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花(别名凫翳、铁扁担、燕子花、蓝花铰剪、紫燕、豆豉草、开喉箭、过山虎、搜山虎、六角草、知母、告剪草、剑刀草、兰花草、扁竹、金扁担、豆豉叶、扁竹叶),苦;寒;小毒,消肿止痛;清热解毒。主肝炎;肝肿大;肝区痛;胃痛;咽喉肿痛;便血。小编整理出含有蝴蝶花的处方共1767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1501~1560共60个。
处方1、附子猪肚丸处方附子(炮,去皮、脐)槟榔(不焙)各30克 鳖甲(醋煮)45克 当归 知母 木香(炮)川楝(锉,炒)秦艽(去苗土)大黄(酒蒸)龙胆草 白芍药 破故纸(酒浸,炒)枳壳(麸炒,去瓤)各15克
制法上研为末,分作三份。将二份入猪肚内缝定,以蜜酒2升,童便3.3升,同入砂钵内,熬干烂,研细,入一份末同搜捣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消中。饮食倍常,肌肉瘦削,大便反坚,小便无度。
用法用量每服50丸,温酒、米汤送下。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
处方2、百合知母汤处方百合7枚(擘)知母9克(切)
功能主治清热养阴。治百合病,发汗后,心烦口渴者。
用法用量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再以泉水400毫升,煎取200毫升,去滓;另以泉水400毫升,煎知母,取200毫升,去滓。将两次药汁混和煎,取300毫升,分温二服。
摘录《金匮要略》卷上
处方3、寒水石散处方寒水石37.5克 白石脂37.5克 栝楼37.5克 菟丝子22克(酒渍)知母22克 桂心22克
制法上六味,捣筛。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治饮酒过多,致患肉疸,饮少,小便多,白如泔色。
用法用量用麦粥送服15克,一日三次。五日知。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生葱。
摘录《外台秘要》卷四引《深师方》
处方4、银白散处方升麻、知母、甘草(炙)、白扁豆(炒)、山药、人参、茯苓(去皮)、白术,各等分。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小儿百病。
用法用量如慢惊搐搦,用麝香饭饮调下。急惊定后,用陈米饮调下。惊吐不止,丁香汤调下。天柱倒,脚软,浓米饮调下。挟惊伤寒,薄荷葱白汤调下。疳气肚胀,气急多渴,百合汤调下。浑身壮热,面赤惊叫,金银薄荷汤调下,赤白痢不思乳食,姜钱三片,枣子三枚,煎汤调下。吃食不知饥饱,不长肌肉,炒麦芽一撮,同生姜煎汤调下。暴泻,紫苏木瓜汤调下。神形脱,言语不正,及大人吐泻,藿香汤调下。诸病后无精神,少气力,不思食,煎生姜枣汤调下。禀受气怯小儿,可每日一服,最妙。每服一钱,汤使如前。当服沸汤点,不计时。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5、地骨皮散处方地骨皮 茯苓各15克 柴胡 黄芩 生地黄 知母各30克 石膏60克 羌活 麻黄各22.5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主阳毒火炽,浑身壮热,脉长而滑,心烦口渴。
用法用量每服30克,加生姜少许煎服。有汗者,去羌活、麻黄。
摘录《丹溪心法》卷一
处方6、水解散处方柴胡 知母 瓜蒌 青木香 升麻 茵陈各30克 大黄 栀子仁 石膏 芒消各45克 黄芩 干葛各37.5克 枳壳(炒)芍药各22.5克
制法上药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治伤寒时疾。
