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桑白皮的处方(三)

医药知识2023-02-08 23:57:46百科知识库

含有桑白皮的处方(三)

桑白皮(别名桑根白皮、白桑皮桑桑皮、根皮),甘;辛;性寒,泻肺平喘;利水消肿。主肺热喘痰;水饮停肺;胀满喘急;水肿;脚气;小便不利,小编整理出含有桑白皮的处方共1286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121~180共60个。

处方1、调气清脑汤

处方苏子、杏仁、橘红、砂仁、白茯苓、桑白皮、马兜铃。

功能主治孕妇肺阴不足以养胎,致肺气不肃,咳嗽气促,震动胞络,胎因不安,每致7月而半产者。

摘录《顾氏医径》卷四

处方2、固经膏

处方全当归3两,丹皮(酒炒)2两,柴胡2两,酒芍2两,生地2两,黄芩2两,知母2两,麦冬2两,地骨皮2两,川芎2两,贝母2两,黄连2两,羌活1两,防风1两,连翘1两,薄荷1两,蔓荆子1两,紫苏1两,独活1两,藁本1两,细辛1两,丹参1两,党参1两,黄耆1两,熟地1两,元参1两,白术1两,天冬1两,赤芍1两,白薇1两,苍术1两,萸肉1两,淮山药1两,枳壳1两,桔梗1两,麦芽1两,郁金1两,贯众1两,青皮1两,陈皮1两,半夏1两,胆南星1两,白芷1两,升麻1两,葛根1两,黄柏1两,黑山栀1两,生甘草1两,熟牛膝1两,杜仲1两,续断(炒)1两,桑白皮1两,椿白皮1两,樗白皮1两,秦皮1两,醋炒延胡1两,醋炒蒲黄1两,醋炒香附1两,黑荆穗1两,黑灵脂1两,地榆炭1两,瓜蒌皮1两,五味子1两,五倍子1两,诃子肉1两,乌贼骨1两,煅龙骨1两,煅左顾牡蛎1两,炮山甲1两,炒黑蚕砂1两,龟版2两,鳖甲2两,炮姜炭5钱,生姜2两,葱白4两,大蒜4两,韭白4两,紫花地丁(即大蓟)8两,益母草8两,槐枝(连实)8两,柳枝8两,桑枝8两,茅根2两,干荷叶2两,侧柏叶2两,霜桑叶2两,薄荷叶2两,凤仙草半株,苍耳草(全株)1两,艾1两,乌梅1两。

制法上药以油24斤分熬,去滓,再合熬,入丹收之;俟丹收后,搅至温,以一滴试之,不爆,方下后药:陈壁土、枯矾、百草霜、发灰、赤石脂、紫石英(煅)各1两,牛胶4两(酒蒸化);再搅千余遍,令匀,愈多愈妙。

功能主治举经固经,补阴清火。主妇人血虚有热,月经先期,或经行过多,先后不定,或经行不止,或崩中,或漏下,或湿热带下,或五旬后经行者。

用法用量外用,上贴心口,中贴脐眼,下贴丹田,或兼贴对脐两腰。

摘录《理瀹》

处方3、活鳖煎

处方附子(去皮脐)半两,白术半两,当归半两,人参半两,枳壳半两,桃仁半两,杏仁半两,三棱半两,陈橘皮半两,白芷半两,茯苓半两,甘草半两,秦艽半两,柴胡半两,桑白皮半两,阿胶半两,麻黄半两,官桂半两,槟榔1个,豆蔻1个。

制法上锉细。用大鳖1枚,汤中爁过,折去头尾肠肚,却入药在腹内,将甲合定,以麻皮缠湿纸裹7重,盐泥固济,令四面厚薄匀,用瓮1口入砻糖3斗,在瓮内放鳖在中间,再用砻糠3斗盖之,四畔发一伏时,次日取出候气冷,取出打破,开鳖并肉及药作三处焙燥,再捣为细末。每服2钱,湿酒调下。如咳甚,饮酒不得者,以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劳咳嗽喘急,唾如浓涕,渐渐瘦弱。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米饮送下,空心服。

注意忌雀、鸽、苋菜、鱼腥、海味等。

摘录《普济方》卷二二八引《指迷方》

处方4、换骨丹

处方桑白皮2两,川芎2两,吴白术2两,紫河车2两,威灵仙2两,蔓荆子2两,人参2两,防风2两,何首乌2两,地骨皮1两,五味子1两,木香1两,苦参1两,犀角半两,麝香半钱,龙脑半钱。

制法上为细末,用苍术半斤、槐角半斤,以地黄3斤去根、不去节,锉细,上用河水1斗8升(井水亦得),同熬至3-4升,去滓,留清者,再熬成膏,和前药,每两作8丸,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一切卒中,手足顽麻,腰膝沉重,左瘫右痪,四时伤寒,妇人血滞,小儿惊搐。

