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花(别名凫翳、铁扁担、燕子花、蓝花铰剪、紫燕、豆豉草、开喉箭、过山虎、搜山虎、六角草、知母、告剪草、剑刀草、兰花草、扁竹、金扁担、豆豉叶、扁竹叶),苦;寒;小毒,消肿止痛;清热解毒。主肝炎;肝肿大;肝区痛;胃痛;咽喉肿痛;便血。小编整理出含有蝴蝶花的处方共1767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1381~1440共60个。
处方1、增液润燥汤处方生地20克,元参20克,麦冬10克,乌梅15克,沙参15克,五味子12克,当归12克,知母15克,天冬12克,地骨皮15克,白芍15克,玉竹20克,党参10克,甘草3克。
功能主治滋阴润燥,益气生津。主肺热邪毒,灼伤阴液,精气不能上荣,目失所养。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李纪源方
处方2、益母丸别名知母丸(《校注妇人良方》卷十二)。
处方知母30克(洗,焙)
制法上药为细末,以枣肉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清热滋阴,益气生津。治妊娠内热,气阴两虚,烦躁不安,名曰子烦。
用法用量每服1丸,细嚼,煎人参汤送下。
摘录《妇人大全良方》卷十三引《产乳》
处方3、人参石膏汤处方人参15克 石膏36克 知母 21克 甘12克
制法上药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上消。烦渴多饮,不欲多食。
用法用量每服15~21克,水煎,食后温服。
摘录《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下
处方4、竹叶汤处方竹叶(切)30克 地骨皮 生地黄(切)各15克 栝楼根 石膏各24克 茯神(一作茯苓)萎蕤 知母 生姜各12克 生麦门冬10克
制法上十味,哎咀。
功能主治治渴利虚热,引饮不止。
用法用量用水1.2升,下大枣10枚,煮取400毫升,分二次服。
备注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普济方》卷一八○补。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一
处方5、振颓汤处方生黄耆18克 知母12克 野台参9克 于术9克 当归9克 生明乳香9克 生明没药9克 威灵仙4.5克 干姜6克 牛膝12克
功能主治补气健脾,活血祛风。治痿废。
用法用量水煎服。热者,加生石膏10~30克;寒者,去知母,加乌附子;筋骨受风者,加明天麻;脉弦硬而大者,加龙骨、牡蛎,或更加山萸肉亦佳;骨痿废者,加鹿角胶、虎骨胶各6克(另炖同服),如无二胶,可用续断、菟丝子各9克代之,手足皆痿者,加桂枝尖6克。
备注方中黄耆以补大气;白术以健脾胃;当归、乳香、没药以流通血脉;灵仙以祛风消痰,恐其性偏走泄,而以人参之气血兼补者佐之;干姜以开气血之痹;知母以解干姜、人参之热。十味相配,药性和平,可久服而无弊。
摘录《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处方6、芩连二母丸处方黄连 黄芩 知母 贝母 川芎 当归 白芍 生地 熟地 蒲黄 羚羊角 地骨皮各等分 甘草减半
制法上药为末,侧柏叶煎汤,打寒食面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清心凉血,化瘀散结。治心火妄动,逼血沸腾,外受寒凉,结为血瘤,患处微紫微红,软硬间杂,皮肤隐隐缠如红丝,皮破血流,禁之不住者。
用法用量每服70丸,灯心汤送下。或作煎剂服之,亦效。
摘录《外科正宗》卷二
处方7、镇经汤处方当归4.5克 白芍药 生地黄 黄柏各2.1克 阿胶珠 条黄芩 知母 甘草 川芎各1.5克 香附子(制)姜黄连各2.4克 白芷1克
功能主治治妇人肾水不足,相火妄动,经水先期而来,过多不止。
用法用量上药以水400毫升,煎至280毫升,空腹时服。
摘录《古今医统》卷八十四
处方8、利火汤处方大黄9克 白术15克(土炒)茯苓9克 车前子9克(酒炒)王不留行9克 黄连g克 栀子9克(炒)知母6克 石膏1.5克(煅)刘寄奴9克
