敛阴泻肝汤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4味。
敛阴泻肝汤的基本资料
敛阴泻肝汤(《衷中参西》下册)处方生杭芍1两半,天花粉1两,射干4钱,浙贝母4钱(捣碎),酸石榴1个(连皮捣泥)。
功能主治酸敛止汗,凉润复液,宣通利咽。主咽痹。
用法用量上同煎汤1钟半。分2次温服下。
敛阴泻肝汤相关中药材
1、酸石榴别名醋石榴。
来源为石榴料植物石榴的味酸的果实。
功能主治治滑泻,久痢,崩漏,带下。①孟诜:“治赤白痢腹痛者,取一枚并子捣汁顿服”②《本草拾遗》:“止渴”③《蜀本草》:“《图经》云,止痢”④《纲目》:“止泻痢,崩中,带下”⑤《随息居饮食谱》:“解渴,醒酲”⑥《广州植物志》:“可治胃病”
2、天花粉别名栝楼根,白药,瑞雪,天瓜粉,花粉,屎瓜根,栝蒌粉,萎粉,栝楼根,蒌根,蒌粉。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栝楼的根。春、秋均可采挖,以秋季采者为佳。挖出后,洗净泥土,刮去粗皮,切成段,粗大者再纵切为两,晒干。然后撞去外表的黄色层使成白色;或用硫黄熏白。此外,尚有同属植物双边栝楼的根,在广西地区亦作天花粉使用。植物形态详“栝楼子”条。
生境分布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主产河南、广西、山东、江苏、贵州、安徽等地。
性状干燥根呈不规则的圆柱形,长5~10厘米,直径2~5厘米,表面黄白色至淡棕色,皱缩不平,具有陷下的细根痕迹。质结实而重,粉质,不易折断。纵剖面白色,有黄色条状的维管束;横断面白色,散有淡棕色导管群条痕。气微,味淡后微苦。以色洁白、粉性足、质细嫩、体肥满者为佳;色棕、纤维多者为次。以河南产量大、质量优,习称“安阳花粉”。
功能主治生津,止渴,降火,润燥,排脓,消肿。治热病口渴,消渴,黄疸,肺燥咳血,痈肿,痔瘘。①《本经》:“主消渴,身热,烦满,大热,补虚安中,续绝伤”②《别录》:“除肠胃中痼热,八疸身面黄,唇干,口燥,短气。通月水,止小便利”③《日华子本草》:“通小肠,排脓,消肿毒,生肌长肉,消扑损瘀血。治热狂时疾,乳痈,发背,痔瘘疮疖”④《滇南本草》:“治痈疮肿毒,并止咳嗽带血”⑤《本草蒙筌》:“治偏疝”⑥《本草正》:“凉心肺,解热渴。降膈上热痰,消乳痈肿毒”⑦《医林纂要》:“补肺,敛气,降火,宁心,兼泻肝郁,缓肝急,清膀胱热,止热淋小便短数,除阳明湿热”⑧《现代实用中药》:“作撒布剂,治皮肤湿疹,汗斑,擦伤”
3、浙贝母别名土贝母,象贝,浙贝,象贝母,大贝母,土贝母,大贝,元宝贝,珠贝。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的鳞茎。5~6月采挖,洗净泥土,大小分开,大者摘去心芽,分作2片,呈元宝状,称“元宝贝”,小者称“珠贝”。分别置擦笼内,擦去外皮,加石灰拌匀,经过一夜,使石灰渗入,晒干或烘干。
生境分布生于湿润的山脊、山坡、沟边及村边草丛中。分布浙江、江苏、安徽、湖南等地。
