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消石的处方(六)

医药知识2023-02-09 05:06:29百科知识库

含有消石的处方(六)

消石(别名芒消、硝石、苦消、北帝元珠、化金石、水石、地霜、生消、焰消、火消、银消),苦咸;温;有毒,破坚散积;利尿泻下;解毒消肿。主中暑伤冷;痧胀;心腹疼痛;吐泻;黄疸;症积;淋病;便秘;目赤;喉痹;疔毒;痈肿。小编整理出含有消石的处方共1246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301~360共60个。

处方1、茯苓丸

别名茯苓煎

处方茯苓4分,白术4分,椒目4分,木防己5分,葶苈5分,泽泻5分,甘遂11分,赤小豆2分,前胡2分,芫花2分,桂心2分,芒消7分(别研)。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水肿。支饮上气,黄疸及脚气、消渴后成石水,腹胁坚胀,足胫浮肿,上气不得卧,口干,颈脉动,腹胀间冷,大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茯苓煎(《鸡峰》卷十九)。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丸中芫花、甘遂、葶苈、芒消、椒目、防己兼走二便;佐以茯苓、白术、桂心、泽泻、前胡、赤小豆利水下气之味,深得峻药缓攻之妙。

摘录《千金》卷二十一引《古今录验》

处方2、柴胡散

处方柴胡1两(去苗),黄芩1两,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泽泻2两,栀子仁1两,石膏2两,羚羊角屑1两,生干地黄2两,芒消2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下焦壅热,大小便俱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稍温频服。以利为度。

摘录《圣惠》卷四十七

处方3、凉膈消毒饮

处方荆芥穗、防风、连翘(去心)、薄荷叶、黄芩、生栀子、生甘草、牛蒡子(炒,研)、芒消、大黄(生)。

功能主治疹毒里热壅盛,或疹已发于外,上攻咽喉,轻则肿痛,甚则汤水难下。

用法用量加灯心为引。水煎服。

摘录《金鉴》卷五十九

处方4、柴胡泽泻汤

处方柴胡2两,泽泻2两,橘皮(一方用桔梗)2两,黄芩2两,枳实2两,旋覆花2两,升麻2两,芒消2两,生地黄(切)1升。

功能主治小肠热胀,口疮。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1斗,煮取3升,去滓,下芒消,分3服。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以升、柴升散于上,旋、橘开发于中,芩、泽分利于前,枳、消荡涤于后,四通分泄其源,庶免迁延之患。然恐药力过峻,即以地黄保护心包,不使热邪干犯心也。

摘录《千金》卷十四

处方5、柳木耳饼

处方柳木耳1两,龙葵根1两(锉),黄连3分(去须),川芒消1两,麦饭石3分(烧,醋淬3遍),雄雀粪1分,乳香1两,杏仁1两(其疮有头作孔者,煨,去皮尖;无孔者,和皮捣用之)。

制法上为散,用浆水和,捏作饼子,如5钱厚。

功能主治痈疽疮肿,热焮疼痛。

用法用量贴疮头,以单帛抹之,1日2易之。

摘录《圣惠》卷六十一

处方6、大黄豉汤

处方豉5合,甘草2两(炙),桂心2两,大黄4两,芒消半斤。

功能主治伤寒已愈,食饮多劳复。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6升,煮得2升,去滓,食前适寒温饮1升,每日2次。

注意忌海藻、菘菜、生葱等物。

摘录《外台》卷二引《范汪方》

处方7、大黄膏

处方大黄3两,玄参2两,芒消2两,黄芩(去心)2两,白蔹2两,木香2两,射干2两。

制法上为末,以鸡子清和如膏。

功能主治眼赤肿痛。

用法用量贴眼上下睑,干易之,不计度数。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

处方8、桔梗汤

处方桔梗3钱,红花5钱,苏木5钱,芒消5钱,猪苓3钱,泽泻3钱,大黄1两,归尾5钱,桃仁4钱。

功能主治跌扑损伤,大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童便、酒各半,煎服

摘录《伤科补要》卷四

处方9、大黄散

处方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当归1分,川芒消半两,黑豆皮半两,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牛蒡子1分(微炒),芎䓖1分,甘草半两(生锉)。