功能主治治火结于下,熏蒸水湿,妇人带下色黑,如黑豆汁,气腥,腹中疼痛,小便时如刀刺,阴门发肿,面色发红,久而黄瘦,饮食亢进,渴喜凉饮。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傅青主女科》卷上
处方9、生津甘露汤别名清凉饮子(《兰室秘藏》卷上)。
处方升麻1.2克 防风 生甘草 汉防己 生地黄各1.5克 当归身1.8克 柴胡 羌活 炙甘草 黄耆 酒知母 酒黄芩各3克 酒龙胆草 石膏 黄柏各4.5克 红花少许 桃仁5个 杏仁10个
功能主治清热生津,养血润燥。治中消,能食而瘦,口舌干,自汗,大便结燥,小便频数。
用法用量上哎咀,作为一服。用水300毫升,酒10毫升,煎至150毫升,空腹时稍热服。
摘录《兰室秘藏》卷上
处方10、知柏四物汤处方当归 川芎 知母 黄柏 白芍药 熟地黄
功能主治治腹痛,阴虚火旺,脉细数,妊娠胎动,脉洪虚数。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症因脉治》卷四
处方11、知柏天地煎处方知母 黄柏 天门冬 生地黄
功能主治治阴虚火旺之齿痛。
用法用量同煎三至四次,冲玄武胶收膏服。
摘录《症因脉治》卷一
处方12、止呕人参汤处方人参 萎蕤 黄芩 知母 茯苓各9克 白术 橘皮 生芦根 栀子仁各12克 石膏24克
制法上十味,哎咀。
功能主治治下焦热气上逆,呕吐不禁,名曰走哺。
用法用量以9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三服。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
处方13、加味解毒生脉散处方西洋参15克(另煎对服)五味子10克 玄参15克 生地15克 丹皮15克 天花粉15克 知母10克 黄柏10克 银花30克 麦冬30克 赤芍15克 远志15克 鲜茅根60克 川贝12克 犀角1.5克(对服)羚羊粉1.5克(对服)
功能主治强心护阴,清营解毒。治大肠杆菌败血症并中毒性休克。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一剂。
备注本方所治大肠杆菌败血症而致中毒性休克,高热曾达40.3℃,继而血压下降,四肢厥冷,且有幻视,病情严重。此乃心气素亏,以致邪热逆传心包之故。证见高烧,口干咽痛,脉细数,舌绛少苔,实为邪已入营,气阴两伤;由于毒热炽盛,阻闭于内,不得透达,以致四肢逆冷,此乃热深厥深,阳极似阴之象。此时病邪嚣强而正气衰微,正不抗邪,若不积极扶正,则正气暴脱,故以强心护阴,清营解毒为法。方以生脉散、清营汤化裁,重用西洋参、麦冬合五味子以养心气,收敛耗散之精气;银花、犀角、羚羊粉、白茅根、丹皮、生地、知母、黄柏、赤芍清营解毒,凉血散瘀;玄参,天花粉以加强养阴生津之力;川贝、远志调补心气,化痰散结,以防痰热阻闭心包。盖热邪已逆传心包,在热甚阴伤的情况下,势必灼液为痰,因而痰热忸闭包络,神志被蒙,已为必然趋向,用以预防痰闭,实为势在必行。
摘录《千家妙方》上册引关幼波方
处方14、滋乳汤处方生黄耆30克 当归15克 知母12克 玄参12克 穿山甲(炒,捣)6克 路路通(大者)3枚(捣)王不留行(炒)12克
功能主治补气血,通乳汁。治产后气血两虚,经络瘀阻,乳汁甚少者。(下乳)
用法用量上药用丝瓜瓤作引,无者不用亦可。若用猪前蹄2个煮汤,用以煎药更佳。
摘录《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处方15、竹叶玉女煎处方生石膏18克 干地黄12克 麦门冬12克 知母6克 牛膝6克 竹叶9克
功能主治治妇女温病,经水适来,耳聋干呕,烦渴脉数。甚者十数日不解,邪陷发痉者。
用法用量上药用水1.6升,先煮石膏、地黄,得1升;再入余四味,煮成400毫升。先服200毫升,12小时后再服。病解停后服,不解再服。
摘录《温病条辨》卷三
处方16、复方紫草汤处方紫草30克,巴戟天18克,白芍18克,淫羊藿15克,麦冬15克,五味子15克,当归10克,知母10克,竹叶10克。
功能主治滋肾降火。主肝肾阴虚。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10天为一疗程。
