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别名龙沙、狗骨、卑相、卑盐),辛;微苦;性温,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主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疼;邪壅于肺;肺气不宣;咳嗽气喘;风水肿;小便不利;风湿痹痛;肌肤不仁以及风疹瘙痒;阴疽痰核,小编整理出含有麻黄的处方共2385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2161~2220共60个。
处方1、排风汤处方白鲜皮 白术 芍药 桂心 芎藭 当归 杏仁 防风 甘草各6克 独活 麻黄 茯苓各9克 生姜12克
制法上十三味,哎咀。
功能主治养血祛风,安心定志。治风虚冷湿,邪气入脏,狂言妄语,精神错乱。肝风发则面青心闷,吐逆呕沫,胁满头眩重,耳不闻人声,偏枯筋急,曲拳而卧,心风发则面赤翕然而热,悲伤嗔怒,目张呼唤;脾风发则面黄,身体不仁,不能行步,饮食失味,梦寐倒错,与亡人相随;肺风发则面白,咳逆唾脓血,上气奄然而极;肾风发则面黑,手足不随,腰痛难以俯仰,痹冷骨疼。
用法用量以水2升,煮取600毫升,每服200毫升,覆盖取微汗。可服三剂。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八
处方2、加减麻黄汤处方麻黄(去节)30克 辣桂 甘草(炙)各15克 杏仁50枚(去皮、尖,微炒,别研)陈皮 半夏(制)各15克
制法上药细锉,拌和杏仁。
功能主治治肺感寒邪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9克,加紫苏3叶、生姜4片,水煎服。
摘录《仁斋直指》卷八
处方3、清平丸处方紫背浮萍(七月七日采,晒干为末)500克 草乌 萎蕤 海风藤 麻黄各60克 麝香6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蜜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治大风;中风,口眼歪斜,瘫痪;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用草乌煎酒,磨服一丸。
摘录《青囊秘传》
处方4、柏子仁丸处方柏子仁 半夏曲各60克 牡蛎 人参 白术 麻黄根 五味子各30克 麦麸15克
制法上药研末,枣肉为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损心阳,心惕盗汗。
用法用量每次9克,空腹时用米饮送下。
备注《类证治裁》卷三“柏子仁汤”,即本方改为汤剂。
摘录《医宗必读》卷叶
处方5、如圣散处方麻黄(烧灰)15克 盆消7.5克 麝香少许 脑子少许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治眼目及头风偏头痛。
用法用量搐鼻内。
摘录《卫生宝鉴》卷九
处方6、牡蛎黄耆桂枝汤处方牡蛎3克 黄耆6克 桂枝1.5克 麻黄根3克 白术 甘草各1.5克 浮麦3克
功能主治治自汗,盗汗。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学启蒙》卷四
处方7、橘贝半夏曲处方化橘红 川贝母 半夏 杏仁霜 远志 桔梗 甘草 天花粉 木香 肉桂 枇把叶 款冬花 紫菀 前胡 黑苏子 麻黄
制法制成颗粒剂。
功能主治宣肺化痰,止咳平喘。治咳嗽痰多,咯吐不爽,气急胸闷者。
用法用量每服3克,日服二次,吞服或冲服。
摘录《上海市药品标准》
处方8、八宝回春汤处方附子(炮)人参 麻黄(去节)黄芩 防己 香附子(去毛)杏仁(去皮)川芎 当归各30克 茯神45克 陈皮30克 防风30克 白芍药150克 沉香15克 半夏45克 川乌15克(炮)桂枝30克 白术60克 天台乌药15克 干姜30克 黄耆90克 甘草30克 熟地黄30克 生干地黄30克
制法上药二十四味,为末嚼咀。
功能主治祛风,和气,活血。一切诸虚不足,风疾血气交攻,凝滞脉络,拘急挛拳,气不升降,瘫中疼痛,痰涎壅盛,脾胃不和,饮食不进。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一枚,煎取150毫升,空腹时服。合二服滓,再煎服。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一