制法上为末,分为3服。

功能主治石痈,肿硬疼痛,心腹烦闷,不得宣畅。

用法用量每服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以利为度。

摘录《圣惠》卷六十一

处方10、茺蔚散

处方茺蔚子2两,防风2两,黑参1两,细辛1两,大黄1两,枳壳1两,知母1两,芒消1两,芍药1两半。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冰瑕翳深外障。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盏,煎至5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三

处方11、调胃承气加白芍青萍汤

处方大黄3钱,芒消1钱,甘草1钱,芍药1钱,浮萍3钱,生姜2钱。

功能主治双解表里。主小儿温疫,阳明腑证已成,表证未解。

用法用量流水煎半杯,温服。

摘录《四圣悬枢》卷四

处方12、搐鼻散

处方青黛、石膏、芒消、郁金、薄荷、牙皂。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湿热头痛。

用法用量搐鼻。

摘录《金匮翼》卷五

处方13、羚羊角汤

处方羚羊角1两(镑),黄芩1两(去黑心),芎䓖1两,石膏1两(碎),大黄1两(锉,炒),芒消(研)1两,芍药1两半,柴胡(去苗)3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目睛痛,上连头并颊骨俱痛不可忍,生障泪出。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水1盏,加淡竹叶10片,煎至7分,去滓,食后、临卧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

处方14、大黄散

处方川大黄半两(锉,微炒),川芒消半两,蒲黄3分。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妇人卒伤热,尿血。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以冷水调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二

处方15、大圣浚川散

别名浚川散

处方大黄1两(煨),甘遂半钱,牵牛1两(头末),木香3钱,郁李仁1两,芒消3钱半。

功能主治下诸积。主阳水,身热盛,烦渴,大便难,小便赤涩,脉沉数。

用法用量《金鉴》本方用法:上为细末,姜汤调下。量儿大小用之。

摘录《医学纲目》卷四引张从正

处方16、柴胡散

处方柴胡1两(去苗),葛根半两(锉),赤茯苓半分,麦门冬3分(去心),石膏2两,葳蕤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玄参3分(去芦头),川升麻3分,黄芩半两,犀角屑1两,川芒消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因服乳石,至脏腑壅滞,及脚气欲发,或憎寒壮热,头痛心烦,眼目昏闷,头旋欲吐,不纳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豉100粒,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五

处方17、荡胸汤

处方蒌仁2两(新炒者,捣),生赭石2两(研细),苏子6钱(炒,捣),芒消4钱(冲服)。

功能主治寒温结胸,其证胸膈痰饮与外感之邪互相凝结,上塞咽喉,下滞胃口,呼吸不利,满闷短气,饮水不能下行,或转吐出。

用法用量上药,以水4钟,煎取清汁2钟,先温服1钟,结开,大便通行,停后服。若其胸中结犹未开,过2点钟,再温服1钟。若胸中之结已开,而大便犹未通下,且不觉转矢气者,仍可温服半钟。

摘录《衷中参西》上册

处方18、柴胡散

处方柴胡(去苗)1两,枳壳(麸炒微黄,去瓤)1两,栀子仁1两,黄芩1两,石膏1两,大青1两,川芒消1两,川大黄(锉碎,微炒)1两,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时气5日,热毒不除,心神烦闷,大小肠秘涩,或时头痛。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五

处方19、大黄汤

处方大黄半两,甘草半两,芒消半两,桂心8铢,石膏1两,大枣5枚。

功能主治小儿伤寒,肉中久挟宿热,瘦瘠,热进退,休作无时。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3升,煮取1升,每服2合。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肉中久挟宿热,故用大枣引消、黄、甘、石入于营分,然非桂心,无以散之。