性状①元宝贝 为鳞茎外层的单瓣鳞片。一面凸出,一面凹入,呈元宝状,瓣长约1.7~4厘米,厚7~17毫米。表面白色,或带淡黄色,被有白色粉末,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不齐,白色或淡黄色,富粉性。气微劈,味苦。②珠贝 为完整的鳞茎,呈扁圆球形,高1~1.7厘米,直径2~3.5厘米。表面白色,外层两枚鳞叶肥厚,略似肾脏形,中央为2~3枚皱缩的小鳞叶及残茎,内表面垦淡黄白色。质地、气味同元宝贝。上述二种药材,均以鳞叶肥厚、表面及断面白色、粉性足者为佳。个较小、表面灰白色、断面中心棕红色者为质次。元宝贝较珠贝为优。主产浙江,安徽、江苏亦产。江苏产者称苏贝母,为浙贝母的野生种,其鳞茎较栽培种为小,直径2~3.5厘米,高1~1.5厘米。药材与珠贝相类。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散结解毒。治风热咳嗽,肺痈喉痹,瘰疬,疮疡肿毒。①《本草正》:“大治肺痈肺萎,咳喘,吐血,衄血,最降痰气,善开郁结,止疼痛,消胀满,清肝火,明耳目,除时气烦热,黄疸淋闭,便血溺血;解热毒,杀诸虫及疗喉痹,瘰疬,乳痈发背,一切痈疡肿毒,湿热恶疮,痔漏,金疮出血,火疮疼痛,较之川贝母,清降之功,不啻数倍”②《本草从新》:“去时感风痰”③《纲目拾遗》:“解毒利痰,开宣肺气,凡肺家夹风火有痰者宜此”④《山东中草药手册》:“清肺化痰,制酸,解毒。治感冒咳嗽,胃痛吐酸,痈毒肿痛”
4、射干别名乌扇,扁竹,绞剪草,剪刀草,山蒲扇,野萱花,蝴蝶花,乌扇,乌蒲,黄远,乌萐,夜干,乌翣,乌吹,草姜,鬼扇,凤翼,扁竹根,仙人掌,紫金牛,地萹竹,较剪草,黄花扁蓄,开喉箭,黄知母,冷水丹,冷水花,扁竹兰,金蝴蝶,金绞剪,紫良姜,铁扁担,六甲花,扇把草,鱼翅草,老君扇,高搜山,凤凰草,乌要,风翼,较剪兰,剪刀梏。
来源为鸢尾科植物射干的根茎。春、秋采挖,除去泥土,剪去茎苗及细根,晒至半干,燎净毛须,再晒干。
生境分布生长于山坡、草原、田野旷地,或为栽培。分布全国各省。主产湖北、河南、江苏、安徽、湖南、浙江、贵州、云南等地亦产。
性状干燥根茎呈不规则的结节状,长约3~10厘米,直径1~1.5厘米。表面灰褐色或有黑褐色斑,有斜向或扭曲的环状皱纹,排列甚密,上面有圆盘状茎痕,下面有残留的细根及根痕。质坚硬,断面黄色,颗粒状。气微,味苦。以肥壮、肉色黄、无毛须者为佳。在广东、广西少数地区所用的射干系干燥的全草。
功能主治降火,解毒,散血,消痰。治喉痹咽痛,咳逆上气,痰涎壅盛,瘰疬结核,疟母,妇女经闭,痈肿疮毒。①《本经》:“主咳逆上气,喉痹咽痛,不得消息,散结气,腹中邪逆,食饮大热”②《别录》:“疗老血在心脾间,咳唾,言语气臭,散胸中热气”③陶弘景:“疗毒肿”④《药性论》:“治喉痹水浆不入,通女人月闭,治疰气,消瘀血”⑤《日华子本草》:“消痰,破症结,胸膈满,腹胀,气喘,痃癖,开胃下食,消肿毒,镇肝明目”⑥《珍珠囊》:“去胃中痈疮”⑦《滇南本草》:“治咽喉肿痛,咽闭喉风,乳蛾,痄腮红肿,牙根肿烂,攻散疮痈一切热毒等症”⑧《纲目》:“降实火,利大肠,治疟母”⑨《生草药性备要》:“敷疮洗肿,拔毒散血,跌打亦用”⑩《分类草药性》:“治妇人白带”⑾《南京民间药草》:“根茎、花和种子,泡酒服,治筋骨痛”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