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曲草(别名鼠耳、无心草、鼠耳草、香茅、蚍蜉酒草、黄花白艾、佛耳草、茸母、黄蒿、米曲、毛耳朵、水菊、绵絮头草、金沸草、地莲、黄花子草、水蚁草、清明香、追骨风、清明菜、棉花菜、菠菠草、棉茧头、宽紧草、清明蒿、一面青、鼠密艾、水蒿、靶菜、白头草、水曲、绒毛草、丝棉草、羊耳朵草、猫耳朵草、孩儿草、猫脚药草、花佛草、毛毛头草、黄花果、糯米饭青、棉菜、黄花曲草、白芒草、田艾、毛毡草),味甘;微酸;性平,化痰止咳;祛风除湿;解毒。主咳喘痰多;风湿痹痛;泄泻;水肿;蚕豆病;赤白带下;痈肿疔疮;阴囊湿痒;荨麻疹;高血压。本文介绍了含有鼠曲草的处方36个。
处方1、苦参煎处方苦参5钱,防风2钱半,鼠曲草2钱半,荆芥2钱半,野菊花2钱半,蛇床子2钱半。
功能主治妇人阴中生疮,脓汁淋沥疼痛者。
用法用量以水2升,煮取1升6合,熏洗即愈。
摘录《产科发蒙·附录》引周新定方
处方2、复方千日红片处方干日红、鼠曲草、平地木、四季青。
制法作片剂。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止咳平喘。主慢性支气管炎。
用法用量每服4-5片,1日3次。
摘录《中药知识手册》
处方3、蛤蚧膏处方麻黄1斤(去根节),紫菀茸半两,艾叶(炮)半两,槐角(炒)半两,陈皮半两,枇杷叶(去毛)半两,桑白皮半两,甜葶苈半两,款冬花半两,薄荷叶半两,杏仁(去皮尖)半两,佛耳草半两,五味子半两,贝母半两,紫苏叶半两,皂角(去皮子)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用河水3斗,于锅内慢火熬至1斗半,搓揉匀,滤去滓,令极细。再用生绢袋滤过,以文武火再熬成膏,然后下后药2味:蛤蚧1对(雌雄各半,米泔刷洗20遍,酥炙黄色),潞参1两半,为细末,与膏和匀,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远年近日咳嗽,上气喘满。
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后、临卧任意汤送下。
摘录《御药院方》卷五
处方4、款花补肺汤处方黄耆半两,甘草(炙)1钱,当归7分,佛耳草1钱,款冬花2分,陈皮7分,丹皮3分,黄柏(酒浸)3分,苍术2钱,曲末7分。
功能主治年高气弱,肌体瘦困,短气,遇秋、冬咳嗽大作,夜间尤甚,三五百声不绝,春、夏稍缓。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用3钱,水煎,去滓,食后稍热服。
摘录《医学纲目》卷二十六引李东垣方
处方5、焚香透膈散处方雄黄、佛耳草、鹅管石、款冬花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劳嗽,胸膈壅滞痞满。
用法用量每用药1钱,放香炉上焚烧令烟出。开口吸烟在喉中。
摘录《宣明论》卷九
处方6、款冬花丸处方葶苈、马兜铃、南星、半夏、枯矾、款冬花、佛耳草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水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劳喘嗽,面目浮肿。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生姜、胡桃汤送下,日进2服。
摘录《普济方》卷二三一
处方7、干咯散别名八仙散
处方鹅管石(尝着不涩而凉者)1两,钟乳石1两,井泉石1两,款冬花1两,佛耳草1两,甘草(炙)1两,白矾1两,官桂半两,人参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嗽,一切咳嗽喘急。
用法用量八仙散(《普济方》卷一五七)。
摘录《百一》卷五引李松方
处方8、补气升阳和中汤处方生甘草1钱,酒黄柏1钱,白茯苓1钱,泽泻1钱,升麻1钱,柴胡1钱,苍术1钱5分,草豆蔻仁1钱5分,橘皮2钱,当归身2钱,白术2钱,白芍药3钱,人参3钱,佛耳草4钱,炙甘草4钱,黄耆5钱。
功能主治风热下陷,阳气不行,闭目则浑身麻木,昼减而夜甚,觉而开目,则麻木渐退,久则绝止,常开其目,此证不作,惧其麻木不敢合眼,致不得眠,身体昏重,时有痰嗽,觉胸中常似有痰而不利时,烦躁,气短促而喘,诊得六脉俱中得弦洪缓相合,按之无力。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5钱,水2盏,煎至1盏,去滓,空腹服。
摘录《兰室秘藏》卷中
处方9、灵宝烟筒处方黄蜡3钱,雄黄3钱,佛耳草1钱,款冬花1钱,艾叶3分。
制法先将蜡熔化涂纸上,次以艾叶铺上,将三味细研掺匀,卷成筒。
功能主治一切寒喘咳嗽。
用法用量每用火点烟一头,熏入口内,吸烟1口,清茶吞下。
摘录《医统》卷四十四
处方10、芦吸散处方款冬花、佛耳草、甘草、桂心、鹅管石各等分。