摘录《千金》卷五

处方20、疮科蛤蟆丸

处方防风2两,当归2两,薄荷2两,白芍2两,大黄2两,石膏2两,麻黄2两,连翘2两,芒消2两,甘草12两,枯芩4两,桔梗4两,栀子2两,大风肉2两,荆芥1两2钱,苍术2两,滑石12两,川芎2两,川连4两,百草霜2两,蛤蟆100头。

制法上为细末,水为丸。

功能主治一切顽疮疥癣,风毒湿痹。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福州方)

处方21、滑石汤

处方滑石(碎)1两,乱发(烧灰)1分,鲤鱼齿1分,雀粪1分,琥珀半两,芒消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胞转,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三

处方22、胡麻将军散

处方二花2钱,当归1钱,穿山甲1钱半,牛子1钱半,山栀1钱半,黄芩1钱半,黄柏1钱半,黄连6分,大黄2钱,芒消2钱,大胡麻1钱半,小胡麻1钱半,甘草4分。

功能主治酒伤成癣成疥,虫毒入腹,通身浮肿,肚腹膨胀疼痛,大烧不退,气喘不安,肠鸣不休。

摘录《点点经》卷三

处方23、柴胡加大黄芒消桑螵蛸汤

处方柴胡2两16钱,黄芩1两,人参1两,甘草(炙)1两,生姜1两(切),半夏1合(洗),大枣4枚(擘),芒消2两。

功能主治伤寒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而微利,服柴胡加芒消汤不解者。

用法用量前7味,以水7升,下芒消3合,大黄4分,桑螵蛸5枚,煮取1升半,去滓,温服5合,微下即愈。

各家论述《古方选注》:用柴胡汤,其邪必从少阳而来,热及于阳明者,加芒消;热实于阳明者,加大黄。其邪入阳明,而后可议下。然里虚之应下者,加芒消当佐人参以安中,若加大黄,当佐桑螵蛸固阴续绝以安下,此少阳而有阳明症者,下之之方也。

摘录《千金翼》卷九

处方24、麻仁丸

处方大麻仁2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赤芍药1两,郁李仁1两(汤浸,去皮,微炒),川芒消1两,槟榔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大便难,五脏气壅,三焦不和,热结秘涩。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以生姜汤送下,晚再服之。

摘录《圣惠》卷五十八

处方25、羚羊角散

处方羚羊角屑1两,黄连1两(去须),木通1两(锉),桑根白皮(锉)1两,芦根2两,旋复花3分,川芒消2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眼赤脉,上下冲贯黑睛,脏腑壅闷。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竹叶2-7片,煎至6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圣惠》卷三十三

处方26、浚川丸

处方甘遂2钱,芒消2钱,郁李仁1钱,大黄3钱,黑牵牛末2两。

制法上为末,水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积聚。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温水送下。

摘录《袖珍》卷三引张子和方

处方27、海藻丸

处方海藻1两(洗),水银1两,椒目1两,芒消1两,葶苈1两(熬),大黄1两,甘遂1两(熬),杏仁30枚(去皮尖,熬),桂心1两,附子1两(炮),茯苓1两,大戟1两,松萝1两,干姜1两,巴豆30枚(去心皮,熬)。

制法上药治下筛。

功能主治水症。腹内胸胁牢强,通身肿,不能食。

用法用量蜜和服如小豆2丸,日3次。不知,稍稍加之。

注意忌食猪肉、大酢、生葱,芦笋。

摘录《外台》卷二十引《深师方》

处方28、大黄拓洗方

处方大黄4分,芒消4分,莽草2分(1作甘草3两),黄连6分,黄芩8分,蒺藜子5合。

功能主治头面风瘙肿痒。

用法用量以水7升,煮取3升,去滓,下消,以帛染拓之,每日1次。

注意洗时勿近目。

摘录《千金》卷二十二

处方29、栝楼根汤

处方黄芩3两,人参2两,桂心2两,大黄2两,栝楼根3两,芒消2两,甘草2两(炙)(一方用生姜2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除热止渴。主伤寒渴欲饮水。

