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石决明的处方(四)

医药知识2023-02-09 02:09:40百科知识库

含有石决明的处方(四)

石决明(别名鳆鱼甲、千里光、真海决、海决明、海南决、关海决、鲍鱼壳、九孔石决明、鲍鱼皮、金蛤蜊皮),味咸;性寒,平肝清热;明目去翳。主头痛眩晕;目赤翳障;视物昏花;青盲雀目。小编整理出含有石决明的处方共239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181~239共59个。

处方1、舒肝溃坚汤

处方夏枯草 僵蚕(炒)各6克 香附子(酒炒)石决明(煅)各4.5克 当归 白芍(醋炒)陈皮 柴胡 抚芎 穿山甲(炒)各3克 红花 片子姜黄 甘草(生)各1.5克

功能主治治瘰疬,石疽。

用法用量上药加灯心1.5米为引,用水600毫升,煎成200毫升,空腹时热服。便燥者,加乳香3克;便溏者,加煅牡蛎3克。

摘录《医宗金鉴》卷六十四

处方2、菟丝子补肾汤

处方菟丝子9克,石斛9克,石决明9克,炒杭菊9克,当归9克,谷精草9克,炒茺蔚子9克,潼蒺藜9克,陈皮6克,炒谷芽5克。

功能主治补肾养肝,明目。主肾气不足。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摘录《良方大全》

处方3、明目地黄丸

处方熟地黄160g 山茱萸(制)80g 牡丹皮60g 山药80g 茯苓60g 泽泻60g 枸杞子60g 菊花60g 当归60g 白芍60g 蒺藜60g 石决明(煅)80g

性状为黑褐色至黑色的水蜜丸、黑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气微香,味先甜而后苦、涩。

炮制上十二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35~50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90~11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滋肾,养肝,明目。用于肝肾阴虚,目涩畏光,视物模糊,迎风流泪。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规格大蜜丸每丸重9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4、密蒙花散

处方密蒙花(净)、石决明(用盐同东流水煮一伏时漉出.研粉)、木贼、杜蒺藜(炒.去尖)、羌活(去芦)、菊花(去土),各等分。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风气攻注,两眼昏暗,眵泪羞明,睑生风粟,隐涩难开,或痒或痛,渐生翳膜,视物不明,及久患偏头疼,牵引两眼,渐觉细小,昏涩隐痛,并暴赤肿痛,并皆疗之。

用法用量每服一钱,腊茶清调下,食后,日二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5、蝉花无比散

处方蛇蜕(微炙)一两,蝉蜕(去头.足.翅)二两,羌活、当归(洗.焙)、石决明(用盐同东流水煮一伏时漉出.捣研如粉)、川芎,各三两;防风(去叉枝)、茯苓(去皮)、甘草(炙),各四两;芍药(赤者)十三两,蒺藜(炒.去刺)半斤,苍术(浸.去皮.炒)十二两。

炮制上为末。

功能主治治大人、小儿远年近日一切风眼,气眼攻注,眼目昏暗,睑生风粟,或痛或痒,渐生翳膜、侵睛遮障,视物不明,及久患偏正头风,牵搐两眼,渐渐细小,连眶赤烂,及小儿疮疹入眼,白膜遮睛,赤涩隐痛,并皆治之。常服祛风、退翳、明目。

用法用量每三钱,食后,米泔调服,茶清亦得。

注意忌食发风毒等物。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6、疳积散

处方石燕(煅)100g 石决明(煅)100g 使君子仁100g 鸡内金(炒)50g 谷精草50g 威灵仙50g 茯苓100g

性状为灰黄色的粉末;味微涩。

炮制以上七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

功能主治消积治疳。用于小儿疳积,面黄肌瘦,腹部膨胀,消化不良,目翳夜盲。

用法用量用热米汤加少量糖调服,一次9g,一日2次;三岁以内小儿酌减。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7、藁本汤

