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液免疫检测法

医药知识2023-02-03 06:54:02百科

体液免疫检测法

检测体液免疫功能的技术。分为体外检测和体内检测。体外体液免疫检测法包括抗原抗体反应、体液中各种可溶性免疫因素测定,体内检测为体液免疫测定技术。

体外体液免疫功能测定技术

包括两大类:抗原抗体反应和可溶性免疫分子测定。

抗原抗体反应

由于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清中,检测时需要自血液中分离出血清为标本(待检材料),故又名为血清学试验。抗原与抗体反应具有高度特异性(专一性、针对性),因此只要其中的一种为已知,即可检测另一方。如用已知抗原检测未知抗体,或用已知抗体来鉴定、检测未知抗原。

抗原与抗体在体外反应,可因抗原的物理性状不同或参与反应的成分不同而表现各种反应现象,如凝集、沉淀、补体结合以及中和反应等。此四种反应类型即所谓“经典”的血清学反应。在此基础上进行技术改良,又衍生出很多快速、敏感及微量的抗原抗体反应,在实际应用中已极为广泛。

在血清学反应的基础上,近代免疫学技术中又迅速地建立了免疫标记技术,包括免疫荧光标记技术、免疫酶标记技术、放射性核素标记技术、生物素-亲和素技术及发光免疫技术。

(1)凝集反应。即颗粒性抗原(如完整的细菌、立克次氏体、螺旋体及红细胞悬液等)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在一定条件下出现肉眼看见的凝集团块或颗粒。包括直接凝集反应、间接凝集反应及抗球蛋白反应等。

直接凝集反应即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有电解质存在的适合条件下直接结合,出现的凝集现象。这类反应常用于血型测定、病原菌的鉴定等,如诊断伤寒或副伤寒的维达尔(曾译肥达)氏试验等。

间接凝集反应是在直接凝集反应的基础上衍生而来。即将可溶性抗原(或抗体)先吸附于一种与本免疫试验无关的、有一定体积的颗粒状物质(称为载体)表面,然后再与相应的抗体(或抗原)作用,在电解质存在的适宜条件下发生凝集。可供做载体用的有人“ O”型红细胞或某些动物(如绵羊、兔等)的红细胞及某些隋性颗粒,如聚苯乙烯乳胶颗粒或活性炭等。由于载体颗粒增大了可溶性抗原的反应面积,当颗粒上吸附的抗原与微量抗体相结合后,就足以出现肉眼可见的凝聚反应,因此其敏感性比直接凝集要高出数倍至数十倍,可以测定毫微克水平。另外,吸附在载体上的抗原与相应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时使载体被动地凝集在一起,故又称为被动凝集。将抗原吸附于载体之上,然后再与相应抗体相结合出现凝集反应者称为正向间接凝集反应,图1可用于测定某些病原微生物的相应抗体(如痢疾杆菌的粪抗体)或检测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自身抗体(如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类风湿性因子、抗DNA抗体等)。反之,将抗体吸附于颗粒载体之上与相应抗原结合,则称为反向间接凝集反应(图2)。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可用于某些传染病、肿瘤的早期诊断,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甲胎蛋白、钩端螺旋体、脑膜炎双球菌、鼠疫杆菌、布鲁斯氏杆菌等微量抗原。若将可溶性抗原先与抗体反应,然后再检测抗体能否与吸附于颗粒载体上的抗原发生凝集反应,如果抗体已与先加入的抗原结合,那么就没有或仅剩少量抗体再与载体上的抗原结合,因此不出现凝集反应或反应很微弱,这称为间接凝集抑制试验,常用来检测可溶性抗原(图3)。