用法用量以水8升,煮取3升,去滓。饮1升,须臾当下;不下,复饮1升。得下止,勿复饮。汤药力势歇,乃可食糜耳。

注意忌海藻、菘菜、生葱、油腻

摘录《外台》卷二引《深师方》

处方30、栝楼散

处方栝楼3分,芦根(锉)3分,柴胡(去苗)3分,黄芩3分,川大黄(锉,微炒)半两,甘草(炙微赤,锉)半两,川芒消半两,石膏半两,麦门冬(去心,焙)半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胃中热,烦闷,不欲乳食,身体黄,多渴。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惠》卷八十三

处方31、胆贝散

处方川贝母3钱,生石膏3钱,花粉7分,芒消8分。

制法上药各为细末,用雄猪胆枚,调匀风干,研细末。

功能主治咽喉乳蛾,一切喉症。

用法用量吹喉。

摘录《古方汇精》卷二

处方32、矾石沥

处方矾石3分,硫黄3分,芒消3分,大盐3分,松脂6合,白糖8两。

制法上切诸药令如指大,先取甑蔽仰铜器上,纳甑中以药安蔽上,以松脂、白糖布药上都讫,重以大蔽覆之,炊5升米,药汁流入器中,其汁密覆之。

功能主治干湿痒及恶疮白秃。

用法用量临用小温涂疮上,每日2次。

摘录《千金翼》卷二十四

处方33、大黄丸

处方五味子(炒)1两,(庶虫)虫(熬)1两,芎䓖1两,肉苁蓉(酒浸,切,焙)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续断1两,石斛(去根)1两,甘草(炙,锉)1两,吴茱萸(汤洗,焙,炒)1两,商陆根(切)1两,芒消1两,细辛(去苗叶)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锉)1两,乌头(炮裂,去皮脐)1两1分,生干地黄(焙)1两1分,大黄2两半,附子(炮裂,去皮脐)1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男女恶风湿痹,周身不仁,小腹拘急,绕脐(疒丂)痛,头目昏眩,时吐涎沫,咳嗽背强,难以俯仰;心下懊憹,面目脱色,喉咽不利,耳聋恶寒,饮食失味,膀胱忽满,大小便不利,两胫酸痛,手足厥逆,吸吸短气;时复失精,白汗自出,梦寐不安,心神恍惚,肌肤瘾疹。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文瑞楼本作“大甲丸”。

摘录《圣济总录》(人卫本)卷二十

处方34、羚羊角汤

处方羚羊角屑1两,防风1两(去叉),地骨皮1两,麦门冬1两(去心,焙),茯神(去木)1两,黄芩半两(去黑心),枳壳半两(去瓤,麸炒),蕤仁半两(汤浸,去皮),芒消半两,甘草(炙)3分,升麻3分,石膏2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风毒所攻,头目俱痛,及眉骨额角疼。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羚羊角散”。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

处方35、胆道排石汤Ⅱ号

处方双花1两,连翘1两,金钱草1两,茵陈1两,郁金1两,木香6钱,黄芩4钱,枳实4钱,大黄1两,芒消2钱。

功能主治胆道系统感染、胆石症湿热性或脓毒型。

摘录《新急腹症学》引青岛市立医院方

处方36、大青散

处方大青1两,蓝叶3分,川升麻3分,秦艽1两(去苗),栝楼根1两,川芒消1两半,茵陈3分,栀子仁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时气6日,头痛壮热,心神烦乱,积热不散,或狂走不定。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水1中盏,煎至5分,去滓,入竹沥半合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五