用法用量截四时伤寒,妇人血滞,产前产后,每服1丸,酒1盏,碎捶,浸至夜,温动化散,临睡和滓服;小儿惊搐,每服半丸,米饮化下。

摘录《中藏经·附录》

处方5、浚川丸

处方大戟半两,芫花(醋炒)半两,沉香半两,檀香半两,南木香半两,槟榔半两,蓬莪术半两,大腹皮(洗,焙干)半两,桑白皮(锉,炒)半两,黑白牵牛(晒,研取生末)1两,巴豆(去壳膜心,存油)35粒。

制法上药除牵牛末、巴豆外,前9味内沉香,檀香、木香、槟榔不过火,余5味焙干,同沉香等为末,就加牵牛末和匀,巴豆碎切在乳钵内,杵极细,入前药末,同再杵匀,水煮面糊为丸,如麻仁大。

功能主治水肿及单腹胀,气促食减,遍身面浮。

用法用量每服17丸,浓煎葱汤候温,五更初空心送下。去水未尽,停1日减用13丸,次减作9丸,再减至7丸,汤使下法如前,证退即止,仍投南星腹皮散。如单腹肿甚,能饮食气壮者,加甘遂末同丸取效。

注意忌甘草。

摘录《准绳·幼科》卷七

处方6、金沸草散

处方旋覆花2钱,前胡1钱,赤芍药(煨)1钱,山栀1钱,桑白皮(炒)1钱,荆芥穗1钱,黄芩1钱,橘红1钱,甘草5分,阿胶。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热嗽有血。

用法用量方中阿胶用量原缺。痰盛;加瓜蒌、贝母。

摘录《济阳纲目》卷六十一

处方7、麻黄散

处方麻黄8分,杏仁8分,桑白皮8分,甘草8分,紫菀2钱半,天门冬2钱半,桔梗1钱7分,竹茹弹子大。

功能主治妊娠咳嗽不止,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上作1服,以水2钟,煎至1钟,去滓,入蜜半匙,再煎2沸,不拘时候服之。

摘录《奇效良方》卷六十三

处方8、大半夏丸

处方半夏6两,桑白皮1两,生甘草1两,皂角(捶碎)6两,生姜(锉碎)6两,青皮2两,槟榔2两,木香2两,郁李仁(汤浸,去皮,别研)2两。

制法前5味,浆水5升,同煮令汁尽,取出半夏焙干为末,后4味与前半夏末拌匀,取生姜自然汁打白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消痰顺气。主咳嗽。

用法用量方中青皮、槟榔、木香三味原脱,据《普济方》补。

摘录《御药院方》卷五

处方9、大人参散

处方人参、白茯苓、羌活、川芎、天麻、防风、白术、陈皮(去白)、甘草、藁本、厚朴(姜制)、干葛、白芷、桑白皮(炙)、白芍药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四时伤寒,温壮头痛,喘粗鼻鸣;及夹食夹惊,烦渴惊悸,不进乳食。

用法用量1岁儿每服2钱,水半盏,加生姜2片,枣子1个,煎至2分,去滓温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六八

处方10、换骨丹

处方麻黄(煎膏)、仙术、香白芷、槐角子(取子)、川芎、人参、防风、桑白皮、苦参、威灵仙、何首乌、蔓荆子、木香、龙脑(研)、朱砂(研)、麝香(研)、五味子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桑白单捣细,以麻黄膏和就,杵15000下,每两分作10丸。

功能主治瘫痪中风,口眼喎[音 wāi]斜,半身不遂,一切风痛,暗风。血滞而不流,卫气遏而不通,风寒湿气相搏筋骨之间,内舍偏虚,发为不遂之病,气感八风,血凝五痹,筋挛骨痛,一切风证。

用法用量每服1丸,以硬物击碎,温酒半盏浸,以物盖不可透气,食后、临卧一呷咽之。衣盖覆,当自出汗即愈,以和胃汤调补,及避风寒。

摘录《宣明论》卷三

处方11、肺伤汤

处方五味子1两,紫菀1两,熟地黄2两,阿胶2两(炒),人参半两,杏仁1两(炒,去皮尖),黄耆1两(蜜炙),川当归2两,桑白皮1两(炒),甘草1两(炙),款冬花1两,桂1分,枳壳半两(去皮瓤,炒),干姜1两半(炮),青蒿半两(小便浸),黄芩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远近一切嗽疾,浑身劳倦,胁下疼,时作潮热,饮食减少。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入生姜3片,枣子、乌梅各1枚,煎至7分,去滓,空心温服,1日3次。

摘录《普济方》卷一五七引《卫生家宝》

处方12、茯苓汤

处方茯苓8分,川芎8分,苏叶8分,前胡8分,半夏(制)8分,桔梗8分,枳壳8分,干姜8分,陈皮8分,当归1钱,生地1钱,白芍1钱,台党5分,桑白皮6分,甘草3分。

