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i
[外文]:hemorrhoid
直肠末端黏膜下和肛管、肛缘皮下静脉丛因扩张和屈曲而形成的柔软静脉团。为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又名痔疮、痔核、痔病、痔疾等。多见于中青年,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步增高。发作时常出现便血、疼痛、脱坠、肿胀等,严重危害身体健康。依痔的发生部位不同,可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
关于痔病,在秦汉前已有描述。隋唐医家提出了五痔的临床分类(牡痔、牝痔、脉痔、血痔、肠痔),以及导引、熏洗、熨灸等辅助治疗。宋代《太平圣惠方》载有砒剂疗痔。明清时期完善了枯痔、结扎、挂线、割治等外治方法,并确立了以外治为主、内治为辅的治疗原则。现代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痔病,如混合痔的外剥内扎术、环形内痔的硬化剂注射术等,疗效满意。
内痔指直肠下端黏膜下痔静脉丛扩张、屈曲和充血而形成的柔软静脉团。团块内除静脉曲张、静脉壁变薄外,尚伴有供应小动脉及其分支。内痔以出血和脱出为主要症状,长期反复出血,可引起贫血。内痔是肛门病中最常见的疾病,多发于肛门右前、右后和左侧位(即截石位3、7、11点),常称为母痔。其他部位发生的痔,则称为子痔。
内痔的成因,多为饮食不节、大便失调、久坐久立、负重远行、妊娠多产等诸因素,导致燥热内生、下迫大肠、经络阻滞、血液回流受阻、邪热与血淤结滞郁积而成痔。此外,还与体质虚弱、家族遗传有关。
临床上根据痔的发展过程分成三期:不脱出肛外的较小痔核为一期;便后脱出肛外,但可自行回复的中等痔核为二期;脱出的痔核不能自行回复,须用手推回或平卧休息后方能回复的较大痔核为三期。内痔脱出常使直肠黏膜受到刺激而流出黏液并瘙痒;脱出的内痔若出现发炎水肿或血栓形成,甚则嵌顿、绞窄、坏死,可有剧烈疼痛、发热,并可继发肛痈、肛瘘等。此外,内痔患者因顾虑便时出血、脱垂,常不愿按时大便,容易发生便秘。
内痔的治疗分内治法、外治法及手术法。内治法多适用于一、二期内痔,或内痔嵌顿伴有继发感染,或年老体弱,或内痔兼有其他严重慢性疾病不能胜任手术者。治疗以清热利湿、祛风润燥、滋阴凉血为主,常用地榆散、槐角丸为主加减。内痔实热便秘,可用润肠片、番泻叶等;内痔实热便血,可用凉血地黄汤,或十灰丸等;年老体虚内痔脱垂或伴脱肛者,可用补中益气丸、黄芪片等。外治法包括熨法、熏洗、外敷及塞药等。临床上多采用:朴硝30克,开水冲溶,先熏后洗,或以五倍子汤、苦参汤熏洗。以消痔膏或枯矾粉外敷或以消痔锭塞入肛内,具有消热消肿、止血止痛、收敛固脱的作用。手术法有注射法、结扎法、冷冻法、挑痔法、肛管扩张法、插药法、枯痔法等。临床最常用的是注射法、结扎法和插药法。注射法分为硬化萎缩和坏死脱落两种,现多采用低浓度大剂量含五倍子、明矾的消痔灵液治疗内痔,取得良效。结扎法是中医的传统方法,现在多用丝线缝扎或橡胶圈套扎,阻断痔疮的血液供应,使痔组织发生坏死脱落,再经组织修复而治愈。具有疗效可靠、方法简单、后遗症少等优点,因而被广为采用。插药法又名枯痔钉疗法,也是中医的传统疗法,用含砒的药物做成药条插入痔核,使痔核干枯坏死脱落。近年来研究用无砒药物做成药条取得同样的治疗效果,并避免了毒副作用。
外痔指发生于肛管齿线以下,痔外静脉丛扩大曲张或痔外静脉破裂或反复发炎,纤维增生而成。其表面有皮肤覆盖,故不易破碎出血。外痔的形状、大小、症状不同,中医学文献中有多种称谓,如鸡冠痔、菱角痔、珊瑚痔、鼠奶痔、莲子痔、葡萄痔等。外痔的发生多因湿热下注,或肛门裂伤、毒邪外侵等,致使气血运行不畅、经脉阻滞,或因热伤血络、瘀结不散而成。其主要症状为坠胀、疼痛,有异物感。临床分为结缔组织外痔、炎性外痔、静脉曲张性外痔和血栓外痔四类。一般不需治疗,皮瓣过大影响肛周清洁卫生者,可作放射切口,切除皮瓣。炎性外痔可用朴硝、五倍子汤或苦参汤熏洗,再以金黄膏或消痔外敷。静脉曲张性外痔可采用痔外静脉剥离术。血栓外痔早期可用凉血地黄汤内服、苦参汤熏洗、消痔膏外敷;后期已形成血栓,可作血栓外痔剥离术。
混合痔指直肠上下静脉丛同时曲张、扩大,并相互沟通吻合,内痔部分和外痔部分形成一个整体。其病因和症状具有内痔和外痔两方面的特征。由于内痔部分和外痔部分相连,故多发生于截石位3、7、11点处。其治疗方法除与内痔和外痔相同外,对伴有外痔静脉曲张者,可采用外剥内扎术。痔的预防须注意要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习惯性便秘或腹泻。大便时不宜过久地蹲厕努张,影响痔静脉回流而引起痔出血;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暴饮暴食,节制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多饮开水;孕妇要避免久坐久立、防止便秘,并应及时矫正胎位,避免因痔静脉郁血而发生痔出血。
参考文章
- 二黄枯痔钉药学
- 涤痔散药学
- 除痔丸药学
- 敷痔神膏药学
- 催痔散药学
- 定痔散药学
- 熊胆痔疮膏药学
- 复方双金痔疮膏药学
- 鼻痔散药学
- 熊胆痔灵膏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