摘录《中医杂志》
处方17、玉泉丸别名五汁玉泉丸(《东医宝鉴·杂病篇》卷六)。
处方黄连 干葛 天花粉 知母 麦门冬(去心)人参 五味子 生地汁 莲肉 乌梅肉 当归 甘草各等分 加入乳汁 牛乳汁 甘蔗汁 梨汁 藕汁
制法上先将各汁入蜜750克,煎熬成膏,后将各药末和前膏蒸热。
功能主治治上消证。饮水多而食少。
用法用量每服75克,空腹时用清米汤调下。
注意服药期间,忌一切辛热之物。
摘录《万病回春》卷五
处方18、铁笛丸处方当归(酒洗)30克 怀熟地黄30克 怀生地黄30克 天门冬(去心,盐炒)15克 黄柏(蜜炒)30克 知母15克 麦门冬(去心,盐炒)15克 玄参9克 白茯苓(去皮)30克 诃子15克 阿胶(炒)15克 人乳250毫升 牛乳250毫升 乌梅肉15个 甜梨汁250毫升
制法上药除人乳、牛乳、梨汁外,均为细末,以二乳、梨汁加炼蜜拌匀为丸,如黄豆大。
功能主治治声嘶失音。
用法用量每服,80~90丸,诃子汤下;萝卜汤亦可。
摘录《寿世保元》卷六
处方19、中满分消丸处方白术 人参 炙甘草 猪苓(去黑皮)姜黄各3克 茯苓(去皮)干姜 砂仁6克 泽泻 橘皮各9克 炒知母12克 炒黄芩36克 炒黄连 半夏(汤洗)炒枳实各15克 姜厚朴30克
制法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健脾和中,清热利湿治热胀。腹大坚满,脘腹胀痛,口苦纳呆,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苔黄腻,脉弦数。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空腹时服。
摘录《兰室秘藏》卷上
处方20、辛夷清肺饮处方辛夷1.8克 黄芩 山栀 麦门冬 百合 石膏 知母各3克 甘草1.5克 枇杷叶3片(去毛)升麻0.9克
功能主治清肺通窍。治风热郁滞肺经,致生鼻痔。鼻内息肉,初如榴子,渐大下垂,闭塞鼻孔,气不宜通者。
用法用量上药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食后服。外以硇砂散逐日点鼻。
注意服药期间及初愈后,应断厚味,戒急暴,省房欲。
摘录《外科正宗》卷四
处方21、人参润肺丸处方人参 款冬花(去梗)细辛(去叶,洗)杏仁(去皮、尖,麸炒)甘草(爁)各120克 知母180克 肉桂(去粗皮)桔梗各150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治肺气不足,咳嗽喘急,吐痰不利,胸膈烦闷,涕唾稠粘,唇干口燥;及风壅痰实,头目昏眩,精神不爽;或肺胃俱虚,久嗽不已,渐成虚劳,肢体羸瘦。胸满短气,行动喘乏,饮食减少。
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后细嚼,用淡姜汤送下;含化亦可。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
处方22、生津养血汤处方当归3克 川芎2.4克 白芍(煨)3克 生地黄(酒洗)3克 知母1.5克 黄柏(蜜水炙)1.5克 麦门冬3克 石莲肉1.5克 天花粉2.1克 黄连2.4克 乌梅1.5克 薄荷1.5克 甘草(炙)1.5克
功能主治生津养血,清热止渴。治上消火盛,烦渴引饮。
用法用量上锉一剂。水煎,温服。
摘录《古今医鉴》卷十
处方23、清炎饮加减处方生石膏30克,防风6克,防己6克,黄连6克,白芷10克,生草10克,羌活6克,鱼腥草12克,萆10克,红花10克,蔓荆子10克,生地12克,盐柏8克,知母8克,桑皮10克,丹皮10克,生苡仁12克。
功能主治清热疏风,利湿,活血,解毒。主肝脾风热上攻。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祁宝玉方
处方24、养金汤处方生地 阿胶 杏仁 知母 沙参 麦冬 桑皮 白蜜
功能主治润肺清火。治水涸火炎,肺金受克,咽喉燥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
处方25、镇肾决明丸处方石决明 菟丝子 五味子各30克 细辛 干山药 干地黄 知母各45克