功能主治经来咳嗽,喉中出血,及肺经枯燥。

用法用量生姜为引,水煎服。

摘录《易简方便》卷六

处方13、茯苓汤

处方赤茯苓(去黑皮)2两,泽泻2两,麦门冬(去心,焙)2两,杜仲(去粗皮,炙)2两,桑白皮(锉)3两,桂(去粗皮)1两,磁石(捣如麻粒大,淘去赤水)4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三焦气不宣通,膈壅停水,不下至肾,肾消肌肉化为小便。

用法用量每服6钱匕,水2盏,加大枣3个(擘破),薤白5茎(细切),煎至1盏,去滓,分2服,空腹温服,如人行10里,再服,至晚亦然。此药内消,不吐利,服1剂讫,津液未通,血脉未行,肌肤未润,更服1剂。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九

处方14、昆布丸

处方昆布2两,海藻2两,芍药2两,桂心2两,人参2两,白石英2两,款冬花2两,桑白皮2两,茯苓2两半,钟乳2两半,柏子仁2两半,紫菀1两,甘草1两,干姜1两6铢,吴茱萸1两半,五昧子1两半,细辛1两半,杏仁100枚,橘皮5合,苏子5合。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胸中伏气。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酒送下,1日2次。加至40丸。

摘录《千金》卷三

处方15、茯苓分气饮

处方五味子2两半,桔梗2两半,茯苓2两半,甘草(炙)2两半,陈皮2两半,桑白皮2两半,草果2两半,大腹皮2两半,紫苏叶。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脾胃不和,胸膈噎塞,腹胁疼痛,气促喘急,心下胀满,饮食不进,呕吐不止,兼脾气横泄,四肢浮肿。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盏,生姜3片,盐少许,煎7分,去滓,食前服。

摘录《三因》卷十四

处方16、法制鹿角胶丸

处方鹿角(新解者)1付(锯断,以寸为度,用糯米泔水浸1暮夜,刷去角外黑垢,劈成薄片。每角1斤,用桑白皮4两,芡实肉红者2两,黄蜡4两,放瓦罂中,又用生地黄2两,熟地黄2两,天门冬去心2两,麦门冬去心2两,另用一瓦罂煮汤,以水5升,煮3升,入鹿角,罂内用干桑柴慢火煮,一罂鹿角,一罂药物,并以桑柴火煮,待鹿罂水耗三分之一,即以药罂中热汤添之,切不可入冷水在角罂中,药罂添水煮,角罂添汤煮,至1日1夜,以角酥软嚼碎为度,以净布滤去滓,再入银铛中,慢火熬成胶取起),山药4两,山茱萸(去核,焙)2两,肉苁蓉(酒洗,去外鳞,破去内白膜,晒干)1两,莲肉(去皮心)2两,芡实(去壳)2两。

制法上为细末,和鹿角胶杵匀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添精补髓,却病延年。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温酒送下。

摘录《保命歌括》卷三十四

处方17、顶礼散

处方生干地黄1两,五倍子半两,紫菀半两,苦参半两,青黛半两,青盐半两,黑锡半两,桑白皮灰半两,龙脑少许。

制法先将上5味为细末,次将黑锡于铫子中慢火熔开,用桑白皮灰同锡就铫中研细,不见锡星为度,后将上件药末,更火龙脑少许,合和了,用新瓦合盛。

功能主治乌须发,牢牙齿。

用法用量每于食后、临卧先净漱口,用指捏药揩牙,即漱口,必1日2次;临卧时,更不须漱口。

摘录《鸡峰》卷二十一

处方18、流气饮子

处方黄耆1两,桂心1两,苦梗1两,白芍药1两,甘草1两,当归1两,陈皮1两,大腹皮1两,桑白皮1两,紫苏叶1两,紫苏梗1两,大黄3钱,木通3钱。

功能主治诸般气疾并泄泻。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3大钱,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至8分,空心温服。须要温,热则泻人。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三

处方19、大油煎散

处方海桐皮、桑白皮(炙)、川乌头(炮,去皮尖)、五加皮、乌药、甘草(炙)、牡丹皮、白芍药、地骨皮、当归(洗,焙)、没药(别研)各等分。

功能主治经候不调,脐腹胀痛,腰腿无力,烦渴潮热,身体拘倦,日渐羸瘦。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3钱,水1盏半,加生姜3片,大枣1枚,滴麻油数点,同煎至8分,去滓温服。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五