处方37、降气汤

处方麻黄(去根节)3两,栀子仁3两,白茯苓(去黑皮)3两,黄芩(去黑心)3两,白术(锉)3两,芒消3两,石膏8两(碎研),桂(去粗皮)2两,生地黄(切,焙)1升,甘草(炙,锉)1两,赤小豆2合。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心热多汗,言笑无度,四肢烦热。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2盏,大枣2个,煎取1盏,下竹沥少许,再煎,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三

处方38、赴筵散

处方铜绿、枯白矾、白芷末、姜黄、芒消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口疮。

用法用量于患处敷上。涎出即愈。

摘录《医方类聚》卷七十七引《居家必用》

处方39、大黄泻热汤

处方大黄3两(切,别渍),黄芩3两,泽泻3两,升麻3两,羚羊角4两,栀子仁4两,生地黄汁1升,玄参8两,芒消3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开关格,通隔绝。主中焦实热闭塞,上下不通,隔绝关格,不吐不下,腹满膨膨,喘急。

用法用量以水7升,先煮7味,取2升3合,下大黄更煎数沸,绞去滓,下消,分3服。

注意忌芜荑。

摘录《外台》卷六引《删繁方》

处方40、大黄散

处方大黄半两,栝楼根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百合半两,当归(切,焙)半两,葛根1两(锉),黄柏根(锉)1分,芒消1分,赤小豆1分,粳米1合。

制法上锉,焙,捣罗为散。

功能主治诸热毒肿痛,欲成疮疖者。

用法用量量肿处大小,用新汲水化蜜调药如膏,摊于肿处,纸盖之,1日1换。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五

处方41、大成汤

别名大承气汤

处方大黄4两,川芒消2两,甘草2两,陈皮2两,红花2两,当归2两,苏木2两,木通2两,枳壳4两,厚朴少许。

功能主治通下瘀血。主男子伤重,瘀血不散,腹肚膨胀,大小便不通,上攻心腹,闷乱至死者。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2钱,水1盏半,煎至1沸,去滓温服,不拘时候。待通下瘀血后,方可服损药。

注意孕妇、小儿莫服。

摘录《理伤续断方》

处方42、柴胡发泄汤

别名柴胡汤

处方柴胡3两,升麻3两,黄芩3两,泽泻4两,细辛3两,枳实3两,淡竹叶(切)1升,栀子仁3两,生地黄(切)1升,芒消3两。

功能主治其人所禀偏阳,壮火食气,肝热髓实,勇悍过甚,或热遗精窍,痛楚不宁。

用法用量柴胡汤(《圣济总录》卷五十三)。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髓脏有虚无实,有补无泻,而此专用发泄以折强暴之威。升麻、柴胡发之于上,枳实、芒消泄之于下,黄芩、栀子佐升、柴为开发之上使,竹叶、泽泻佐枳、消为分泄之下使,独取地黄保护真阴以制亢阳,细辛引入中精以通疏泄。

摘录《医心方》卷六引《删繁方》

处方43、金主绿云油

处方蔓荆子、南没石子、诃子肉、踯躅花、白芷、沉香、附子、防风、覆盆子、生地黄、苓苓香、芒消、莲子草、丁皮各等分。

制法入卷柏3钱沉净晒干,各细锉,炒黑色,以宽纸袋盛,入瓷罐内。

功能主治生发。

用法用量每用药3钱,以清香油半斤浸药,厚纸封7日。每遇梳头净,手蘸油摩顶心,令热,入发窍,不10日秃者生发,赤者亦黑。妇人用不秃,发黑如漆;已秃者,旬日生发。

摘录《医方类聚》卷八十三引《必用全书》

处方44、柴胡解毒汤

处方柴胡5-20g,黄芩5-10g,白芍5-10g,芒消5-10g,黄连3-5g,郁金3-5g,广木香3-5g,姜半夏3-5g,大黄3-5g,栀子3-5g,甘草3-5g,夏枯草10g,茵陈(后下)10g。

