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山慈菇(别名益辟坚、草贝母、土贝母、闹狗药、光慈菇、苦子、光苦子、光姑子),苦;微辛;微温;有毒,散结止痛。主乳腺癌;鼻咽癌;唾腺肿瘤;瘰疬;皮肤肿块;痛风。本文介绍了含有丽江山慈菇的处方21个。
处方1、蒺藜散别名丝三、十九号大畜方
处方白蒺藜(捣去刺)2两,泽兰1两,姜黄1两,卜子1两,楂肉1两,茜草1两,土贝母(净)1两,玄胡索1两5钱,五灵脂1两5钱,槟榔7钱,金银花8钱,乌药6钱,青皮6钱,桃仁(去皮尖)1两2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食积瘀血,痧毒凝滞成块,日久不愈者。
用法用量丝三(《痧症全书》卷下)、十九号大畜方(《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一)。
摘录《痧胀玉衡》卷下
处方2、羚羊黑膏汤处方羚羊角、豆豉、鲜地、桑叶、白蒺黎、牛蒡子、桔梗、前胡、杏仁、土贝母、人中黄。
功能主治喉痧,痧点逼留不化,舌色纯绛鲜泽,尖上起刺。
用法用量是方减去前、桔、杏、豉、人中黄,加滁菊、霍斛、甘草、薄荷为稳;热甚生风,加钩藤。
摘录《喉科家训》卷四
处方3、活血逐瘀汤处方丹参5钱至1两,乌药2至4钱,白僵蚕2至4钱,三棱3至5钱,莪术3至5钱,白芥子3至5钱,厚朴2至4钱,橘红3至5钱,土贝母3至5钱,沉香5分至1钱。
功能主治活血逐瘀,软坚内消。主腹部包块(症瘕),乳房纤维瘤(乳气疽),体表小肿物或寒性脓肿,关节肿胀(鹤膝风)等。
摘录《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处方4、涤肠丸处方冬瓜子2两,土贝母2两,甘草1两5钱,黄耆1两,栝楼1两,枳壳1两,僵蚕(制)1两,肥皂(炒)1两,炙甲片5钱,牛黄3钱,乳香(炙)7钱。
制法上为末,水法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大小肠痈,二便下脓;兼治肺、肝、胃诸内痈。
用法用量每服2钱,开水送下。
摘录《鸡鸣录》
处方5、萃象方处方甘菊、荆芥、红花、甘草、木通、连翘、土贝母、金银花、牛蒡子、紫花地丁各等分,胡桃肉1枚。
功能主治痧证后余毒不清,发为疮疡,红肿者。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一
处方6、大畜方处方白蒺藜2两,泽兰1两,姜黄1两,莱菔子1两,山楂1两,茜草1两,土贝母1两,延胡索1两5钱,五灵脂1两5钱,槟榔7钱,金银花8钱,乌药6钱,青皮6钱,桃仁1两2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食积瘀血,瘀毒凝滞成块,日久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1钱,温酒送下。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一
处方7、降痈散处方薄荷(辛佳者,用叶)1握,野菊花(连根叶)1握,土贝母半握,茅根1握。
制法上干者可为末,鲜者可捣烂,同贝母研匀。
功能主治消肿,止痛,散毒,未成者即消,已成者敛毒速溃。主痛疽诸毒,阳毒炽甚而疼痛势凶者。
用法用量将茅根煎浓汤,去滓,用调前末乘热敷患处,仍留前剩汤顿暖,不时润于药上,但不可用冷汤,冷则不散不行,反能为痛。约敷半日,即宜换之。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处方8、拔毒散处方芙蓉叶4两,大黄9两,黄柏9两,五倍子9两,赤芍9两,甘草9两,白芷9两,土贝母9两,赤小豆15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去毒消肿,活血止痛。主诸毒疮疡,无名肿毒,坚硬无头,焮热疼痛。
用法用量用醋调敷患处。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处方9、黄连解毒汤处方黄连、桔梗、连翘、土贝母、丹皮、甘草梢、黄芩、生地、白僵蚕、玄参。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胎瘤游风。
用法用量水煎服。兼服犀角丸。
摘录《幼科直言》卷五
处方10、防风散结汤处方玄参1钱,前胡8分,赤芍药8分,黄芩8分,桔梗8分,防风8分,土贝母8分,苍术8分,白芷8分,陈皮8分,天花粉8分。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化痰散热。主痰火结滞,睥生痰核。睥外皮内,生颗如豆,坚而不疼。
用法用量水2钟,煎至8分,去滓,食后热服。
摘录《审视瑶函》卷四
处方11、白玉膏处方土贝母1两,大麻子肉5钱,江子仁5钱。
制法槐、柳、桃、桑1寸长,每样7根,先将脂麻油1斤,入铁锅内熬;活鲫鱼1尾,重1斤,或2尾亦可,鱼去肠,入油内煎枯,取出;随入前药与各枝,熬枯去滓,复熬,入炒过铅粉1斤,搅匀,滴水不散,离火,加去油乳香、没药各5钱,研细末,入锅内搅匀,收用。
