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蒲双清片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2味。
连蒲双清片的基本资料
连蒲双清片(现代标准)名称连蒲双清片
拼音Lianpu Shuangqing Pian
成份盐酸小檗碱 蒲公英浸膏
性状本品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棕色;气微咸、苦。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燥湿止痢。用于肠炎痢疾,疖肿外伤发炎,乳腺炎,胆囊炎等症。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片,一日3次,儿童酌减。
贮藏密封。
执行标准WS3-B-2524-97
连蒲双清片相关中药材
1、蒲公英别名凫公英,蒲公草,耩褥草,仆公荚,仆公罂,地丁,金簪草,孛孛丁菜,黄花苗,黄花郎,鹁鸪英,婆婆丁,白鼓丁,黄花地丁,蒲公丁,耳瘢草,狗乳草,奶汁草,残飞坠,黄狗头,卜地蜈蚣,鬼灯笼,羊奶奶草,双英卜地,黄花草,古古丁,凫公英,仆公英,真痰草。
来源为菊科植物蒲公英的带根全草。春、夏开花前或刚开花时连根挖取。除净泥土,晒干。
生境分布生长于山坡草地、路旁、河岸沙地及田野间。全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全国大部地区有产。
性状干燥的根,略呈圆锥状,弯曲,长4~10厘米,表面棕褐色,皱缩,根头部有棕色或黄白色的毛茸,或已脱落。叶皱缩成团,或成卷曲的条片。外表绿褐色或暗灰绿色,叶背主脉明显。有时有不完整的头状花序。气微,味微苦。以叶多、色灰绿、根完整、无杂质者为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散结。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疬,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①《唐本草》:“主妇人乳痈肿”②《本草图经》:“敷疮,又治恶刺及狐尿刺”③《本草衍义补遗》:“化热毒,消恶肿结核,解食毒,散滞气”④《滇南本草》:“敷诸疮肿毒,疥癞癣疮;祛风,消诸疮毒,散瘰疬结核;止小便血,治五淋癃闭,利膀胱”⑤《纲目》:“乌须发,壮筋骨”⑥《医林纂要》:“补脾和胃,泻火,通乳汁,治噎膈”⑦《纲目拾遗》:“疗一切毒虫蛇伤”⑧《随息居饮食谱》:“清肺,利嗽化痰,散结消痈,养阴凉血,舒筋固齿,通乳益精”⑨《岭南采药录》:“炙脆存性,酒送服,疗胃脘痛”⑩《山东中药》:“为解毒、消炎、清热药。治黄疸,目赤,小便不利,大便秘结”⑾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凉血利尿,催乳。治疔疮,皮肤溃疡,眼疾肿痛,消化不良,便秘,蛇虫咬伤,尿路感染”⑿《上海常用中草药》:“清热解毒,利尿,缓泻。治感冒发热,扁桃体炎,急性咽喉炎,急性支气管爽,流火,淋巴腺炎,风火赤眼,胃炎,肝炎,骨髓炎”
备注此外,尚有多种同属植物,如:碱地蒲公英、异苞蒲公英、热河蒲公英、西藏蒲公英等,均可同等人药。
2、小檗别名三颗针,狗奶子,酸醋溜,刺刺溜,刺黄连,刺黄柏,子檗,山石榴,三颗针,大山黄刺。
来源为小檗科植物大叶小檗、细叶小檗或日本小檗的根及茎枝。春、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治急性肠炎,痢疾,黄疸,热痹,瘰疬,肺炎,结膜炎,痈肿疮疖,血崩。①陶弘景:“主口疮”②《唐本草》:“主口疮疳蠚,杀诸虫,去心腹中热气”③《纲目》:“治血崩”④《陕西中草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抗菌消炎。治急性肠炎,痢疾,黄疸,白带,关节肿痛,阴虚发热,骨蒸,盗汗,痈肿疮疡,口疮,咽炎,结膜炎,黄水疮”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