图 图 图

抗球蛋白反应又称桥梁凝集反应。用于测定不完全抗体(又称短臂抗体),如免疫球蛋白G(IgG),是一种极为敏感、可靠的方法。机体接受抗原刺激后除产生完全抗体(抗体长,体积大)外,还能产生不完全抗体(抗体短,体积小),只能与一方抗原决定簇结合,而不能同时与另一方抗原决定簇联接,因此不能出现直接可见的凝集反应。库姆斯等首先根据“抗体存在于球蛋白,球蛋白本身注入异种动物亦是抗原”的原理,把产生不完全抗体的人的正常血清球蛋白注射到异种动物如兔、绵羊等体内,使之产生抗球蛋白抗体,将抗球蛋白抗体加到抗原与不完全抗体的复合物中,使其起搭桥作用,就能出现可见的凝集反应。此试验亦称库姆斯氏反应(图4)。

图

库姆斯氏反应可分为直接反应和间接反应。直接库姆斯氏反应是检测粘附在以红细胞为抗原的表面上的不完全抗体(即自身红细胞抗体)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利用抗球蛋白抗血清为反应试剂。当抗球蛋白抗体与红细胞表面上粘附的不完全抗体结合后,就提供了一个较长的臂(桥梁),使红细胞出现可见的直接凝集现象。本法常用于诊断新生儿溶血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间接库姆斯氏反应是检测血清中的游离的不完全抗体。将病人血清加入有相应抗原的一定浓度的红细胞悬液中,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然后加入抗球蛋白试剂。若病人血清中有不完全抗体存在,则红细胞出现可见的凝集反应。本法常用于血型抗原的判定、血型抗体的检测和鉴定,以及输血前的血型相溶性试验。

(2)沉淀反应。指可溶性抗原(如血清蛋白、细菌培养滤液、细菌浸出液、组织浸出液等)与相应的抗体在有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结合,经过一定时间后,形成肉眼可见的白色沉淀物。参加反应的可溶性抗原为多糖、蛋白质、类脂等,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比较,前者分子小,单位体积内所含的抗原分子多,与抗体结合的总面积大,沉淀物的形成主要通过抗体球蛋白将抗原分子交叉联接所形成。为了使抗原与抗体之间的比例适合,一般可稀释抗原并以仍可出现沉淀反应的抗原最高稀释度为抗体血清的效价。

沉淀反应技术由于特异性很强,而被广泛应用于鉴定混合物中蛋白质组分,鉴定菌型,诊断疾病以及在法医上鉴定血迹等。如检查梅毒抗体的康氏反应。

沉淀反应主要有环状沉淀反应(对抗原的定性试验)、絮状沉淀反应(测定毒素及抗毒素等)。目前应用广泛的是琼脂扩散试验,可用以测定免疫球蛋白,补体各组分的含量,分析和鉴定复杂的抗原物质成分,测定抗原、抗体提取后的纯度等。

环状沉淀反应是在细口径的小试管内先加入已知抗体血清,再将经过适当稀释的待检可溶性抗原沿管壁小心加在抗血清表面,使形成界面清晰的两层。数分钟后,若在两层液面交界处出现白色沉淀环,即为阳性反应。本试验可用于抗原的定性试验,诊断炭疽,检测媒介昆虫的嗜血性,测定C反应蛋白,并广泛应用于食品卫生检验、考古及法医等。

琼脂扩散试验为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含有电解质的半固体凝胶(琼脂或琼脂糖)中进行的一种沉淀试验。琼脂在实验中只起网架作用,含水量为99%,可溶性抗原与抗体在其间可以自由扩散,若抗原与抗体相对应,比例合适,在相遇处可形成白色沉淀线,是为阳性反应。沉淀线在凝胶中可长时间保持固定位置并可经染色后干燥保存。沉淀线(带)对抗原与抗体具有特异的不可透性,而非特异者则否。所以一个沉淀线(带)即代表一种抗原与抗体的沉淀物,因而本试验可对溶液中不同抗原抗体系统进行分析研究。

本试验包括单向、双向琼脂扩散两种基本类型。若结合电泳技术进行定向扩散,可加快扩散速度、提高反应灵敏度,因而又衍生出对流免疫电泳、火箭电泳、免疫电泳及交叉免疫电泳等。琼脂扩散可在试管、平皿或玻片上进行,一般实验室常采用玻片法。