处方9、三黄汤别名《千金》三黄汤(《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篇·附方》)。
处方麻黄3.5克 黄耆1.5克 黄芩2.2克独活3克 细辛1.5克
制法上五味,嚼咀。
功能主治治中风,手足拘挛,百节疼痛,烦热心乱,恶寒,经日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以水500毫升,煮取200毫升为两次服。一服小汗,再服大汗。心中热,加大黄1.5克;胀满,加枳实1克;气逆,加人参2.2克;心悸,加牡蛎2.2克;渴,加栝楼2.2克;先有寒,加八角附子2克。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八引仲景
处方10、黑花蛇散处方麻黄(炙)30克 黑花蛇(即乌蛇,酒浸)18克 天麻 白附子 干姜 川芎 附子(制)草乌(泡,去皮)各15克 蝎梢7.5克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
功能主治治破伤风,痰盛抽搐,身凉者。
用法用量每次3克,用热黄酒调下,每日二服。
摘录《医宗金鉴》卷七十五
处方11、驱邪汤处方麻黄 桂枝 杏仁 甘草 防风 羌活 独活 川芎 藁本 柴胡 家葛 白芷 升麻
功能主治治感冒风寒,颈项强痛。
用法用量上药加生姜、薄荷,水煎服。
摘录《证治准绳·类方》卷四
处方12、钓藤饮子处方钓藤(炒)1.5克 麻黄(去节)甘草(炙)各1克 天麻 川芎 防风 人参各2.1克 全蝎(炒去毒)5个 僵蚕(炒)7个
制法上作一服。
功能主治主小儿惊风天吊,卒然惊悸,眼目翻腾。
用法用量用水20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100毫升,不拘时服。
摘录《奇效良方》卷六十四
处方13、麻黄浴汤处方麻黄30克 苦参30克 石膏60克 滑石60克 大黄150克
功能主治治小儿小便不通,发热腹满。
用法用量用水4升,煎至2升,去滓放温,外用洗浴,先自脐部淋起。
摘录《永乐大典》卷一○三三引《婴孺方》
处方14、止汗散处方人参6克 当归6克 熟地5克 麻黄根1.5克 黄连1.5克(酒炒)浮小麦1大撮 枣1枚
制法上药为散。
功能主治益气养血,固表止汗。治产后盗汗。
用法用量每用一剂,水煎,温服。
摘录《傅青主女科·产后编》卷上
处方15、加减麻杏石甘汤处方净麻黄1.2克 熟石膏12克 象贝母9克 鲜竹叶30张 光杏仁9克 射干2.4克 炙僵蚕9克 白莱菔汁30毫升 生甘草1.8克 连翘壳6克 薄荷叶3克 京玄参4.5克
功能主治治痧麻不透,憎寒发热,咽喉肿痛,或内关白腐,或咳嗽气逆之重症。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喉痧症治概要》
处方16、恒山丸处方恒山 知母 甘草 大黄各18克 麻黄24克
制法上药五味,研为细末,炼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截疟。治温疟。寒热往来,脉浮大者。
用法用量每服5丸,每日二次,食前服。未见效者,可适当增加用量。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
处方17、金不换膏处方川芎15克 牛膝15克 生草乌15克 香附15克 红花15克 橘皮15克 续断15克 麻黄15克 桑枝15克 细辛15克 防风15克 羌活15克 五加皮15克 山药15克 白芷15克 清风藤15克 远志15克 桃仁15克 白蔹15克 何首乌(生)15克 天麻15克 熟地15克 当归15克 生杜仲15克 桃枝15克 威灵仙15克 连翘15克穿山甲(生)15克 乌药15克 苍术15克 赤芍15克 独活15克 槐枝15克 荆芥穗15克 蜈蚣1.5克 榆枝15克 僵蚕15克 苦参15克 金银花15克 柳枝15克大风子15克 大黄15克 生川乌15克
功能主治散风,活血,止痛。治手足麻木,腰腿疼痛,跌打损伤,闪腰岔气。
用法用量上药四十三味,酌予碎断,用香油7.2千克炸枯,过滤去滓,炼至滴水成珠,入黄丹3千克搅匀成膏,取出浸入水中去火毒后加热熔化;另对:血竭18克、乳香18克、没药18克、樟脑18克、轻粉18克共为细粉。每7.2千克油膏,对以上细粉搅匀摊贴,大张油重18克,中张油重13.5克,布光,微火化开,贴患处。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处方18、七星剑处方野菊(嫩头)苍耳头 豨莶草 半枝莲 地丁草各9克 麻黄3克 草河车6克
