迭相间而成,纵切面上红白相间(混合血栓)。血栓逐渐增大阻塞血管,血流极度缓慢至停滞,以血液凝固过程为主而形成。血栓尾部含大量红细胞,故称红色血栓或凝固性血栓,在横切面上,呈暗红色湿润凝块中,杂有纷乱的纤维蛋白细丝。静脉血栓90%见于下肢静脉。

血栓,特别是静脉血栓,与尸检时所见的死后凝血块有时不易鉴别,但死后凝血块如胶冻状,有弹性。红细胞因重力关系,常沉集于血凝块的一侧,另一侧无红细胞而呈淡黄色“鸡脂”样,也不粘附于血管壁。

在特殊的情况下,白色血栓可发生于心瓣膜,称赘生物(如细菌性心内膜炎及虚弱性心内膜炎时)。

在某些疾病,一些器官和组织的小静脉、微静脉、毛细血管内,可出现多发的仅在显微镜下可见的微血栓,又称纤维蛋白性血栓(见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血栓的结局

血栓发生后,若患者仍存活,可发生下列改变:

(1)血栓部分或全部脱落,形成栓子随血液流动,造成栓塞。

(2)血栓内的纤维蛋白由纤维蛋白溶酶的作用于纤维蛋白使之溶解。如用血管造影观察,可见肺内血栓性栓子,在发生后一、二天内,迅速收缩并被溶解。血栓内嗜中性白细胞释放的溶蛋白酶也使血栓软化。运动可以加强纤维蛋白的溶解作用。

(3)血栓形成后数日,因脱水、收缩而发生裂隙,同时新生毛细血管及成纤维细胞自血栓边缘长入血栓内,由于渗出的吞噬细胞的清除作用,血栓逐渐为纤维血管组织所取代,这种过程称为血栓机化。若内皮细胞长入并衬于血栓裂隙内壁,血流得以通过,称为血栓再通。

临床病理联系

血栓形成对机体有一定的保护功能,如临床常见的胃溃疡出血或肺结核咳血,可由于血栓形成而止血。从另一方面来说,血栓形成对机体是有害的。动脉血栓形成常累及重要器官的动脉,如心冠状动脉、脑动脉、肠系膜动脉等。血栓形成后若短时不能建立充分的侧枝循环,可发生器官的梗塞,如心冠状动脉血栓可引起心肌梗塞,导致心力衰竭;脑动脉血栓形成可引起脑软化或出血,导致卒中;肠系膜动脉血栓形成,可引起肠梗塞,导致急腹症等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静脉血栓形成常无症状,或产生轻微的血管痉挛及疼痛。如在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下肢肌肉受挤压时可感疼痛。若使足向足背方向屈曲,以牵拉静脉也可产生疼痛,这称为霍曼斯氏征。在阻塞远端组织可有不同程度的水肿。

下肢静脉血栓的最大危险是血栓脱落,随血流流动,经右心房及心室,终至阻塞于肺动脉。由于脱落血栓大小不同,对机体的影响也不一样。大的脱落血栓可完全阻塞肺动脉主干,引起肺动脉栓塞,患者由于急性呼吸衰竭而猝死。较小的脱落血栓,阻塞于肺内肺动脉,若阻塞前肺已有严重充血,可发生肺梗塞,患者咳血性痰,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或胸痛等。如果脱落的血栓很小,并反复阻塞于肺内小肺动脉,可逐渐发生肺动脉高压,这种情况有时见于妊娠的合并症(见血液凝固、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参考文章

  • 怎样诊断脑血栓形成神经与精神科
  • 肾动脉栓塞和血栓形成的治疗措施有哪些?泌尿科/男科
  • 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有哪些?内科
  • 肾动脉栓塞和血栓形成的诊断标准如何?泌尿科/男科
  • 什么是肾动脉栓塞和血栓形成?泌尿科/男科
  • 什么是肾静脉血栓形成?泌尿科/男科
  • 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有何区别神经与精神科
  • 什么叫脑血栓形成神经与精神科
  • 肾动脉栓塞和血栓形成有哪些临床表现?泌尿科/男科
  • 怎样对待动脉硬化性脑梗塞(脑血栓形成)中老年
本文标签: 血栓形成  xueshuanxingcheng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