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变化干燥,天气一变热身上某处皮肤瘙痒了如脸上,还会有一些小颗粒,看起来像小红疹,搔痒难忍。虽然不会影响到生命,可也让患者痛苦不堪,给患者身心健康不利。
现在皮炎、湿疹等皮肤疾病多发生在气候干燥的春、夏、秋季节。中医认为,本病多为气滞血淤所为,当以凉血化淤、祛风止痒论治。根据临床经验,介绍几则外治效方,供选用。
1、药醋疗法:取苦参100克,加入食用白醋适量,浸泡3~5天即成。每日洗浴时,加入苦参醋液30~50毫升于浴水中洗浴,或用棉签蘸药液外搽瘙痒处,每日2~3次,连用5~7天。
2、药酊疗法:取夜交藤、鸡血藤、乌梢蛇各20克,加入上等白酒适量,浸泡1周即成。每日洗浴时,加入药液30~50毫升于浴水中洗浴,连用5~7天。
3、药浴疗法:取荆芥、防风、苦参、丝瓜络、蛇床子、当归各30克,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洗浴,每次10~20分钟,每日2~3次,每日1剂,连续5~7天。
4、填脐疗法:取红花、紫草、山栀、大黄各等量,研为细末,加冰片适量,混合均匀,装瓶备用。使用时每次取药末少许,加凡士林调成糊状,外敷于肚脐孔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用1~2周。
5、足浴疗法:取苦参、癣皮、蛇床子、虫衣、红紫草、防风各10克,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待温时足浴,每日2次,每次10~30分钟,每日1剂,连用5~7天。填足疗法:取刺蒺藜、何首乌各等量,研为细末,装瓶备用。每晚洗浴后,取药末适量,加米醋少许调为稀糊状,外敷于双足心涌泉穴,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晚贴敷,次晨取下,连用7~10天。
过敏性皮肤瘙痒治疗最为麻烦,发病原因也很复杂。在平时生活中要多注意卫生健康,长饮水补充水份,经常锻炼身体,还有在干燥季节少吃辛辣食物等对预防皮肤瘙痒是很有帮助的。
【本文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