用法用量空腹时以冷水和散1匙,调顿服。以利为度。春、夏用冷水,秋、冬用暖水,不退再服。
摘录《医方类聚》卷四十六引《千金月令》
处方7、蛤蚧汤处方蛤蚧(酒浸,酥炙)知母(焙)贝母(炮)鹿角胶(炙令燥)甘草(炙,锉)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人参 葛根(锉)桑根白皮(炙,锉)枇杷叶(去毛,炙)各30克
制法上十味,粗捣筛。
功能主治治咳嗽,咯吐脓血。
用法用量每服10克,用水300毫升,煎至200毫升,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六
处方8、解毒泻心汤处方黄连 防风 荆芥 山栀 黄芩 牛蒡子 滑石 玄参 知母 石膏各3克 甘草 木通各1.5克
功能主治清心解毒。治心经火旺,酷暑时生天疱,发及遍身者。
用法用量水400毫升,灯心20根,煎至320毫升,空腹时服。
摘录《外科正宗》卷四
处方9、蛤蚧散别名人参蛤蚧散(《卫生宝鉴》卷十二)。
处方蛤蚧1对(新好者,用汤洗十遍,慢火内炙令香,研细末)人参 茯苓 知母 贝母(去心,煨过,汤洗)桑白皮各60克 甘草150克(炙)大杏仁180克(汤洗,去皮、尖,烂煮令香,取出,研)
制法上八味,同为细末,入杏仁拌匀,过罗,研细。
功能主治治肺痿咳嗽,咯唾脓血,满面生疮,遍身黄肿。
用法用量每服1.5克,入生姜2片,酥少许,用水600毫升,煎沸热服。如以汤点,频服亦妙。
摘录《博济方》卷二
处方10、砂淋丸处方生鸡内金(去净砂石)30克 生黄耆24克 知母24克 生杭芍18克 硼砂18克 朴消15克 消石15克
制法共轧细,炼蜜为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砂淋,石淋。
用法用量空腹时用开水送服9克,一日二次。
备注方中鸡内金为鸡之脾胃,能消化砂石,硼砂能柔五金,消骨鲠,故亦善消硬物;朴消,《本经》谓其能化七十二种石;消石,《别录》亦谓其能化七十二种石。诸药皆有消破之功,但恐有伤元气,所以加黄耆以补气分,气分壮旺,更能运化药力。然淋每多郁热,故又加知母、芍药,以解热滋阴。
摘录《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处方11、安神汤处方生甘草 炙甘草各6克 防风7.5克 柴胡 升麻 酒生地黄 酒知母各15克 黄耆60克 酒黄柏 羌活各30克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头痛头眩,眼黑。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加蔓荆子1.5克、川芎0.9克,再煎至150毫升,去滓,临卧热服。
摘录《兰室秘藏》卷中
处方12、解毒济生汤处方川芎 当归 黄柏 知母 天花粉 金银花 麦门冬 远志 柴胡 黄芩 犀角 茯神各3克 甘草 红花各1.5克
功能主治清热,活血,解毒。治脱疽初起,恶寒体倦,发热作渴,或肿或紫,成麻或痛,四肢倦怠,心志恍惚不宁者。
用法用量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临服入童便200毫升,随病上下服。病在手指,加升麻1.5克,足指加牛膝1.5克。
摘录《外科正宗》卷二
处方13、补肾丸处方熟地黄 菟丝子(酒浸)各240克 归身105克 苁蓉(酒漫)150克 黄柏(酒炒)知母(酒浸)各30克 故纸(酒炒)15克 山萸肉10.5克
制法上为末,酒糊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虚劳,阴虚火动,眩晕耳鸣。
用法用量每服50丸。
摘录《丹溪心法》卷三
处方14、柴胡养荣汤处方柴胡 黄芩 陈皮 甘草 当归 白芍 生地 知母 天花粉
功能主治解肌清热,养营润燥。主瘟疫病后,阴枯血燥,表有余热者。
用法用量上药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摘录《瘟疫论》卷上