处方20、家秘泻白散

处方桑白皮、地骨皮、甘草、加白芍、川连。

功能主治脾经咳嗽。咳而右胁隐痛,神衰嗜卧,面色萎黄,腹胀黄肿,身重不可以动,动则咳剧而肺有热者。

用法用量胃火,加石膏;肝火,加黄芩;心火,加黄连;肾火,加黄柏。

摘录《症因脉治》卷二

处方21、定喘饮

处方橘皮1钱,半夏1钱,茯苓1钱,桑白皮1钱,莪术5分,甘草3分,生姜1片。

功能主治诸喘急,屡起发者。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续名家方选》

处方22、大补延龄膏

别名太极膏

处方党参1两,丹参1两,玄参1两,黄耆1两,于术1两,木通1两,生地1两,熟地1两,酒川芎1两,酒当归1两,酒白芍1两,川乌1两,萸肉1两,香白芷1两,淮山药1两,羌活1两,防风1两,柴胡1两,秦艽1两,苍术1两,厚朴1两,青皮1两,陈皮1两,乌药1两,杏仁1两,香附子1两,苏子1两,贝母1两,生半夏1两,生南星1两,枳实1两,丹皮1两,地骨皮1两,桑白皮1两,菟丝子1两,蛇床子1两,杜仲1两,牛膝1两,续断1两,炙甘草1两,破故纸1两,黄柏1两,知母1两,锁阳1两,巴戟天1两,胡桃仁1两,五味子1两,天冬1两,麦冬1两,枣仁1两,柏子仁1两,远志肉(炒)1两,肉蔻仁1两,吴萸1两,大茴1两,灵仙1两,覆盆子1两,川楝子1两,车前子1两,泽泻1两,益智仁1两,黄连1两,黄芩1两,黑山栀1两,大黄1两,桂枝1两,红花1两,木鳖仁1两,萆麻仁1两,炮山甲1两,金樱子1两,五倍子1两,龙骨1两,牡蛎1两,生姜2两,干姜2两,葱白2两,薤白2两,韭蒜头2两,干艾2两,侧柏叶2两,槐枝8两,柳枝8两,桑枝8两,桃枝8两,冬青枝8两,鲜菊花8两,苍耳草1株,凤仙草1株,石菖蒲1两,白芥子1两,莱菔子1两,花椒1两,大枣1两,乌梅1两,发团3两。

功能主治调和五脏,配合阴阳。主气血两衰证。

用法用量共享油20斤,分熬丹收。再入:铅粉(炒)1斤、陀僧4两,净松香4两,赤石脂1两,木香1两,砂仁1两,官桂1两,丁香1两,檀香1两,雄黄1两,明矾1两,轻粉1两,降香1两,乳香(制)1两,没药(制)1两,另用龟胶、鹿胶(酒蒸化),俟丹收后,搅至温温,以1滴试之不爆,方下,再搅千余遍令匀。或加桂、麝以为引更妙。