功能主治治疗疮初起,憎寒作热,恶心呕吐,股体麻木,痒痛非常,心烦作躁,甚或昏愦者。
用法用量上药用好酒500毫升,煎至250毫升,去滓热服。盖被出汗为度。
摘录《外科正宗》卷二
处方19、万金膏处方羌活 川芎 细辛 木通 麻黄 石菖蒲各3克 龙脑 麝香各少许
功能主治治郺鼻。肺受风寒,久而不散,脓涕结聚不开,不闻香臭。
摘录《片玉心书》卷五
处方20、葛根加半夏汤处方葛根12克 麻黄9克(去节)甘草6克(炙)芍药6克 桂枝6克(去皮)生姜6克(切)半夏9克(洗)大枣12枚(擘)
功能主治发汗解表,舒筋止呕。治外感风寒,头痛,项背强直拘急,无汗,口不渴,呕逆,苔白,脉浮者。
用法用量上八味,以水1升,先煮葛根、麻黄,减至800毫升,去白沫,纳诸药,煮取300毫升,去滓,温服100毫升,覆取微似汗。
摘录《伤寒论》
处方21、牡蛎散处方牡蛎粉30克 麻黄根30克 杜仲30克(去粗皮,微炙,锉)黄耆60克(锉)白茯苓 败蒲扇灰各30克
制法上药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治虚劳盗汗。
用法用量每服12克,以水30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温服,不计时候。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九
处方22、三拗汤处方甘草(不炙)麻黄(不去根、节)杏仁(不去皮、尖)各等分
制法上药研为粗末。
功能主治疏风宣肺,止咳平喘。治感冒风邪,鼻塞声重,语音不出,或头痛目眩,咳嗽多痰,胸闷气促。
用法用量每服15克,水220毫升,加姜钱5片,同煎至160毫升,去滓,通口服。以衣被盖覆睡卧,取微汗为度。
备注本方用麻黄发汗散寒,宜肺平喘,其不去根节,为发中有收,使不过于汗;用杏仁空降肺气,止咳化痰,以不去皮尖,为散中有涩,使不过于宜;甘草不炙,乃取其清热解毒,协同麻、杏利气祛痰。三药相配,共奏疏风宜肺,止咳平喘之功。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
处方23、葛根解肌汤处方葛根12克 芍药6克 麻黄 大青 甘草 黄芩 石膏 桂各3克 大枣4枚
功能主治治伤寒、时气、温病初起者。
用法用量上药以水5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为三服,取微汗。
摘录《肘后方》卷二
处方24、洗心散处方白术一两半,麻黄(和节)、当归(去苗.洗)、荆芥穗、芍药、甘草、大黄(面裹.煨.去面.切.焙),各六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风壅壮热,头目昏痛,肩背拘急,肢节烦疼,热气上冲,口苦唇焦,咽喉肿痛,痰涎壅滞,涕唾稠粘,心神烦躁,眼涩睛疼,及寒壅不调,鼻塞声重,咽干多渴,五心烦热,小便赤涩,大便秘滞,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生姜、薄荷各少许,同煎至七分,温服。如小儿麸豆疮疹欲发,先狂语多渴,及惊风积热,可服一钱,并临卧服。如大人五脏壅实,欲要溏转,九至四、五钱,乘热服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25、当归活血丸处方当归 黄耆 没药 川芎 苍术 荆芥 薄荷 熟地 羌活 菊花 麻黄各等分
制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养血祛风,清肝明目。主风冷久积,血气凝滞,两睑粘眼。
用法用量每次细嚼1丸,食后清茶送下,日三服。血气旺者,去川芎。
备注本方方名原作当归活血煎,今据其剂型改。
摘录《银海精微》卷上
处方26、防风汤处方防风 甘草 当归 赤茯苓(去皮)杏仁(去皮,炒熟)官桂各30克 黄芩 秦艽 葛根各9克 麻黄(去节)15克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疏风活络,宣痹止痛。主行痹。外感风湿,恶寒发热,遍体骨节疼痛,游走不定,舌苔淡白,脉浮。现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见上述症状者。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酒、水共300毫升,加大枣3枚、生姜5片,煎至150毫升,去滓温服。
