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鳃鳗

医药知识2023-02-02 15:54:02百科

七鳃鳗

概况

异名:七星子鱼、八目鳗(《吉林中草药》),七星鱼(《东北动物药》、

《中国动物药》),七星子肉(《中国药用动物志》)。

基源:为七鳃鳗科动物七鳃鳗的全体。

原动物:七鳃鳗Lampetra japonica Martens,又名七星子鱼。

形态:体呈长圆棒状。无胸鳍和腹鳍,背鳍长,在体后半部,呈两个山峰状,尾鳍如箭头形。眼在头两侧,后方每侧各有一行7个鳃孔,与眼排成一直线,故名八目鳗。口呈漏斗状吸器,可以吸附在实体上。皮肤粘滑,全体青灰色,背部带橄榄绿色,腹部黄白色,有灰黑色小斑。

生境与分布:回游性种类。幼体在淡水中生活一段时间后入海。性成熟后入淡水产卵,产卵后死亡。分布于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及鸭绿江流域。中国东北还分布有雷氏七鳃鳗L.reissneri(Dybowski)和森氏七鳃鳗L.mori Berg,民间统称七星鱼,但个体较小,也可供药用。

生药

采集:春至秋捕捞,鲜用。产于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及鸭绿江流域。

药性

性味:咸,平。

功效:滋补强壮、通经活络,明目。

主治:夜盲症,角膜干燥。 《吉林中草药》:“滋补强壮。治口眼歪斜。”

用法用量: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吉林中草药》:“治口眼歪斜:七星子鱼捣烂涂敷。向左歪敷右面,向右歪敷左面。”

食疗:《全国中草药汇编》:“治夜盲症,角膜干燥:干七星鱼每次1条,每日2次,作菜肴佐餐。”

本文标签: 七鳃鳗  药性  临床应用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