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石南的处方(二)

医药知识2023-02-09 02:12:15百科知识库

含有石南的处方(二)

石南(别名风药、栾茶),味辛;苦;性平;小毒,祛风湿;止痒;强筋骨;益肝肾。主风湿痹痛;头风头痛;风疹;脚膝痿弱;肾虚腰痛;阳痿;遗精,小编整理出含有石南的处方共82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61~82共22个。

处方1、补肾肾沥汤

处方黄耆1两(锉),五味子1两,沉香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巴戟1两,人参1两(去芦头),泽泻1两,石触1两(去根,锉),牛膝1两(去苗),杜仲1两(去粗皮,炙微黄,锉),桂心1两半,石南1两,丹参1两,当归1两(锉,微炒),棘刺1两半(锉),茯神1两,肉苁蓉1两(酒浸1宿,刮去皴皮,炙令干),磁石5两(捣碎,水淘去赤汁,以帛包之)。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肾虚,嘘吸短气,腰背疼痛,体重无力,食少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半两,水2大盏,以羊肾1对,细切去脂膜,加生姜1分,大枣5枚,每与磁石包子同煎至1大盏,去滓,食前分2次温服。

摘录《圣惠》卷七

处方2、九江散

处方当归7分,石南6分,踯躅4两,秦艽4两,菊花4两,干姜4两,防风4两,雄黄4两,麝香4两,丹砂4两,斑蝥4两,蜀椒8分,鬼箭羽8分,连翘8分,石长生8分,知母8分,蜈蚣3枚,虻虫10枚,地胆10枚,附子4两,鬼臼11分,人参12分,石斛12分,天雄12分,王不留行12分,乌头12分,独活12分,防己12分,莽草12分,水蛭百枚。

制法上30味,诸虫皆去足翅,熬炙令熟,为散。

功能主治白癜风,及260种大风。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酒送下,1日2次。

摘录《千金》卷二十三

处方3、石南丸

处方赤芍药 薏苡仁 赤小豆 当归(去芦)石南叶 牵牛子 麻黄(去根、节)陈皮(去白)杏仁(去皮、尖,双仁,炒)大腹皮(连子用)川芎各60克 牛膝(去苗)五加皮各90克 萆薢 独活(去芦)杜仲(锉,炒)木瓜各120克

制法上为细末,以酒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祛风解毒,活血利湿,强筋壮骨。治风毒下侵,两脚重疼少力,浮肿生疮,脚下隐痛,不能踏地,筋挛不能屈伸,项背腰脊拘急不快;风毒上攻,头面浮肿,或生细疮,出黄赤汁,或手臂少力,或口舌生疮,牙龈宜烂,齿摇发落,耳中蝉声,头眩气促,心腹胀闷,小便时涩,大便或难。

用法用量每服10~20丸,木瓜汤下,早起、日中,临卧各一服。妇人血气,亦可服之,不拘时候。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

处方4、正阳丸

处方鹿茸(去毛,酥炙)60克 肉苁蓉(酒浸,切,焙)石南各30克、五味子 葫芦巴(炒)各22克 木香45克 石斛(去根)韭子(炒)牛膝(酒浸,切,焙)15克 巴戟天(去心)附子(炮裂,去皮、脐)各30克 白马茎(涂酥,炙干)60克

制法上药十二味,捣罗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阳气虚损,下元冷极,精泄不禁,小便频数,腰脚无力,饮食减少。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腹时用温酒或盐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一

处方5、巴戟丸

处方巴戟1两,天门冬1两半(去心,焙),五味子3分,肉苁蓉1两(酒浸,刮去粗皮,炙干),柏子仁3分,牛膝3分(去苗),菟丝子1两(酒浸1宿,焙干别捣为末),远志3分(去心),石斛3分(去根,锉),薯蓣3分,防风3分(去芦头),白茯苓3分,人参3分(去芦头),熟干地黄1两,覆盆子3分,石龙芮3分,萆薢3分(锉),五加皮3分,天雄1两(炮裂,去皮脐),续断3分,石南3分,杜仲3分(去粗皮,炙令微黄,锉),沉香1两,蛇床子3分。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除万病,久服延年。主肾劳,腰脚酸疼,肢节苦痛,目暗(目荒)(目荒),心中恍惚,夜卧多梦,觉则口干,食不得味,恒多不乐,常有恚怒,心腹胀满,四体痹疼,多吐酸水,小腹冷痛,尿有余沥,大便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温酒送下。