功能主治疏肝清热,通里攻下。主胆道感染湿热型或实火型。症见身热,口干,百苔黄腻,脉洪大。

用法用量热重,重用柴胡、黄芩,选加紫地丁、野菊花、黄连;大热、大渴、脉洪大者,加石膏、知母、天花粉、鲜芦根;湿重,重用茵陈、郁金、金钱草、栀子、大黄;痛重,加玄胡、川楝子;呕吐,加半夏、竹茹、生姜;驱蛔,加苦楝根皮、槟榔、使君子;瘀血,加丹参、川芎、红花;气阴欲脱,加独参汤、生脉散。

摘录《古今名方》

处方45、栝楼根丸

处方栝楼根5两,王瓜根3两,铁粉(研)2两,苦参2两,黄连(去须)2两,朴消(研)2两,芒消(研)2两,白石英(研)1两,泽泻(锉)1两,龙胆1两,白英1两,水萍(焙)1两,菰根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中焦热结,肠胃不通,引饮无度。

用法用量每服15丸,早、晚食前用温米饮送下。稍增至20丸,以知为度。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四

处方46、大黄散

处方川大黄2两(锉碎,微炒),羚羊角屑1两,枳实1两(麸炒微黄),川芒消2两,桑根白皮1两。

功能主治时气10日以上,腹微满而喘,脐下疼痛,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上为散。每服5钱,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以利为度。

摘录《圣惠》卷十六

处方47、柳絮矾散

处方柳絮矾半两,铅白霜1两,马牙消1分,芒消1分。

功能主治小儿疳渴不止。

用法用量上为散。每服1字匕,冷水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二

处方48、大承气汤

处方大黄3钱,芒消1钱,厚朴1钱,柴胡1钱,黄芩1钱,甘草1钱。

功能主治邪气挟食,存于大肠,火气炎蒸,夹食作祟,痛而手不可按。

各家论述此方之妙,全在用大黄、芒消二味。盖大黄性凉而散,又走而不守;芒消性更紧于大黄;辅之黄芩,则相济有功;尤妙在用柴胡,以舒其肝经之邪气;又佐以厚朴之祛荡。若邪甚者,或再加枳实,尤易成功,此堕之又一法也。

摘录《石室秘录》卷二

处方49、柴芩承气汤

处方金银藤30g,蒲公英30g,柴胡15g,黄芩15g,青香藤10g,金铃子10g,陈皮10g,大黄10g,芒消10g(冲服)。

功能主治清肝解郁,通腑行气。主急性水肿型胰腺炎。

用法用量水煎服,日1-2剂。

各家论述金银藤、蒲公英、黄芩清热燥湿;柴胡、青香藤、金铃子、陈皮行气止痛;大黄、芒消通里攻下。

临床应用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治疗97例病人,治愈96.9%,减轻2.1%,只6例并发胆道感染使用了抗菌素。

摘录《急腹症方药新解》

处方50、柴胡汤

处方柴胡(去苗)3分,黄芩(去黑心)3分,陈橘皮(汤浸,去白,切,炒)3分,泽泻3分,羚羊角(镑)3分,栀子仁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石膏(捶碎)1两半,芒消(别研)1两半。

制法除芒消外为粗末。

功能主治产后内热,大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下芒消末半钱匕,更煎1沸,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六

处方51、大黄丸

处方大黄12分,厚朴4分(炙),枳实4分(炙),芒消8分,杏仁6分(去皮尖),葶苈子4分(熬)。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胸胁妨闷,胃中客气,大便苦难。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空腹以饮送下,1日2次。稍稍加,以大便微调为度。