处方藁本(去苗)30克 白芷15克 车前子15克 石决明(刮,洗,捣如粉)芍药 天麻 防风(去叉)细辛(去苗叶)各30克

制法上八味,粗捣筛。

功能主治治积年风毒,眼赤痛,多热泪。

用法用量每服15克,以水230毫升,煎取15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临卧再服。

摘录《圣挤总录》卷一○五

处方8、白敬宇眼药

处方珍珠(豆腐炙)15克 麝香7.5克 熊胆60克 冰片486克 硇砂3克 炉甘石(煅)495克 石决明(煅)300克 海螵蛸(去壳)283.5克

制法共研为极细粉,过罗,混合均匀。装瓶重0.39克。膏剂:加凡士林油19.2千克,液体石蜡1.92千克,混合均匀后,装瓶管。每管重1.2克。

功能主治明目消肿,散风止痒。暴发火眼,角膜赤红,眼边刺痒,溃烂肿痛。

用法用量用玻璃针沾冷开水点在大眼角内,然后再沾药粉少许(如小米粒大)点在大眼角内。每日二至三次。点后适当休息。膏剂:挤出少许,人大眼角内。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处方9、黄连羊肝丸

处方黄连20g 胡黄连40g 黄芩40g 黄柏20g 龙胆20g 柴胡40g 青皮(醋炒)40g 木贼40g 密蒙花40g 茺蔚子40g 决明子(炒)40g 石决明(煅)40g 夜明砂40g 鲜羊肝160g

性状为黑褐色的大蜜丸;味苦。

炮制以上十四味,将鲜羊肝切碎、蒸熟、干燥,与其余黄连等十三味掺匀,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20~15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泻火明目。用于肝火旺盛,目赤肿痛,视物昏暗,羞明流泪,胬肉攀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1~2次。

规格每丸重9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10、如圣散

处方蛤粉 青葙子 石决明各15克

功能主治治肝虚雀目,夜不见物。

用法用量上三味药,为细散,用牛肝60克批开,掺药5克在内,麻绳扎定,用米泔水煮熟,细嚼9克,米饮下,临卧服。亦可用鸡、兔肝煮药。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

处方11、菊花决明散

处方草决明 石决明(东流水煮一伏时,另研极细入药)木贼草 防风 羌活 蔓荆子 甘菊花甘草(炙)川芎 石膏(另研极细入药)黄芩各15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祛翳明目。治风热上攻,目中白睛微变青色,黑睛稍带白色,黑白之间,赤环如带,谓之抱轮红,视物不明,睛白高低不平,甚无光泽,口干舌苦,眵多羞涩。

用法用量每服6克,以水230毫升,煎至180毫升,食后连末服。

备注方中草决明、石决明、木贼草明目祛翳为君;防风、羌活、蔓荆子、甘菊花散风升阳为臣;甘草、川芎和气顺血为佐;黄芩、石膏清除邪热为使。配合同用,共成疏风清热,祛翳明目之功。

摘录《原机启微》卷下

处方12、神效卫生散

处方羌活 白芷 穿山甲(炒)石决明(煅)乳香 没药 生大黄各30克 沉香15克 防风 蝉蜕 僵蚕各15克

功能主治治痈疽,发背,脑疽,丹瘤,瘰疬,恶毒疔疮,湿痰流注。

用法用量各为末,和匀,每服15克,用归尾30克,黄酒500毫升,煎至400毫升调服。预用金银花30克,煎汤200毫升,漱口咽下。盖卧,汗下,任其自然。使痈疽未成者自消,已成者即溃,将溃者余毒自去,新血自生,功效甚速。

摘录《外科大成》卷一

处方13、决明子散

处方黄芩 甘菊花(去枝、梗)木贼 决明子 石膏 赤芍药 川芎 川羌活(去芦)甘草 蔓荆子 石决明各30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风热毒气上攻,眼目肿痛,或卒生翳膜,或赤脉胬肉,或痒或涩,羞明多泪,或始则昏花,渐成内障。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90毫升,食后服。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处方14、救睛散

处方川芎 防风 羌活 甘草 木贼 石膏 薄荷 菊花 石决明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阴阳不和,五脏壅热,肝膈毒风上冲,眼目热极,珠碜泪出,忽然肿痛难忍。

用法用量每服9克,茶清送下。

摘录《银海精微》卷上

处方15、补肾磁石丸

处方磁石(烧通赤用,醋淬七次)肉苁蓉(酒浸,切,焙)菟丝子(酒浸一宿,慢火焙干)甘菊花 石决明各30克

制法上五味,捣罗为末,用雄雀15个(去毛、嘴,足,留肠肚),以青盐60克,水2升,同煮至雄雀烂、水欲尽为度,取出先捣如膏,和药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肾精气虚,眼目昏暗,远视不明,时见黑花,渐成内障。现用于假性近视,或屈光不正。

