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疗方法的种类有哪些?

医药知识2023-02-09 02:31:30百科知识库

介入治疗方法的种类有哪些?

(1)导管局部溶栓术:导管局部溶栓术是通过肺动脉造影确定堵塞的肺动脉,然后导管尖端置于血栓处,将尿激酶、链激酶或t-pa直接注入血栓处,新鲜血栓在足量的溶栓药物作用下,多半在30分钟内溶解。目前欧美导管溶栓,除普通右冠状动脉PTCA导管或猪尾导管外,使用专用顶端多孔溶栓导管,使用的压力枪产生的压力高,导管插入血栓内部的溶栓效果更佳。

  (2)导丝引导下导管血栓捣碎术:ThomasSR报告可用旋转猪尾导管进行碎栓。ZwaanM进行了一组体外实验,其中包括猪尾导管、clotbuster、Hydrolyser导管以及改良的hydrolyser导管等4种装置,结果发现在肺栓塞的治疗中,这4种装置均有效。猪尾导管虽然较简便,但同其他三种装置比较而言,它相对费时、粉碎栓子的效果弱而且Miller积分也下降不多。该作者认为在4种装置中hydrolyser导管是最有希望的。

  (3)局部机械消散术:AmplatzThrombectomyDevice(ATD)是一种机械性的血栓切除装置,利用再循环式装置可以将血栓块溶解成13m的微粒。应用ATD进行的肺动脉血栓切除术适用于致命性肺栓塞(PE)、循环低血压者、不伴低血压的急性右心扩张者、有溶栓禁忌证者,其最适于中心型栓子,对新鲜血栓有较好疗效且无需完全溶解血栓。

  (4)球囊血管成型术:通过球囊扩张挤压血栓使得血栓碎裂成细小血栓,利于吸栓或溶栓。若急性肺栓塞合并肺动脉狭窄,球囊扩张还可使管腔扩大,必要时行支架置入术。

  (5)导管碎栓和局部溶栓的联合应用:ThomasSR报告用旋转猪尾导管破碎巨大血栓同时局部应用溶栓剂,48小时后肺动脉平均压明显下降,有效率为60%,死亡率为20%。

  此外还有一些介入治疗的方法如电解取栓术、负压吸引取栓术等。

本文标签: 内科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