摘录《宣明论方》卷二
处方27、回首散处方乌药 橘红各6克 麻黄(去节)川芎 白芷 桔梗 枳壳(炒)僵蚕(炒,去丝嘴)炮姜 甘草(炙)羌活 独活 木瓜各3克
功能主治治颈项强急,或落枕,转项不得者。
用法用量加姜、葱,水煎服。
摘录《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一六七
处方28、回阳软坚汤处方上肉桂3~9克 白芥子9~15克 炮姜6~12克 熟地15~30克 白僵蚕6~12克 橘红9~15克 三棱9~15克 麻黄3~6克 莪术9~15克 全丝瓜6~15克
功能主治回阳软坚,温化痰湿。治腋窝淋巴结核,胸壁结核,胸前疽,腋疽及一切表皮不变,肿硬聚结之阴疽。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处方29、保安万灵丹别名万灵丹(《济阳纲目》卷一)。
处方茅术240克 全蝎 石斛 明天麻 当归 甘草(炙)川芎 羌活 荆芥 防风 麻黄 北细辛 川乌(汤泡,去皮)草乌(汤泡,去皮、尖)何首乌各30克 明雄黄18克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药30克作4丸,30克作6丸,30克作9丸,三等做下,以备年岁老壮,病势缓急取用。预用朱砂18克研细为衣,瓷罐收贮。
功能主治主痈疽、疗毒、对口、发颐、湿痰流注、附骨阴疽,鹤膝风症。左瘫右痪,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气血凝滞,遍身走痛,步履艰辛,偏坠疝气,偏正头痛。破伤风,牙关紧闭等症。
用法用量如恶疮初起或痈疽已成至十朝前后,但未出脓者,俱宜服之。用连须大葱白9根煎汤200毫升,将药1丸乘热化服,被盖出汗。如服后汗迟,再用葱白汤催之,后必汗如淋洗,渐渐退下覆盖衣物,其汗自收自敛。但病未成者,随即消去。已成者,随即高肿溃脓。如诸疾无表症相兼,不必发散者,只用热酒化服。药后避风,当食稀粥。
注意服药期间,忌冷物、房事,孕妇忌服。
摘录《外科正宗》卷一
处方30、风缓汤处方独活 麻黄 犀角各9克(一方用羚羊角)半夏6克 大枣 乌梅各20枚 桂心 鳖甲 升麻 橘皮 枳实 甘草 吴茱萸 大黄各3克 生姜 石膏各18克 贝齿7枚
制法上十七味,哎咀。
功能主治主治脚弱,举体麻痹不仁。热毒之气入脏,胸中满塞不通,食即呕吐。
用法用量以水1.4升,煮取400毫升,分五次服,日三夜二。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七
处方31、清膈散处方麻黄30克(去节)阿胶30克(炒)罂粟壳30克(蜜炙)乌梅肉30克 杏仁15克(去皮、尖)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痰嗽。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临卧时温服。
摘录《传信适用方》卷一
处方32、宝珍膏处方生地 茅术 枳壳 五加皮 莪术 桃仁 山奈 当归 川乌 陈皮 乌药 三棱 大黄 首乌 草乌 柴胡 防风 刘寄奴 牙皂 肉桂 羌活 威灵仙 赤芍 南星 香附 荆芥 白芷 海风藤 藁本 续断 良姜 独活 麻黄 甘松 连翘各9克 川芎15克 血余60克 东丹9印克 肉桂 麝香 木香 附子各6克 冰片 樟脑 小茴香 乳香 没药 阿魏 细辛各9克
功能主治主风湿性关节痛及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制成药膏。贴患处。
摘录《中医伤科学讲义》
处方33、发表丸处方甘草 麻黄 升麻 葛根各120克 苍术60克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肥皂子大。
功能主治解表发汗。主伤寒无汗,头疼发热,身痛口干。
用法用量每服1丸,生绿豆汤送下。如过三日外,加黄酒200毫升,再加1丸。
摘录《寿世保元》卷二
处方34、紫苏汤处方紫苏叶30克 麻黄(去根、节,汤煮,掠去沫,焙)45克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60克 甘草(炙,锉)15克
制法上四味,粗捣筛。
功能主治治伤寒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4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四