摘录《理瀹》

处方23、家秘天地煎

处方天冬、地黄、黄柏、知母、川贝母、甘草、麦冬、桑白皮、地骨皮。

功能主治内伤腋痛,属水中之火刑金者。

用法用量水煎3-4次。冲玄武胶服。

摘录《症因脉治》卷一

处方24、骨皮清膈散

处方黄芩2钱5分,石膏7分,滑石7分半,地骨皮5分,当归5分,知母5分,桑白皮5分,紫菀茸(蜜炒)5分,白茯苓5分,桔梗5分,甘草5分。

功能主治麻后毒流于肺经,肺中伏火,金虚叶焦,气喘,咳嗽连声不住者。

用法用量上加生姜3片为引,水煎服。

摘录《麻科活人》卷三

处方25、柳枝汤

处方垂柳枝1握,槐白皮1握,桑白皮1握,白杨皮1握。

制法上细锉。

功能主治齿龈肿,连耳脑肿疼。

用法用量每用半两,以水1大盏,煎至7分,去滓,入盐1钱,搅令匀,热含冷吐。

摘录《圣惠》卷三十四

处方26、柏皮膏

处方柏皮5两,生地黄半斤,桑白皮2两,杏仁(研碎)3两,大青3两,竹叶2升(切)。

制法上切,以炼猪脂3斤,缓火煎三上三下,绞去滓,密贮。

功能主治止痛灭瘢。主汤火疮。

用法用量日夜3易。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九四引《千金月令》

处方27、除翳明目汤

处方黄连2钱,生地2钱,赤芍2钱,归尾2钱,赤茯苓2钱,防风2钱,细辛2钱,大黄2钱,桑白皮2钱,南谷精草3钱,甘菊花3钱,生甘草3钱。

功能主治云翳初结,翳嫩火盛者。

用法用量水煎,食远服。点扫雾丹。

摘录《眼科阐微》卷三

处方28、降火清金汤

处方黄芩(炒)1钱半,山栀(炒)1钱半,知母(炒)1钱,贝母(去心)1钱,桑白皮1钱,麦门冬(去心)1钱,桔梗1钱,橘红8分,茯苓1钱,甘草4分。

功能主治火喘。

用法用量水2钟,煎8分。食后服。

摘录《济阳纲目》卷三十一

处方29、麦门冬汤

处方麦门冬(去心)7分,桑白皮(蜜炒)7分,生地黄7分,紫菀茸5分,桔梗5分,淡竹叶5分,五味子3分,甘草3分,贝母6分,天门冬7分。

制法上细切,作1服。

功能主治诸病后,火热乘肺,咳唾有血,胸胁胀满,上气喘急,羸瘦,五心烦热,渴而烦闷。上焦热甚而声瘖者。

用法用量方中贝母、天门冬用量原缺,据《景岳全书》补。

各家论述《证因方论集要》:天冬、麦冬能清肺热,桑皮、紫菀能泻肺火,生地、贝母能润肺燥,五味能收肺气,淡竹叶功专清心,甘、桔除热利膈,火清而闭开矣。

摘录《医学正传》卷二

处方30、虎骨散

处方没药(别研)1两,血竭(别研)1两,丁香1两,虎胫骨(酥炙)1两,乳香半两(别研),骨碎补半两,桑白皮2两,赤小豆6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闪肭折伤;及风湿客搏,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煎苏木、当归酒调下,空心、临卧乘热服。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四

处方31、菖蒲饮子

处方川芎半两,猪苓(去黑皮)半两,藁本(净)半两,柴胡(去芦头)半两,菖蒲半两,干葛半两,甘草半两,桑白皮半两。

制法上(口父)咀,如法修制。

功能主治四时伤寒,不问两感,头疼,发热憎寒,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盏半,生姜3片,同煎8分,去滓温服,滓再煎,如要出汗者,加连须葱白1根,同煎。7日内外皆可服,病在上则吐,在表则汗,下则泄,其病即解。

摘录《普济方》卷一四一引《德生堂方》

处方32、黄芩汤

处方黄芩8分,泽泻8分,通草8分,柴胡7分,桑白皮7分,杏仁(汤去皮尖)6分,猪苓(去皮柴)6分,泽漆叶4分。

功能主治小儿肿满。小儿痫愈后血气尚虚,而热在皮肤,与气相搏,通身头面皆肿。

用法用量以水5升,煮取1升半,4-5岁儿为3服,1-2岁服2合。

摘录《幼幼新书》卷三十二引《婴孺方》

处方33、麻黄泻白散

处方桑白皮1钱,地骨皮1钱,甘草半钱,麻黄半钱,杏仁半钱。

功能主治风寒伤肺,喘急咳嗽。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加生姜3片,水煎服。

摘录《保命歌括》卷十八

处方34、荆芥柴胡散

处方鳖甲1两,柴胡1两,荆芥穗1两,人参1两,白术1两,绵黄耆1两,延胡索1两,赤芍药半两,当归半两,熟干地黄半两,木香半两,青橘皮半两,黄橘皮半两,桑白皮半两,地骨皮半两,甘草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处女气虚,血海不调,时发寒热,目涩舌干,身体困倦,心忪气短,不思饮食,小便赤涩,大便或秘,迤逦瘦弱,面色萎黄,变为劳疾。

用法用量每服1钱,水1盏,生姜3片,煎至7分,去滓温服,日午、临卧各1服。

摘录《鸡峰》卷十五

处方35、金乌汤

处方杜仲1钱,厚朴1钱,桑白皮1钱,槟榔1钱。

功能主治赤眼淹缠。

用法用量取不落水雄鸡肝1枚,去红筋,入白酒酿6两,隔汤顿熟,去滓,以汤与肝食。隔2日再服1剂。

摘录《外科全生集》卷四

处方36、凉肺散

处方桑白皮(去粗皮,锉碎,蜜水炒过)2两,桔梗(锉,炒)1两,天花粉(净者)1两,干葛1两,麻黄(不去根节)1两,薄荷(和梗)1两,黄芩1两,杏仁(不去皮尖)1两,知母1两,贝母1两,木通(去节)1两,款冬花(净者)7钱半,麦冬(去心)7钱半,甘草(生用)1两8钱。

功能主治小儿大人一切实嗽。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2钱,水1大盏,加生姜3片,葱1根,煎8分,温服,不拘时候。如有热气促,加大黄、制枳壳各1两。

摘录《活幼心书》卷下

处方37、调肝散

别名犀角汤

处方犀角屑1分,草龙胆半分,黄耆半两(炙锉),大黄1分(炒过),桑白皮1分(炙锉),钩藤钩子1分,麻黄1分(去根节),石膏(别研)半两,栝楼实半两(去瓤皮),甘草1分(炙)。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败肝脏邪热,解散斑疹余毒,令疮疹不入眼目。主小儿疹痘疮及赤疮子,风胜气实,心肝血热,津液内燥,大便不通,毒气上盛,表热未散者。

