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烫伤药

医药知识2023-02-09 01:48:35百科知识库

经验烫伤药

经验烫伤药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2味。

经验烫伤药的基本资料

经验烫伤药(《丁甘仁家传珍方选》)

处方炙龟版3两,蝉衣3两,生军3两,荞麦3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止痛。主水火烫伤,皮脱肉烂,疼痛不堪。

用法用量用菜油调敷。

经验烫伤药相关中药材

1、荞麦

别名花麦,三角麦,花麦;乌麦;麦,花荞,甜荞,荞子,乌麦,荍麦,甜养。

来源为蓼科植物荞麦的种子。霜降前后种子成热时收割,打下种子,晒干。

生境分布全国各地都有分布和栽培。本植物的茎叶(养麦秸),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功能主治开胃宽肠,下气消积。治绞肠痧,肠胃积滞,慢性泄泻,噤口痢疾,赤游丹毒,痈疽发背,瘰疬,汤火灼伤。①孟诜:“实肠胃,益气力,续精神,能炼五脏滓秽。”②《纲目》:“降气宽肠,磨积滞,消热肿风痛,除白浊白带,脾积泄泻。”③《本草备要》:“解酒积。”④《安徽药材》:“治淋病。”⑤《中国药植图鉴》:“可收敛冷汗。”

2、龟版

别名龟甲,神屋,龟壳,败龟甲,败将,败龟版,龟筒,龟下甲,龟底甲,龟腹甲,元武版,坎版,拖泥板。

来源为龟科动物乌龟的甲壳(主要为腹甲)。全年均可捕捉,但以秋、冬为多。杀死后,剔除筋肉,取其腹甲,洗净,晒干或晾干,称为“血版”。如煮死后所取的腹甲,称为“汤版”。过去商品均为腹甲,近年来亦开始采用背甲。

生境分布多群居,常栖息在川泽湖池中,肉食性,常以蠕虫及小鱼等为食。生活力很强,数月断食,可以不死。分布河北、河南、江苏、山东、安徽、广东、广西、湖北、四川、云南、陕西等地。主产湖北、安徽、湖南、江苏、浙江等地。此外,广东、四川、贵州、福建、陕西、河南、上海等地亦产。

性状干燥的腹甲,略呈板片状,长方椭圆形,肋鳞板附于两侧,略呈翼状。长10~20厘米,宽7~10厘米,厚约5毫米,外表面黄棕色至棕色,有时具紫棕色纹理,内:表面黄白色至灰白色。由12块腹鳞甲相对嵌合而成,嵌合处呈锯齿状缝,前端较宽,略呈圆形或截形,后端较狭且内陷,呈V形缺刻,两侧的肋板由4对肋鳞甲合成,在其两端往往留有1块残缘鳞甲。“血版”表面光滑,外皮尚存,有时略带血痕;“汤版”无光泽,皮已脱落。质坚硬,断面外缘为牙白色,坚实;内为乳白色或肉红色,有孔隙。气腥,味微咸。以血板、块大、完整、洁净无腐肉者为佳。

功能主治滋阴,潜阳,补肾,健骨。治肾阴不足,骨蒸劳热,吐血,衄血,久咳,遗精,崩漏,带下,腰痛,骨痿,阴虚风动,久痢,久疟,痔疮,小儿囟门不合。①《本经》:“主漏下赤白,破症瘕,痎疟,五痔,阴蚀,湿痹,四肢重弱,小儿囟不合”②《别录》:“主头疮难燥,女子阴疮,及惊恚气,心腹痛,不可久立,骨中寒热,伤寒劳复,或肌体寒热欲死,以作汤良,益气资智,亦使人能食”③《药性论》:“灰治脱肛”④《四声本草》:“主风脚弱,炙之,末,酒服”⑤《日华子本草》:“治血麻痹”⑥《本草衍义》:“补心”⑦《日用本草》:“治腰膝酸软,不能久立”⑧朱震亨:“补阴,主阴血不足,去瘀血,止血痢,续筋骨,治劳倦,四肢无力”⑨《本草蒙筌》:“专补阴衰,善滋肾损”⑩《纲目》:“治腰脚酸痛,补心肾,益大肠,止久痢久泄,主难产,消痈肿,烧灰敷臁疮”⑾《本经逢原》:“烧灰酒服,治痘疮”⑿《医林篆要》:“治骨蒸劳热,吐血,衄血,肠风痔血,阴虚血热之症”

本文标签: 药学  方剂大全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