处方35、蚱蝉汤处方蚱蝉2个(净炙)石膏 柴胡各2.4克 子芩 升麻 知母 栀子仁各18克 龙齿 蛇蜕(炙)各1.2克 麻黄(去节)甘草(炙)各0.6克 生葛0.6克 大黄3克 钩藤皮0.2克
功能主治治小儿壮热惊痛。
用法用量用水700毫升,入竹沥240毫升,煎服。
摘录《幼幼新书·拾遗》
处方36、乌蛇丸处方乌蛇肉30克(酒拌,炒令黄)天麻30克 白附子30克(炮裂)乌犀角屑15克 半夏15克(汤洗七遍,以生姜15克去皮同捣,炒令干)白僵蚕15克(微炒)天南星30克(炮裂)干蝎15克(微炒)麻黄15克(去根、节)独活15克 当归15克(锉碎,微炒)晚蚕沙15克(微炒)麝香7.5克(研)
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妇人中风,牙关紧急,手足顽麻,心膈痰涎壅滞。
用法用量每服7丸,温酒送下,不计时候。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九
处方37、发汗散处方绿豆粉 麻黄(去根、节)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药研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发汗解表。主一切感冒风寒。
用法用量每次3克,用无根水100毫升调服,即时汗出自愈。
摘录《串雅内编》卷一
处方38、回生再造丸处方真安息香120克 人参60克 真蕲蛇(小者为佳,去骨并头尾10厘米,酒浸,炙,取净末)120克 当归 川芎 川连 羌活 防风 元参(以上酒炒)藿香 白芷 茯苓 麻黄 天麻 川萆薢 片子姜黄(以上炒)甘草(炙)肉桂(研,不见火)白蔻仁(研,不见火)首乌(料豆水拌,蒸九次)西琥珀(研)黄耆(蜜炙)大黄(酒蒸)草蔻仁<研)雄鼠粪(两头尖者是)熟地 穿山甲各60克(前后四足各用15克 麻油浸,炙)全蝎(去头、尾、足)灵仙(酒炒)葛根(炒)桑寄生(烘干)各75克 北细辛 赤芍(炒)乌药(酒炒)青皮(面炒)于术(土炒)僵蚕(洗,炒)乳香(去油)没药 辰砂 骨碎补(酒炒)香附(去皮、毛,酒炒)天竺黄 制附片 生龟版(火炙,熬过者不用)沉香 母丁香 胆星各30克红花(酒浸,烘干)犀角尖各24克 厚朴 地龙(炙干)松香(煮九次)各15克 广木香12克(不见火)梅花冰片 犀牛黄各7.5克 血竭2.4克 虎胫骨1对(炙酥)
制法上药共为末,炼蜜和匀,捣数千槌,为丸,每丸重3克,金箔为衣,蜡壳封固。
功能主治治中痰中风,口眼歪斜,手足拘挛,言语不清,左瘫右痪;筋骨酸痛,半身不遂,步履艰难。
用法用量每服1丸,生姜汤下。
摘录《验方新编》卷十一
处方39、菊花汤处方甘菊花(去梗)细辛(去苗、叶)各15克 防风(去叉)前胡(去芦头)茯神(去木)白术 麻黄(去根、节)各30克 芎藭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各22克
制法上九味,粗捣筛。
功能主治治风邪上侵,头眩心闷,起即欲倒,头痛眼疼,视物转动。
用法用量每服15克,以水23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入竹沥10毫升,更煎沸,空腹时温服,日二次,夜一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六
处方40、人参定喘汤处方人参(切片)麻黄(去节)甘草《炙》 阿胶(炒)半夏曲各30克 桑白皮 五味子各45克 罂粟壳(蜜炙,刷)60克
制法上药研为粗末,入人参片拌匀。
功能主治治肺气不足,久咳不止,上喘气急,喉中涎声,胸满气逆,坐卧不安,饮食不下;及小儿久病,肺气喘急,喉中涎声,胸隔不利,呕吐痰沫。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220毫升,入生姜3片,同煎至15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
处方41、防风汤处方防风(去叉)甘草(炙,锉)各30克 黄芩(去黑心)22.5克 当归(切,焙)赤茯苓(去黑皮)各30克 秦艽(去苗、土)葛根(锉)各22.5克 桂(去粗皮)杏仁(烫,去皮、尖、双仁,炒)各30克 麻黄(去根、节,煎,掠去沫,焙)15克
制法上十一味药,粗捣筛。
功能主治主行痹。
用法用量每服5克,用酒150毫升,水150毫升,加大枣3枚(擘破)、生姜5片,同煎至150毫升,去滓温服,日二夜一。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九