注意忌生冷、油腻、鲤鱼。

摘录《圣惠》卷二十六

处方6、换腿丸

处方薏苡仁(炒)石南叶 石斛(去苗,酒浸)萆薢(微炙)川牛膝(去苗,酒浸)天南星(炮)防风(去芦、叉)黄耆(去芦头,蜜炙)当归(去苗,酒浸)天麻(去苗)续断各45克 槟榔75克 木瓜120克

制法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肝肾,益气血,祛风湿。治足三阴经虚,为风寒暑湿进袭,挛痹缓弱,上攻胸胁肩背,下注脚膝疼痛,渐成风湿脚气,行步艰辛,足心如火,上气喘急,全不思食。

用法用量每服50丸,温酒、盐汤任下。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

处方7、紫石英天门冬丸

别名紫石英丸(《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七)。

处方紫石英 天门冬 禹余粮各120克 芜荑 乌头 苁蓉 桂心 甘草 五味子 柏子仁 石斛 人参 泽泻 远志 杜仲各60克 蜀椒 卷柏 桑寄生 石南 云母 当归 乌赋骨各30克

制法上二十二味,研为末,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温养胞宫,滋血填精。治妇女子宫虚冷,经常流产,或素患心痛,月水都未曾来者。

用法用量用酒送服20丸,每日二服,加至40丸。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四

处方8、生发膏

别名甘松膏(《普济方》卷四十八)。

处方蔓荆子 附子 细辛 续断 皂荚 泽兰 零陵香 防风 杏仁 藿香 白芷各60克 松叶 石南各90克 莽草30克 松膏 马鬐膏 猪脂各1.8升 熊脂1.2升

制法上十八味,哎咀,以清醋1.8升 渍药一宿,明旦以马鬐膏等微火煎,三上三下,以白芷色黄膏成。

功能主治祛风生发。治头中风痒,白屑。

用法用量外用泽发。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

处方9、泽兰膏

处方细辛 续断 皂荚 石南草 泽兰 厚朴 乌头 莽草 白术各60克 蜀椒90克 杏仁23克(去皮)

制法上十一味,切。

功能主治治头发早白及毛发不生。

用法用量以酒渍一宿,加炼成猪脂2千克,铜器中煎三上三下,膏成绞去津,拔去白发涂药,十日效。

摘录《外台秘要》卷三十二引《深师方》

处方10、秘方换腿圆

处方薏苡仁、石南叶、天南星(洗.姜制.炒)、川牛膝(酒浸.焙)、肉桂(去粗皮)、当归(去芦)、天麻(去苗)、附子(炮.去皮.脐)、羌活、防风(去叉)、石斛(去根.微炙)、黄芪(蜜炙)、续断,各一两。苍术(米泔浸)一两半,槟榔半两,干木瓜四两。

炮制上为细末,面糊为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肾经虚弱,下注腰膝,或当风取凉,冷气所乘,沉重少力,移步迟缓,筋脉挛痛,不能屈伸,脚心隐痛,有妨履地。大治干、湿脚气,赤肿痛楚,发作无时,呻吟难忍,气满喘促,举动艰难。面色黧黑,传送秘涩,并皆疗之。

用法用量每服三十圆至五十圆,空心,温酒或木瓜汤吞下,日进二、三服。常服舒筋轻足、永无脚气之患。

备注昔人有此疾,服之一月,脚力顿健,委有换腿之功。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11、石南圆

处方赤芍药、薏苡仁、赤小豆、当归(去芦)、石南叶、牵牛子、麻黄(去根.节)、陈皮(去白)、杏仁(去皮.尖.双仁.炒)、大腹皮(连子用)、川芎,各二两;牛膝(去苗)、五加皮,各三两;独活(去芦)、杜仲(炒)、木瓜,各四两。