双向琼脂扩散试验是在含有电解质的半固体琼脂板上,将可溶性抗原和抗体分别加入具有一定距离和孔径的小孔内,使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扩散,两者在比例合适处相遇,形成白色沉淀线(带)。当存在多种抗原抗体系统时可出现多条沉淀线,然后可根据沉淀线的数目、位置、形状对抗原抗体系统进行分析。

反应的基本类型有下列几种,当抗原与相应抗体相互扩散即形成一条沉淀线〔图5(1)〕。两种抗原相同时表现为融合沉淀线〔图5(2)〕。两种抗原完全不相同时形成独立的沉淀线,同时两条沉淀线可出现交叉,属非同一性反应〔图5(3)〕。两种抗原有部分相同时,与相应抗体进行扩散后,可形成两条既相互联接又有其中一条多出一小段的沉淀线〔图5(4)〕。抗体与含有多种及部分相同的两种抗原相互扩散后,除形成一条同一性的弧形融合沉淀线外,又形成两条非同一性反应的沉淀线〔图5(5)〕。

图

沉淀线的特征与位置不仅取决于抗原抗体的特异性,而且与浓度、分子的大小及扩散速度有关。本试验的优点为特异性强,缺点是时间长,灵敏度低。

单向琼脂扩散又称单向环状免疫扩散,是一种定量测定抗原的方法。常用来检测标本中各种免疫球蛋白及血清中各种补体成分的含量。灵敏度高,可对免疫性疾病作辅助诊断。

针对琼脂扩散试验的时间长、灵敏度较低的问题,根据有些携带电荷的物质如多肽、核酸、蛋白质等在电场作用下可向相反电荷的电极移动的原理,建立了免疫电泳技术。常用的有醋酸纤维膜电泳、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流免疫电泳、火箭电泳、免疫电泳及交叉免疫电泳等。

对流免疫电泳是在双向琼脂扩散的基础上进行电泳。即在含电解质的半固体琼脂板上将抗原抗体分别加入具有一定距离和孔径的小孔内,然后将此琼脂板置于电场下,在一定条件下抗原向阳极移动,抗体在电渗作用下向阴极移动,两者在最适比例处相遇而形成沉淀线。由于电场能限制抗原抗体的自由扩散倾向,使两者只能向一定方向移动,因此提高了试验的灵敏度并缩短时间。本试验常用于检测血清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甲胎蛋白,各类免疫球蛋白的定性和半定量。缺点是无分辨力,当待检抗原(血清)中存在两种以上成分时则形成重叠沉淀线造成无法分辨。

火箭电泳又称电泳免疫扩散。是单向免疫扩散和电泳相结合的方法。是一种定量试验。在电场作用下抗原在含有一定量抗体的琼脂板中形成锥形沉淀峰(图 6),形似火箭,故名。沉淀峰的高低与抗原浓度成正比,从标准曲线中可查出被检测样品中抗原的含量。此试验快速、敏感,相似于单向扩散。若抗原中加入少量放射性核素标记,可作放射免疫自显影检测微量抗原。本试验常用于定量检测免疫球蛋白、白蛋白、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甲胎蛋白及其他抗原性蛋白质的含量。

图

免疫电泳是琼脂区带电泳与双向琼脂扩散两种方法的结合,用来分析抗原组分的免疫化学分析技术。根据沉淀弧的数量、位置和形状与已知标准抗原在同一琼脂板上所形成的沉淀弧进行比较即可分析待检样品中所含成分及其性质。本试验的特点为检测样品用量小、分辨力高、特异性强,但敏感度较弱。可用于分析血清蛋白成分,也可用于分析抗原、抗体提纯程度,研究抗体成分、免疫后抗体组分的动态变化等。