处方42、菊花通圣散处方防风 连翘 麻黄 薄荷 川芎 当归 芍药 大黄 芒消各15克 石膏 桔梗 黄芩各30克 白术 栀子 荆芥穗各7.5克 滑石90克 甘草60克 菊花45克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暴发火眼,两睑溃烂,或生风粟。
用法用量每服9克,加生姜3片,水煎,食后服。
摘录《医宗金鉴》卷四十三
处方43、乌蛇丸处方乌蛇90克(酒浸,炙微黄,去皮,骨)天南星30克(炮裂)干蝎30克(微炒)白附子30克(炮裂)羌活30克 白僵蚕30克(微炒)麻黄60克(去根、节)防风30克(去芦头)桂心30克
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风痹,手足缓弱,不能举伸。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热豆淋酒下,不计时候。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十九
处方44、柴胡枳桔汤处方麻黄 杏仁 桔梗 枳壳 柴胡 黄芩 半夏 知母 石膏 干葛 甘草
功能主治主伤寒胸胁痛,潮热作渴,咳痰气喘。
用法用量上锉一剂。加生姜3片,水煎,温服。
摘录《古今医鉴》卷三
处方45、蠲痛无忧散处方番木鳖(香油煠浮)当归(酒洗)甘草(生)各60克 麻黄90克 穿山甲(陈土炒)川乌(黑豆酒煮,去皮、尖)草乌(姜汁煮)苍术(米泔水浸,炒)半夏(制)各60克 威灵仙30克
制法上药各制为末,共和匀。
功能主治治肩风毒。邪风袭于骨缝,与温遏而化热,肩臑肿赤,大者如桃,小者如杏,疼痛拘急。
用法用量每服1.5克~3克,无灰酒调服,再饮酒以醉为度,盖卧出汗,避风。加闹羊花120克,亦治头风痛。
摘录《医宗金鉴》卷六十八
处方46、椒目散处方麻黄根 椒目各等分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固表止汗。治盗汗,日久不止者。
用法用量每次3克,食后用酒加温调服。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二十
处方47、滴鼻灵处方鹅不食草650克 辛夷花150克 盐酸麻黄素3.75克 葡萄糖粉15克
制法前二味水煎二次,将药液混和,浓缩成1.5升,加入麻黄素、葡萄糖粉,过滤消毒,瓶装备用。
功能主治行气消肿,通鼻利窍。主鼻渊、鼻窒、鼻鼽等所致鼻窍不利。
用法用量滴鼻,每鼻2~4滴,一日二至四次。亦可穿刺注入上颌窦。
摘录《中医耳鼻喉科学》
处方48、愈风四物汤处方川芎 当归 白芍 熟地 荆芥 细辛 麻黄 防风 甘草
功能主治治妇人产后头风。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妇科玉尺》卷四
处方49、七宝洗心散处方当归 赤芍 大黄各30克 麻黄60克 荆芥1.5克 贯连30克 桅子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治心经火盛,大眦赤脉传晴,目中有壅涩憋,看物不准。
用法用量每服9~12克,水煎,食后服。
摘录《银海精微》卷上
处方50、圆明膏处方诃子皮(湿纸裹煨)甘草各6克 当归身9克 柴胡 生地黄 麻黄(去节,捣开)黄连各15克
功能主治收睛明目。治劳心过度,饮食失节,目生内障及瞳子散大。
用法用量上七味,先以水400毫升,煎麻黄至200毫升 掠去沫,外六味各哎咀如豆大,筛去末,入在内同熬,滴水中不散为度,入熟蜜少许,再熬,勤点眼。
摘录《兰室秘藏》卷上
处方51、均气八仙汤处方麻黄6克 杏仁6克 石膏9克 桔梗3克 片芩6克 贝母3克(用北细辛0.9克煎汤,拌炒三次;为末)生甘草3克 知母6克
功能主治宣肺清热,化痰定喘。治痰热内壅,肺气不宜,哮喘气急,呼吸困难。
用法用量上药锉一剂。水煎,温服。
摘录《寿世保元》卷三
处方52、牛黄散处方牛黄7.5克(研入)龙脑7.5克(研入)乌犀角屑15克 天麻15克 防风15克(去芦、头)麻黄22克(去根、节)羚羊角屑15克 甘菊花15克 蔓荆子1.5克 桑螵蛸15克(微炒)桂心15克 细辛15克 附子15克(炮裂,去皮、脐)独活15克 白僵蚕15克(微炒)乌蛇60克(酒浸,去骨、皮,炒令黄)干蝎15克(生用)阿胶15克(捣碎,炒令黄燥)蝉壳7.5克(微黄)朱砂7.5克(研入)麝香0.3克(研入)
制法上为细末,次入研了药,更研令匀。
功能主治治肝脏中风,筋脉挛急,口眼喎斜,言语謇涩,神思昏愤。