制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蟹睛疼痛外障。
用法用量每次10丸,空腹时用茶送下。
摘录《秘传眼科龙木论》卷四
处方26、小儿止嗽金丹处方元参(去芦)麦冬 杏仁(去皮,炒)各120克 炒苏子60克 焦槟榔90克 胆星120克 知母 苏叶各60克 桔梗 竹茹粉 生桑皮 川贝 花粉 生蒌仁 甘草各90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粉,炼蜜为丸,每丸重3克,蜡皮或蜡纸筒封固。
功能主治解热润肺,化痰止嗽。治伤风发热,咳嗽黄痰,口干舌燥,腹满便秘,久嗽痰盛。
用法用量周岁以上每次服1丸,周岁以内酌减,白开水化服。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
处方27、白玉汤处方生地15克,麦冬15克,知母10克,石膏(先煎)30克,元参18克,花粉15克,牛膝10克,大黄9克,甘草6克。
功能主治清胃泻火,通腑润肠。主阳明热炽,胃火循经上炎;或年老阴液不足,虚热上浮。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广西中医药》
处方28、清上泻火汤处方荆芥穗 川芎各0.6克 蔓荆子 当归身 苍术各0.9克 酒黄连 生地黄 藁本 生甘草各1.5克 升麻 防风各2.1克 酒黄柏 炙甘草 黄耆各3克 酒黄芩 酒知母各4.5克 羌活9克 柴胡15克 细辛少许 红花少许
功能主治治热厥头痛,得寒则止,遇热则作。
用法用量上药锉碎,分作二服。每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食后稍热服。
摘录《兰室秘藏》卷中
处方29、消风散处方当归 生地 防风 蝉蜕 知母 苦参 胡麻 荆芥 苍术 牛蒡子 石膏各3克 甘草 木通各1.5克
功能主治养血祛风,清热燥湿。治风湿侵淫血脉,致生疮疥,瘙痒不绝,及大人小儿风热瘾疹,偏身云片斑点,乍有乍无者。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空腹时服。
摘录《外科正宗》卷四
处方30、清胃解毒汤处方生石膏15-30克,知母12克,谷精草12克,银花12克,蝉衣6克,甘草3克。
功能主治清泻胃火,疏风解毒。主胃腑蕴热,循经上蒸。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广西中医药》
处方31、琐阳丸处方龟版(炙)知母(酒炒)黄柏(酒炒)各30克 虎骨(炙)牛膝(酒浸)杜仲(姜炒)琐阳(酒浸)各15克 破故纸 续断(酒浸)各7.5克 当归 地黄各9克
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激肾补肝,强筋壮骨。治肝肾不足,阴虚火旺,腰膝酸软,筋骨痿弱。
用法用量每服50丸,温开水送下。
摘录《丹溪心法》卷三
处方32、化阴煎处方生地黄 熟地黄 牛膝 猪苓 泽泻 生黄柏 生知母各6克 绿豆9克 龙胆草4.5克 车前子3克
功能主治治水亏阴涸,阳火有余,小便癃闭,淋浊疼痛。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加食盐少许,文武火煎320毫升,空腹时温服。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处方33、省味金花丸处方川黄柏60克 黄芩 知母 桔梗 连翘各30克 地骨皮 薄荷各15克
制法上药研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治肺经实热,目中眵泪甚多者。
用法用量每服50丸,桑白皮汤或薄荷汤送下。
摘录《银海精微》卷上
处方34、石皮汤处方生石膏30克,生地15克,丹皮9克,知母9克,黄芩9克,银花9克。
功能主治清胃泻火。主胃经实火。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广西中医药》
处方35、清热固表汤处方生石膏30克 地骨皮12克 浮小麦30克 糯稻根30克 知母1.0克
