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壮骨颗粒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6味。
六味壮骨颗粒的基本资料
六味壮骨颗粒(现代标准)名称六味壮骨颗粒
拼音Liuwei Zhuanggu KeLi
成份牦牛骨粉 冬虫夏草 蕨麻 手参 枸杞子 沙棘 蔗糖 糊精
功能主治养肝补肾,强筋壮骨。用于骨质疏松证属肝肾不足者,症见腰脊酸痛,足膝酸软,乏力。
规格每袋装20克
用法用量口服,日服20克,一日3次。
禁忌糖尿病患者禁服。
注意事项1、忌食生冷、油腻食物。2、孕妇慎用。3、感冒时不宜服用。4、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5、服药2周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6、、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7.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8.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9.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执行标准WS-10209(ZD-0209)-2002
六味壮骨颗粒相关中药材
1、冬虫夏草别名虫草,冬虫草,夏草冬虫,虫草。
来源为麦角菌科植物冬虫夏草菌的子座及其寄主蝙蝠蛾科昆虫虫草蝙蝠蛾等的幼虫尸体的复合体。夏至前后,当积雪尚未溶化时入山采集,此时子座多露于雪面,过迟则积雪溶化,杂草生长,不易找寻,且土中的虫体枯萎,不合药用。挖起后,在虫体潮湿未干时,除去外层的泥土及膜皮,晒干。或再用黄酒喷之使软,整理平直,每7~8条用红线扎成小把;用微火烘干。
生境分布主产四川、青海、贵州、云南,以四川产量最大。此外,西藏、甘肃等地亦产。
性状冬虫夏草为虫体与菌座相连而成,全长9~12厘米。虫体如三眠老蚕,长约3~6厘米,粗约0.4~0.7厘米。外表呈深黄色,粗糙,背部有多数横皱纹,腹面有足8对,位于虫体中部的4对明显易见。断面内心充实,白色,略发黄,周边显深黄色。菌座自虫体头部生出,呈棒状,弯曲,上部略膨大。表面灰褐色或黑褐色,长可达4~8厘米,径约0.3厘米。折断时内心空虚,粉白色。臭微,味淡。以虫体色泽黄亮、丰满肥大、断面黄白色、菌座短小者为佳。
功能主治补虚损,益精气,止咳化痰。治痰饮喘嗽,虚喘,痨嗽,咯血,自汗盗汗,阳痿遗精,腰膝酸痛,病后久虚不复。①《本草从新》:“保肺益肾,止血化痰,已劳嗽”②《药性考》:“秘精益气,专补命门”③《柑园小识》:“以酒浸数枚啖之,治腰膝间痛楚,有益肾之功”④《纲目拾遗》:“潘友新云治膈症,周兼士云治蛊胀”⑤《现代实用中药》:“适用于肺结核、老人衰弱之慢性咳嗽气喘,吐血、盗汗、自汗;又用于贫血虚弱,阳痿遗精,老人畏寒,涕多泪出等证”⑥《云南中草药》:“补肺,壮肾阳。治痰次喘咳”
2、枸杞子别名苟起子,枸杞红实,甜菜子,西枸杞,狗奶子,红青椒,枸蹄子,枸杞果,地骨子,枸茄茄,红耳坠,血枸子,枸地芽子,枸杞豆,血杞子,津枸杞,苟起子,杞子,构蹄子。
来源为茄科植物枸杞或宁夏枸杞的成熟果实。夏、秋果实成熟时采摘,除去果柄,置阴凉处晾至果皮起皱纹后,再暴晒至外皮干硬、果肉柔软即得。遇阴雨可用微火烘干。
