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鼠妇的处方(二)

医药知识2023-02-09 02:25:09百科知识库

含有鼠妇的处方(二)

鼠妇(别名伊威、蟠、鼠负、委黍、负蟠、负攀、鼠姑、鼠粘、鼠赖虫、湿生虫、地鸡、地虱、肥蛀蚋、西瓜虫、蒲鞋头虫、潮湿虫、地虱婆、豌豆虫、瓢虫、潮虫子、土孵、暗板虫、鞋板虫),味酸;咸;性凉,破瘀消症;通经;利水;解毒;止痛。主症瘕;疟母;血瘀经闭;小便不通;惊风撮口;牙齿疼痛;鹅口诸疮。小编整理出含有鼠妇的处方共88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61~88共28个。

处方1、防风通圣散

处方防风1两,当归1两,川芎1两,芍药1两,大黄1两(煨),芒消1两,连翘1两,薄荷1两,麻黄1两,桔梗1两,石膏1两(煅),黄芩(炒)1两,白术2钱5分,山栀2钱5分,荆芥2钱5分,甘草2两,滑石3两,白芷5钱,蒺藜5钱(炒),鼠粘子5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风热炽盛,大便秘结,发热烦躁,表里俱实者。

用法用量每服3-5钱,白汤调下。

摘录《疠疡机要》卷下

处方2、加味消毒饮

处方鼠粘子1钱半,甘草5分,荆芥7分,紫草1钱,防风6分,糯米1撮。

功能主治痘疹血热,咽喉不利。

用法用量水煎,不拘时服。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五

处方3、化癣神丹

处方玄参1两,麦冬1两,五味子1钱,白薇1钱,鼠粘子1钱,百部3钱,甘草1钱,紫菀2钱,白芥子2钱。

功能主治补肾水,益肺气,杀虫。主咽门生喉癣,喉咙疼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三

处方4、化斑解毒汤

处方石膏、升麻、知母、鼠粘子、甘草、玄参、淡竹叶。

功能主治麻疹兼发斑,斑色紫黑,热毒甚者。

用法用量大便闭,加大黄。

摘录《麻疹阐注》卷一

处方5、加减射干鼠粘汤

处方射干1钱1分,山豆根1钱1分,白僵蚕1钱1分,鼠粘子1钱2分,紫草茸1钱2分,紫菀1钱2分,桔梗1钱,石膏1钱,诃子1钱,木通1钱,升麻8分,蝉蜕8分,甘草5分。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痘症,热毒上冲,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每服4-5钱,水煎,食远服。

摘录《准绳·幼科》卷六

处方6、加减普济消毒饮

处方荆芥穗3钱,酒黄芩4钱,马勃3钱,苍术4钱,山栀子3钱,升麻2钱,鼠粘子3钱,桔梗2钱,薄荷3钱,连翘3钱,紫花地丁3钱,独活4钱,甘草2钱。

功能主治山岚瘴气,客于经络,初病头痛,恶寒身热,脉浮洪而数,随后头项浮肿而痛,甚者面目亦肿而痛,或耳下肿出,而为痄腮,症属大头大行者。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各家论述此方以苍术为君,解其山岚瘴气;以地丁、独活、鼠粘、马勃为佐;以芥穗、薄荷、连翘、升麻引药上行头顶,以桔梗为舟楫,载药上升,使之散毒而消肿;以黄芩,栀子清其内热,以甘草和药调中,则毒散肿消人可安矣。

摘录《医学探骊集》卷四

处方7、犀角消毒饮

处方犀角2.1克 连翘 鼠粘子各3克 荆芥1.8克 甘草 防风各1.5克 忍冬4.5克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解肌透疹。治痘疮发疔,胃热咽肿便秘。

用法用量水煎服,不计时候。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五

处方8、石斛浸酒

处方石斛30克(去根)天麻30克 芎藭30克 仙灵脾30克 五加皮30克 牛膝30克(去苗)萆薢30克 桂心45克 当归刃克 鼠粘子30克 杜仲30克(去粗皮)附子45克(炮裂,去皮、脐)虎胫骨60克(涂酥,炙令黄)乌蛇肉30克(微炒)茵芋30克 狗脊30克 丹参30克 川椒45克(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