功能主治清热固表。治内热而表不和所致之自汗盗汗。
用法用量水煎服。
备注方中生石膏、知母、地骨皮以清内热;浮小麦、糯稻根敛汗固表。五药合用,共奏清热固表之功。
摘录《温病刍宫》
处方36、天一丸处方怀地黄 牡丹皮 黄柏(童便浸,晒干)知母(童便浸,晒干)枸杞子 五味子 麦门冬 牛膝 白茯苓
制法上药研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阴虚火动,咳嗽吐血。
用法用量空腹时用白汤吞下80~90丸。
摘录《赤水玄珠》卷九
处方37、栝楼根汤处方天花粉 麦冬 知母 石膏 甘草
功能主治治燥火喘逆,口渴身热,二便赤涩,面赤唇焦,吐痰难出,脉数大,或见滑数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症因脉治》卷二
处方38、清肺泄热饮处方沙参 花粉 地骨皮 知母 甜杏仁 玉竹 玄参 甘草 连翘 枇杷叶 西瓜翠衣
功能主治清肺泄热。治秋燥发热,汗出,咳痰不爽,鼻衄口干。
备注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中医内科临床治疗学》补。
摘录《六因条辨》卷中
处方39、清凉甘露饮处方犀角 银柴胡 茵陈 石斛 枳壳 麦门冬 甘草 生地 黄芩 知母 枇杷叶各3克
功能主治清热养阴。治情志不遂,过食膏粱厚味,痰火内蕴,致患茧唇,唇部高突坚硬,或损破流血。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加淡竹叶20片,灯心20根,煎至320毫升,食后服。
摘录《外科正宗》卷四
处方40、家秘润肺饮处方米仁 百合 杏仁 人参 天门冬 麦门冬 知母 五味子
功能主治养阴润肺,化痰止咳。治肺燥液干,肺气壅塞,喘咳气逆,时吐痰涎,右胁缺盆,牵引作痛,甚则喘息倚肩,不能睡卧,寸口脉细数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症因脉治》卷三
处方41、青盂汤处方荷叶1个(用周遭边浮水者良,鲜者尤佳)生石膏(捣细)30克 真羚羊角6克(另煎,对服)知母18克 蝉退(去足、土)9克 僵蚕6克 金线重楼(切片)6克 粉甘草4.5克
功能主治治瘟疫表里俱热,头面肿疼,其肿或连项及胸,亦治阳毒发斑疹。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处方42、五痿汤处方人参3克 白术3克 茯苓3克 甘草(炙)1.2克 当归4.5克 苡仁9克 麦冬6克 黄柏1.5克 知母1.5克
功能主治治五脏痿证。
用法用量水煎,分二次服。心气热,加黄连1克,丹参、生地各3克;肝气热,加黄芩、丹皮、牛膝各3克;脾气热,加连翘3克,生地4.5克;肾气热,加生地、牛膝、石斛各4.5克;肺气热,加天冬、百合各6克;挟痰加川贝、竹沥;湿痰加半夏曲;瘀血加桃仁、红花。
摘录《医学心悟》卷三
处方43、清肺汤处方麦冬 天冬 知母 贝母 甘草 橘红 黄芩 桑皮
功能主治治肺经燥热咳嗽。
用法用量水煎服。痰燥而难出,加栝楼子;痰多,加半夏;气喘,加杏仁;胸膈气不快,加枳壳、桔梗;咳久则宜敛,加五味子。
摘录《医宗金鉴》卷四十一
处方44、化斑解毒汤加减处方人中黄30克,石膏30克,连翘15克,升麻15克,知母15克,元参20克,牛蒡子15克,黄连10克,竹叶10克,赤芍10克,甘草10克,荆芥10克,蝉衣6克。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漆气辛热,客于肌腠,化热成毒。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董智良方
处方45、虎骨散处方虎骨(酥炙黄)、乌梅肉、赤茯苓(去皮)、肉苁蓉(酒浸.切焙)、人参、甘草(炙)、芍药、鳖甲(去裙襕.醋浸炙)、白术、豆豉(慢火炒)、紫苑(去土)、黄蓍(焙)、常山(炒)、枳壳(去穰.麸炒)、犀角(镑)、知母,以上各一两。当归、升麻、柴胡、桔梗(炒)、前胡(去芦)、桂心(去皮)、木香、天灵盖(酥炙),各三分。桃仁(汤浸.去皮.炒.四十九粒)。
功能主治治白虎风,走注疼痛,发歇不定,积年不效者。