处方15、清离滋坎汤处方怀生地黄3克 熟地3克 麦门冬(去心)3克 当归(酒洗)3克 白芍(酒炒)3克 怀山药3克 牡丹皮1.8克 炙甘草0.9克 天门冬(去心)3克 白茯苓(去皮)3克 山茱萸(酒蒸,去核)3克 白术(去芦,土炒)3克 泽泻(炒)1.5克 黄柏(蜜炒)1.5克 知母1.5克
功能主治治房欲过度,阴虚火动,致成劳瘵,发热咳嗽,咯痰喘急,盗汗,五心烦热,吐血衄血,咽喉声哑,夜梦泄精,耳鸣眼花,六脉沉数而涩。
用法用量上药锉碎,加生姜、大枣同煎,温服。痰盛,加竹沥、姜汁,或加贝母、瓜蒌;热盛,加童便、人乳;盗汗,加黄耆(蜜水炒)、酸枣仁(炒);咳盛,加五味子;心下怔忡,恍惚不寐,加远志(去心)、酸枣仁(炒);遗精,加龙骨、牡蛎(煅);胸中不爽,加陈皮;泄泻,加莲肉、陈皮,去知母、黄柏;吐血衄血,加犀角、玄参。
摘录《寿世保元》卷四
处方16、加味四物汤处方当归身3克 熟地黄9克 白芍药 川芎各2.3克 五味子9枚 麦门冬3克 人参1.5克 黄柏3克 黄连1.5克 知母0.9克 杜仲2.3克 牛膝0.9克(足不软者不用)苍术3克
制法上药细切,作一服。
功能主治养血补阴,清热化湿,强筋壮骨。治肝肾不足,阴亏血虚,湿热侵袭筋骨,致成瘘证。
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空腹时温服。酒糊为丸服亦可。
摘录《医学正传》卷四
处方17、酸枣汤处方酸枣仁18克 甘草3克 知母6克 茯苓6克 芎藭6克
功能主治养血安神,清热除烦。治虚劳虚烦不得眠,心悸盗汗,头目眩晕,晒干口燥,脉弦或细数。
用法用量上五味,用水1.6升,先煮酸枣仁,煎至1.2升,再入诸药,煮取600毫升,分温三服。
备注本方所治失眠,乃由肝血不足,阴虚内热所致。方中酸枣仁补肝益血,养心宁神,为君;肝血不足,其条达之性不遂,故以川芎疏达肝气,为臣;知母清热养阴以除烦,茯苓宁心神而健脾,为佐;甘草调和诸药为使。全方五味,共奏养血安神,清热除烦之功。按:本方方名据医统正脉本《金匮要略》;明赵开美仿刻本作“酸枣仁汤”。
摘录《金匮要略》卷上
处方18、金液汤处方软前胡3克 白桔梗2.5克 直防风3克 川独活1克 京芍药3克 肥知母1.5克 荆芥穗1.5克 苏薄荷1.8克 蔓荆子2克(炒,研)北柴胡3克(炒)片姜黄1.5克(炒)
功能主治疏风散热,活血明目。治赤眼,以及赤眼日久不治或治而无效,风凝热积血滞,遂成外障者。
用法用量上药咀片。水煎,饭后热服。如受风寒重者,初二剂加羌活1.5克、小川芎0.6克、白芷梢0.6克,后服仍去,泪多者,加北细辛0.6克、家园菊1.5克;肿胀者,加葶苈子1克;痛甚者,加厚黄柏1克;红甚者,加连翘1克、桑白皮1.2克、牡丹皮1.8克、红花1克;翳膜者,加木贼1.2克、白蒺藜2.5克;翳障胬肉者,加石决明3克(煅);昏瞢者,加密蒙花2.5克、家白菊1.5克;大眦红者,加栀仁2克(炒黑);小眦红者,加酸枣仁3克(炒)、远志肉(甘草煎水浸软,去骨,炒)3克、麦冬3克(去心)、家白菊1克、生地黄3克、当归尾1克、熟地黄3克;内热甚,大便秘结,加大黄6克。
摘录《一草亭目科》
处方19、柴胡清骨散处方柴胡9克 青蒿9克 秦艽9克 白芍9克 丹皮9克 地骨皮9克 鳖甲9克 知母9克 黄芩6克 甘草3克 童便少许 胡黄连3克
功能主治泻火疏肝,养阴退热。主肝经阴虚火旺,烦渴淋闭,骨蒸汗出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备注方中丹皮、知母、黄芩、黄连、童便大清相火;柴胡、青蒿、秦艽疏肝解郁;鳖甲、白芍、丹皮养阴退热;甘草调和诸药。配合成方,既能泻火疏肝,又能养阴退热。火降肝舒,阴复热退,则上述诸证自己。
摘录《血证论》卷七
处方20、补肾地黄汤处方熟地 麦冬 知母 黄柏 泽泻 山药 远志 茯神 丹皮 枣仁 元参 桑螵蛸 山萸肉 竹叶 龟版
