莳萝子(别名时美中、莳萝椒、小茴香、瘪谷茴香、土茴香),味辛;性温,温脾开胃;散寒暖肝;理气止痛。主腹中冷痛;胁肋胀满;呕逆食少;寒疝,小编整理出含有莳萝子的处方共252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241~252共12个。
处方1、全鹿丸处方中鹿1只(用鹿肉加酒煮熟,将肉横切,焙干为末;取皮、肚杂洗净人原汤熬膏,和药末为丸;其骨须酥炙,为末,和肉末、药末一处;捣不成丸,加炼蜜)人参 白术(炒)茯苓 炙甘草 当归 川芎 生地黄 熟地黄 黄耆(蜜炙)天门冬 麦门冬 枸杞 杜仲(盐水炒)牛膝(酒拌蒸)山药(炒)芡实(炒)菟丝(制)五味子 锁阳(酒拌蒸)肉苁蓉 破故纸(酒炒)巴戟肉 葫芦巴(酒拌蒸)川续断 覆盆子(酒拌蒸)楮实子(酒拌蒸)秋石 陈皮各500克川椒(去目,炒)小茴香(炒)沉香 青盐各250克
制法先精制诸药为末,和匀一处,候鹿膏制成,和捣为丸,梧桐子大。用黄绢作小袋五十条,每袋约盛500克药丸,透置透风处,阴雨天须用火烘之。
功能主治补血气,益精髓,壮筋骨。治诸虚百损,五劳七伤,精神虚惫,头眩耳鸣,面色萎黄,体虚怕冷,腰膝酸软,阳痿精冷;妇人宫寒不孕,崩漏带下;老年阳衰,精髓空虚,步履不便,手足麻木,遗尿失禁。
用法用量每服80~90丸,空腹及临卧时用姜汤、盐汤或白汤送下,冬月温酒亦可。
摘录《古今医统》卷四十八
处方2、毓麟固本膏处方杜仲 熟地黄 附子 肉苁蓉 牛膝 破故纸 续断 官桂 甘草各120克 生地黄 大茴香 小茴香 菟丝子 蛇床子 天麻子 紫梢花 鹿角各45克 羊腰子1对 赤石脂 龙骨各30克 麻油4升 黄丹1.5千克 雄黄 丁香 沉香 木香 乳香 没药各30克 麝香1克 阳起石1.5克
制法先用麻油熬前二十味,熬枯去滓,入黄丹,最后下余药搅匀成膏。
功能主治温肾填精,通血脉,利关节。治下元虚冷,虚劳不足,阳痿不举,举而不坚,遗精盗汗,久无子嗣,下淋白浊,腰疼腿痛,手足顽麻,半身不遂,小肠疝气,单腹胀满;及妇人干血劳瘵,久不受孕;成屡经小产。(不育不孕)
用法用量妇人贴脐上,男子贴两肾俞及丹田穴,汗巾缚住,半月一换。
摘录《清太医院配方》
处方3、化痞丸处方莪术(醋炒)海浮石(煅)瓦楞子(煅)干漆 大茴香 山楂 穿山甲 丁香 五灵脂 白芷 陈皮 延胡索 木香 牡丹皮 青皮 桔梗 枳壳 胡椒 神曲 蒲黄 香附 桃仁 红花 川芎 当归 厚朴 砂仁 鳖甲(醋炒)朴消各9克 阿魏15克 小茴香 赤芍药 使君子(净肉)桂皮 铁花粉各120克 水红花子12克
制法上为末,皂角煎汤泛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化症消痞。治症瘕痞块。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体壮者可加至40~50丸,酒送下,一日三次。(一料可活二人)
摘录《疡医大全》卷二十一引刘长随方
处方4、前列腺汤处方丹参10克,泽兰10克,赤芍10克,桃仁10克,红花4.5克,乳香4.5克,没药4.5克,王不留行10克,青皮6克,川楝子6克,小茴香3克,白芷6克,败酱草20克,蒲公英20克。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行气导滞。主痰瘀阻络。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中医外科学》
处方5、七疝汤处方元胡索 小茴香(酒炒)川楝子 全蝎(炒)人参 大附子 山桅子 木香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七疝,及奔豚小肠气,脐腹大痛。
用法用量每服9克,空腹时温酒调服。
摘录《寿世保元》卷五
处方6、鲁府遇仙传种子药酒处方白茯苓(去皮,净)500克 大红枣(煮,去皮、核,取肉)250克 胡桃肉(去壳,泡,去粗皮)180克 白蜂蜜3千克(置锅内熬滚,入前三味调匀,再用微火熬膏倾入瓷坛内,又加南烧酒10千克、糯米白酒5千克入蜜坛内)绵黄耆(蜜炙)人参 白术(去芦)当归 川芎 白芍(炒)生地黄 熟地黄 小茴香 覆盆子 陈皮 沉香 木香 甘枸杞子 官桂 砂仁 甘草 乳香 没药 北五味子