用法用量每次20丸,空腹时用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

处方16、烂翳散

处方朱砂 石决明 珍珠末各15克 曾青 硇砂 龙脑各0.3克

制法上药共研极细末。

功能主治祛翳明目。治眼目翳障。

用法用量每夜取少许干点眼中。

摘录《眼科龙木论》卷三

处方17、红花散瘀汤

处方当归尾 皂角针 红花 苏木 僵蚕 连翘 石决明 穿山甲 乳香 贝母各3克 大黄9克 牵牛6克

功能主治治便毒。入房忍精,强固不泄,瘀精浊血凝结,两胯或小腹肿痛,小便涩滞。

用法用量上药用水、酒各200毫升,煎至320毫升,空腹时服。大便五六次后,方吃稀粥补之。

摘录《外科正宗》卷三

处方18、疳积散

处方石燕(煅)100克 石决明(煅)100克 使君子仁100克 鸡内金(炒)50克 谷精草50克 威灵仙50克 茯苓100克

制法以上七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

功能主治消积治疳。治小儿疳积,面黄肌瘦,腹部臌胀,消化不良,目翳夜盲。

用法用量每次9克,用热米汤加糖少许调服,一日二次,三岁以内小儿酌减。

摘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处方19、黄连闭管丸

处方胡黄连(净末)30克 穿山甲(麻油内煮黄色)石决明(煅)槐花(微炒)各15克

制法上药研细末,炼蜜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治痔漏。

用法用量每服3克,空腹时用清米汤送下,早、晚各一次。至重者,四十日而愈。如漏之四边有硬肉突起者,加蚕茧20个,炒末和人药中。

摘录《外科正宗》卷三

处方20、密蒙花散

处方密蒙花 羌活 菊花 石决明 木贼 黄柏 白蒺藜 黄芩 蔓荆子 青葙子 枸杞子

功能主治治拳毛倒睫。

用法用量每服9克,茶送下。水煎亦可。

摘录《银海精微》卷上

处方21、解毒天浆散

别名解毒大黄散(《嵩崖尊生》卷六)。

处方石决明(生研),僵蚕 川山甲(土炒)防风 连翘 羌活 乳香 甘草 金银花 黄连 归尾各3克 大黄9克 天花粉(新鲜未晒者)120克(石臼内捣烂,投水一碗,搅匀,绞去滓用)

功能主治活血解毒,泻火通便。治脑疽积毒日深,坚肿木硬,口燥舌干,恶心烦渴,六脉沉实有力,大便闭结不通者。

用法用量上用花粉净汁350毫升,同药煎至280毫升,入酒适量,空腹时热服,大便三次后,方用饮食。

注意忌食煎、炒、发物。

摘录《外科正宗》卷二

处方22、结毒紫金丹

处方龟版(放炭火上炙焦,用新安酒浆,浓笔蘸浆涂上,反复炙涂三次,以焦黄为末)60克 石决明(用九孔大者,煅红,童便内渍之,为末)朱砂(明亮者,为末)各6克

制法共再碾极细,烂米饭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治杨梅结毒,筋骨疼痛,日久腐烂臭败,不堪闻者;或咽喉唇鼻破坏,诸药不效者。

用法用量每服3克,量病上下,食前后服。筋骨疼痛者酒下,腐烂者土茯苓汤下。

摘录《外科正宗》卷三

处方23、决明夜灵散

处方石决明(另研)夜明砂(另研)各6克 猪肝30克(生用,不食猪者,以白羯羊肝代)

功能主治治夜盲。

用法用量上二药和匀,以竹刀切猪肝作两片,将药末铺在一片肝上,以另一片合之,麻皮缠定,不使药末漏出。用米泔水500毫升入砂罐内,将肝放人,煮至200毫升,临卧前连肝带药汁服下。

