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草(别名荠宁、雪见草、雪里青、癞子草、癞团草、癞疙宝草、蛤蟆草、猪婆草),苦、辛,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凉血止血。用于扁桃体炎,肺结核咯血,支气管炎,腹水肿胀,肾炎水肿,崩漏,便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外用治痈肿,痔疮肿痛,乳腺炎,阴道炎。本文介绍了含有荔枝草的处方25个。
处方1、搽痔散处方大五倍子1个(敲一小孔),荔枝草(阴干)。
制法上将荔枝草为末,填满五倍子,用湿纸包煨五倍子片时,取出待冷,去纸研细。
功能主治痔漏,肿痛难忍。
用法用量每用1钱,加轻粉3钱,冰片5厘,和研令匀。先以温水洗净,后将药搽痔上。
摘录《仙拈集》卷四
处方2、草膏处方荔枝草(一名长青草,又名雪里青)。
制法煎浓汁,去滓,再熬成膏。
功能主治瘰疬。
用法用量摊贴患处,不拘已穿未穿,俱效;若未穿,将先起的疮灸1艾,然后贴之;若已穿者,不必灸。
摘录《虺后方》
处方3、固本暖脐膏药处方真麻油1斤4两,甘草片2两,天冬5钱,麦冬5钱,熟地5钱,肉苁蓉5钱,牛膝5钱,枸杞5钱,当归5钱,杜仲5钱,汉防己5钱,防风5钱,羌活5钱,独活5钱,川芎5钱,续断5钱,锁阳5钱,虎胫骨5钱,桃仁5钱,远志肉5钱,杏仁5钱,菟丝子5钱,巴戟肉5钱,蛇床子5钱,红花5钱,木鳖子5钱,姜黄片5钱,延胡索5钱,南星5钱,半夏5钱,天麻5钱,威灵仙5钱,淫羊藿5钱,骨碎补5钱,鹿茸5钱,肉桂5钱,附子5钱,蓖麻仁5钱,紫梢花5钱,谷精草5钱,肉蔻5钱,益智仁5钱,人参5钱,黄耆5钱,何首乌5钱,苏木屑5钱,苍术5钱,五灵脂5钱,白僵蚕5钱,川山甲5钱,苍耳子5钱,麻黄5钱,荔枝草5钱,三角尖5钱,益母草5钱,清风藤5钱,五味子5钱,皂角刺5钱,粟壳5钱,诃子肉5钱,葱子5钱,韭子5钱,东丹(飞净,炒黑色)10两,嫩松香(绞去脚,提至色白)4两,嫩黄蜡(提净脚)4两,硫黄(制净末)3钱,雄黄(制净末)3钱,龙骨(制净末)3钱,牡蛎(制净末)3钱,玄精石(制净末)3钱,赤石脂(制净末)3钱,乳香(制净末)3钱,没药(制净末)3钱,沉香(制净末)3钱,丁香(制净末)3钱,木香(制净末)3钱,麝香(制净末)3钱,蟾酥(制净末)3钱,阳起石(制净末)3钱,阿芙蓉(制净末)3钱。
制法第一次,真麻油以桑柴火熬透,第二次,甘草片入油熬焦,去滓;第三次,天冬至韭子60味药入油熬焦,重绵绞去滓净;第四次,东丹入油搅匀;第五次,嫩松香入油搅匀,以时候之寒暖,看老嫩出火;第六次,嫩黄蜡入油搅匀;第七次,硫黄至赤石脂六味药入油搅匀,候冷;第八次,再入乳香至木香5味药搅匀;第九次,临用时加入麝香、蟾酥、阳起石、阿芙蓉。
功能主治培元益气,祛寒和血,调补精气。主男子先天不足,下元虚冷,劳伤痿痹,腰膝酸疼,精寒阳萎,白浊阳遗;妇人经水不调,沙淋白带,子宫虚冷,难嗣半产;暴泻久泄,肚腹疼痛;偏身寒湿风痛。
摘录《活人方》卷二
处方4、冬青汁处方过冬青(即荔枝草,正名天明精)5-6枚。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瘰疬。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后以粥饮调下。
摘录方出《广笔记》卷三,名见《仙拈集》卷四
处方5、洗痔枳壳汤处方枳壳60克 癞虾蟆草(一名荔枝草)60克
功能主治缩痔消肿。治痔疮肿痛,肛门下坠。
用法用量用水450毫升,将上二味煎数沸,先熏后洗。良久,留再热熏洗,甚者三次即消。
摘录《外科正宗》卷三
处方6、草膏处方荔枝草(一名长青草,又名雪里青)。
制法煎浓汁,去滓,再熬成膏。
功能主治瘰疬。
用法用量摊贴患处,不拘已穿未穿,俱效;若未穿,将先起的疮灸1艾,然后贴之;若已穿者,不必灸。
摘录《虺后方》
处方7、驰源散处方猪荷草、旱莲草、雪里青、水萍。
功能主治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上药取汁,再磨山豆根和服。
摘录《痘疹传心录》卷十五
