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dongchuang
[外文]:chilblain
在寒冷气候条件下于暴露部位皮肤上出现的限局性紫红色斑块及肿胀。好发于手、足、面颊部及耳廓,以儿童及青年妇女多见。末梢血液循环不良、手足湿冷多汗者易发生。冻疮多在秋冬季出现,突然暴露于寒冷环境或寒暖急变常为发病原因。初起时患处出现黄豆大或枣大紫红色或青紫色的结节或肿块,境界不清,自觉瘙痒,受热后瘙痒更为明显。损害单发或多发。重者损害可彼此融合,呈大片状紫红肿胀斑块,有的中央可出现水疱、糜烂,甚至发生溃疡,自觉痒痛。若不治疗需至春季气候转暖时才会逐渐消退。在寒冷时易复发。预防冻疮的要点是加强体育锻炼,促进四肢的血液循环;注意营养,摄入足够的热量;天气变冷时注意保暖,受冻部位不要立即放入热水中浸泡等。可在外擦10%樟脑软膏或其他冻疮膏后轻轻反复揉擦、按摩,口服烟酸等扩张血管药。物理治疗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也有助于冻疮的消退。
参考文章
- 冻疮药水药学
- 冻疮消酊药学
- 冻疮未溃膏药学
- 冻疮破烂膏药学
- 冻疮膏药学
- 复方三七冻疮软膏药学
- 冻疮的成因与防治保健养生
- 如何防治冻疮皮肤科与传染
- 如何防治冻疮?美容/塑身
- 冻疮中医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