摘录《原机启微》卷下

处方24、车前散

处方车前子 菊花 蝉蜕(烧灰)甘草(炙,锉)京三棱(炮,锉)石决明(研)草决明(炒)各30克 井泉石60克 枳实(麸炒)7.5克

制法上九味,捣罗为散。

功能主治主眼生翳膜,遮障睛瞳。及内障膏盲。

用法用量每服4.5克,食后用熟水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二

处方25、大明复光散

处方当归尾(酒洗)生地黄(酒浸)黄柏(酒炒)黄连 黄芩 柴胡 白茯苓 枳壳 羌活 防风 荆芥 石膏(煅)甘菊花 蝉蜕 车前子(炒)密蒙花 白蒺藜(炒)木贼(童便浸,焙)青葙子(炒)羚羊角 石决明(煅)甘草

功能主治主目赤,目昏,羞明怕日,目痒流泪,翳膜遮睛。

用法用量上药为末,每服30克,食后温服。

摘录《古今医鉴》卷九

处方26、明目地黄丸

处方熟地240克 茯苓 牡丹皮(酒炒)各90克 泽泻(盐酒炒)90克 怀山药(炒)120克 山茱萸肉(酒炒)120克 白芍药(炒)白菊花 当归 枸杞子 白蒺藜(炒)各90克 石决明120克

制法共研细粉,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视物模糊,目涩羞明。

用法用量每服9克,淡盐汤送服。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上海方)

处方27、散偏定痛饮

处方生地30克,当归15克,川芎20克,赤芍20克,白芍2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白蒺藜15克,天麻10克,石决明30克,牛子20克,升麻10克,地骨皮30克,白芥子15克,细辛6克,白芷10克,甘草10克,止痉散(分冲)6克。

功能主治活血通络,平肝祛风,止痛。主气滞血瘀,风痰阻络。(三叉神经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靳文清方

处方28、羚羊镇痉汤

处方羚羊角粉1克(冲)生石决明30克 生石膏30克 龙胆草10克 僵蚕10克 全蝎3克 钩藤12克

功能主治清热平肝,熄风镇痉。治温病高热不退,热极动风而致颈项强直,四肢痉挛抽搐。

用法用量水煎服。神昏,加安宫牛黄丸1粒。

摘录《温病刍言》

处方29、开光复明丸

处方栀子60克 川连120克 黄芩 黄柏 大黄各60克 泽泻 元参 红花 胆草各30克 赤芍 归尾各36克 菊花60克 防风30克 生地36克 石决明 蒺藜各60克 羚羊角3克 冰片15克

制法共为细面,炼蜜为4.5克丸,金箔上衣,蜡皮封固。

功能主治清心肺,退云翳,明目散风。治翳障。

用法用量每服2丸,白水送下。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大同方)

处方30、天麻退翳散

处方当归30克(好酒浸,焙干)熟地黄30克(酒浸,焙干)川芎45克 赤芍药75克(热水泡)白僵蚕30克(热水泡过,洗去丝,姜汁炒)蝉蜕50个(水泡,洗,去头、足)羌活 防风 荆芥 木贼各30克(去根、节)石决明30克(烧过存性)白蒺藜45克 白芷45克 甘草21克 麦门冬60克 黄芩 尾羊角 天麻(炒存性)厚枳壳(炒)蔓荆子各30克(打少碎)菊花30克 密蒙花21克

功能主治治垂帘翳障,昏暗不明。

用法用量共二十一味,每服莲子3个,灯心7根,水300毫升。煎至240毫升,食后温服。眼红,加黄连。

摘录《银海精微》卷下

处方31、阿胶鸡子黄汤

处方陈阿胶6克(烊冲)生白芍9克 石决明15克(杵)双钩藤6克 大生地12克 清炙草1.8克 生牡蛎12克(杵)络石藤9克 茯神木12克 鸡子黄2枚(先煎代水)

功能主治滋阴熄风。伤寒邪传少阴,水亏火亢,液涸动风,筋脉拘挛,手足瘈疭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处方32、梦灵丸

处方羊子肝(去皮、膜,薄批作片,线串,日中晒)7叶 太阴玄精石(研)石决明(洗净)黄连(去须)各30克 蕤仁(研)15克

制法上五味,捣研为末,用陈粟米粥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肝明目。治肝气不足,翳膜昏暗,久不见物。

用法用量临卧,以好茶送下20丸。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

处方33、神效散

处方石决明 黄连(去须)密蒙花各30克

制法上三味,捣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眼病时见黑花,羞明,经年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6克,食后及临卧时用熟水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九

