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解剖学的角度来看,头部神经和血管分布有一定规律性。当该神经或血管的分布有了病变或受到伤害时,一般多出现相应部位的疼痛。通常由颅外病变所引起的头痛,多与病变处相一致,或位于病变附近。常见的眼源性、鼻源性、牙源性头痛等,其疼痛部位多与这些器官相连。如青光眼引起的头痛,疼痛部位多位于眼眶周围或眶额部。一侧枕大神经病变时,疼痛多位于该侧枕部。然而对于颅内病变而言,头痛部位与病源部位不一定符合。但小脑幕以上的病变,头痛多位于病变同侧,以额部为主,且多向颞部放射,小脑幕以下的病变,头痛多位于后枕部。垂体瘤或蝶鞍附近肿瘤所引起的头痛,疼痛部位多位于双侧。颅内外感染及出血性疾病(如蛛网膜下腔出血)所引起的头痛多为全头痛。
总之,额顶部的头痛,以小脑幕以上的颅内病变,眼源性头痛,血管性头痛为多见;双额部的头痛以肌紧张性头痛为多见;血管性头痛(尤其额动脉)以中颅凹病变为多见;后枕部头痛,以小脑幕下颅内病变为多见;颈源性头痛,以肌紧张性头痛为多见。
依据头痛的致病因子的不同和个体体验的差异,头痛的性质有以下几种:
(1)胀痛:为一种钝性疼痛,多呈持续性全头痛,头痛的同时常伴头胀大感,或伴以头晕,头沉。常见于神经性头痛、普通性偏头痛、脑积水、头部器官疾病所致头痛,以及高血压、慢性脑供血不足所致头痛等。
(2)钝痛:病势缓慢,呈持续性,是多种疼痛的概括(如胀痛,紧压痛)。多见于慢性疾患所致头痛,系由敏感的致病组织所致。
(3)跳痛:疼痛呈规律的振动性。常见于血管性头痛及感染、中毒、中暑及头部血管疾患所引起的头痛。
(4)紧压痛:头痛伴有束紧感,压迫感。多见于肌紧张性头痛及颈椎性头痛等。
(5)钻痛、刺痛:在持续性隐痛的过程中,出现的尖锐的、不连续的快速疼痛,重者如钻,轻者如刺。多见于神经血管性头痛、神经痛等。
(6)灼痛:在尖锐疼痛的同时伴灼热感。见于颅神经痛、偏头痛等。
(7)牵扯痛:头痛连及周围组织,如有钩牵拉,相互加重,甚至有抽动样痛。见于肌紧张性头痛、占位性病变所致压迫性头痛等。
(8)刀割样痛:系尖锐的连续性剧痛,似刀割样,呈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见于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脑膜炎等病之早期。
(9)电击样痛:为短促的剧烈的锐利疼痛,持续数秒至数分不等。见于颅神经痛,如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枕大神经痛等。
(10)撞击痛:为一种不连续的、似重物敲打一样的钝性疼痛,较之搏动性头痛频率更慢,程度更重。见于高血压性头痛、月经期头痛、偏头痛等血管性头痛。
总之,对头痛性质的描述与病人年龄、经历、文化素质、精神和社会背景有关。
根据头痛的持续时间可分为发作性头痛和持续性头痛。
发作性头痛最常见的是偏头痛,极少见的为头痛型癫痫。另外还有三叉神经痛和舌咽神经痛等。
持续性头痛有以下几种情况:
(1)头痛若发生快(以分钟计算),且呈持续性,既往无类似发作史者,如若伴有阳性体征,多见于动脉瘤或血管畸形所致的颅内出血。
(2)慢性持续性头痛,病情时轻时重,且受情绪及体内外多种因素影响者,多为神经官能症性头痛。
(3)慢性持续性头痛,呈缓慢加重趋势者,则常见于脑瘤、颅内血肿、脓肿等占位病变。
(4)反复发作的头痛,持续时间短,对症治疗可控制者,多为偏头痛等功能性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