功能主治主妇人阴虚经闭。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一
处方21、恒山丸处方恒山 知母 甘草 大黄各18克 麻黄24克
制法上药五味,研为细末,炼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截疟。治温疟。寒热往来,脉浮大者。
用法用量每服5丸,每日二次,食前服。未见效者,可适当增加用量。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
处方22、四物济阴汤处方川芎 当归 白芍 熟地 麦冬 杜仲 茯苓 知母 生甘草 柴胡 荆芥 丹皮
功能主治补血清热。治妇人脾虚,经行发热,潮热有时,或澘澘然汗出,四肢倦怠。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
处方23、黄耆鳖甲散处方人参 肉桂(去粗皮)苦梗各50克 生干地黄(洗,焙干)100克 半夏(煮)紫菀(去芦)知母 赤芍药 黄耆 甘草(爁)桑白皮各75克 天门冬(去心,焙)鳖甲(去裙襕,醋炙)各150克 秦艽(去芦)白茯苓(焙)地骨皮(去土)柴胡(去芦)各100克
制法上锉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虚劳客热,肌肉消瘦,四肢倦怠,五心烦热,口燥咽干,颊赤心忪,日晚潮热,夜有盗汗,胸胁不利,减食多渴,咳唾稠粘,时有脓血。
用法用量每服8克,以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温服,食后。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
处方24、四白丹处方白术15克 白芷30克 白茯苓15克 白檀香45克 人参15克 知母9克 缩砂仁15克 羌活7.5克 薄荷10.5克 独活7.5克 防风 川芎各15克 细辛6克 甘草15克 甜竹叶30克 香附子(炒)15克 龙脑1.5克(另研)麝香0.15克(另研)牛黄1.5克 藿香4.5克
制法上二十味,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3克。
功能主治治中风昏冒。
用法用量临卧服1丸,分五七次嚼之。
摘录《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
处方25、劳淋汤处方生山药30克 生芡实90克 知母9克 真阿胶(不用炒)9克 生杭芍9克
功能主治治劳淋。因劳力、劳心或房劳过度,耗散真阴,阴亏热炽,熏蒸膀胱,久而成淋,小便不能少忍,便后仍复欲便,尿道作疼。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处方26、盗汗正气汤处方黄柏 知母(炒)各4.5克 甘草(炙)1.5克
功能主治主盗汗。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仁术便览》卷三
处方27、补阳宿凤丸处方北五味子30克,白术30克,黄芪30克,茯苓30克,炙川芎30克,甘草30克,白芍30克,巴戟天30克,破故纸30克,山萸肉30克,天冬30克,苁蓉30克,川牛膝30克,陈皮30克,黄柏30克,知母30克,杜仲30克,怀山药30克,怀生地120克,熟地120克,麦冬120克,人参120克,当归90克,枸杞子90克。
功能主治补报补血,滋肾健脾。主气血虚弱。
用法用量用10年母鸡1只,蒸熟去皮、油,取肉骨焙燥,合诸药末,炼蜜为丸,每服6-9克,每日2次。
摘录《胎产指南》卷一
处方28、二母散处方知母 贝母各等分
制法上药为细末。
功能主治主喘急咳嗽,痰涎壅盛。
用法用量临睡时用温开水调服。如喘急甚,加苦葶苈末;久咳不止,加马兜铃末,如无,以粟壳(去筋膜,不制)代之。
摘录《急救仙方》卷六