处方8、冬青汁处方过冬青(即荔枝草,正名天明精)5-6枚。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瘰疬。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后以粥饮调下。
摘录方出《广笔记》卷三,名见《仙拈集》卷四
处方9、冬青汁处方过冬青(即荔枝草,正名天明精)5-6枚。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瘰疬。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后以粥饮调下。
摘录方出《广笔记》卷三,名见《仙拈集》卷四
处方10、淋渫药鸡冠散别名淋渫鸡冠散
处方鸡冠花1两,凤眼草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五痔。肛边肿痛,或生鼠乳,或穿穴,或生疮,久而不愈,变成漏疮者。
用法用量淋渫鸡冠散(《卫生宝鉴》卷十七)。
摘录《御药院方》卷八
处方11、榼藤子丸处方黄耆2两,枳实2两,槐花2两,荆芥穗2两,凤眼草2两,榼藤子1对(炙),皂子300个(炙)。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肠风泻血,湿热内甚,因为诸痔久而不治,乃变成瘘。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空心酒送下;米饮亦得。
注意忌油腻、生冷、猪、鱼、臭血物等。
摘录《宣明论》卷十三
处方12、槐角煎处方凤眼草(用仁子,此乃樗坂壳)1两,槐角1两,地榆1两,枳壳1两,荆芥穗半两,密陀僧(火煅)半两,槐花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男子妇人下血。
用法用量每服15丸,不拘时候,妇人淡醋汤送下。
摘录《鸡峰》卷十七
处方13、淋渫药处方威灵仙1两(去土),荆芥穗1两(去土),商枳壳1两(炒,去瓤),乳香1两,凤眼草2两,细辛2钱半(去苗)。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肠风痔疾,经久不愈,痔已成漏,疮口脓汁涓涓不绝,及疮口有虫,痒痛不止者。
用法用量每用药3两,以水1大升半,同煎至1升,滤去滓,稍热淋洗患处。如已冷,再温热更选1遍。如洗罢,用绵或熟白绢揩干上药。如疮已破,不须上药,只淋洗。
摘录《御药院方》卷八
处方14、金凤散处方凤眼草3分,粟壳2钱,母黑豆20丸,公枣儿3枚。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男子、妇人赤白痢疾。
用法用量白痢用白粟壳;赤痢用赤粟壳。
注意忌冷水。
摘录《普济方》卷二—一
处方15、回阳无价至宝丹处方川楝子(取肉)2两,乌药2两,川牛膝1两,熟地黄1两,蛇床子1两,茯神1两,穿山甲1两,肉苁蓉1两,巴戟1两,五味子1两,人参1两,泽泻1两,大茴香1两,槟榔1两,乳香3钱,沉香5钱,檀香5钱,凤眼草2钱,鹿茸1两,仙灵脾1两,甘草1两,破故纸1两,菟丝子1两,葫芦巴1两,莲心5钱。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五劳七伤,四肢无力,下元虚冷,夜梦遗精,阳痿。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原书巴蜀本作"壮阳无价至宝丹"。
摘录《遵生八笺》((纟玄)雪居本)卷十七
处方16、产后救生丸处方百草霜4两,川芎5钱,丹参1两,炮姜2两,明天麻1两,飞罗面2两,茯神2两,柴胡5钱,熟地1两,当归2两,阿胶珠1两,麦冬1两,广木香1两,凤眼草1两,京墨5钱,远志2两,红花饼5钱。
制法上为极细末,炼蜜为丸,2钱重,蜡皮封固。
功能主治化滞生新,行瘀止痛。主产后恶露不尽,败血上冲,神昏谵语,不省人事,暴脱下血,脐腹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丸,空心姜汤送下。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沈阳方)