炮制上为细末,以酒浸蒸饼为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风毒,脚弱少力,脚重疼痹,脚肿生疮,脚下隐痛,不能踏地,脚膝筋挛,不能屈伸,项背腰脊拘急不快,风毒上攻,头面浮肿,或生细疮,出黄赤汁,或手臂少力,或口舌生疮,牙龈宣烂,齿摇发落,耳中蝉声,头眩气促,心腹胀闷,小便时涩,大便或难。常服补益元气,令人筋骨壮健,耳目聪明,妇人血气亦可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十圆至十五、二十圆,木瓜汤下,早起、日中、临卧各一服。不拘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12、虎胫骨酒

处方石斛(去根)石南叶 防风(去芦)虎胫骨(酥炙)当归(去芦)茵芋叶 杜仲(锉,炒)川牛膝(去芦)芎劳 川续断 金毛狗脊(燎去毛)川巴戟(去心)各30克

制法上锉如豆大,以绢囊盛药,用酒6升渍十日。

功能主治治肝肾不足,风邪外侵,半身或四肢不遂,不能行步,及诸风挛急之证。

用法用量每服50毫升,烫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普济方》卷九十七

处方13、换腿圆

处方薏苡仁(炒)、石南叶、石斛(去苗.酒浸.微炙)、川牛膝(去苗.酒浸)、天南星(炮)、羌活(去芦)、防风(去芦.叉)、当归(去苗.酒浸)天麻(去苗)、续断,各一两半。槟榔二两半,木瓜四两。

炮制上为末,酒煮面糊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足三阴经虚,为风、寒、暑、湿进袭,挛痹缓弱,上攻胸胁肩背,下注脚膝疼痛,渐成风湿脚气,行步艰辛,足心如火,上气喘急,食不思食。

用法用量每服五十圆,温酒、盐汤任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14、木瓜圆

处方熟干地黄(洗.焙)、陈皮(去瓤)、乌药,各四两。黑牵牛三两(炒),石南藤、杏仁(去皮尖)、当归、苁蓉(酒浸.焙)、干木瓜、续断牛膝(酒浸),各二两。赤芍药一两。

炮制上为细末,酒糊为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肾经虚弱,下攻腰膝,沉重少力,腿部肿痒,疰破生疮,脚心隐痛,筋脉拘挛;或腰膝缓弱,步履艰难,举动喘促,面色黧黑,大小便秘涩,饮食减少,无问久新,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三、五十圆,空心,木瓜汤吞下,温酒亦可。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15、木瓜丸

处方熟干地黄(洗,焙)陈皮(去瓤)乌药各120克 黑牵牛子90克(炒)石南藤 杏仁(去皮、尖)当归 苁蓉(酒浸,焙)木瓜 续断 牛膝(酒浸)各60克 赤芍30克

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肾经虚弱,腰膝沉重少力,腿部肿痒,注破生疮,脚心隐痛,筋脉拘挛,或腰膝缓弱,步履艰难,举动喘促,面色黧黑,二便秘涩,饮食减少。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空腹时用木瓜煎汤或温酒送下。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

处方16、巴戟丸

处方巴戟30克 天门冬45克(去心;焙)五味子22.5克 肉苁蓉30克(酒浸,刮去粗皮,炙干)柏子仁22.5克 牛膝22.5克(去苗)菟丝子30克(酒浸一宿,焙干,别研为末)远志22.5克(去心)石斛22.5克(去根,锉)薯蓣22.5克 防风22.5克 (去芦头)白茯苓22.5克 人参22.5克(去芦头)熟干地黄30克 覆盆子22.5克 石龙芮22.5克 萆薢22.5克(锉)五加皮22.5克 天雄30克(炮裂,去皮、脐)续断22.5克 石南22.5克 杜仲22.5克(去粗皮,炙令微黄,锉)沉香30克 蛇床子22.5克