处方29、补阴八珍汤处方当归 川芎 熟地 芍药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黄柏(酒炒黑)知母(酒炒)各2.1克
功能主治主瘰疬等疮,发热作渴,日晡颊赤,属足三阴虚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外科枢要》卷四
处方30、凉血清肺饮处方生地30克 丹皮9克 赤芍9克 黄芩9克 知母9克 生石膏30克 桑白皮9克 枇杷叶9克 生甘草6克
功能主治凉血清肺治痤疮,酒渣鼻。
用法用量水煎服。大便秘结,加大黄、大青叶。
备注方中生地、丹皮、赤芍凉血清热;黄芩、枇杷叶、桑白皮清肺热;知母、石膏清胃热;生甘草清热解毒。用于脾胃积热,上蒸于肺,而成肺风粉刺,酒刺、酒渣鼻诸证。
摘录《朱仁康临床经验集》
处方31、柴胡清骨散处方秦艽 知母 炙草 胡连 鳖甲 青蒿 柴胡 地骨皮 韭白 猪脊髓 猪胆汁
功能主治主劳瘵热甚人强,骨蒸久不痊。
用法用量上药用童便加水煎服。
摘录《医宗金鉴》卷四十
处方32、当归润燥汤处方细辛0.3克 生甘草 炙甘草 熟地黄各0.9克 柴胡2.1克 黄柏 知母 石膏 桃仁泥 当归身 麻子仁 防风 荆芥穗各3克 升麻4.5克 红花少许 杏仁6个 小椒3个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主消渴,大便闭涩,干燥结硬,渴喜温饮,舌爆口干,眼涩难开。
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津,空腹时温服。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辛热物。
摘录《兰室秘藏》卷上
处方33、猪肚丸别名黄连猪肚丸(《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
处方猪肚1具(制如食法)黄连 粱米各150克 栝楼根 茯神各120克 知母90克 麦门冬60克
制法上七味,为末,纳入猪肚中缝塞,安甑中蒸之极烂,乘热子木臼中捣烂,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养阴生津,清热止渴。治消渴,强中。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日二服,渐加至50丸,随渴即服之。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一
处方34、桂枝石膏汤处方桂枝15克 石膏 知母各45克 黄苇30克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疟无他证,隔日发,先寒后热,寒少热多者。
用法用量分作三服。每服用水150毫升煎服。
摘录《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
处方35、含奇丸处方葶苈 知母 贝母各30克
制法为末,枣肉、砂糖捣和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治痰热壅肺,喘嗽不止。
用法用量每用绵裹1丸含之,徐徐咽下。
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处方36、补阴丸别名虎潜丸(《景岳全书》卷五十七)、补阴种子丸(《医学正印》卷上)。
处方黄柏250克(盐、酒炒)知母(酒浸,炒)熟地黄各90克 龟版120克(酒浸,炙)白芍(炒)陈皮 牛膝各60克 锁阳 当归各45克 虎骨30克(酒浸,酥炙)
制法上药为末,酒煮羊肉和丸。
功能主治滋阴降火,强壮筋骨。主精血不足,虚火亢盛,筋骨痿弱,腿足消瘦,步履乏力,精元不固,尺脉虚浮洪数,久不生育。冬加干姜15克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盐汤送下。