注意忌生冷、油腻、粘食。

摘录《外台》卷七引《广济方》

处方52、点眼石胆散

处方石胆(研如粉)1分,黄连(去须,捣)3分,黄柏(去粗皮,捣)3分,蕤仁(去皮,研)半两,铜青(研)半两,芒消半两。

制法上为末,更入乳钵中,重研令极细匀。

功能主治针眼暴肿,痛不得开。

用法用量每取如黍米大,点目眦头。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

处方53、钩藤散

处方钩藤1分,犀角屑半两,赤茯苓半两,天竹黄1分(细研),龙胆半两(去芦头),川大黄2分(锉碎,微炒),地骨皮1分,川芒消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壮热惊悸,大小便赤涩。

用法用量《圣济总录》有茯神。

摘录《圣惠》卷八十二

处方54、大青散

处方大青半两,知母半两,柴胡半两(去苗),葛根半两(锉),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川升麻半两,石膏1两,黄芩半两,川芒消1分,赤芍药半两,栀子仁半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伤寒,头痛壮热,烦渴。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八十四

处方55、大五饮丸

处方远志1两,苦参1两,乌贼骨1两,藜芦1两,白术1两,甘遂1两,五味子1两,大黄1两,石膏1两,桔梗1两,半夏1两,紫菀1两,前胡1两,芒消1两,栝楼根1两,桂心1两,芫花1两,当归1两,人参1两,贝母1两,茯苓1两,芍药1两,大戟1两,葶苈1两,黄芩1两,恒山3分,薯蓣3分,厚朴3分,细辛3分,附子3分,巴豆30枚,苁蓉1两,甘草3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由饮酒后及伤寒饮冷水过多所致5饮:留饮,停水在心下;澼饮,水澼在两胁下;淡饮,水在胃中;溢饮,水溢在膈上五脏间:流饮,水在肠间,动摇有声。

用法用量饮服3丸,每日3次。稍稍加之,以知为度。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水饮为阴类,缘其人内乏真阳,虽有湿热,但蕴为粘韧,不能稠厚,所以五饮丸中,必需辛温益气以鼓诸药之力。如人参、白术、附子、桂心,助阳药也;藜芦、恒山,涌吐药也;大戟、芫花、甘遂、葶苈,破水药也:大黄、芒消,攻下药也:半夏、巴豆,涤痰药也;巴豆不独涤痰,兼能涌吐,所以白散用之,吐中便具发散之义,使躯壳之水,从皮腠而泄也;其用甘草、人参、芍药,取相反之味,以激大戟、芫花、甘遂、藜芦攻伐之力;因方中攻伐之剂过多,恐其津随饮脱,是以苁蓉、薯蓣、五味、茯苓之属,又为必需;其余诸药,或相扶正,或佐去邪,总不出五种诸法,以为五饮通治也。

摘录《千金》卷十八

处方56、大承气加味汤

处方大黄5钱(生),芒消3钱,枳实2钱(炒),厚朴2钱(炒),芍药3钱,生地3钱。

功能主治温病已入阳明之腑,肠胃燥结者。

用法用量流水煎大半杯,热服。

摘录《医学摘粹》

处方57、除风汤

处方羚羊角2两,车前子2两,芍药1两,人参1两,茯苓1两,大黄1两,黄芩1两,芒消1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五风变内障,头旋偏痛,瞳人结白,眼目失明。

用法用量《张氏医通》有蝎尾(醋泡)三分,余药各用一钱。

摘录《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一

处方58、柴胡散

处方柴胡8分,茵陈10分,青木香10分,黄芩8分,土瓜根10分,白鲜皮8分,栀子仁10分(擘),大黄24分,芒消12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天行热气,恶寒头痛壮热,大小便涩。