用法用量上为细末,每服二钱匕,温酒调下,空心临卧各一。若为丸,即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温酒下。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46、荷叶丸处方荷叶320g 藕节64g 大蓟(炭)48g 小蓟(炭)48g 知母64g 黄芩(炭)64g 地黄(炭)96g 棕榈(炭)96g 栀子(焦)64g 白茅根(炭)96g 玄参96g 白芍64g 当归32g 香墨8g
性状为黑色的大蜜丸;气微,味甘、后微苦。
炮制上十四味,将荷叶取出一半炒炭,另一半用黄酒240g浸拌,置罐中,加盖封闭,隔水炖至酒尽,取出,低温干燥,与其余藕节等十三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40~15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用于咯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3次。
规格每丸重9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47、分清五淋丸处方关木通80g 车前子(盐炒)40g 黄芩80g 茯苓40g 猪苓40g 黄柏40g 大黄120g {扁}蓄40g 瞿麦40g 知母40g 泽泻40g 栀子40g 甘草20g 滑石80g
性状为白色至灰白色光亮的水丸;味甘、苦。
炮制上十四味,除滑石外,其余关木通等十三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将滑石粉碎成极细粉包衣,打光,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清湿热,利小便。用于湿热下注,小便黄赤短涩,尿道灼热刺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g,一日2~3次。
注意孕妇慎用。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48、栀子仁汤处方栀子仁、赤芍药、大青、知母、升麻、杏仁,各一钱。黄芩(一钱半),石膏(二钱半),柴胡(二钱),甘草(半钱)。
功能主治治发斑烦躁,面赤咽痛,潮热。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豆豉五十粒,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49、白虎汤处方知母(三钱)石膏(五钱)甘草(一钱)粳米(半合)
功能主治治伤寒脉浮滑者,表里有热,若汗下吐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大渴,舌上干燥欲饮水者。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食远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50、白虎加人参汤别名化斑汤
处方知母(三钱)石膏(五钱)人参(二钱)甘草(一钱半)
功能主治治伤寒发斑,口燥烦渴。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粳米一百粒,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51、十全育真汤处方野台参(四钱)生黄芪(四钱)生山药(四钱)知母(四钱)玄参(四钱)生龙骨(四钱.捣细)生牡蛎(四钱.捣细)丹参(二钱)三棱(钱半)莪术(钱半)
功能主治治虚劳,脉弦、数、细、微,肌肤甲错,形体赢瘦,饮食不壮筋力,或自汗、或咳逆、或喘促、或寒热不时、或多梦纷纭、精气不固。
用法用量气分虚甚者,去三棱、莪术,加鸡内金三钱;喘者,倍山药、加牛蒡子三钱;汗多者,以白术易黄芪,倍龙骨、牡蛎,加山萸肉、生白芍各六钱。若其汗过多,服药仍不止者,可但用龙骨、牡蛎、萸肉各一两煎服,不过两剂其汗即止。汗止后再服原方。若先冷后热而汗出者,其脉或更兼微弱不起,多系胸中大气下陷,细阅拙拟升陷汤后跋语,自知治法。