备注方中黄柏、知母泻火清热,熟地、龟版、白芍补益肝肾,滋阴养血;虎骨强壮筋骨,锁阳温阳益精,干姜、陈皮温中健脾,理气和胃。诸药合用,共奏滋阴降火,强壮筋骨之功。
摘录《丹溪心法》卷三
处方37、蚱蝉汤处方蚱蝉2个(净炙)石膏 柴胡各2.4克 子芩 升麻 知母 栀子仁各18克 龙齿 蛇蜕(炙)各1.2克 麻黄(去节)甘草(炙)各0.6克 生葛0.6克 大黄3克 钩藤皮0.2克
功能主治治小儿壮热惊痛。
用法用量用水700毫升,入竹沥240毫升,煎服。
摘录《幼幼新书·拾遗》
处方38、二冬二母汤处方麦冬 天门冬 知母 川贝母
功能主治养阴润肺,化痰止咳。主内伤燥痰,咳嗽喘逆,时咳时止,痰不能出,连嗽不已,脉两尺沉数;或肺热身肿,燥咳烦闷,脉右寸洪数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肾阴亏损,加生地、熟地;元气虚弱,加人参。
摘录《症因脉治》卷二
处方39、清疳解毒汤处方人中黄 川黄连(生)柴胡各1.5克 知母(生)连翘(去心)牛蒡子(炒,研)犀角(镑)黑参 荆芥 防风各3克 石膏(煅)4.5克
功能主治治疹后余毒上攻,致患走马牙疳,牙根溃烂,随变黑腐,臭秽难闻。
用法用量加淡竹叶3克,灯心150厘米,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空腹时服。呕吐,加芦根15克。
摘录《医宗金鉴》卷六十五
处方40、寒解汤处方生石膏(捣细)30克 知母24克 连翘4.5克 蝉退(去足、土)4.5克
功能主治清热解肌。治周身壮热,心中热而且渴,舌上苔白欲黄,其脉洪滑,或头犹觉疼,周身犹有拘束之意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备注方中重用石膏、知母以清胃腑之热;而复稍用连翘、蝉蜕之善达表者,引胃中化而欲散之热,仍还太阳作汗而解。全方之意,重在寒凉清热,兼以辛散透表,故可用于里热已盛而表未全解之证。
摘录《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处方41、养阴清热汤处方生地30克,生石膏30克,金银花30克,天花粉10克,知母10克,芦根10克,黄芩10克,荆芥10克,防风10克,枳壳10克,龙胆草10克,甘草3克。
功能主治养阴清热,散风生津。主阴虚内热,外受风邪。(疱疹性结膜炎)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庞赞襄方
处方42、加味益营煎处方当归6克,芍药6克,山药6克,枸杞子6克,炙甘草6克,丹皮6克,生地6克,知母6克,麦冬6克,西洋参3克,五味子3克。
功能主治气阴两补,和血调经。主阴虚火旺。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顾氏医经读本》卷四
处方43、二至丸处方熟地黄90克(肥大沉水者佳。酒和九蒸九曝,竹刀切碎)生地黄60克(肥大者,酒浸,洗过、晒干,竹刀切碎)菟丝子30克(酒浸一宿,煮熟,捣碎作饼,晒干,为末)山茱萸(鲜红者)180克(水泡,去核,取净肉60克)肉苁蓉30克(刷去浮甲,剖去中心白膜,无灰酒浸一日,酥炙,竹刀切碎)败龟版90克(酒浸一夜,酥炙黄,石器捣碎)人参30克(苍黑瘦健人用15克)黄耆30克(去皮,微黄色,肉中自绵柔者最佳)黄柏90克(坚厚鲜黄者。酒浸,春、秋一日半,夏一日,冬三日,用时炒至褐色)牛膝30克(长大柔润者,酒浸一宿,洗用)枸杞子30克(甘州者佳)破故纸30克(炒黄)五味子30克(肥大者佳)白术90克(无油者,麦扶炒)白芍药30克(酒浸一时,去皮,炒)当归60克(大者有力。酒洗)虎胫骨30克(酥炒黄色)杜仲30克(酒浸,炒去丝)山药30克(白而无皮,手可粉者)知母60克(肥者。酒浸一宿,炒)陈皮30克(薄而陈者。水泡,去白)白茯苓30克(去皮、赤筋)
