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李核仁的处方(三)

医药知识2023-02-09 01:13:15百科知识库

含有李核仁的处方(三)

李核仁(别名李仁、李子仁、小李仁。),苦;平;无毒,祛瘀,利水,润肠。主血瘀疼痛,跌打损伤,水肿膨胀,脚气,肠燥便秘,小编整理出含有李核仁的处方共398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121~180共60个。

处方1、茯神散

处方茯神1两,羚羊角屑1两,石膏2两,防风1两(去芦头),赤芍药1两,人参1两(去芦头),柴胡1两半(去苗),天门冬1两(去心),桃仁1两半(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独活1两,郁李仁1两(汤浸,去皮,微炒),生干地黄1两,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妇人血风劳气,头疼目赤,胸背气壅,四肢疼痛,心烦惊悸,少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

处方2、桂心丸

处方桂(去粗皮)1两,诃黎勒(煨,去核)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上锉细,掘地作坑子,用炭火烧赤,吹去灰,以酽醋1茶盏,并药投于坑子中,急以瓷碗热盖,土培,匀令漏气,待冷即取出,焙干,入后药。干姜(炮)1两,草豆蔻(去皮)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木香1两,阿魏(研)1分,槟榔(煨,锉)半两,郁李仁(汤浸,去皮尖,炒)半两,朴消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胁助痛,腹冷,或食冷物不消,或块聚不转,心肋胀闷刺痛,霍乱。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温酒送下。初服急行200-300步,又服20丸,掣两脚各20-30下,贴膝便坐,气即散也。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七

处方3、柴胡汤

别名柴胡饮

处方柴胡(去苗)3分,赤茯苓(去黑皮)3分,桔梗(炒)1两,木通(锉)1两,芍药半两,鳖甲(去裙襕,醋蘸,慢火炙令黄色)半两,郁李仁(汤浸,去皮)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症癖气胀,腹痛,胁肋胀满,不思食饮。

用法用量柴胡饮(《原书卷七十三)。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二

处方4、膈毒丸

处方郁李仁(去皮)1分,黑牵牛(炒)1分,大戟1分,甘遂1分,牛黄(研)1钱,乳香(研)1钱,麝香(研)半钱,龙脑(研)半钱。

制法上为末,同研匀,用白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伤寒结胸,心下坚痛。

用法用量每服7丸,临卧煎灯心,小麦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二

处方5、宽中顺气丸

处方当归(酒浸)半两,芍药半两,白术半两,皂角(直大者,去皮弦,蜜炙)1两半,芒消1两(别研),大黄2两(生),郁李仁(去皮)1钱半,牵牛(微炒,取末)2两半,人参(去芦)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水泛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分阴阳,济水火。主血实气虚,胸胁痞满,或咳逆上气,胁助内疼,痰唾稠粘,咽喉不利,热结心烦,大便迟涩不下。

用法用量每服40丸,渐加至50丸,食远、临卧温酒或饮汤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一八三

处方6、款气丸

处方木香3分,陈橘皮(汤浸,去白,切,焙)3分,枳壳(去瓤,麸炒)3分,郁李仁(麸炒,去皮)3分,吴茱萸(汤洗7遍,炒)半两,桃仁(去皮尖双仁,麸炒)1两,京三棱(煨,锉)1两半,桂(去粗皮)半两,槟榔(锉)1两半,赤芍药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黑牵牛5两(拣净,捣罗为末)2两半。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气逆攻冲,肩膊拘急,或胁肋胀满,大便秘涩,手臂头面浮肿。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温酒送下;生姜汤亦得。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七

处方7、海蛤丸

处方海蛤(研)3分,葶苈(隔纸炒)1两,桑根白皮(切)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郁李仁(汤浸,去皮,炒)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炒)半两,防己(锉)3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石水。四肢细瘦,腹独肿大。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渐加至30丸,米饮送下,早、晚各1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九

处方8、桂心丸

处方桂心半两,白石英2两半,麦门冬2两半,枳实2两半,白鲜皮2两半,贝母2两半,茯神2两半,槟榔仁2两半,天门冬2两半,车前子1两,人参1两半,前胡1两半,橘皮1两半,白薇1两半,杏仁1两半,郁李仁3两,桃仁5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积气热发,气上冲不得息,欲死不得卧。