处方34、镇肝丸

处方山芋 茺蔚子各60克 防风(去叉)45克 石决明(别捣研)车前子 细辛(去苗叶)人参 白茯苓(去黑皮)柏子仁(捣研)各30克

制法上九味,捣研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内障眼。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茶清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二

处方35、黄连羊肝丸

处方黄连 黄柏 龙胆草各600克 草决明 石决明(生)密蒙花 青皮(炒)柴胡 木贼草 胡黄连 黄芩 夜明砂 茺蔚子各1.2千克 鲜羊肝5千克(煮熟,连汤炮制)

制法上药共研粗末,将煮熟羊肝串起,晒干或烘干,研为细粉过罗,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

功能主治清肝明目。治肝虚火盛,两目昏暗,羞明怕光,胬肉攀睛。

用法用量每服1丸,日服二次,温开水送下。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辛辣食物。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处方36、石决明散

处方石决明 井泉石 石膏(碎)各30克 黄连(去须)菊花各6克 甘草(生锉)30克

制法上六味,捣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肝脏热壅,目赤涩痛。

用法用量每服6克,浓煎竹叶汤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

处方37、紫金丹

处方龟版(酒炙三次焦黄)60克 石决明(煅红,童便渍)朱砂各6克

制法上药为末,烂米饭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治杨梅结毒,疼痛腐烂,甚至咽喉唇鼻破坏者。

用法用量每服3克,量病大小,食前后服之。筋骨疼痛,用酒送下;腐烂,用土茯苓汤送下。至重者,四十日愈。

摘录《仙拈集》卷四

处方38、天麻钩藤饮

处方天麻9克 钩藤(后下)12克 生石决明(先煎)18克 山栀9克 黄芩9克 川牛膝12克 杜仲9克 益母草9克 桑寄生9克 夜交藤9克 朱茯神9克

药理作用对正常及高血压狗条件反射及血压的影响《中医药研究参考》1975(9):25~26,本方200%水煎剂,在每条犬每日80毫升,给药10~22日的剂量下,对高级神经活动处于正常状态的犬,不发生影响;但当高级神经活动发生障碍时,有一定的调整作用;对正常犬没有降压效果,对高血压犬则有一定的降压作用。从实验结果看来,天麻钩藤饮既有降压作用,又有调节高级神经活动的作用,这为本方用于某些类型高血压病的疗效提供了部分药理理论基础。

功能主治清热平肝,潜阳熄风。治肝经有热,肝阳偏亢,头痛头胀,耳鸣目眩,少寐多梦;或半身不遂,口眼喎斜,舌红,脉弦数。现用于高血压病。

用法用量水煎服。

备注方中天麻、钩藤、石决明平肝熄风;山栀,黄芩清肝泻火;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夜交藤、朱茯神养心安神;益母草活血利水;牛膝活血通络,引血下行。诸药合用,共成清热平肝,潜阳熄风之效。

摘录《杂病证治新义》

处方39、消障汤

处方土白术10克,杭白芍15克,当归10克,柴胡6克,青葙子12克,茺蔚子10克,枸杞子10克,车前子10克,石决明15克,决明子15克,香附10克,夏枯草15克,生地15克,甘草3克。

功能主治疏肝理脾,清心益肾。主肝郁,肾虚。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处方40、蝉花无比散

处方蛇蜕(微炙)30克 蝉蜕(去头、足、翅)60克 羌活 当归(洗,焙)石决明(用盐同东流水煮一伏时,漉出,捣研如粉)川芎各90克 防风(去叉枝)茯苓(去皮)甘草(炙)各120克 芍药(赤者)390克 蒺藜(炒,去刺)250克 苍术(浸,去皮,炒)60克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主风气攻注,眼目昏暗,险生风粟,或痛或痒,渐生翳膜,视物不明;及久患偏正头风,牵搐两眼,渐渐细小,眼眶赤烂;并治小儿疮疹入眼,白膜遮睛,赤涩隐痛。

用法用量每服9克,食后用米泔或茶清调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七

处方41、神授卫生汤

处方羌活2.4克 防风 白芷 穿山甲(土炒,研)沉香 红花 连翘 石决明(煅)各1.8克 金银花 皂角刺 归尾 甘草节 花粉各3克 乳香1.5克 大黄(酒拌炒)6克