制法上药,为细末,共入蜜坛内和匀,竹箬封口,面外固,入锅内,大柴火煮二炷香,取出,埋于土中三日,去火毒。
功能主治补虚益气,滋阴降火,保元调经,填精壮骨。治诸脏衰弱,久不生育者。(不孕不育)
用法用量每日早、午、晚三时,男女各饮数杯,勿使大醉。
摘录《寿世保元》卷七
处方7、赞化血余丹处方血余250克 熟地250克(蒸,捣)枸杞 当归 鹿角胶(炒珠)菟丝子(制)杜仲(盐水炒)巴戟肉(酒浸,炒干)小茴香(略炒)白茯苓(乳拌,蒸熟)肉苁蓉(酒洗,去鳞甲)胡桃肉各120克 何首乌(小黑豆汁拌蒸七次,如无黑豆,或人乳、牛乳拌蒸,俱炒)120克 人参(随便用,无亦可)
制法上药研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补气血,乌须发,壮形体,培元赞育。治气血俱亏,形体羸瘦,须发早白,阳衰不育。
用法用量每次6~9克,空腹时用滚白汤送下。精滑者,加白术、山药各90克;便溏者,去苁蓉,加补骨脂(酒炒)120克;阳虚者,加附子、肉桂。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处方8、七气手拈散处方玄胡索 小茴香 白芍药 干漆(炒)枳壳各6克 黄连 石菖蒲 香附子 苏叶各4.5克 没药 乳香各3克 甘草1.8克
制法上药锉散,分二次服。
功能主治治妇女产后心气攻痛。
用法用量每次用水22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160毫升,空腹时服。
摘录《证治准绳.女科》卷五
处方9、加味活血消痈汤处方夏枯草9克,紫草9克,丹皮9克,红花9克,桃仁9克,泽兰叶9克,三棱9克,莪术9克,赤芍12克,白芍12克,木通6克,小茴香6克。
功能主治解毒软坚,活血消痈。主湿热下注,气血壅滞。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处方10、三味安肾丸处方破故纸 小茴香 乳香各等分
制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肾纳气。治下虚,肾气不得归元,变见杂症,诸药不效者。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时用盐汤送下。
摘录《医学人问》卷七
处方11、舶上茴香丸处方舶上茴香1两,土茴香1两,川楝子1两,胡芦巴1两,巴戟1两,生姜2两,桂半两,车前子1两半,赤茯苓1两半,桃仁1两半,陈皮半两,附子半两,木香半两,枳实1分,麝香1钱。
制法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膀胱小肠因风寒湿所伤,邪气舍于小腹,上下牵引,发歇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0-40丸,空心温酒送下,盐汤亦得。
摘录《鸡峰》卷二十
处方12、川乌丸处方川乌(略炮)1两,草乌(略炒)1两,五灵脂(去石)1两,土茴香1两(略炒),黑豆4两(炒,焙干;以上同为末,分2处),赤土(细研,矾朱是也),百草霜。
制法上将前5味药末1半,以赤土细末三分之一。同和令匀,以米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又将药末1半,以百草霜末三分之一,同和令匀,亦以米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脚气疼,不能行步。
用法用量如脚气,以红丸者15粒,黑丸者5粒,并作1服,食前用松节、木瓜、赤芍药煎汤送下;入少甘草同煎尤佳。如风气,以黑丸15粒,红丸者5粒,同1服,食前茶清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二四三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