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

医药知识2023-02-03 08:25:01百科

新生儿

从娩出开始至出生后28天的婴儿。这个时期称为新生儿期。约90%以上的新生儿为正常新生儿,其他为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小于胎龄儿、过期产儿以及巨大儿等。正常新生儿通常指孕37~42周娩出的体重在2500~4000g之间,各器官发育相对成熟的足月儿。新生儿期的特点是婴儿要经历解剖和生理上的巨大变化以适应子宫外的新环境,此时期发育尚未完善,发病率高,先天性畸形多见,产伤、感染亦多,疾病的表现有其特色,死亡率亦高,所以这个时期的儿童需要细致的护理。

胎儿断脐就中断了与母亲的联系。胎儿娩出后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房间的温度比宫内羊水的温度低得多;新生儿建立自己的呼吸系统所需氧的来源不是来自胎盘的母血;新生儿要靠自己的消化系统获取营养;脐带结扎后,血液动力学发生了很大改变。

新生儿的生理特点

足月新生儿娩出后还保留着在宫内的姿势,即手脚屈曲外展;头相对较大些,占身长的1/4,四肢相对较短小;腹部稍饱满;乳头、乳晕已清楚可见,并可触到乳腺结节;生殖器已发育良好,男婴睾丸已下降至阴囊,女婴大阴唇已遮盖小阴唇。

新生儿皮肤为粉红色、皮肤较薄嫩,但皮下毛细血管较丰富,很易擦伤,需要好好保护以防感染。头发光亮,有时肩部或背部有少量毳毛。

新生儿几乎大部分时间都在睡眠,一昼夜中,约睡18~22小时。出生时中耳鼓室尚未充盈空气,并有少量的羊水积留,故听力较差,至生后2周才可听声音。味觉较好,对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表情,如对苦、酸味表示拒绝。嗅觉较差。足月新生儿出生时食物的非条件反射最强,表现在吸吮时其他一切反射活动都受到抑制。另外婴儿有些生理性反射如觅食反射,拥抱反射,躯颈反射,交叉伸腿反射等,生后立即会出现,如出生后这些反射不出现都属于异常现象。

胎儿娩出后,本体感受器及温度感受器受刺激,兴奋呼吸中枢。大多数新生儿在娩出2秒钟内开始喘气,5秒钟后啼哭,10秒钟到1分钟内开始有规则的呼吸。新生儿期呼吸40~60次/分,而且节律不均匀。新生儿肋间肌较薄弱,呼吸运动靠横膈升降,以腹式呼吸为主。

胎儿出生后,血循环发生重大变化。脐带结扎后,胎盘血液循环中止,右心房无脐静脉血流入,右心房压力下降,大循环阻力增大,致左心室压力增加;肺膨胀后则右心室压力下降;当左心室压力大于右心室压力时,卵圆孔关闭。由于血氧分压增加,缓激肽释放,使肌层收缩,动脉导管也逐渐关闭。有时由于卵圆孔关闭较迟,在3个月内心脏仍可以听到杂音。新生儿由于氧消耗大,心脏搏出量可达每分钟 180~240ml/kg,比成人多2~3倍。正常新生儿心率波动很大,一般在90~160次/分,同时新生儿心脏交感神经兴奋性高,易发生心律失常,故在新生儿期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应慎重。

胎儿娩出后,肾单位数与成人相同,肾功能能适应正常代谢的需要。生后24小时内即有排尿。超过48小时仍无尿即为不正常,可能有先天性泌尿系畸形,应进一步检查治疗。新生儿肾浓缩功能相对不足,表现为小便次数多,每天有10~20次。肾重吸收及分泌功能差,排出过剩钠的能力低,故输入过多的钠就易发生水肿。

新生儿出生后立即就会吞咽。但食管短,而且食管蠕动不协调,括约肌于吞咽时不关闭;胃呈水平位,容量又小,故新生儿很易发生溢奶或呕吐。生后1~2天内常吐出黄色或咖啡样粘液,这是通过产道时咽下的羊水、粘液或血液刺激胃部引起的,称为生理性呕吐或咽下综合征。新生儿唾液分泌少,但所含酶适合消化的需要。消化蛋白质的能力好。新生儿消化道面积相对较大,肌层薄,故能适应大量的流质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大多数新生儿在生后10~12小时内开始排出黑绿色胎便,内含胎毛、肠上皮细胞和胆绿素。3~4天后变为含有奶块的黄色便。若生后24小时不见胎便排出,应检查有无消化道畸形。

新生儿对多种传染病都有免疫力,这是胎儿期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的。但新生儿特异性免疫反应不够活跃,细胞免疫功能也未成熟,体液免疫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IgA)缺乏,故易患呼吸道感染。非特异性免疫系统发育不够完善或有缺陷,对革兰氏阴性菌和真菌的抵抗力特别低下,易发生败血症。但人乳喂养儿可从母乳获得分泌型IgA(初乳中尤多)及乳铁蛋白,对免疫能力可以提高。