性状①西枸杞 为植物宁夏枸杞的干燥成熟果实。呈椭圆形或纺锤形,略压扁,长1.5~2厘米,直径4~8毫米。表面鲜红色至暗红色,具不规则的皱纹,略有光泽,一端有白色果柄痕。肉质柔润,内有多数黄色种子;扁平似肾脏形。无臭,味甜,嚼之唾液染成红黄色。以粒大、肉厚、种子少、色红、质柔软者为佳。主产宁夏。甘肃有少量生产。②津枸杞 又名:津血杞、杜杞子。为植物枸杞的干燥成熟果实。呈椭圆形或圆柱形,两端略尖,长1~1.5厘米,直径3~5毫米。表面鲜红色或暗红色;具不规则的皱纹,无光泽。质柔软而略滋润,内藏多数种子,种子形状与上种略同。无臭,味甜。以粒大、肉厚、种子少、色红、质柔软者为佳。粒小、肉薄、种子多、色灰红老质次。主产河北。此外,河南、陕西、四川、山西、江苏等地亦产。
功能主治滋肾,润肺,补肝,明目。治肝肾阴亏,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目昏多泪,虚劳咳嗽,消渴,遗精。①陶弘景:“补益精气,强盛阴道。”②《药性论》:“能补益精诸不足,易颜色,变白,明目,安神。”③《食疗本草》:“坚筋耐老,除风,补益筋骨,能益人,去虚劳。”④王好古:“主心病嗌干,心痛,渴而引饮,肾病消中。”⑤《纲目》:“滋肾,润肺,明目。”⑥《本草述》:“疗肝风血虚,眼赤痛痒昏翳。”“治中风眩晕,虚劳,诸见血证,咳嗽血,痿、厥、挛,消瘅,伤燥,遗精,赤白浊,脚气,鹤膝风。”
备注除上述品种外,尚有甘肃产的“甘州子”,为植物土库曼枸杞和西北枸杞的果实;新疆产的“古城子”,为毛蕊枸杞的果实,当地都作枸杞子使用。干燥果实为长圆形或卵圆形,长6~9毫米,直径2~4毫米,表面暗红色,有不规则的皱纹,无光泽。质略柔软,内有种子多数。无臭,味甘而酸。
3、牛骨别名水牛。
来源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骨骼。
功能主治①《日华子本草》:“烧灰,治吐血,鼻洪,崩中,带下,肠风,泻血,水泻”②《纲目》:“治邪疟”
4、手参别名手掌参,掌参,阴阳参。
来源本品为兰科植物手参Gymnadenia conopsea(L.)R.Br.的干燥块茎。秋末采挖,洗净泥土,晒干。
性状本品呈手掌状,长1~4.5cm,直径1~3cm。表面浅黄色、褐色,有细皱纹,顶端有茎的残基痕,其周围有点状痕。下部有3~12指状分枝,分枝长0.3~2.5cm,直径2~8mm。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角质样。无臭,味淡,嚼之发粘。
鉴别(1)本品粉末浅黄白色。不规则粘液质团块众多,加碘试液呈紫蓝色。草酸钙针晶易见,在薄壁细胞中成束存在,长8~65μm。导管多梯纹、网纹,螺纹少见,直径13~55μm。薄壁细胞多,有的甚大。(2)取本品粉末0.5g,加水10ml,摇匀,放置15分钟,呈冻胶状,取出少量,置载玻片上,加墨汁1~2滴,置显微镜下观察,不被染成黑色。(3)取本品粉末少量,加水适量,煮沸,放冷,滴加碘试液,显深蓝色。
功能主治补肾益气,生精润肺。用于肺病,肺虚咳喘,肉食中毒,遗精阳痿。
5、蕨麻别名人参果,莲菜花,戳玛,人参果,延寿果,鹿跑草。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鹅绒委陵菜的块根。6~9月采挖。
生境分布生于路旁、沟边、田野潮湿处。分布东北、华北、西北及西南等地。
功能主治《西藏常用中草药》:“健脾益胃,生津止渴,益气补血,治脾虚腹泻,病后贫血,营养不良”
6、沙棘别名醋柳果,醋刺柳,酸刺,黑刺,醋柳,达尔,沙枣,醋柳果,大尔卜兴,酸刺子,酸柳柳,其察日嘎纳,黄酸刺,酸刺刺。
来源为胡颓子科植物沙棘Hippophae fhamnoides L.的果实。10~11月采摘成熟果实,晒干。
生境分布生于河边、高山、草原。产于华北、西北及四川、西藏。
功能主治止咳祛痰,消食化滞,活血散瘀。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