用法用量每服10丸,加至30丸,1日2次,以竹叶饮送下。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本虚邪实,故用桂心、石英、人参、茯神、天麦二冬固本滋津;前、杏、橘、贝、白薇、白鲜皮疏肺泄气;槟榔、车前、郁李、桃仁分调血气而顺下之。更以竹叶饮子清润诸味,但加生姜之辛散而下前丸,上下开泄其气也。

摘录方出《千金》卷十七,名见《普济方》卷一八三

处方9、大黄丸

处方大黄1两(锉,炒),牵牛子3两(微炒),木香1分,郁李仁2两(汤浸,去皮,焙干)。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宽胸膈,消壅滞。主大肠实热,秘涩不通,心烦闷乱,风气大肠涩结。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临卧煎竹叶汤送下;生姜汤送下亦得。

摘录《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众方》

处方10、大戟丸

处方大戟1两(锉碎,微炒),牵牛子1两(微炒),皂荚1两(去皮,涂酥,炙令黄焦,去子),海蛤1两(细研),甜葶苈1两(隔纸炒令紫色),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桑根白皮1两(锉),郁李仁1两(汤浸,去皮,微炒)。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十种水气,遍身肿满,上气喘息,大小便俱涩。

用法用量每日空心服20丸,以温水送下。以利为效。

摘录《圣惠》卷五十四

处方11、海蛤散

处方海蛤1两(研细),泽漆叶1两,汉防己1两,桑根白皮1两(锉),百合1两,赤茯苓1两半,槟榔1两,木通1两(锉),牵牛子1两(微炒),甜葶苈1两(隔纸炒,令紫色),郁李仁1两(汤浸,去皮,微炒)。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肺气咳嗽,面目浮肿,小便不通,喘息促急,欲成水病。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以利为度。

摘录《圣惠》卷四十六

处方12、大麻丸

别名大黄丸、搜风顺气丸、顺气丸、消风顺气丸、镇风润气丸

处方大黄15两,枳壳3两(炒),槟榔5两,郁李仁5两,薯蓣5两,牛膝5两,独活3两,防风3两,山茱萸3两,麻仁10两(别研),菟丝子4两(酒浸,别捣粉),车前子6两。

制法上为散,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疏风顺气,益阴润肠。补精驻颜,疏风顺气。补益通利。润三焦,和五脏,润肠,除风湿。主中风后,风壅气滞,阴亏津伤,大便秘涩,身体羸瘦,腰膝冷痛,四肢无力,遍身虚痒。脚气,及一切风气虚损。风壅大肠涩滞。三十六种风,七十二般气,上热下冷,腰脚疼痛,四肢无力,多睡少食,渐加羸瘦,颜色不定,或黄或赤,恶疮下痉,口苦无味,憎寒毛耸,积年症癖气块,丈夫世事断绝,女子久无子息,久患寒疟,吐逆泻利,变成劳疾,百节酸疼,腰膝无力,大肠闭则痛发,膝下似水冷。脚气欲发,大便先闭。中风,风秘,气袐;便溺阻隔,遍身虚痒,脉来浮数。亦治肠风下血,中风瘫痪。

用法用量大黄丸(《圣惠》卷二十三)、搜风顺气丸(《直指》卷三引《圣惠》)、顺气丸(《袖珍》卷一引《简易》)、消风顺气丸(《医林绳墨大全》卷六)。镇风润气丸(《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直指》引《圣惠》此方中无山茱萸、菟丝子,疑脱。《医方类聚》引《简易》本方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茶、酒、粥饮送下,百无所忌,平旦、临卧各一服。服经一月消食,二月去肠内宿滞,三月无倦少睡,四月精神强盛,五月耳目聪明,六月腰腿轻健,一年百病皆除,老者返少。