制法上药二十二味,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虚损,暖腰膝,壮筋骨,明眼目。主气血虚损。
用法用量每服80~100丸,无灰酒及盐汤不拘时进下。
备注方中陈皮,《医学入门》卷七作丹皮。
摘录《摄生众妙方》卷二
处方44、当归地黄散处方当归 熟地黄 酒白芍 白术 茯苓 蜜黄耆各3克 蜜黄柏 蜜知母 陈皮各2.4克 人参1.5克 甘草0.9克
功能主治主盗汗,气血两虚者。
用法用量加大枣1枚,浮小麦1撮,水煎服。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七
处方45、杜仲丸处方杜仲 龟版 黄柏 知母 枸杞子 五味子 当归 芍药 黄耆 故纸各30克
制法炼蜜同猪脊髓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肾滋阴,益气养血。主肾虚腰痛,脉大虚。
用法用量每服80丸,空腹时用盐汤送下。
摘录《医学人门》卷七
处方46、曲直汤处方萸肉30克(去净核)知母18克 生明乳香9克 生明没药9克 当归9克 丹参9克
功能主治治肝虚腿疼,左部脉微弱。
用法用量水煎服。服药数剂后,左脉仍不起者,可加续断9克,或再加生黄耆9克以助气分;觉凉者,可减知母。
摘录《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处方47、二母宁嗽汤处方知母(去毛)1.5克 贝母(去心)4.5克 黄芩3.6克 山栀仁3.6克 石膏6克 桑白皮3克 茯苓3克 瓜蒌仁3克 陈皮3克 枳实2.1克 五味子10粒 生甘草0.9克
制法上药锉为一剂。
功能主治主因伤酒食,胃火上炎冲肺,咳嗽吐痰,经旬不愈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临卧时,缓缓口服。
摘录《古今医鉴》卷四
处方48、龙虎丸处方白芍 陈皮各60克 锁阳 当归各45克 虎骨(酒浸,酥炙)30克 知母(酒炒)熟地黄各90克 黄柏240克(盐炒)龟版120克(酒浸,酥炙)
制法上为末,酒煮羊肉捣汁为丸。
功能主治补肾壮骨,滋防养血。治痿证。
用法用量每次6~9克,温开水送下,一日二次。冬日加干姜。
摘录《丹溪心法》卷三
处方49、二母二陈汤处方知母 贝母 半夏 白茯苓 陈皮 甘草
功能主治润燥化痰止咳。主外感燥痰,喘咳短气,时作时止,咯痰难出。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症因脉治》卷二
处方50、桂附汤处方肉桂3克 附子9克 黄柏1.5克(为引用)知母1.5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治妇人白带腥臭,多悲不乐,大寒。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去滓,稍热服。不思饮食,加五味子;烦恼,面上麻如虫行,乃胃中元气极虚,加黄耆4.5克,人参2.1克,炙甘草、升麻各1.5克。
摘录《东垣试效方》卷四
处方51、川升麻散处方川升麻30克 玄参30克、黄连30克(去须)大青30克 柴胡45克(去苗)知母30克 黄芩30克 甘草22克(炙微赤,锉)地骨皮22克
制法上药捣粗罗为散。
功能主治主热病口疮,壮热头痛,心神烦躁。
用法用量每服9克,以水250毫升,入淡竹叶30~7片,煎至15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十八
处方52、柴胡枳桔汤处方麻黄 杏仁 桔梗 枳壳 柴胡 黄芩 半夏 知母 石膏 干葛 甘草
功能主治主伤寒胸胁痛,潮热作渴,咳痰气喘。
用法用量上锉一剂。加生姜3片,水煎,温服。
摘录《古今医鉴》卷三
处方53、多妙汤处方生地12克,赤芍12克,苦参12克,豨莶草12克,丹皮9克,黄柏9克,知母9克,苍术9克,地肤子9克,六一散15克。