用法用量犀角汤(《奇效良方》卷六十五)。

各家论述《奇效良方》:方中栝楼、大黄治内燥;钩藤、龙胆治风血热;桑白皮、石膏治上焦热;麻黄、黄耆散肌热;犀角、甘草解毒热。

摘录《斑疹备急》

处方38、均气散

处方桑白皮2两,陈皮(去白)1两半,桔梗1两,甘草(炙)1两,赤茯苓1两,藿香叶半两,木通4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脾肺气逆,喘嗽面浮,胸膈痞闷,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医方大成》引作“匀气散”。

摘录《御药院方》卷十一

处方39、荆防饮

处方荆芥、防风、桔梗、甘草、桑白皮、杏仁。

功能主治伤风咳嗽。

各家论述此方用桔梗开肺窍;桑白皮、杏仁泻肺气;荆芥、防风将肺中之风轻轻泻出。

摘录《伤寒大白》卷三

处方40、连翘散

处方连翘、川芎、白芷、黄连、苦参、荆芥、贝母、甘草、桑白皮、山栀子。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粉刺。

用法用量水煎,食后、临卧服。

摘录《古今医鉴》卷九

处方41、龟背散

别名龟胸丸

处方大黄3分(炒),天门冬(去心,焙)、百合、杏仁(去皮尖、炒)、木通、桑白皮(蜜炙)、甜葶苈(隔纸炒)、朴消(制)、枳壳各等分。

制法为大蜜丸。

功能主治儿生不能护背,客风入脊;或坐早伛偻背高,肺受热气胀满;或乳母食五辛,饮热伤肺而致龟胸、龟背。

用法用量龟胸丸(《婴童百问》卷五)。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龟背丸”。

摘录《永类钤方》卷二十一

处方42、茯苓汤

处方茯苓2两,防己1两半,橘皮1两,玄参1两,黄芩1两半,泽泻1两半,杏仁2两半(去尖皮),白术1两半,大豆1升半,郁李仁2两半,桑白皮2两半,泽漆叶(切)1升,猪苓1两半。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鼓胀上下肿,心腹坚强,喘息气急,连阴肿,坐不得,仍下赤黑血汁,日夜不停者。

用法用量以水1斗,先煮桑白皮、大豆、泽漆叶,取5升,去滓,澄去下淀,纳诸药,煎取2升,绞去滓,分3服。咳者,加五味子2两。停2日服1剂。

注意忌酢物、桃、李、雀肉、热面、蒜、炙肉、粘食、油腻。

摘录《外台》卷七引《广济方》

处方43、参苏温肺汤

处方人参半两,紫苏叶半两,甘草半两,肉桂4钱,五味子4钱,木香4钱,陈皮(去白)6钱,白术6钱,半夏(姜制)半两,白茯苓(去皮)半两,桑白皮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补肺散寒。主形寒饮冷,伤肺喘嗽,烦心胸满,气不得通畅。

用法用量每服半两,水1盏半,加生姜3片,同煎至8分,去滓,食后大温服。如冬寒,每服中加不去节麻黄5分,先煎去沫,下诸药。

摘录《医学发明》卷六

处方44、桔梗前胡汤

处方桔梗1钱,前胡1钱5分,苏子1钱5分,赤芍1钱5分,桑白皮(蜜炙)1钱5分,陈皮1钱5分,杏仁3钱,姜汁炒竹茹1钱,生甘草5分。

功能主治肺气闭塞闷咳。

摘录《笔花医镜》卷二

处方45、附子木香丸

处方附子半两,木香半两,石斛半两,桂半两,黄耆半两,磁石半两,椒目半两,荗半两,当归半两,鹿茸半两,人参半两,茯苓半两,枳壳半两,诃子半两,黄橘皮半两,桃仁半两,白术半两,桑白皮半两,桔梗半两,牛膝半两,干姜半两,厚朴半两,吴茱萸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以猪肾三对生研,入酒三合,蒸饼少许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水气下后,补药消积进食,凡水气已经利下,疾证往来不定者。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食前温米饮送下。

摘录《鸡峰》卷十九

处方46、沉香散

处方好沉香半两,阿胶半两(蚌粉炒成珠),结实人参1两,桑白皮(拣)1两(微炒),陈皮半两,紫苏子半两,甘草(炙)1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定喘止嗽。

用法用量每服2钱,加生姜3片,水1大盏,煎至7分,去滓,通口服。气虚人,桑白皮减半。

摘录《传信适用方》卷一

处方47、苦参大丸

处方胡麻子2斤(炒至3分熟,旋滴水炒令黑色),防风(去芦头)1两,苦参1两,苍耳子1两,何首乌1两,石菖蒲1两,桑白皮1两,白蒺藜(去刺)1两,细辛(去叶土)1两,黄荆子1两,蔓荆子1两,枸杞子1两,牛蒡子1两(并锉碎,炒),禹余粮1两(生用)。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1两作10丸。