注意忌牛肉生;孕妇勿服。如服药觉脏腑微动,以羊肚肺羹补之。

各家论述《医方集解》:此手足阳明药也。大黄苦寒峻猛,能下燥结而祛瘀热,加以蒸晒,则性稍和缓,故以为君;麻仁滑利,李仁甘润,并能入大肠而润燥通幽;车前利水,牛膝下行,又能益肝肾而不走元气;燥本于风,独活、防风之辛以润肾而搜风;滞由于气,枳壳、槟榔之苦以破滞而顺气;数药未免攻散,故又用山药益气固脾,山茱温肝补肾,菟丝益阳强阴,以补助之也。

临床应用1.便秘:教授韩远举,福唐人,言渠祖母昔年常苦大便闭涩,初作即腰足冷痛,久遂不能行。渠取游氏与蔡君谟所藏异方,服之一日,而腰膝温暖如初。即从此大肠复无前日之苦,平时头风、血气诸疾,消除殆尽。饮食快美,肌肤充肥,迨今七十七,而步履轻健,耳目聪明,皆韩同年所传药功力之效。2.言语謇涩:予通判邵阳,日遇王仲及舍人,自靖解官还郡中。见其手颤,言语謇涩,似有瘫痪候,授以此方,随即平复如常。

摘录《医方类聚》卷九十六引《千金月令》

处方13、大腹皮散

处方大腹皮半两(锉碎),枳壳1分(麸炒令微黄,去瓤),赤茯苓3分,赤芍药3分,桑根白皮3分(锉),百合1两,牵牛子1两(微炒),甘草1分(炙微赤,锉),郁李仁1两(汤浸,去皮尖,微炒)。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6-7日,大肠壅结不通,腹胁胀满,不下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以得利为度。

摘录《圣惠》卷十三

处方14、凉惊丸

别名梨汁饼子

处方硼砂(研)1钱,粉霜(研)1钱,郁李仁(去皮,焙干,为末)1钱,轻粉1钱,铁粉(研)1钱,白牵牛末1钱,好腊茶3钱(一本无白牵牛末)。

制法上为细末,熬梨膏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惊风,大人风涎。

用法用量每服1-3丸,食后以龙脑水化下。

摘录《小儿药证直诀·附方》

处方15、款气丸

处方丁香1分,木香1分,沉香1分,白檀香1分,桂(去粗皮)1分,肉豆蔻(去壳)1分,槟榔(锉)1分,荜澄茄1分,大戟(炒)1分,甘遂(炒)1分,木通(锉)1两,续随子(去皮)1分,海蛤1分,郁李仁(去皮)1分,瞿麦1分,甜葶苈(炒)1分,桑根白皮(锉,炙)1分,牵牛子1分,腻粉1钱,巴豆(慢火炮过,出油令尽)1分。

制法上为细末,研白粳米饭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通身肿喘。

用法用量每服3-5丸,煎橘皮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

处方16、换骨酒

处方白茯苓3两,晚蚕沙(炒)3两,虎胫骨(酒浸,炙黄)半两,甘草1两,槟榔1两,郁李仁(汤浸,去皮)半两,附子(炮,去皮脐)半两,何首乌半两,防风半两,瓜蒌半两,牛蒡子根半两,牛膝半两,干菊花半两,杜仲(去皮丝)半两,黄耆半两,白附子1两,益智仁1两,石菖蒲半两,天麻1两,山茱萸1两,牡蛎半两,牡丹皮半两,枸杞子半两,蛇床子1两,肉苁蓉1两,羌活半两,鼠粘子半两,狗脊(去毛)1两,天雄(炮,去皮脐尖)半两,干姜(炮)半两,苍耳子(炒)半两,菟丝子1两,紫菀半两,白术、桔梗、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炙)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用好无灰酒3-5斗,生绢袋盛药,在坛子内封闭,令蜜浸之,春、夏14日,秋、冬21日,开时人面不得向坛口上,取浸药酒。

功能主治益精补虚,活血驻颜,润皮肤,退一切风疾,乌髭发,轻身健骨,爽精神。主早年患偏风证,四肢不举,非人回转,不能自动,兼眼目疾。

用法用量本方改作丸剂,名“换骨丹”(原书同卷)。

注意净房修养一月。

摘录《普济方》卷九十六引《卫生家宝》

处方17、葶苈丸

处方葶苈子4分(好者,熬令紫色),甘草4分(炙),杏仁4分,海蛤4分(别研如面),郁李仁4分,汉防己5分,吴茱萸2分,槟榔6分,大黄7分。

制法上为散,合研令调和,取蒸饼中枣膏2分,去皮搅和白蜜少许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脚气冲心,肺气喘急,及水气卧不得。