功能主治治痈疽发背,脑疽对口,丹瘤瘰疬,恶毒疔疮,湿痰流注;及婴儿杨梅毒,通身糜烂。

用法用量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病在上部,先服药,随后饮酒适量,病在下部,先饮酒适量,随后服药,以行药势。使未成者即消,已成者即溃。脉虚便溏者,去大黄。

摘录《外科正宗》卷一

处方42、决明丸

处方石决明15克 车前子 黄连(去须)各60克

制法上三味,捣罗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目暴赤肿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5丸,食后米饮下,日二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O六

处方43、视星膏

处方黄连 苦参各3克 乌鱼骨 蕤仁(去皮)草龙胆 白丁香 石决明各15克

制法上药七味,用水300毫升,熬至50毫升,去滓,入白沙蜜120克再熬稠,入轻粉、铜绿、龙胆各1.5克,马牙消、硇砂、硼砂、乳香各6克,再研为细末,一处和匀,入前膏内,瓷盒内收之。

功能主治治眼目失明,及多种眼病。

用法用量每点3~5箸。

摘录《永乐大典》卷一一四一三引《经验普济加减方》

处方44、镇肝饮

处方菊花 旋复花 石决明 茺蔚各3克 车前子 蔓荆子 枸杞子各4.8克

功能主治治黑风内障。

用法用量加灯心30茎,水煎,食后服。

摘录《丹台玉案》卷三

处方45、胶地寄生汤

处方陈阿胶(烊冲)1钱半,细生地3钱,桑寄生3钱,黄耆3钱,川斛3钱,甘杞子1钱半,浙茯苓1钱半,九孔石决明(生打)1两。

功能主治血虚络空,肝厥胃痛,痛引背胁,头晕嘈杂,两膝胫冷。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处方46、黑光汤

处方千里光1大把,苍术苗1中把,朝东墙头草1小把。

制法上药同水入罐内,绢帛包裹,勿令泄气,煮百沸。

功能主治鹅掌风。

用法用量先用麝香擦患处,后以药熏之。2-3次即愈。

摘录《疡医大全》卷二十八

处方47、黄连膏

处方黄连多用,鸡柏根多用,地薄荷、田茶菊、嫩桕叶、苦花子、苦参根、地胡椒、七层楼、地芫荽、千里光(即黄蛇草)各等分。

功能主治目中赤脉如火,溜热炙人。

用法用量上水煎,去滓滤净,复煎候汁如稀饴样,入冬蜜相停,即以碗盛放入汤瓶口上重汤蒸顿成膏,入阳丹1两和匀,更入朱砂、硼砂各1钱,片脑、麝香各1分为妙。

摘录《准绳·类方》卷七

处方48、膏药

处方千里光自然汁10两,煮酒6两,肉当归5钱,大黄5钱,赤芍5钱,肉桂5钱,生地5钱,元参5钱,苦参5钱,踯躅花5钱。

制法文火煎浓,约存汁1碗许;用麻油24两,加头发3两,煎至滴水成珠,入前药汁,文火煎和,加研细铅粉,密陀僧各5两,缓缓搅转,候火候却好,滴水不老不嫩,离火,加入研细乳香、没药、黄占、白占各3钱,麝香3分,粉霜1钱,收罐坐水中,去火毒。