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末,炼蜜和捣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肾强筋,祛风除痹。(主治]肾劳,腰脚酸痛,肢节苦痛,目暗瞌瞌,心中恍惚,夜卧多梦,觉则口干,食不得味,恒多不乐,常有恚怒,心腹胀满,四体痹痛,多吐酸水,小腹冷痛,尿有余沥,大便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及晚食前以温酒下。

注意服药期间,忌生冷、油腻、鲤鱼。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二十六

处方17、石南散

处方石南叶15克 仙灵脾15克 蛇床子15克

制法以上三药,同研细末。

功能主治治肾虚阳衰之外阴白斑症。

用法用量每日三次,每次3克。亦可改为汤剂煎服。

摘录《妇产科学》

处方18、石南丸

处方石南叶(炙,去毛)桂(去皮)附子(炮)防风(去芦)各180克 牛膝(酒浸)白茯苓(去皮)各250克 熟地黄 菟丝子(酒浸)各60克 薏苡仁180克 五加皮180克

制法上为细末,用木瓜1枚,去皮、子,蒸熟研成膏,和前药末为剂,如干硬,少入热蜜和剂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温肾散寒,祛风除湿。治肾气虚弱,风湿外客,脚气筋急拘挛,腰脊疼痛,膝冷转筋,腿紧不能久立,履物隐痛。

用法用量空腹时用木瓜酒送下30丸,一日二次。

摘录《脚气治法总要》卷下

处方19、防风浴汤

处方防风如克 蒴翟(切)30克 羊桃根90克 石南30克 秦艽30克 川升麻30克 苦参90克 茵芋30克 白蒺藜30克 蛇床子30克 白矾30克 枳壳30克

制法上药细锉。

功能主治祛风,润燥,止痒。主风湿外侵,周身瘙痒不可止。

用法用量用水14升,煎至10升,去滓,于暖室中洗浴,令汗出。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二十四

处方20、天雄丸

处方天雄30克(炮裂,去皮、脐)石斛22.5克(去根,锉)五味子22.5克 巴戟30克 白茯苓22.5克 熟干地黄30克 远志22.5克(去心)人参15克(去芦头)补骨脂7.5克(微炒)蛇床子30克 泽泻22.5克 薯蓣22.5克 石南22.5克 萆薢22.5克(锉)附子22.5克(炮裂,去皮、脐)沉香22.5克 石龙芮22.5克 桂心22.5克 棘刺22.5克 黄耆22.5克(锉)白龙骨30克 菟丝子30克(酒浸三日,曝干,别杵为末)杜仲22.5克(去粗皮,炙微黄,锉)肉苁蓉22.5克(酒漫一宿,剥去皱皮,炙干)

制法上药捣罗为散,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肾壮阳,益精强骨。治肾气不足,体倦乏力,腰背强痛,脚膝酸软,耳目不聪,忽忽喜忘,悲恐不乐,足冷畏寒,小便失禁。

用法用量空腹时以温酒下30丸,一日二次。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七

处方21、葵子散

处方冬葵子30克 石南叶 榆白皮(去木,锉)石韦(去毛)木通(锉)各30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

功能主治利水通淋。治小儿沙石淋,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次1.5克,用葱白汤调下。

摘录《小儿卫生总微论》卷十六

处方22、秘方换腿丸

处方薏苡仁 石南叶 天南星(洗,姜制炒)川牛膝(酒浸,焙)肉桂(去粗皮)当归(去芦)天麻(去苗)附子(炮,去皮、脐)羌活 防风(去叉)石斛(去根)萆薢(微炙)黄耆(蜜炙)续断各30克 苍术(米泔浸)45克 槟榔15克 干木瓜120克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祛风湿,壮筋骨。治肝肾虚弱,风寒湿邪下注腰膝,腿足沉重少力,移步迟缓,筋脉挛痛,不能屈伸,脚心隐痛,有妨履地;干湿脚气,赤肿痛楚,发作无时,呻吟难忍,面色黧黑,大便秘涩者。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空腹时用温酒或木瓜汤吞下,日进二三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

本文标签: 中医中药  药材方剂大全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