用法用量每服15丸,空腹服,渐渐加至下泄为度。服良久,待丸散后可食。

注意忌海藻、菘菜。

摘录方出《外台》卷十八引《近效方》,名见《普济方》卷二四四

处方18、调气丸

处方槟榔1两,羌活1两,桂心1两,芎藭1两,木香1两,郁李仁(汤浸去皮,微炒)2两,川大黄(锉,微炒)2两,牵牛子(半生半炒熟)2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瓤,焙)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以温生姜汤送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二

处方19、大黄丸

处方川大黄1两(锉,微炒),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栀子仁3分,郁李仁3分(汤浸,去皮,微炒)。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大便不通,心腹壅闷。

用法用量每服5丸,以熟水送下。

摘录《圣惠》卷九十二

处方20、葶苈丸

处方葶苈子(净洗晒干,浆水浸半日,布内盛,蒸一炊久,取出晒干,捣末)、防己、郁李仁(汤浸,去皮,研)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煮枣肉为丸,如赤小豆大。

功能主治劳嗽,头面虚肿,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15丸,煎糯米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六

处方21、大通圣白花蛇散

别名大通散

处方海桐皮1两(去粗皮),杜仲1两(锉,炒),天麻1两(去苗),干蝎1两(炒),郁李仁1两,赤箭1两,当归1两(去芦头,酒浸),厚朴1两(生姜汁制),蔓荆子1两(去白皮),木香1两,防风1两(去苗),藁本1两(去土),白附子1两(炮),肉桂1两(去粗皮),羌活1两(去芦头),萆薢1两(酒浸1宿),虎骨1两(醋炙),白芷1两,山药1两,白花蛇1两(酒浸,炙,去皮骨,用肉),菊花1两(去枝梗),牛膝1两(去苗),甘草1两(炙),威灵仙(去土)1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祛逐风气,通行荣卫。主诸风,无问新久,手足亸曳,腰脚缓弱,行步不正,精神昏冒,口面喎斜,语言蹇涩,痰涎壅盛;或筋脉挛急,肌肉顽痹,皮肤搔痒,骨节烦疼;或痛无常处,游走不定,及风气上攻,面浮耳鸣,头痛目眩;下注腰脚,腰疼腿重,肿痒生疮。风气冷热不调,四肢厥冷,心神烦惋。

用法用量大通散(《圣济总录》卷十二)。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白花蛇散”。

摘录《局方》卷一

处方22、茯苓琥珀丸

处方赤茯苓(去皮)1两半,防己1两半,苦葶苈3两半(隔纸炒),紫苏子(拣净)1两,琥珀1两(别研),郁李仁1两7钱半(汤浸,去皮),陈皮1两3钱,杏仁(汤浸,去皮尖及两仁者,麸炒)1两3钱。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水气乘肺,遍身浮肿,中焦痞隔,气不升降,咳嗽喘促,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60-70丸,人参汤送下。

摘录《袖珍》卷三引《圣惠》

处方23、调气木香丸

处方木香2两,羌活2两,川芎2两,槟榔2两,桂心2两,川大黄4两(锉碎,微炒),郁李仁4两(汤浸去皮,微炒)。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一切风及气,脏腑壅滞,宿食不消,心腹胀满。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温酒下;欲得快利,加至40丸,夜临卧时服亦得。

摘录《圣惠》卷九十八

处方24、大戟丸

处方大戟半两,芫花(醋炒)半两,甘遂半两,海带半两,海藻半两,郁李仁半两,续随子半两,樟柳根1两(上8味,为末,每料抄药末15钱7分,便入后药),硇砂1钱,轻粉1钱,粉霜1钱,水银沙子1皂子大,龙脑半钱,巴豆21个(生用,去皮)。