功能主治拔毒吸脓,暖筋骨,长肌肉。主杨梅疮及癣疮、鹅掌风,结毒破烂。

用法用量摊之,用重汤顿软贴。

摘录《外科图说》卷四

处方49、呼脓长肉比天膏

处方金银花1两,合欢皮1两,荆芥穗1两,白芷梢1两,赤芍药1两,当归尾1两,怀生地1两,皂角刺1两,番木鳖1两,蓖麻子1两,山慈姑1两,金线重楼1两,乌梅肉1两,土木鳖1两,紫苏叶1两,骨碎补1两,金钗草1两,刘寄奴1两,玄胡索1两,穿山甲1两,麻黄1两,玄参1两,桃仁1两,防风1两,羌活1两,独活1两,连翘1两,黄耆1两,白及1两,苏木1两,红花1两,川芎1两,乌药1两,甘草1两,苍耳1两,南星1两,蝉蜕1两,蜈蚣1两,五倍1两,蒲黄1两,降香1两,大黄1两,石斛1两,草乌1两,蓬术1两,半夏1两,肉桂1两,川乌1两,姜黄1两,漏芦1两,象皮1两,黄连1两,黄柏1两,山栀1两,败龟版1两,牙皂1两,川椒1两,白蔹1两,苍术1两,苦参1两,僵蚕1两,杏仁1两,蜂房1两,血余1两,蛇蜕1两,鸡肫皮(以上拣选道地精制者,洗去土,去芦头)1两,葱汁1两,千里光汁1两,姜汁1两,金灯光汁(以上熬膏听用)1两,象牙末1两,血竭1两,樟脑1两,木香1两,麝香2钱(共9味,另研极细末无声者,听用),上好山东飞丹2斤(水飞过,炒过,筛净,20两),上好面粉2斤(炒过,筛净,28两),龙骨(醋煅)4两,无名异4两,海螵蛸(去壳,煅)4两,赤石脂(煅)4两(共为极细末无声者,听用),上好黄蜡1斤,白蜡4两,菜油13斤(麻油更妙),嫩松香半斤。

制法将药片入油浸,春五、夏三、秋七、冬十日,取出,入锅内,文、武桑柴火熬至药焦油黑为度,用铁线细眼杓取出滓,冷定,竹箩滤过,用槐枝一尺比大筯者频频搅之;次下4味草膏;次下黄占、白蜡;次下龙骨等4味,搅;次下黄丹,频频搅之;面粉用绢筛筛下,滴水成珠,候冷定,方下乳香等9味,细筛下,频频搅之,候成膏入缸内,理土1日,水浸1日,方可用。火色太早则药嫩.太迟则老,嫩则油散不成膏,老则药耗而难化。切忌火发,仔细;如遇泛起,用锅盖盖之,切不可浇水,浇水反使火气上冲,最宜慎之。每生药片5两,用生油1斤;每生油1斤,熬熟药油10两;每药油1斤,点丹6两;每飞丹1斤,水飞9两;每粉1斤,可炒至14两。

功能主治诸般痈疽,肿毒,痔漏,恶疮,便毒,臁疮,湿毒,下疳,瘰疬,脓窠,血癣,肥疮,结毒。

用法用量方中葱汁、千里光汁、姜汁、金灯光汁用量原缺。又:麝香二钱下云共九味,但象牙末至麝香只有五味,疑脱。

摘录《疡科选粹》卷八

处方50、补脑还睛丸

处方雌黄(火煅,入醋研)3钱,千里光(酒拌,炒)1钱,菟丝子(酒浸,炒)1钱,川木贼(去节,童便浸1日)1钱,杏仁(去皮尖)1钱,茺蔚子1钱,荆芥穗1钱,甘菊花1钱,羌活1钱,防风1钱,蛇蜕(酒浸,焙)1钱,石决明(煅)1钱,川芎1两,白蒺藜1两,蝉蜕1两,苍术1两,酒蒸地黄1两。

制法上各为末,和匀,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肝气上冲,脑汁大坠,翳膜卷。

用法用量每服1丸,薄荷汤或好茶送下,日3次。

摘录《慈幼新书》卷二

处方51、花叶洗剂

处方野菊花1500g,千里光1000g,土荆芥500g,食盐30g。

功能主治湿润糜烂性皮肤病。

用法用量水加至药面,煎出1/2-1/3药液,用作湿敷。

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处方52、龙砂

处方蚕砂1斗(合千里光烧灰,以滚童便淋汁5碗),甘石2两(打碎如豆,入铜锅内,用白童便浸出2指,桑柴煮干,取起,再浸再煮,如此7次,尝苦咸味方止。如淡再煮。每次要焙干,取起听用。)。

制法上药入铜锅内,桑柴火徐徐煮至汁尽为度,煅红,冷成腻粉;入朱砂1钱5分,听用。

功能主治目赤肿痛疴痒;云膜胬肉,赤白翳障。

用法用量原书用本方,须兑虎液、五烹、冰片合用。

摘录《眼科阐微》卷四

处方53、鱼败银海汤

处方鱼腥草31克,败酱草31克,金银花18克,海金沙24克,苦参12克,车前草15克,石苇12克,地肤子18克,千里光15克,黄芩12克,白花蛇舌草31克。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主下焦湿热。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兰学良方