新生儿护理

正确的护理是降低新生儿发病率和病死率的关键。

首先刚出生的婴儿应予保暖,胎儿生活在母体内,羊水的温度为37.2~37.7℃,胎儿的体温为37.5~38℃,刚分娩的足月新生儿肛温为37.6~37.8℃。新生儿体温调节的中枢虽已发育,但皮下脂肪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故易散热,胎儿从温暖的母体内来到室温低于体温(如只有24℃)的人间,如果保暖不好,新生儿的体温就会很快下降。当体表温度低于36℃时,新生儿就不会吃奶,不会哭,面部及四肢发凉青紫,甚至皮肤水肿变硬,这时体内也发生严重的病变。新生儿受冷时不会发生颤抖反应,而是依赖两侧肩胛之间、颈旁、腋部、肾周的棕色脂肪进行生物化学反应产热。在低温情况下产热代谢不能进行,严重者可发生内脏出血。强调新生儿保温并不意味着无限度的升高温度,环境温度过高或包裹过多过紧,会使体内水分大量丢失,引起高热甚至电解质紊乱,这称为新生儿脱水热。因此对足月新生儿来说环境温度在24~26℃较为适宜,湿度应达50%,这样小儿的皮肤温度可维持在36.5~37.5℃。

新生儿的喂养

极为重要。为预防低血糖应提早喂养。正常足月新生儿生后4小时就可以喂葡萄糖水,6小时就可以喂奶,最晚不超过12小时,每隔3小时1次。新生儿发生低血糖,会造成终生智力障碍。生后第1周每日液体需要量约50~100ml/kg,1周后,每日需要约110~150ml/kg。应提倡母乳喂养。母乳喂养优点很多。母乳中所含蛋白质、脂肪、糖的比例适当,其中60%的蛋白质是乳白蛋白,营养价值高,含有必需的氨基酸,在胃内形成的乳凝块细小,容易消化。糖类以乙型乳糖为主,可以产生乳酸和醋酸,这种酸性环境可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人乳中脂肪的颗粒小,油酸及未饱和的脂肪酸较多,较易消化。母乳中钙磷比例为2:1,对小儿适合,不易引起低钙血症。另外母乳中锌及维生素A、C含量较多,唯有铁及维生素 D含量不足。母乳中有对致病性大肠杆菌、破伤风杆菌、肺炎链球菌及一些肠道病毒、呼吸道病毒的抗体、溶菌酶的含量较牛乳高300倍,因此,吃母乳的婴儿、肠道感染、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远低于人工喂养儿。人乳喂养经济方便、也有利于母亲及时发现新生儿异常情况,吸吮刺激还可以增强母亲子宫的收缩,促进子宫复位。

人工喂养的新生儿首先应选用鲜牛奶,若无条件时再选用奶粉,其他代乳品不宜使用。牛奶喂哺时需稀释、加糖、消毒。生后1周内应给予2:1奶方(即2份牛奶加1份水),加5~8%糖,以后逐渐改为3:1,4:1乃至满月时可喂全奶。饮用奶粉则应先按1:8(即 1克奶粉加8ml水)的比例冲调成全奶后,再稀释配制。奶量每次由40ml开始逐渐增加,全日的液量不超过体重的1/5。新生儿一般从第2~3周起补充维生素D和C。

要注意清洁卫生,衣服要柔软宽大,每日洗澡后更换,保持尿布干燥。

小儿使用的食具一定要严格消毒。在医院内新生儿应避免直接探视,在家中也应避免亲友的探望及抚摸。

新生儿的几种特殊现象

这些现象并非病态,应注意识别。

(1)生理性体重下降。见于新生儿生后前几天。只要喂养能合理,一般10天内就会纠正。

(2)“螳螂嘴”。为两侧肥厚的颊脂垫,生后会逐渐自行纠正。

(3)“马牙”及“板牙”。牙龈部位散在的,淡黄色微隆起的米粒大小的颗粒,这是上皮细胞堆积所致(马牙);隐约见于牙龈粘膜下的白色斑块,为粘液腺潴留肿胀所致(板牙)。这些对小儿无影响,也不需要处理。切忌用针挑破或用硬布擦破,以免感染。

(4)乳腺肿大及泌乳。新生儿不论男女皆可发生,多在生后3~5天出现。是孕母雌激素对胎儿的影响以及出生后雌激素中断所致。一般在生后2~3周自行消退。不必处理,更不要强力挤出乳汁,以免继发感染导致乳腺炎甚至败血症。

(5)假月经。女婴出生后第5~7天,有时阴道有少量出血,持续1~2天自行停止。这亦是孕母雌激素中断所致,不必处理。

参考文章

  • 为什么有的新生儿喝牛奶会引起腹泻?孕儿育儿
  • 怎样防治新生儿溶血症?孕儿育儿
  • 什么是新生儿“马牙”?孕儿育儿
  • 怎样防治新生儿脐炎?孕儿育儿
  • 新生儿会患颌骨骨髓炎吗,如何防治?口腔科
  • 新生儿麻醉前需要什么特殊的准备?临床医学
  • 新生儿硬肿症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孕儿育儿
  • 什么是新生儿硬肿症?孕儿育儿
  • 怎样护理新生儿的皮肤?孕儿育儿
  • 怎样防治新生儿臀红?孕儿育儿
本文标签: 新生儿  xinsheng‘er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