制法上8味以下同研匀,用枣肉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十种水气,肿胀喘满,热寒咳嗽,心胸痞闷,背项拘急,膀胱紧,肿于小腹,小便不通,反转大便溏泄,不能坐卧。

用法用量每服5丸至7丸,食后、临卧用龙脑、腊茶送下。

摘录《宣明论》卷八

处方25、大黄汤

处方大黄(生用)1两,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1两,桂(去粗皮)半两,生干地黄(焙)1两,郁李仁(去皮,研)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妇人血瘀不消,及扑损血瘀。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半盏、酒半盏,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三

处方26、大黄丸

处方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木香1分,槟榔半两,桂心1分,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甘草1分(炙微赤,锉),郁李仁3分(汤浸,去皮尖,微炒)。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伤寒大肠气筵,心腹胀满疼痛,四肢骨节酸疼烦闷,不得眠卧。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温酒送下,不拘时候。以利为度。

摘录《圣惠》卷十二

处方27、葶苈丸

处方甜葶苈1两(隔纸炒令紫色),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马兜铃1两,汉防己1两,郁李仁1两(汤浸,去皮尖,微炒),鸡子黄5枚(泻纸上焙干为末),皂荚(无蛀者,小便浸2宿后去黑皮,涂酥炙令焦黄,去子,捣末)1两。

制法上为末,煮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肺气喘促烦热,面目浮肿,大肠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生姜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六

处方28、大黄泻肝散

处方郁李仁2钱半,荆芥2钱半,甘草5钱,大黄5钱。

功能主治乌风内障。

用法用量水煎,食后服。

摘录《准绳·类方》卷七

处方29、大海藻汤

处方海藻(洗去咸,焙)1两,芫花(炒焦)1两,猪苓(去黑皮)1两,连翘1两,泽漆(炒)1两,郁李仁(去皮尖双仁,研)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桑根白皮(锉,炒)1两,白蒺藜(炒)1两,藁本(去苗土)半两,昆布(洗去咸,焙)半两,大戟(炒)半两,防己半两,葶苈(炒)半两,朴消半两,甘遂(炒)半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炒)半两,槟榔(煨,锉)7枚。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十种水病。

用法用量每服4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1枣大(拍碎),同煎至8分,去滓,空心温服,1日3次。以利为度。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九

处方30、姜黄散

处方姜黄2两,大附子1两(炮),赤芍药半两,芫花1分(醋浸过,炒令黄色),丹皮1分,红蓝子半两,郁李仁1分(去皮),荆三棱半两,没药1分,木香1分,柳桂半两(去皮)。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血脏久冷,腹疼痛,小便浓白泔。

用法用量每服1大钱,如腹痛,用当归、没药酒煎服,水7分,酒3分,同煎及7分,热服。

摘录《博济》卷三

处方31、茯苓汤

处方赤茯苓1两,白术1两,郁李仁1两,杏仁1两,旋覆花1两,槟榔5枚(锉)。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妊娠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空心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四一

处方32、桔梗散

处方桔梗1两(去芦头),知母1两,柴胡1两(去苗),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人参1两(去芦头),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郁李仁1两(汤浸,去皮尖,微炒),赤茯苓1两,白前1两,槟榔半两,半夏1两(汤浸7遍,去滑),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微炒)。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肺劳。痰唾稠粘,日晚即寒热,面色赤,胁肋妨满。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每于食后温服。

摘录《圣惠》卷二十六

处方33、大黄丸

处方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牛膝3分(去苗),槟榔1两,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木香3分,人参3分(去芦头),郁李仁1两(汤浸,去皮尖,微炒),桂心3分,前胡1两(去芦头)。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伤寒后脚气,并肾气上冲。

用法用量方中主治“并肾气上冲”,原作“并背气”,据《普济方》改。

摘录《圣惠》卷十四

处方34、海蛤索饼

处方海蛤(捣研如面)1两,甘遂3分(为末,绢罗如面,用白面和作剂),郁李仁(汤浸,去皮,微炒,研)1两1分。

功能主治水气,头面浮肿,坐卧不安。或嗽喘者。

用法用量上药以桑根白皮1两,用水2升煮。如嗽,即加干枣30枚(劈破),同煮取1升,去滓,入前药和,如作索饼法煮令熟,看冷暖得所,空腹服食。须臾快利,小便甚多,勿怪。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八