摘录盐山·张锡纯着《医学衷中参西录》
处方52、皂角圆处方皂角(捶碎.以水一十八两六钱揉汁.用蜜一斤.同熬成膏),干薄荷叶、槐角,各五两。青橘皮(去瓤)、知母、贝母(去心.炒黄)、半夏(汤洗七次)、威灵仙(洗)、白矾(枯过)、甘菊(去枝),各一两。牵牛子()二两。
炮制上为末,以皂角膏搜和为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风气攻注,头面肿痒,遍身拘急,痰涎壅滞,胸膈烦闷,头痛目眩,鼻塞口干,皮肤瘙痒,腰脚重痛,大便风秘,小便赤涩,及咳嗽喘满,痰唾稠浊,语涩涎多,手足麻痹,暗风病,偏正头痛,夹脑风,妇人血风攻注遍身疼痛,心怔烦躁,瘾疹瘙痒,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十圆,食后,生姜汤下。痰实咳嗽,用蛤粉汁下;手足麻痹,用生姜薄荷汤下;语涩涎盛,用荆芥汤下;偏正头疼、夹脑风,用薄荷汤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53、补肾汤处方破故纸(酒炒)小茴(盐、酒炒)玄胡索 牛膝(去芦,酒洗)当归 杜仲(酒炒)黄柏(酒炒)知母(酒炒)
功能主治主肾虚腰痛。
用法用量上药锉一剂。加生姜,水煎服。
摘录《古今医鉴》卷十
处方54、锁阳固精丸处方锁阳20g 肉苁蓉(蒸)25g 巴戟天(制)30g 补骨脂(盐炒)25g 菟丝子20g 杜仲(炭)25g 八角茴香25g 韭菜子20g 芡实(炒)20g 莲子20g 莲须25g 牡蛎(煅)20g 龙骨(煅)20g 鹿角霜20g 熟地黄56g 山茱萸(制)17g 牡丹皮11g 山药56g 茯苓11g 泽泻11g 知母4g 黄柏4g 牛膝20g 大青盐25g
性状为棕褐色至黑褐色的水蜜丸或大蜜丸;气微,味苦。
炮制上二十四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30~40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用玉米朊包衣,晾干,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110~13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温肾固精。用于肾虚滑精,腰膝酸软,眩晕耳鸣,四肢无力。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规格水蜜丸每100丸重10g,大蜜丸每丸重9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55、鼻炎片处方苍耳子、辛夷、防风、连翘、野菊花、五味子、桔梗、白芷、知母、荆芥、甘草、黄柏、麻黄、细辛
性状为糖衣片或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棕色;气香,味苦。
炮制上十四味,取白芷、桔梗和部分黄柏粉碎成细粉;辛夷、野菊花、细辛、荆芥用蒸馏法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麻黄、知母、五味子粉碎成粗粉,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ⅠO),用60%乙醇为溶剂进行渗漉,收集漉液,回收乙醇;剩余黄柏及其余苍耳子等?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4/292190.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136ec2'>奈都铀逯蠖危看?小时,合并煎液,加入上述蒸馏后的水溶液及漉液,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25,喷雾干燥成细粉,加入上述白芷等细粉,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喷加上述挥发油,压制成片,包糖衣或薄膜衣,即得。