制法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肺受风寒,久嗽不愈。
用法用量吹少许入咽,嗽止。
摘录《医学启蒙》卷四
处方11、八仙散处方款冬花、佛耳草、甘草、钟乳、鹅管石、白矾、官桂、井泉石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咳嗽痰涎。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煎服。
摘录《儒门事亲》卷十五
处方12、芦筒散处方冬花、井泉石、鹅管石、钟乳石、官桂、甘草、白矾、佛耳草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男子妇人,一切嗽喘急。
用法用量每服1钱,竹筒子吸吃,日3次。立效。
摘录《宣明论》卷九
处方13、芦筒处方佛耳草5分,款冬花5分,鹅管石3分,雄黄3分。
制法上药各为细末。
功能主治冷雨搭背,或感风寒,患成冷嗽,遇寒喧而哮喘。
用法用量先用熟艾铺纸上,以前药分作3分,用芦管作筒子,烧烟吸入口中,以温茶常呷1-2口,每1分作3-4夜吸。但嗽稍止,便住吸。
注意衄血及热嗽俱不宜用。
摘录《杏苑》卷五
处方14、芦筒散处方钟乳石半钱,白矾(枯)2钱,人参(去芦头)3钱,佛耳草3钱,甘草(炙)2钱,官桂(去粗皮)2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年深日近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夜卧抄在手内,竹筒子吸咽后,用茶清送下,频用。
摘录《御药院方》卷五
处方15、卢同散处方款冬花、井泉石、鹅管石、钟乳石、官桂、甘草、白矾、佛耳草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男子妇人一切咳嗽喘急。
用法用量每服1钱,竹筒子吸吃,日3次。
摘录《宣明论》卷九
处方16、安神散处方款冬花 佛耳草各9克 钟乳石 白矾 甘草(生用)各0.3克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痰涎喘嗽,久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入蜡少许,煎至100毫升,食后和滓温服,每日二次。
摘录《普济方》卷一六三
处方17、安眠散处方款冬花 乌梅肉 佛耳草 麦门冬(去心)各7.5克 陈皮(去白)15克 甘草(炙)10.5克 御米壳22.5克(酥炒)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上喘咳嗽,久而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入黄蜡如枣核大,伺煎至120毫升,去滓,临卧温服。
摘录《御药院方》卷五
处方18、钓苓散处方井盐1两,无心草2两,干姜2两,钓苓根3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恶疮,久治不愈。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钩苓散”。
摘录《外科精义》卷下引陈宫宝方
处方19、槐白皮汤处方槐白皮2两,黄柏1两半,香茅叶1两半。
制法上细锉。
功能主治虚劳,阴湿痒生疮。
用法用量以水3升,煎至2升,去滓,看冷暖洗之。
摘录方出《圣惠》卷三十,名见《普济方》卷三○一
处方20、鸡舌香散处方鸡舌香3分,木瓜1两(干者),人参1两(去芦头),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香茅3分,桂心半两,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霍乱吐泻,心神烦躁,及转筋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七
处方21、蒿柳汁处方黄蒿心7个,柳条心7个。
制法上入碗内捣烂,或少加水亦可,滤去滓,用鸡子1个,飞金3贴,和汁搅匀。
功能主治瘟疫、伤寒,不论日之多少。
用法用量令病人一口吸尽。随即炒盐半碗,研细罗下,用手蘸盐将病人胸腹并前后心遍擦,再速用黄蒿、柳条熬滚水将病人周身荡之,照方如是者3次,立时发汗而痊。
摘录《松峰说疫》卷五
处方22、金沸草汤处方金沸草、橘红、官桂、人参、桔梗、白芍、半夏(少用)、细辛、赤茯苓。
功能主治胎前有痰,呕逆不定。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二
处方23、金沸草汤处方金沸草1钱半(绢包),嫩前胡1钱半,北细辛5分,荆芥穗1钱半,法半夏1钱半,白通草1钱半,生甘草8分,鲜生姜2片,细白葱1根。
功能主治伤风,鼻塞声重,发热咳嗽,痰多脉弦者。
用法用量水煎,去滓温服。