处方35、接骨丹

处方没药、乳香、当归、川椒、自然铜(醋淬)、赤芍药、败龟板(炙)、虎骨、白芷、骨碎补(炙)、千金藤(郁李仁是也)各等分(又方加龙骨、川芎)。

制法上为细末,化蜡半两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折伤。

用法用量每服1丸,好酒半升化开煎,用东南柳枝搅散,热服。

摘录《元戎》卷十

处方36、大沉香尊重丸

处方沉香2钱,丁香2钱,人参2钱,槟榔2钱,车前子2钱,苦葶苈2钱,青皮(去白)4钱,陈皮(去白)4钱,枳实(麸炒)4钱,白牵牛4钱,木通4钱,胡椒2钱半,木香2钱半,海金沙2钱半,蝎尾(去毒)2钱半,赤茯苓2钱半,白豆蔻2钱半,萝卜子6钱(炒),白丁香1钱半,滑石3钱,郁李仁(汤浸,去皮)1两2钱半。

制法上为细末,生姜自然汁为糊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蛊胀,腹满水肿,遍身仰满,气逆呕啘,喘乏,小便赤涩,大便不调;一切中满下虚危困病证。

用法用量生姜汤送下,1日3次。

注意忌盐、鱼、面等。只可食白粥。

摘录《杂类名方》

处方37、柴胡汤

处方柴胡(去苗)1两半,当归(切,焙)1两,食茱萸(去枝茎)1两,芍药1两半,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熟,锉)1两,槟榔(炮,锉)3枚,郁李仁(汤浸,去皮)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虫心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九

处方38、海蛤丸

处方海蛤(研如粉)1两半,诃黎勒皮(焙)1两半,柴胡(去苗)1两半,赤茯苓(去黑皮)1两半,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1两半,赤芍药1两半,牵牛子(炒令熟)1两半,桑根白皮(炙,锉)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贝母(去心,焙)1两,白槟榔(锉)1两,郁李仁(汤浸,去皮,别研)1两,大黄(炒,锉)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脚气上冲,头目面浮肿,咳嗽喘乏,气促胸胀,两胁硬,腰重,小便涩,胯冷,腿膝疼肿乏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腹煎枣汤送下,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二

处方39、茯苓饮

处方赤茯苓(去黑皮)2两,桑根白皮(炙,锉)2两,防己2两,羚羊角(镑)2两,郁李仁(汤浸,去皮尖)2两,木香2两,槟榔(碎)5枚,红雪2两半(旋入)。

制法上药,除红雪外,为粗末。

功能主治脚气。两脚肿至膝,小腹引痛,膀胱急,宿水不宣,时复心闷,夜卧恍惚,昏热惊悸。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取7分,绞去滓,纳红雪2钱匕,空腹温服。当快利2-3行,须隔日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三

处方40、海蛤汤

别名海蛤散

处方海蛤1两,泽漆叶(新者)1两,防己1两,木通(锉)1两,百合1两,桑根白皮(锉,炒)1两半,郁李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半两,牵牛子(炒)半两,槟榔(锉)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脚气变成水肿,小便不通,喘息。

用法用量海蛤散(《奇效良方》卷三十九)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三

处方41、定喘镇动煎

处方茯苓5钱,熟地5钱,杏仁17粒,当归3钱,代赭石3钱(用附子煎汁,分冷焠10次),蝉蜕3钱,僵蚕3钱,黄连2钱,黄芩2钱,郁李仁3钱,石膏3钱,滑石3钱,蜜1杯,酒1杯。