处方54、葛根

处方葛根、白矾、千里光等量。

制法共研为细末,密封包装,每袋40克。

功能主治据报道,用本方治疗足癣及合并症238例,经3个疗程后,痊愈194例,显效26例,好转15例,总有效率为98.74%。

用法用量每晚取药粉1袋,倒入盆中,加温水约3000毫升,搅匀,将患足浸于药水中20分钟,7日为1疗程。

摘录《外治方》

处方55、千柏鼻炎片

处方千里光2424g 卷柏404g 羌活16g 决明子242g 麻黄81g 川芎8g 白芷8g

性状本品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棕黑色;味苦。

炮制以上七味,羌活、川芎、白芷粉碎成细粉;其余千里光等?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4/292190.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136ec2'>奈都铀逯蠖危喜⒓逡海斯艘号ㄋ醭沙砀啵尤肷鲜銮蓟睢⒋ㄜ旱认阜郏煸龋稍铮鬯槌上阜郏瞥煽帕#怪瞥?000片,包糖衣,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祛风,宣肺通窍。用于风热犯肺,内郁化火,凝滞气血所致的伤风鼻塞,时轻时重,鼻痒气热,流涕黄稠,或鼻塞无歇,嗅觉迟钝;急、慢性鼻炎,鼻窦炎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4片,一日3次。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56、野菊煎剂

处方野菊花750克 千里光500克 侧柏叶500克 土荆芥250克 食盐15克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解毒。治春夏季节,因食灰菜、苋菜、野艾、紫云英、野木耳、番瓜叶、麻芥菜、委陵莱(翻白草)等,又经烈日曝晒,颜面、手足背发痒刺痛,随即高度浮肿,颜面肿大,眼合成线,唇口外翻,指不能屈,皮肤暗红发亮,起瘀斑浆疱,低热倦怠者。

用法用量加水至药面,煎至三分之一量,湿敷外用。

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处方57、甲乙归藏汤

处方真珠母8钱,龙齿2钱,柴胡1钱(醋炒),薄荷1钱,生地6钱,归身2钱,白芍1钱5分(酒炒),丹参2钱,柏子仁2钱,夜合花2钱,沉香5分,红枣10枚,夜交藤4钱(切)。

功能主治身无他苦,饮食如常,惟彻夜不寐,间日轻重,如发疟然,起伏而又延久不愈,左关独弦数,余部平平者。

摘录《医醇剩义》卷一

处方58、真珠丸

别名真珠母丸(《保婴撮要》卷十)、珍珠母丸(《张氏医通》卷十四)。

处方真珠母(贝壳的真珠层,研如粉)22克 当归(洗,去芦,薄切,焙干后称)熟干地黄(酒洒,九蒸九曝,焙干)各45克 人参(去芦)酸枣仁(微炒,去皮,研)柏子仁各30克 犀角(镑,为细末)茯神(去木)沉香 龙齿各15克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辰砂为衣。

功能主治平肝镇心,养血益气。治肝阳偏亢,气血两亏,心神不宁,卧则自觉神魂离体,惊悸多魇,通夕无寐。

用法用量每服40~50丸,金银薄荷汤下,日午、夜卧各一服。

备注方中真珠母平肝潜阳,镇心安神,配伍熟地黄、当归、人参滋阴养血益气,治从培本着手;酸枣仁、柏子仁、茯神、龙齿均为安神定志之品,使之标本兼顾。至于犀角,取其镇惊安神之效,沉香用以摄纳浮阳,辰砂为衣,金、银煎汤,亦是取其镇惊安神之意。诸药合用,共奏平肝镇心,养血益气之功。

摘录《普济本事方》卷一

处方59、珠粉散

处方真珠母(即大石蚌)1个 炉甘石90克 石膏90克 陈年蚕丝茧30克 赤石脂90克 血竭9克 粉口儿茶30克

制法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生肌长肉。治疮毒脓腐已尽者。

用法用量掺于患处。

摘录《顾氏医径》卷六

本文标签: 中医中药  药材方剂大全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