制法上药细锉,以生绢袋盛,放于瓷瓮中,用好酒4升浸,密封。

功能主治治中风,手足不遂,骨节疼痛,肌肉顽麻。

用法用量经七日后,每日取25~50毫升,不计时候,温饮之。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三

处方9、清咽利膈汤

处方连翘5克,栀子5克,鼠粘子5克,黄芩5克,薄荷5克,防风5克,荆芥5克,玄明粉(冲服)6克,金银花5克,玄参10克,大黄6克,桔梗5克,黄连5克。

功能主治泄热解毒,利膈消肿。主胃腑热盛。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喉科紫珍集》

处方10、广笔鼠粘汤

处方生地黄 浙贝母(去心,研)各9克 元参 甘草(生)各7.5克 鼠粘子(酒炒,研)花粉 射干 连翘(去心)各6克 白僵蚕(烧,研)3克

功能主治治喉癣。咽嗌千燥,初觉时痒,次生苔藓,色暗不红,燥裂疼痛,时吐臭涎,妨碍饮食。

用法用量上药加苦竹叶20片,用水400毫升,煎取320毫升,饥时服。

摘录《医宗金鉴》卷六十六

处方11、射干消毒饮

处方射干 黑参 连翘 荆芥 鼠粘子等分 甘草减半

功能主治宣肺透疹,清热利咽。治麻疹咳嗽声喑,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五

处方12、托里快斑汤

处方紫草 黄耆 鼠粘子 连翘各3克 木通1.8克 当归2.1克 甘草 桂枝 川芎 防风各1.5克 木香0.9克 蝉蜕7枚

制法上药锉散。

功能主治治痘疹发迟,热不止;或痂后发热。

用法用量加淡竹叶10片,水煎服。

摘录《痘疹世医心法》卷十二

处方13、消毒犀角饮

处方防风(去苗)八两,荆芥穗、甘草(炙),各一十六两;鼠粘子(炒)六十四两。

炮制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大人、小儿内蕴邪热,咽膈不利,痰涎壅嗽,眼赤睑肿,腮项结核,痈肿毒聚,遍身风疹,瘅毒赤瘰,及疮疹已出未出,不能快透,并皆治疗。小儿疹豆欲出,已出热未解,急进此药三、四服,快透消毒,应手神效。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食后,温温服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14、当归连翘散

别名连翘当归散(《焦氏喉科枕秘》卷一)。

处方当归 生地黄 连翘 前胡 甘草 枳壳 桔梗 黄芩 鼠粘子 玄参 天花粉 白芍

功能主治主锁喉疮,初生如瘰疬,不能饮食,闭塞难通,逐渐肿破化脓。并治双乳蛾。

用法用量上十二味,用水300毫升,加灯心煎服。

摘录《疮疡经验全书》卷一

处方15、加减射干鼠粘汤

处方射干 山豆根 白僵蚕各3.3克,鼠粘子 紫草茸 紫菀各3.6克 桔梗 石膏 诃子 木通各3克 升麻 蝉蜕各2.4克 甘草1.5克

制法上锉为粗散。

功能主治治痘疮热毒上冲,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每服12~15克,水煎,空腹时服。

摘录《证治准绳·幼科》卷六

处方16、玄参升麻汤

处方升麻 黄连各1.5克 黄芩(炒)1.2克 连翘 桔梗各0.9克 鼠粘子 玄参 甘草 白僵蚕各0.6克 防风0.3克

制法上十味,哎咀,作一服。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宜肺。治风热上攻,咽喉中妨闷,会厌后肿,舌赤者。

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煎至210毫升,去滓,稍热噙嗽,时时咽之。

摘录《卫生宝鉴》卷八

处方17、鼠粘子汤

别名鼠粘汤(《普济方》卷四十)、鼠粘子散(《医略六书》卷二十)。

处方鼠粘子120克(炒香)甘草30克(炙)防风15克 荆芥穗60克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

功能主治辛散风寒,透疹利咽。治疹痘欲出未透,热气上攻咽喉,眼赤心烦;麻疹既出,为风寒所遏,毒气内攻而又没者。春、夏间常服,可免生疮疖。

用法用量每服6克,沸汤调服,饭后、临卧时服,日服三次。

摘录《类证活人书》卷二十一

处方18、鼠粘子汤

处方鼠粘子 桔梗 当归 甘草梢 赤芍 连翘 玄参 地骨皮 防风 天花粉 木通各3克 大黄(炒)6克

功能主治泻火解毒。治鬓疽初起,热多寒少,头眩作痛,烦躁咽干,渴喜饮冷,二便秘涩,六脉沉实有力者。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空腹时服,滓再煎服。