功能主治一切肿毒恶疮,初起或破烂者。
摘录《痘疹一贯》卷六
处方12、龙虎散处方明雄黄5钱,土贝母4钱,蓖麻仁(去油)4钱,木鳖仁4钱,大蜈蚣10条,蟾酥3钱,大全蝎7个,大山甲7片,僵蚕7条,露蜂房(有子者佳)3钱,大蜘蛛(腿脚要全)3个,凤仙子24粒,朱砂2钱,轻粉2钱,制乳香2钱,制没药2钱,炒铅粉2钱,炒黄丹2钱,寒水石2钱,磁石2钱,硼砂2钱,漂铜绿2钱,牙皂2钱,母丁香2钱,樟脑2钱,黄蜡2钱,白蜡2钱,延胡2钱,白芷2钱,决明2钱,枯矾5分(研),草乌2钱,南星2钱,蝉蜕1钱,蛇蜕1钱。
制法共为末。
功能主治能消、能溃、能提、能敛。主肿毒。
用法用量掺贴。症重,多加犀黄、麝、冰和糁;已长新肉,加桃花散,黄丹、石膏,共研末和掺,免痛。
摘录《理瀹》
处方13、六味消风痰散处方川郁金3钱,五倍子3钱,土贝母2钱,姜黄1钱5分,生半夏3钱,生南星3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风痰结核。
用法用量白蜜调匀,加陈酒少许,敷患处。
摘录《千金珍秘方选》
处方14、加味太乙膏处方黄柏5钱,防风5钱,元参5钱,赤芍5钱,白芷5钱,生地5钱,大黄5钱,归身5钱,肉桂5钱,海藻5钱,昆布5钱,苍术5钱,金银花1两,皂角刺5钱,山慈姑5钱,桂枝5钱,土贝母1两,何首乌1两,苦参1两,连翘花粉1两。
制法上药用麻油5斤浸,春5、夏3、秋7、冬10日,熬枯去渣,入飞过红丹40两收膏,离火入血竭末5钱。
功能主治拔毒收口。主跌打损伤,风寒湿痹,腰腹心胃疼痛,并已溃疮疡。
用法用量摊贴。
摘录《惠直堂方》卷四
处方15、瓜蒌贝母饮处方瓜蒌实3钱,土贝母(去心)3钱,甘草节3钱。
功能主治乳房结核,焮肿。
用法用量水煎服。已溃,加忍冬1两。
摘录《增订胎产心法》卷五
处方16、苍龙丸处方苍耳草虫(立秋后捉)1两,土贝母4两,轻粉2钱2分5厘,血竭3钱,射干4分5厘,冰片3分,雄黄2钱2分5厘,蟾酥4钱(人乳化)。
制法上为细末,为丸如梧桐子大,辰砂为衣,阴干。
功能主治疔肿。
用法用量每服1丸,强壮者2丸,陈酒送下,再以酒尽量饮之。取汗为度。
摘录《千金珍秘方选》
处方17、化坚丸处方大生地4两,川芎(酒炒)2两,白芍(酒炒)2两,川楝子(连核打炒)2两,当归(酒炒)2两,丹参(酒炒)2两,牡蛎(煅)3两,夏枯草(烘)3两,花粉(炒)2两,香附(醋炒)2两,半夏(炒)2两,石决明(煅)3两,郁金(炒)2两,青皮(炒)2两,橘核(炒)3两,全虫(酒炒)1两5钱,沉香(镑研)5钱,茯苓2两,刺藜(炒)2两,土贝母(去心)2两,延胡(炒)2两,柴胡(炒)5钱,苏梗粉1两,两头尖(炒)3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肝经郁火,乳痰、乳癖,及颈项失营、马刀,郁痰疬核。
用法用量每朝服5钱,陈酒送下。
摘录《疡科心得集·家用膏丹丸散方》
处方18、化肝煎处方青皮 陈皮 芍药各6克 牡丹皮 栀子(炒)泽泻(血见下部者用甘草代之)各4.5克 土贝母6~9克
功能主治治怒气伤肝,气逆动火,胁痛胀满,烦热动血。
用法用量用水220毫升,煎至160毫升,空腹时温服。若大便下血,加地榆4.5克;小便尿血,加木通4.5克。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处方19、解毒内消汤处方连翘30克 金银花30克 蒲公英30克 败酱草30克 冬瓜子30克 赤芍6克 丹皮6克 川军3克 赤小豆9克 甘草节6克 土贝母9克 犀黄丸9克(分两次吞服)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治盆腔脓肿属于热毒壅聚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刘奉五妇科经验》
处方20、加味利湿化瘀饮处方当归9克,丹参9克,土贝母9克,白芍9克,赤芍9克,元参12克,夏枯草9克,紫草9克,生地12克,白术9克,黄柏9克,牛膝9克,茜草9克。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佐以养阴。主湿热凝聚,经络阻隔。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赵炳南方
处方21、通淋化浊汤处方萆 15克,菖蒲15克,黄柏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石苇15克,土贝母10克,马勃5克,怀牛膝10克,全虫5克。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通淋化浊。主湿热下注。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柴彭年方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