各家论述肺受风邪,清阳不能发越,故发热痰多,鼻塞声重而咳嗽不止焉。脉弦为风邪挟痰饮之象,金沸、前胡消痰理咳嗽,荆芥、通草通窍散风湿,细辛搜水气,半夏化痰涎,生草和中以缓逆气也。加生姜散表,白葱通阳,俾风邪外解则发热自除而鼻塞无不通,痰嗽无不止矣。此疏风化痰之剂,为伤风咳嗽痰多之专方。
摘录《医略六书》卷十八
处方24、金沸草散处方金沸草、前胡、麻黄、荆芥穗、黄芩、甘草。
功能主治咳嗽初起。年壮力盛即久亦可用。
用法用量生姜、大枣为引,水煎服。
摘录《四明心法》卷三
处方25、金沸草散处方金沸草、前胡、黄芩、枳壳、桔梗、赤芍、荆芥、橘红、麻黄、甘草。
功能主治肺伤风,头目昏痛,咳嗽多痰。
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
摘录《麻症集成》卷四
处方26、金沸草汤处方金沸草1钱半(绢包),麻黄8分(炒),赤芍8分(醋炒),杏仁2钱(去皮),五味5分,茯苓1钱半,甘草5分。
功能主治产后感风咳嗽,脉浮者。
用法用量水煎,去滓温服。
各家论述产后感冒风邪,不能随时解散而入舍于肺,故肺络不清,咳逆不止焉。金沸草解散风邪以理咳,炒麻黄开发肤腠以逐邪,赤芍利营破血,杏仁降气流痰,茯苓渗湿清治节,五味敛肺生津液,甘草缓中以和药也。水煎温服,使风邪解则肺络清和而肺气自顺,何有咳逆不已哉。
摘录《医略六书》卷三十
处方27、金沸草散处方金沸草、荆芥、前胡、麻黄、半夏、桂枝、干姜、五味、甘草、细辛、杏仁、枳壳、桔梗。
功能主治冷痰哮喘,冷而淋背,多吐冷沫,舌上白苔。
用法用量喘甚,加姜汁磨木香汁半杯。
摘录《伤寒全生集》卷二
处方28、除秽四物汤处方当归身(酒洗)1钱,南芎5分,白芍(酒炒)1钱,槟榔7分,半夏(汤泡,姜汁炒)1钱,干姜(炒)5分,桔梗5分,枳壳(去瓤,麸炒)7分,青皮(去瓤)7分,金沸草5分,陈皮1钱,青木香5分。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胃气不和,生呕,不进饮食,无物吐出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服,不拘时候。
摘录《鲁府禁方》卷三
处方29、定喘四物汤处方当归(酒洗)6分,川芎6分,白芍(酒炒)6分,生地黄7分,白茯苓(去皮)8分,前胡8分,桔梗(去芦)8分,杏仁(去皮)8分,葶苈8分,紫苏8分,桑白皮8分,金沸草8分,枳壳(去瓤,麸炒)8分,枳实(麸炒)8分,甘草3分。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肺气不利,喘促。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鲁府禁方》卷三
处方30、保肺饮处方白茯苓1钱,人参1钱,金沸草1钱,麦门冬(去心)1钱,辽五味21粒,阿胶(蛤粉炒)2钱,紫菀2钱。
功能主治肺气不足,因嗽久而作喘者。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玉案》卷四
处方31、加味柴陈汤处方柴胡、黄芩、半夏、甘草、陈皮、白茯、枳壳、桔梗、杏仁、金沸草。
功能主治伤风,邪传少阳胆经,耳中气闭,咳嗽口苦。
摘录《医学传灯》卷上
处方32、加味二陈汤处方甘草8分,半夏1钱,茯苓1钱,陈皮1钱5分,南星、枳实、黄芩、白术、黄连、瓜蒌仁、桔梗、杏仁、山楂、柴胡(少佐)、贝母、金沸草、姜汁、竹沥。
功能主治食积夹痰,憎寒恶风,自汗,胸膈满闷,气上攻冲,头不昏痛,项不强,无热者。
用法用量年力壮盛者,先吐去痰,后服此药。
摘录《玉案》卷二
处方33、五花丸处方金沸草60克 砂仁(炒)川椒皮各2.1克 甘草(炙)12克 白菊花 黄柏(酒制)枸杞子各45克 巴戟24克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漏睛脓出。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腹时用盐汤或温酒下。
摘录《审视瑶函》卷四
处方34、石决明散处方石决明(煅)枸杞子 木贼 荆芥 晚桑叶 谷精草 粉草 金沸草 蛇退 苍术 白菊花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治障膜。
用法用量每服6克,食后用茶清调服。
摘录《证治准绳·类方》卷七
处方35、金沸草散处方金沸草、前胡、甘草(炙),各一钱。麻黄(去节)、芍药,各一钱半。荆芥穗、半夏,各二钱。
功能主治治肺经受风,头目昏痛,咳嗽声重,涕唾稠粘及时疫寒热。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三片,红枣一枚,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唐·孙思邈《千金翼方》
处方36、保肺饮处方白茯苓 人参 金沸草 麦门冬(去心)各3克 辽五味21粒 阿胶(蛤粉炒)紫菀各6克
制法水煎,温服。
功能主治主肺气不足,因嗽久而作喘。
摘录《丹台玉案》卷四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