功能主治大风癞疾,肌肉疡溃,鼻柱蚀烂。

用法用量每服1丸,细嚼,荆芥菜送下,不拘时候。

注意忌食鱼、肉、面、油、盐等物,切忌房室。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一

处方48、降压片

处方黄芩200g,决明子150g,山楂150g,寄生300g,臭梧桐150g,桑白皮100g,地龙(去土)100g。

制法取黄芩、臭梧桐,粉碎成细粉,过筛;寄生、决明子、山楂,照煎煮法提取两次,首次3小时,第2次2小时,将提取液澄清,滤过,蒸发至稠膏状。桑白皮、地龙制粗粉,照渗漉法分别用40%乙醇作溶媒,浸渍24小时后,开始渗漉,渗漉液蒸发至稠膏状。取上药并补足适量淀粉,照制颗粒二法制粒(颗粒于60℃以下干燥),压片,即得。每片重约0.5g(相当原药材1.17g)。

功能主治降压。主高血压病。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2-4片,1日2次。

摘录《山东省药品标准》

处方49、参香温肺汤

处方人参、桑白皮、橘皮、白茯苓、半夏、紫苏、五味子、木香、甘草、白术、肉桂、生姜。

功能主治形寒饮冷伤肺,喘嗽胸满,气不通畅。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2钟,煎取1钟,食远温服。

摘录《杏苑》卷五

处方50、和解散

处方紫苏、杏仁、陈皮、半夏、前胡、薄荷、葛根、甘草(炙)、桔梗、桑白皮。

功能主治伤风,鼻塞咳嗽,胸胁窜痛,发热口渴。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葱白3根,枣子1枚。风邪重,加防风。

摘录《赤水玄珠》卷一

处方51、赤苓汤

处方厚朴(姜制)8分,陈皮(去白)8分,苍术(米泔浸,炒)1钱,炙甘草5分,赤茯苓1钱半,桑白皮1钱半。

功能主治子气。妊娠三月之后,两足浮肿,甚则自脚面肿至腿膝,饮食不甘,小便流利者,属湿气为病。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服。

摘录《竹林女科》卷二

处方52、昆布煎

处方昆布2两,海藻2两,芍药2两,人参2两,款冬花2两,白石英2两,桑白皮2两,桂2两,柏子仁2两半,茯苓2两半,钟乳粉2两半,紫菀1两,甘草1两,吴茱萸1两半,五味子1两半,细辛1两半,杏仁1两,生姜(切片,焙干)5分,橘皮(黄者)5分,紫苏子5分。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胸中伏气。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生姜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鸡峰》卷十五

处方53、定喘四物汤

处方当归(酒洗)6分,川芎6分,白芍(酒炒)6分,生地黄7分,白茯苓(去皮)8分,前胡8分,桔梗(去芦)8分,杏仁(去皮)8分,葶苈8分,紫苏8分,桑白皮8分,金沸草8分,枳壳(去瓤,麸炒)8分,枳实(麸炒)8分,甘草3分。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肺气不利,喘促。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鲁府禁方》卷三

处方54、定嗽汤

处方款冬花8分,杏仁8分,橘红8分,桑白皮6分,桔梗6分,枳实6分,瓜蒌仁5分,胆星5分。

功能主治小儿肺有寒痰,咳嗽并作气喘。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煎服,不拘时候。

摘录《玉案》卷六

处方55、茯苓导水汤

处方茯苓、槟榔、猪苓、缩砂、木香、陈皮、泽泻、白术、木瓜、大腹皮、桑白皮、苏梗各等分。

功能主治妊娠肿满与子气,喘而难卧,胀满难堪;产后浮肿,喘嗽,小便不利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胀,加枳壳;喘,加苦葶苈子;腿脚肿,加防己。

临床应用子满:李某某,女,29岁。26岁结婚,婚后6个多月早产1次。现第二胎怀孕7个多月。从第4个月起,周身出现肿胀,腹部尤甚,先后延医数人,内服40余剂中药,未见好转。现腹胀异常,四肢均有浮肿,自觉气短心悸,饮食少进,腰痛腿沉,白带甚多,行走困难来诊。处方:茯苓15g,白术15g,猪苓15g,泽泻5g,榔片5g,砂仁7.5g,木香3.5g,陈皮10g,腹皮15g,苏梗10g,当归10g,白芍7.5g。服药后胸脘略适,饮食稍增,尿量略多,守原方稍加减继服,10余剂后诸症基本痊愈,肿消痛减,惟体质较弱,改用当归散以善其后。

摘录《金鉴》卷四十六

处方56、定血散

处方黄丹1两,乌鱼骨2两,白矾灰2两,龙骨2两,密陀僧半斤,桑白皮1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僻风,定痛,生肌。主刀镰斧伤。