用法用量每服3克,以豆淋酒调下,不计时候。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三
处方53、天麻钩藤汤处方钩藤0.9克 天麻 蝉蜕(去土)防风(去芦并叉枝,切)人参(去芦)麻黄(去根、节)僵蚕(去丝、嘴,炒黄)蝎尾(去毒,炒)各15克 甘草(炙)芎藭各0.3克 麝香3克(研)
制法上药同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小儿因吐利脾胃虚而生风,变成慢惊。
用法用量每次6克,用水150毫升,煎至90毫升,不拘时服。如面青唇白,四肢冷,加附子1.5克。
摘录《小儿卫生总微论》卷五
处方54、桂麝散处方麻黄15克 细辛15克 肉桂30克 牙皂9克 生半夏24克 丁香30克 南星24克 麝香1.8克 冰片1.2克
制法研极细末。
功能主治治一切阴疽、流注。
用法用量掺于膏药内贴患处。
摘录《药奁启秘》
处方55、柴胡散处方石膏 黄芩 甘草 赤芍药 葛根各30克 麻黄(去根、节)柴胡(去苗)各15克
制法上药捣罗为散。
功能主治解表清热。主小儿伤寒壮热,头痛体疼,口干烦渴。
用法用量三岁儿每服3克,水150毫升,入生姜少许,葱白3寸,豉20粒,同煎至75毫升,滤去滓,温服,不拘时候。汗出为效。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
处方56、麻黄左经汤处方麻黄(去节)干葛 细辛 白术(切,米泔浸)茯苓 防己 桂心(不见火)羌活 防风 甘草(炙)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脚气,风寒暑湿流注足太阳经,手足挛痹,行步艰难,憎寒发热,无汗,或自汗恶风,头痛眩晕,腰重,关节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至200毫升,去滓,空腹时服。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三
处方57、麻黄茱萸汤别名麻黄吴茱萸汤(《医学纲目》卷十五)。
处方麻黄 羌活各1.5克 吴茱萸 黄耆 升麻各0.9克 黄芩 当归 黄柏 藁本各0.6克 川芎 蔓荆子 柴胡 苍术 黄连 半夏各0.3克 细辛少许红花少许
制法上锉碎,都作一服。
功能主治治胸中痛,头痛,食减少,咽嗌不利,右寸脉弦急。
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稍热,食后服。
摘录《兰室秘藏》卷下
处方58、文蛤汤处方文蛤70克 麻黄 甘草 生姜各42克 石膏70克 杏仁50个 大枣12枚
功能主治清里疏表。治吐后渴欲得水而贪饮者;兼主微风,脉紧头痛。
用法用量以水1.2升,煎取400毫升,温服200毫升,汗出即愈。
摘录《金匮要略》卷中
处方59、鹭鸶喀丸别名鹭鸶咳丸(《中药制剂手册》)。
处方杏仁(去皮,炒)60克 牛蒡子(炒)30克 生石膏60克 栀子(炒)60克 天花粉60克 紫苏子(炒)回克 甘草12克 瓜蒌皮60克 麻黄12克 青黛30克 蛤壳60克 射干30克 白芥子(炒)12克 细辛6克
制法上药十四味,共研细粉,过罗,每552克细粉兑龙延香1.5克,麝香0.6克,共研细,混合均匀,炼蜜为丸,每丸重1.2克,金衣三十六开,蜡皮封固。
功能主治清宣肺热,止嗽化痰。治小儿百日咳。咳嗽不已,连作数十声,甚则呛血、音哑,面目浮肿,经久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1~2丸,每日二次,温开水或煮梨汤过服。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处方60、断汗汤处方黄耆30克(蜜炙)防风(去芦)龙骨(煅)麻黄(用根节)白术(炒)牡蛎粉各15克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主自汗。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23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至160毫升,去滓,空腹时服。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四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