功能主治凉血滋阴,清热化湿。主血中伏热,复感风热,引动伏邪,客于肌表,阻塞经络,营卫失和,邪聚肌肤,搏结不散。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黄文东方
处方54、固本保元丸处方人参 茯苓各90克 紫河车2具 枸杞 五味子 知母 锁阳 仙茅 当归各60克 生地120克 黄耆 杜仲各30克 天雄1枚 甘草24克
制法上药研末,蜜丸。
功能主治治诸虚百损,精血不固,元神不足,四肢乏力,肌肉消瘦,朝凉暮热,梦寐遗精,阳事不举。(阳痿)
用法用量每服9克,空腹时用盐汤送下。
摘录《丹台玉案》卷四
处方55、除湿补气汤别名清神补气汤(《兰室秘藏》卷下)、清阳补气汤(《医学纲目》卷十二)。
处方升麻18克 苍术12克 酒黄柏 柴胡 黄耆各9克 酒知母 藁本 生甘草 当归各6克 五味子 陈皮各4.5克
制法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益气升阳。主湿热内蕴,脾气不足,两腿麻木,沉重无力,多汗喜笑,口中涎下,身重如山,语声不出,寸脉洪大。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早起空腹时服,待少时再进早饭。
摘录《兰室秘藏》卷下
处方56、凉血消风散处方生地30克 当归9克 荆芥9克 蝉衣6克 苦参9克 白蒺藜9克 知母9克 生石膏30克 生甘草6克
功能主治消风清热。治脂溢性皮炎,人工荨麻疹,玫瑰糠疹。
用法用量水煎服。
备注本方从《外科正宗》消风散增减而成。生地,当归、甘草凉血润爆;知母、石膏清肌热;荆芥、蝉衣消风,苦参、白蒺藜祛风止痒。适用于血热生风、风燥诸证,舌质红,脉弦滑数。治玫瑰糠疹可加紫草凉血清热;人工荨麻疹加紫草、桃仁。
摘录《朱仁康临床经验集》
处方57、七伤散处方黄药子 白药子各45克 赤芍药22.5克 知母 延胡索各15克 郁金7.5克 当归15克 山药 乳香 没药 血竭各6克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治虚劳咳嗽,痰中带血。
用法用量每服6克,茶汤迸下。
摘录《医学纲目》卷十七引丹溪方
处方58、地黄膏处方鲜地黄汁5升 当归500克 芍药250克 甘杞子250克 天门冬180克 川芎60克 麦门冬180克 莲肉120克 丹皮60克 知母 地骨皮各90克 人参 甘草各30克
制法上药除地黄汁外,用水20升,煎至7升,去滓,入地黄汁同熬成膏。
功能主治滋阴降火,养血清肝。主痨瘵阴虚火旺。
用法用量每服10~20毫升,每日二次。
摘录《古今医统》卷四十六
处方59、治疫清凉散处方秦艽 赤芍 知母 贝母 连翘各3克 荷叶2克 丹参15克 柴胡4.5克 人中黄6克
功能主治治疫疠邪并于里,腹胀满闷,谵语发狂,唇焦口渴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伤食胸满,加麦芽、山楂、萝卜子、陈皮,胁下痞,加鳖甲、枳壳;昏愦谵语,加黄连;热甚大渴能消水者,加石膏、天花粉、人参;便闭不通,胸中胀痛者,加大黄;虚人自汗多,倍加人参;津液枯少,更加麦冬,生地。
注意时行寒疾忌用。
摘录《医学心悟》卷三
处方60、白虎加桂枝汤别名桂枝白虎汤(《张氏医通》卷十六)。
处方知母180克 甘草(炙)60克 石膏500克 粳米60克 桂枝(去皮)90克
制法上锉为粗末。
功能主治清热通络止痛。温疟,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疼烦,时呕,风湿热痹,壮热汗出,气粗烦躁,关节肿痛,口渴苔白,脉弦数。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250毫升,煎至200毫升,去滓温服。汗出愈。
摘录《金匮要略》卷上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