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煎的基本资料,古籍论述1条,相关中药材1味。
麻豆煎的基本资料
麻豆煎(《千金翼》卷十九)处方大麻1石(末,入窖不郁(火邑)者),赤小豆1石(不得1粒杂)。
制法上取新精者,仍净拣择,以水掏,晒令干;蒸麻子使熟,晒令干,贮净器中。
功能主治大腹水肿。
用法用量欲服,取5升麻子,熬之令黄香,惟须缓火,勿令焦,为细末;以水5升,研取汁,令尽,净器密贮之。明旦欲服,今夜以小豆1升,净淘渍之,至晓干,漉去水,以新水煮,未及好熟,即漉出令干,纳麻子汁中煮,令大烂熟为佳,空腹恣意食之,每日3次。
注意陈郁麻子,益增其病,慎勿用之。一切水肿,皆忌饱食,常须少饥。
麻豆煎古籍论述
麻豆煎《备急千金要方》治水气通身浮肿,百药不瘥,待死者方。大麻子(皆取新肥者佳)赤小豆(不得一粒杂,各一石)上二味皆以新精者净拣择,水淘洗曝干,蒸麻子使熟,更曝令干,贮净器中,欲服取五升,麻子熬令黄香,以缓火勿令焦,作极细末,以水五升搦取汁令尽,贮净密器,明旦欲服,今夜以小豆一升淘浸,至旦干漉去水,以新水煮豆,未及好熟,即漉出令干,纳麻子汁中,煮令大烂熟,空腹恣服,日三服,当小心闷,少时即止,五日后小便数或赤,而唾粘口干,不足怪之,服讫,常须微行,未得即卧。十日后,针灸三里,绝骨下气。不尔,气不泄尽,服药后五日气逆不可下者,取大鲤鱼一头,先死者去鳞尾等,以汤脱去滑,净洗开肚去脏,以上件麻汁和小豆完煮,令熟作羹,入葱、豉、橘皮、生姜、紫苏调和食之,始终一切断盐,渴即饮麻汁。秋冬暖饮,春夏冷冻饮料,常食不得至饱,只得免饥而已。慎房室,嗔怒,大语高声、酒面油醋,生冷菜茹、一切鱼肉、盐酱五辛,并治一切气病,服者皆瘥。凡作一月日服之。麻子熟时,多收新瓮贮,拟施人也。又方 吴茱萸 荜茇 昆布 杏仁 葶苈(各等分)上五味为末,蜜丸如梧子,服五丸。勿令饱食,食讫,饱闷气急,服之即散。
麻豆煎相关中药材
1、赤小豆别名赤豆,红小豆,小豆,赤豆,红豆,猪肝赤,杜赤豆,小红绿豆,虱牳豆,朱赤豆,金红小豆,朱小豆,茅柴赤,米赤豆,亦豆,虱拇豆。
来源为豆科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种子。夏、秋分批采摘成熟荚果,晒干,打出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
性状①赤小豆:干燥种子略呈圆柱形而稍扁,长5~7毫米,直径约3毫米,种皮赤褐色或紫褐色,平滑,微有光泽,种脐线形,白色,约为全长的2/3,中间凹陷成一纵沟,偏向一端,背面有一条不明显的棱脊。质坚硬,不易破碎,除去种皮,可见两瓣乳白色于仁。气微,嚼之有豆腥味。以身干,颗粒饱满,色赤红发暗者为佳。主产广东、广西、江西等地。②赤豆:又名饭赤豆。干燥种子,呈矩圆形,两端圆钝或平截,长5~8毫米,直径约4~6毫米,种皮赤褐色或稍淡,平滑有光泽,种脐位于侧缘上端,白色,不显着突出,亦不凹陷;其他性状与亦小豆相似。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药材以赤小豆品质为好,但货源不多,渐为赤豆所代替。
功能主治利水除湿,和血排脓,消肿解毒。治水肿,脚气,黄疸,泻痢,便血,痈肿。①《本经》:“主下水,排痈肿脓血”②《别录》:“主寒热,热中,消渴,止泄,利小便,吐逆,卒澼,下胀满”③《药性论》:“消热毒痈肿,散恶血、不尽、烦满。治水肿皮肌胀满;捣薄涂痈肿上;主小儿急黄、烂疮,取汁令洗之;能令人美食;末与鸡子白调涂热毒痈肿;通气,健脾胃”④《食疗本草》:“和鲤鱼烂煮食之,甚治脚气及大腹水肿;散气,去关节烦热,令人心孔开,止小便数;绿赤者,并可食。暴利后气满不能食,煮一顿服之”⑤《蜀本草》:“病酒热,饮汁”⑥《食性本草》:“坚筋骨,疗水气,解小麦热毒。”。⑦《日华子本草》:“赤豆粉,治烦,解热毒,排脓,补血脉”⑧《纲目》:“辟温疫,治产难,下胞衣,通乳汁”⑨《本草再新》:“清热和血,利水通经,宽肠理气”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