处方17、凤眼丹处方凤眼草(炒)半两,槐角子半两。
制法上一处捣为丸,如花球大。
功能主治肠风痔。
用法用量以薄绵裹,于热坑茵上端坐。1昼夜效。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八四引《施圆端效方》
处方18、回阳无价至宝丹处方川楝子(取肉)乌药各60克 川牛膝 熟地黄 蛇床子 茯神 穿山甲 肉苁蓉 巴戟 五味子 人参 泽泻 大茴香 槟榔各30克 乳香9克 沉香 檀香各15克 凤眼草6.克 鹿含草 仙灵脾 甘草 破故纸 菟丝子 葫芦巴 莲心各15克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五劳七伤,四肢无力,下元虚冷,夜梦遗精,阳痿。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时用好酒送下。
摘录《遵生八笺》卷十七
处方19、苦参酒处方苦参310克 百部90克 野菊花90克 凤眼草90克 樟脑125克
制法将前四种药装人大口瓶内,加入75%酒精(或白酒)5升,泡七天后去滓,加樟脑,溶化后备用。
功能主治灭菌止痒。治脂溢性皮炎,皮肤瘙痒症,单纯糠疹,玫瑰糠疹。
用法用量用毛笔刷涂患处,每日一至二次。
摘录《朱仁康临床经验集》
处方20、炼真丸处方大腹子210克(童便浸,切)茅山苍术(去皮,泔浸,麻油炒)人参茯苓各90克 厚黄柏90克(童便、乳汁、盐水各制30克)鹿茸(大者)1对(酥炙)大茴香(去子)30克 淫羊藿(去刺,羊脂拌炒)泽泻 蛇床子(酒炒)白莲须(酒洗)沉香(另研末,勿见火)五味子各30克 金铃子(即川楝子,酒煮,去皮、核)90克 凤眼草30克(即樗树叶,中有子1粒,形如凤眼。故名。如无,以樗根皮代之。)
制法上药为细末,用干山药细末调糊为丸。
功能主治治高年体丰有痰,饱饫肥甘,恣情房室,上盛下虚者;或髓脏中多着酒湿,精气不纯,不能生子者。
用法用量空腹时淡盐汤送下9~12克,临卧时温酒再服6克。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五
处方21、凤眼草散处方风眼草(拣净,即椿树荚也)4两,褐油麻(水淘净)4两,枳壳(去瓤,麸炒)2两,轻粉1字。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肠风下血。
用法用量每服2钱,空心、食前温酒调下;米饮亦得。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三
处方22、蟾酥丸处方癞虾蟆1个(用油单纸搌住后半截,候眼角张上用油单纸取蟾酥,急去下水活之)、草乌1两(研末)、猪牙皂(研末)各等分。
制法蟾酥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喉风、喉痈、双鹅,喉痹等。
用法用量研末,点患处。
摘录《活人心统》卷三
处方23、洗痔枳壳汤处方枳壳60克 癞虾蟆草(一名荔枝草)60克
功能主治缩痔消肿。治痔疮肿痛,肛门下坠。
用法用量用水450毫升,将上二味煎数沸,先熏后洗。良久,留再热熏洗,甚者三次即消。
摘录《外科正宗》卷三
处方24、洗痔枳壳汤处方枳壳60克 癞虾蟆草(一名荔枝草)60克
功能主治缩痔消肿。治痔疮肿痛,肛门下坠。
用法用量用水450毫升,将上二味煎数沸,先熏后洗。良久,留再热熏洗,甚者三次即消。
摘录《外科正宗》卷三
处方25、百花膏处方透骨草、忍冬藤、蒲公英、鹤虱草、九龙藤、野天麻、旱莲草、半枝莲、地杨梅、豨莶草、苍耳草、紫地丁、地锦草、旱辣蓼、大小青、薄荷叶、灵芝草、鱼腥草、见肿消、血见愁、淡竹叶、南天竹、枸杞、头橘树头、枳(木具)叶、五加叶、接骨木、石楠头、地蜈蚣、篇蓄草、马齿苋、野芥菜、蛇床叶、长青草、慎火草、太湖葱各等分。
制法捣汁,煎加蜜,炼成膏;再加沉香、檀香、冰片、麝香各等分为末入内,收贮于瓷瓶,勿泄气。
功能主治疠风。
用法用量每服1匙,酒下,日3次。
摘录《解围元薮》卷四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