功能主治祛风宣肺,清热解毒。用于急、慢性鼻炎。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4片(糖衣片)或2片(薄膜衣片),一日3次。
规格薄膜衣片每片重0.5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56、定神琥珀丸处方琥珀(研)、珍珠(研)、牛黄(研)、天竺黄(研)、铁粉(研)、龙齿(研),各一两。腻粉(研)、犀角(镑)、甘草(炙.锉)、龙胆、升麻、露蜂房(微炙)、丹砂(研)、防风(去叉)、黄芩(去黑心)、麦门冬(去心.焙)、白芍药、钩藤、人参、远志(去心)、知母(焙)、天门冬(去心.焙)、茯神(去木),各三分。干蝎(酒炒.一两半)、麝香(研.一分)、金箔(一百片)、银箔(一百片.与金箔丹砂同研.断星)、石菖蒲(九节者去须.米泔浸.切焙.三分)。
炮制上除别研药外为末,入研者同研,令断星,炼蜜和捣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心中风,发动不知,渐成癫痫,惊悸恍惚。
用法用量每服二十丸,食后临卧煎甜竹叶汤下,日二夜一。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57、人参黄蓍散处方天门冬(去心)三十两,半夏(汤洗七次.姜汁制)、知母、桑白皮(炒)、赤芍药、黄蓍、紫菀、甘草,各十五两;白茯苓(去皮)、柴胡(去苗)、秦艽(去土)、生干地黄、地骨皮,各二十两;人参、桔梗,各十两;鳖甲(去裙.醋炙)一两。
炮制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虚劳客热,肌肉消瘦,四肢倦怠,五心烦热,口燥咽干,颊赤心忪,日晚潮热,夜有盗汗,胸胁不利,减食多渴,咳唾稠黏,时有脓血。
用法用量每服二大钱,以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食后。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58、人参石膏汤处方人参(去芦.半钱)、石膏(一两)、半夏(汤泡.一钱)、栀子仁(一钱)、黄芩(一钱)。川芎、白术、茯苓(去皮)、知母,各一钱半。甘草(炙.一钱半)。
功能主治治伤寒咳嗽不已,心烦及风热头疼,精神不利,昏愦,宜服。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三片,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59、牛黄丸处方牛黄(另研)、真珠(另研)、琥珀(另研)、铁粉(另研)、天竺黄(另研)、龙齿(另研)、麝香(另研)、人参(去芦)、龙胆草(去土)、升麻、防风(去叉)、黄芩(去黑心)、钩藤、犀角(镑)、水银、丹砂,各半两。金箔(七十片)、银箔(七十片.于水银丹砂金箔四味同研)、露蜂房(炙.一两)、全蝎(酒炒.一两)。知母、天门冬(去心)、石菖蒲(米泔浸切.酒炒)、白芍药、茯神、麦门冬(去心)、甘草(炙),各一两。
炮制上除别研药外,余药捣罗细末,却入另研药,再罗令匀,炼蜜拌和得所,更捣千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风邪变成癫痫,时时发动,不知人事,定心神风癫之状,发无常时,每发则仆地吐涎沫,无所觉知。盖由血气皆虚,精神离散,魂魄失守,风邪入于阴经故也。
用法用量夜卧及食后,煎新竹叶汤下十五丸至二十丸。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60、四物坎离丸处方生地45克 熟地90克(同酒浸,捣膏)当归60克 芍药45克(同酒炒)知母30克 黄柏60克(同酒浸,炒)侧柏叶 槐子各30克(同炒)连翘18克
制法上药为末,蜜为丸,如梧桐子大,用瓷盆盛之,以绵纸糊口,凉地下放七八日去火毒,晒干收之。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乌须发。治肠风,及头发早白。
用法用量每服30~60丸,白汤或酒下。
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