摘录《外科正宗》卷二

处方19、鼠粘子解毒汤

处方鼠粘子(炒,研)桔梗 青皮 升麻 黄芩 花粉 甘草(生)元参 桅子(生,研)黄连 连翘(去心)葛根 白术(土炒)防风 生地各等分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咽消肿。治酒毒喉闭。由酒毒蒸于心、脾二经,热壅咽喉,喉肿色黄,其人面赤,目睛上视。

用法用量水煎,食后服。

摘录《医宗金鉴》卷六十六

处方20、紫草消毒饮

处方紫草 连翘 鼠粘子各3克 荆芥2.1克 甘草 山豆根各1.5克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宣肺利咽。治痘疹,血热咽痛者。

用法用量水煎,时时温服。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五

处方21、化斑汤

处方黑参6克 鼠粘子3克 柴胡2.4克 荆芥 防风各1.8克 连翘2.1克 木通2.4克 枳壳2.1克 蝉蜕1.5克 生甘草1.2克 灯心20茎 淡竹叶15片

功能主治化斑透疹。治痘与斑夹出者。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一日二三次。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五

处方22、阿胶散

别名补肺散((小儿药证直诀》卷下)、补肺阿胶散(《医方集解》)。

处方阿胶45克(麸炒)鼠粘子(炒香)甘草(炙)各7.5克 马兜铃15克(焙)杏仁7个(去皮、尖,炒)糯米30克(炒)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养阴清肺,止咳平喘。小儿肺虚有火,咳嗽气喘,咽喉干燥,咯痰不爽,或痰中带血,舌红少苔,脉浮细数。

用法用量每服3~6克,用水150毫升,煎至90毫升,食后温服。

备注方中重用阿胶滋阴养血为君,糯米、甘草健脾益气,培土生金为臣;马兜铃、牛蒡子清热降气,利膈化痰为佐;杏仁润肺化痰,止咳平喘为使。诸药合用,共奏养阴清肺,止咳平喘之效。

摘录《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处方23、清阳散火汤

处方升麻 白芷 黄芩 石膏 防风 荆芥 当归 鼠粘子 连翘 白蒺藜各6克 甘草1.5克

功能主治治牙根尽处结肿,连及耳项作痛。

用法用量水煎,食后服。

摘录《喉科紫珍集》卷下

处方24、射干鼠粘子汤

处方鼠粘子120克(炒,杵)甘草(炙)升麻 射干各30克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宣肺利晒,泻火解毒。治疮疹壮热,大便坚实,或口舌生疮,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温服。

摘录《小儿痘疹方论》

处方25、聚宝散

处方龙胆草60克 黄连30克 荆芥30克 鼠粘子30克 大黄30克 薄荷60克

制法上药为散。

功能主治治眼目赤肿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食后服。

摘录《普济方》卷七十四

处方26、滑石丸

处方滑石(碎)1分,续随子(去皮,研)1分,湿生虫(炒干)1分,木通1分。

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小便不通,或淋沥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5丸,煎灯心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五

处方27、夺命追魂散

处方麝香1钱,金头蜈蚣1对(炒干黄色),雄黄3钱,湿生虫45个(新瓦焙干焦)。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七十二证恶疮入肠,寒热往来,吐逆。

用法用量大人每服半钱,小儿半字,热酒调下。

摘录《普济方》卷二七六

处方28、两面龟散

处方两面龟、鸡屎子、鸡(月巨??)根、诈死子、真珠美、山鸟豆、紫金皮、脱壳藤、鱼桐根、山淡豉、连叉大青、沿地鸡(月巨??)(又方加臭水待根、山芙容根、山苎根、川山蜈蚣)。

功能主治一切肿疡焮赤,无名肿毒疼痛者。

用法用量水煎,入酒和服。发热,加水圹根、吉面消;骨里痛,加紫金藤、马蹄金、铁马鞭。

摘录《准绳·疡医》卷五

本文标签: 中医中药  药材方剂大全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