用法用量每服5-6钱匕,平辰空肚以新汲水调下。少时当2-3行微利,利后煮葱豉稀粥食之;热如未歇,明辰更服4钱匕,热歇停药。

注意忌热食、猪大肉、油腻。

摘录《外台》卷三引《广济方》

处方59、大双解散

处方黄连(姜炙)1钱,黄柏1钱,连翘1钱,羌活1钱,秦艽1钱,生地2钱,黄芩1钱5分,山栀1钱5分,淡竹1钱5分,木通1钱5分,大黄3钱,芒消3钱。

功能主治六脉俱数,烦热不退,身热体重,骨节疼痛,呕吐不出,诸病攻作,命在危急。

用法用量竹茹1团为引。

摘录《点点经》卷四

处方60、灵宝丹

别名归命丹、返魂丹

处方光明砂1两半(打如皂荚子大,绢袋子盛,以荞麦灰汁煮3复时取出,研如粉),硫黄1两(打如皂荚子大,绢袋子盛、以无灰酒煮3复时,取出研如粉),雄黄1两(打如皂荚子大,绢袋子盛,以米醋煮3复时,取出研如粉),自然铜1两(先捣碎,细研如粉)。以上4味,用1有盖瓷瓶子,先以金箔3片,铺子瓶子底上,便入硫黄,又以金箔2片盖之;次入雄黄,又以金箔2片盖之;次入朱砂,又以金箔2片盖之;次入自然铜;又以金箔3片盖之;以瓶子盖合,却不用固济,于灰池内坐瓶子令稳,以火养3日3夜。第1日用熟炭火半斤,围瓶子,去瓶子3寸;第二日用熟火10两,去瓶子2寸半;第3日用火1斤,去瓶子2寸;以火尽为度。候冷,取药出瓶子,以纸3重裹药,于净湿土中培,至来旦取出,更研令细。磁石(以醋淬20遍,捣罗,细研如粉)3分,阳起石(研如粉)3分,长理石(细研如粉)3分,紫石英(细研如粉)3分。用1有盖瓷瓶子,先磁石,次入阳起石,次入长理石,次入紫石英,其所入金箔,1依前法,以盖子合之,其口不固济、用火养3日3夜。第1日用熟炭火1斤,去瓶子3寸;第2日用火3斤,去瓶子2寸;第3日用火半秤,去瓶子3寸。1日至夜,任火自消,候冷取出药,用纸裹入湿土中培,至来旦取出,更研令极细。牛黄1两,龙脑1两,麝香1两,腽肭脐(酒刷,微炙)1两,龙齿1两,虎胫骨(涂酒炙令黄)1两(上6味为末,更细研如粉),钟乳10两(以绢袋子盛,先以长流水煮半日,后弃其水,别用水5斗,煎取1斗,煮后草药,留钟乳水3合,磨生犀角3分),远志(去心)1两1分,巴戟1两1分,苦参1两1分,乌蛇(酒浸,去皮骨,微炙)1两1分,仙灵脾1两1分,天麻1两1分(上6味,粗罗为散,以前钟乳水1斗,煎至7升,用生绢袋滤去滓,澄清)。木香1两半,肉豆蔻(去壳)1两半,鹿茸(去毛,涂酥炙微黄)1两半,桂心1两半,延胡索3分,木胡桐泪3分(上6味,为粗末,以前钟乳汁7升、煎至4升,以生绢滤去滓,澄清),半夏(汤洗7遍,去滑)1两,当归1两(上二味,为粗散,以前钟乳汁4升,煎至3升,以生绢滤去滓,澄清),皂荚子仁1两半(捣罗,研如粉),川芒消1两(细研),生地黄汁1升,无灰酒、童便1升。

制法上件地黄汁等,合前药汁,共计6升,纳银锅中,于静室内,以文火养至1升,下金石药末在内,以柳木篦搅,勿令住手,看稀稠得所,去火,然后入牛黄等6味,搅令极匀,即下皂荚仁末,及磨了犀角水,以绵滤过,入药内,然后于乳钵内,以乳槌用力研3000-5000下,缘此药极粘如胶。研讫,分为三分,一份入上件芒硝,别更研令匀,并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中一切风,牙关紧急,及尸厥暴亡者;或打扑损多年,天阴即疼痛,动不得者。

用法用量本方加芒消,名“破棺丹”。

摘录《圣惠》卷二十五

本文标签: 中医中药  药材方剂大全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