功能主治温病发喘,自脐下气海动气而喘者。

用法用量先用水1斗,盛盆中,以杓圆搅逐取水泡千余珠,入当归、熟地、茯苓浓煎,后入诸药煎2-3沸,调蜜、酒冷服1次,2次去酒,重加蜜为引。

摘录《寒温条辨》

处方42、大圣浚川散

别名浚川散

处方大黄1两(煨),甘遂半钱,牵牛1两(头末),木香3钱,郁李仁1两,芒消3钱半。

功能主治下诸积。主阳水,身热盛,烦渴,大便难,小便赤涩,脉沉数。

用法用量《金鉴》本方用法:上为细末,姜汤调下。量儿大小用之。

摘录《医学纲目》卷四引张从正

处方43、丁香建脾散

处方草果1个(炮),肉豆蔻2个,丁香1分,舶上丁香皮4两,舶上茴香半两,白干姜半两,桂半两,甘草半两,郁李仁1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脾元上锉气弱,食少腹胀,泄泻肠鸣。

用法用量早晨白汤点服;腹冷痛时服之尤效。

注意如渴,不得饮水。

摘录《鸡峰》卷十二

处方44、麻仁丸

处方大麻仁2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赤芍药1两,郁李仁1两(汤浸,去皮,微炒),川芒消1两,槟榔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大便难,五脏气壅,三焦不和,热结秘涩。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以生姜汤送下,晚再服之。

摘录《圣惠》卷五十八

处方45、黄耆丸

处方黄耆1两(锉),麦门冬1两(去心,焙),人参3分(去芦头),黄芩3分,枸杞子3分,茯神1两,百合半两,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秦艽半两(去苗),酸枣仁3分(微炒),柴胡1两(去苗),赤芍药半两,知母半两,鳖甲3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杏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生干地黄1两,郁李仁3分(汤浸,去皮,微炒)。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气益精,养血安神,清肺热,解劳热,宽胸膈。主妇人骨蒸烦热,四肢羸瘦疼痛,口干心躁,不得眠卧。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不拘时候,以清粥饮送下。

注意郁李仁、杏仁虽能润燥,然大便滑者不宜。

摘录《圣惠》卷七十

处方46、海桐皮散

处方海桐皮(锉)1两,独活(去芦头)1两,五加皮(锉)1两,防风(去叉)1两,郁李仁(炒,去皮,别研如膏)1两,杜仲(去粗皮,炙,锉)1两半,枳壳(去瓤,麸炒)1两半,薏苡仁(炒)1两半,牛膝(酒浸,切,焙)1两半,虎胫骨(酥炙)1两半,恶实(炒)1两半,熟干地黄(焙干)1两半,朴消(别研)2两。

制法上药先将11味捣罗为散,次入郁李仁膏,并朴消同研匀。

功能主治风毒流入脚膝,行履艰难,向夜筋脉痹挛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温酒调下,早、晚食后夜卧各1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一

处方47、浚川丸

处方甘遂2钱,芒消2钱,郁李仁1钱,大黄3钱,黑牵牛末2两。

制法上为末,水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积聚。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温水送下。

摘录《袖珍》卷三引张子和方

处方48、羚羊角散

处方羚羊角屑3分,桑根白皮半两(锉),独活半两,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酸枣仁3分(微炒),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前胡1两(去芦头),木香半两,郁李仁1两(汤浸去皮,微炒),槟榔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脚气,风毒肿满,心膈痰壅,烦躁不能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五

处方49、大黄丸

处方川大黄2两(锉碎,微炒),槟榔2两,牛膝1两(去苗),芎䓖1两,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独活1两,防风1两(去芦头),桂心1两,大麻仁2两,郁李仁2两(汤浸,去皮,微炒),桃仁1两(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调利胸膈,祛逐壅滞,推陈致新,疏风顺气。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以生姜汤送下。

摘录《圣惠》卷九十八

处方50、大圣丸

处方木香1两,白槟榔(锉)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大黄(锉)1两,羌活(去芦头)1两,芎䓖1两,桂(去粗皮)1两,郁李仁(去皮,研)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三焦风热,气不调顺,大肠结燥,不得宣通。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温熟水送下,早、晚食前服。以利为度。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七

处方51、变水汤

处方白术2两,茯苓2两,泽泻2两,郁李仁2钱。

功能主治肿胀。

用法用量水煎,入姜汁服。

摘录《脉因证治》卷下

处方52、大黄丸

处方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诃黎勒皮半两,桔梗1分(去芦头),乌梅肉1分(微炒),川朴消3分,陈橘皮1分(汤浸,去白瓤,焙),木香1分,郁李仁3分(汤浸,去皮,微炒)。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乳癖,胁下坚硬,大便难,小便赤。