用法用量每用干掺。

摘录《外科精义》卷下

处方57、茯苓调血汤

处方半赤茯苓1两,赤芍药半两,川芎半两,半夏曲半两,前胡2钱半,柴胡2钱半,青皮2钱半,枳壳2钱半,北梗2钱半,桑白皮(炒)2钱半,白茅根2钱半,灯心2钱半,甘草(炙)2钱半。

制法上锉细。

功能主治酒面过度,房劳后,小便下血。

用法用量每服3钱,加生姜5片,蜜2匙,新水煎服。

摘录《直指》卷十六

处方58、补肺散

处方白石英5分,五味子5分,桂心2两,大枣5枚(擘),麦门冬(去心)1两,款冬花1两,桑白皮1两,干姜1两,甘草(炙)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肺气不足,胸痛牵背,上气失声。

用法用量以水1升,煮大枣,取8合,乘热投1方寸匕服,每日3次;亦可以酒煮。以知为度。

摘录《千金翼》卷十五

处方59、金不换神仙膏

处方川芎5钱,白芷5钱,生地5钱,熟地5钱,当归5钱,白术5钱,苍术5钱,陈皮5钱,香附5钱,枳壳5钱,乌药5钱,半夏5钱,青皮5钱,细辛5钱,知母5钱,贝母5钱,杏仁5钱,桑白皮5钱,黄连5钱,黄芩5钱,黄柏5钱,栀子5钱,大黄5钱,柴胡5钱,薄荷5钱,赤芍5钱,木通5钱,桃仁5钱,玄参5钱,猪苓5钱,泽泻5钱,桔梗5钱,前胡5钱,升麻5钱,麻黄5钱,牛膝5钱,杜仲5钱,山药5钱,远志5钱,续断5钱,良姜5钱,何首乌5钱,甘草5钱,连翘5钱,藁本5钱,茵陈5钱,地榆5钱,防风5钱,荆芥5钱,羌活5钱,独活5钱,金银花5钱,白蒺藜5钱,苦参5钱,僵蚕5钱,天麻5钱,南星5钱,川乌5钱,草乌5钱,威灵仙5钱,白鲜皮5钱,五加皮5钱,青风藤5钱,益母草5钱,两头尖5钱,五倍子5钱,大风子5钱,巴豆5钱,穿山甲5钱,芫花5钱,蜈蚣20条,苍耳头7个,桃枝30,柳枝30,榆枝30,槐枝30,桑枝30,楝枝30,楮枝30,枫枝30。

制法上药各切为粗片,用真脂麻油12斤,浸药于内,夏浸3日,冬浸半月方可;煎药黑枯色为度,用麻布1片,滤去滓,将油再称,如有10数斤,加飞过黄丹5斤;如油有8斤,加黄丹4斤,依数下丹,决无差矣。将油再下锅熬,黄丹徐徐投下。手中用槐、柳棍不住搅,火先文后武,熬成滴在水中成珠不散。春、夏硬,秋、冬软,此是口诀,瓷瓶内贮之。

功能主治生肌定痛,调血祛风湿。主劳伤筋骨疼痛,痰喘咳嗽,左瘫右痪,手足麻木,赤白痢疾,疝气,疟疾,偏正头风,心气疼痛,寒湿脚气,男子遗精白浊,女子赤白带下,一切无名肿毒,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临用时加细药:乳香、没药、血竭、轻粉、朝脑(即樟脑)、片脑、麝香、龙骨、海螵蛸、赤石脂,上为细末,瓷器内收贮,临摊膏药时掺上。五劳七伤,遍身筋骨疼痛,腰脚软弱,贴二膏盲穴、两肾俞穴、两足三里穴;痰喘气急,咳嗽,贴肺俞穴、华盖穴、膻中穴;左瘫右痪,手足麻木,贴两肩井穴、两曲池穴;男子遗精白浊,妇人赤白带下,月经不调,血山崩漏,贴两阴交穴、关元穴;赤白痢疾,贴丹田穴;小肠气、疝气,贴膀胱穴;疟疾,男子贴左肩,女子贴右肩;偏正头风。贴风门穴;腰痛,贴命门穴;心气疼痛,贴中脘穴;走气,贴二章门穴;寒湿脚气,贴两三里穴;一切无名肿毒,疬疮,臁疮,杨梅顽疮,跌打伤损,痞块,不必寻穴,皆贴本病患处即愈。

摘录《古今医鉴》卷十六

处方60、参香散

处方人参3钱,官桂3钱,甘草3钱,半夏5钱,桔梗5钱,枳实5钱,陈皮5钱,桑白皮5钱,青皮5钱,麦门冬5钱,大腹皮5钱,紫苏子6钱,香附子6钱,茯苓6钱,木香4钱。

功能主治一切气,脾虚作胀、痞气。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8钱,水2盏,加生姜、大枣、灯心20茎,煎至1盏,去滓,食前服。十分疼,加槟榔、蓬术。

摘录《袖珍》卷三

本文标签: 中医中药  药材方剂大全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