用法用量1岁儿,每服5丸,以粥饮研下,晚后再服。

摘录《圣惠》卷八十八

处方53、大半夏丸

处方半夏6两,桑白皮1两,生甘草1两,皂角(捶碎)6两,生姜(锉碎)6两,青皮2两,槟榔2两,木香2两,郁李仁(汤浸,去皮,别研)2两。

制法前5味,浆水5升,同煮令汁尽,取出半夏焙干为末,后4味与前半夏末拌匀,取生姜自然汁打白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消痰顺气。主咳嗽。

用法用量方中青皮、槟榔、木香三味原脱,据《普济方》补。

摘录《御药院方》卷五

处方54、厚朴丸

处方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透)1两,人参1两,陈橘皮(去白,焙)1两,大黄(锉)1两,郁李仁(去皮,别研如膏)1两,当归(切,焙)1两半。

制法上为末,入郁李仁膏,同研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产后大肠虚结,秘涩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温水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五

处方55、海蛤丸

处方昆布(洗)4分,橘皮4分,赤茯苓4分,汉防己4分,海蛤(研)4分,郁李仁4分,桑根白皮4分,泽漆(炙)4分,槟榔4分,杏仁(去皮尖)4分,大黄6分,葶苈子20分(微火熬令黄)。

制法上为末,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小便涩,水肿,气妨闷,不能食。

用法用量每服15丸,日2次,加至25丸。以小便利为度。

注意忌食热面、冷滑、大酢。

摘录《外台》卷二十引《广济方》

处方56、茯神丸

处方茯神(去木)1两,白术1两,旋覆花半两,缩砂蜜(去皮)3分,大黄(微锉)半两,芍药半两,桂(去粗皮)3分,郁李仁(汤浸,去皮)1两,大麻仁(别研)2两,人参半两,枳壳(去瓤,麸炒)3分,诃黎勒(去核)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白槟榔(锉)3分,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白鲜皮(锉)半两,地骨白皮(锉)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积年口舌疮,诸方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渐加至30丸,空心粥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

处方57、海桐皮散

处方海桐皮(锉)1两,五加皮(去粗皮,锉)1两,萆薢(炒)1两,薏苡仁(炒)1两,虎骨(涂酥,炙,令黄)1两半,枳壳(麸炒,去瓤)1两半,赤芍药1两半,牛膝(去苗,酒浸,切,焙)1两半,恶实(炒)半两,防风(去叉)1两,续断1两,杜仲(去粗皮,锉,炒)1两,郁李仁(汤退去皮尖双仁,炒)1两,熟干地黄(焙)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肾中风。踞而腰痛,脚肿疼重,耳鸣面黑,志意不乐。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温酒调下,渐加至3钱匕,空腹、食前各1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

处方58、茯苓丸

处方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赤芍药1两,柴胡(去苗)1两,百合1两,诃黎勒皮1两,羚羊角(镑)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防风(去叉)1两,菊花1两,郁李仁(去皮,炒)1两半,大麻仁(研)4两,生干地黄(焙)3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热攻头面虚浮,心下满闷,烦躁热渴,腰胯酸疼,咳逆咽干,小便赤涩。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煎麦门冬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二

处方59、茯苓汤

处方白术(净)2钱,茯苓3钱,郁李仁(杵)1钱5分。

功能主治水肿。

用法用量加生姜汁,水煎服。

摘录《不知医必要》卷二

处方60、海蛤丸

处方海蛤1两(研细),甜葶苈1两(隔纸炒令紫色),赤茯苓1两,桑根白皮1两(锉),郁李仁1两(汤浸去皮,微炒),汉防己1两,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甘遂半两(煨令微黄)。

制法上为末,别捣葶苈如泥,纳药末中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大腹水肿,四肢洪满,小便涩少。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粥饮送下,日3-4次。

摘录《圣惠》卷五十四

本文标签: 中医中药  药材方剂大全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