交叉免疫电泳是免疫电泳与火箭电泳的结合。即先将抗原(待检样品)进行区带电泳,然后再进行火箭电泳,在电场作用下形成独立锥形沉淀峰。对抗原中各组分容易进行比较,可定性,也可半定量。

(3)补体参与的抗原抗体反应。补体一旦被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后,即不再游离,故可利用此特点进行免疫反应的研究。实验室常用的补体多来源于豚鼠的新鲜血清。

补体参与的抗原抗体反应在实验室经常应用的有:溶血反应与溶菌反应、补体结合试验及免疫粘附血凝试验等。

补体的溶血、溶菌作用有赖于抗体的存在。红细胞抗原与相应的红细胞抗体(又称溶血素)结合,在电解质溶液中可发生凝集反应,但在有补体参与反应时红细胞可被溶解,这称为免疫溶血。在输血时血型不合亦可致溶血反应。体外抗体形成细胞检查法又称溶血空斑试验,是在细胞水平动态观察检测抗体产生情况的一种溶血反应。图7示,在产生抗体的淋巴细胞周围,出现一个因红细胞溶解形成的透明区,此抗体生成淋巴细胞称为空斑形成细胞。所形成空斑的数量可精确地反映机体的体液免疫功能状态。

图

当抗原为某些革兰氏阴性细菌(如霍乱弧菌)的,与相应抗体结合后,若有补体参与则细菌可被溶解或破坏,这称为溶菌反应。

补体结合试验是在补体参与下,以绵羊红细胞与溶血素作为指示系统的抗原抗体反应。这种反应包括两个系统、五种成分:即指示系统及实验系统;绵羊红细胞、溶血素、补体、待检血清(或已知抗体)、已知抗原(或待检抗原)。借助指示系统是否出现溶血现象来说明试验系统中的抗原与抗体是否有特异性反应。从试验系统中加入已知抗原及补体,若其中存在待测抗体,则补体被用完。将这系统放入4℃冰箱过夜,再经37℃水浴30分钟,又加入指示系统中。当指示系统不出现溶血现象,为补体结合试验阳性,溶血则为阴性反应。本试验敏感性、特异性均较高,但实验操作较繁琐。常用来检测血清中的抗体,如诊断病毒性疾病、梅毒及钩端螺旋体病等;也可用来鉴定自病人体内分离的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立克次氏体等,如检查梅毒的瓦瑟曼氏反应。

免疫粘附血凝试验原理是抗原抗体复合物能固定补体,当具有补体(C3b)受体的细胞(如人O型红细胞)存在时,则抗原抗体补体复合物上的C3b与红细胞表面C3b受体结合而引起红细胞凝集。是检测抗原、抗体或补体量的高度敏感方法,比补体结合试验的敏感度高数倍至数百倍。常用于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

(4)免疫标记技术。是将放射性核素、荧光素或酶活性物质标记于抗体或抗原表面,能使在一般实验方法中不能观察到的抗原抗体反应得以显示出来。不仅可大大提高抗原抗体反应的敏感性,同时可对微量物质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并可结合显微镜、电镜技术对待检物质作出组织内或细胞内的精确定位,对医学基础研究、临床理论探讨及临床疾病诊断均提供了有利手段和重要工具,应用极为广泛。

根据标记物质与方法的不同包括多种。

放射性核素标记抗原抗体反应是将放射性核素分析的高度灵敏性和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两大特点相结合而建立的检测技术。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尤其具有很高的精确性,能检测到μg/ml以至ng/ml水平。常用的放射性核素有3H、14C、35S、32P、15N、131L和 125I等。其中3H和14C应用最多。3H标记掺入快、游离少、射线短、定位准确,14C只放射出β粒子,具有足够能量,测定较易,外照射弱,半衰期长,适于长时间的连续示踪试验。放射性核素标记法可分为内标记法和外标记法。内标记法是用3H、14C等标记氨基酸或核苷酸。将标记物加入含有细胞的培养物中,细胞在合成蛋白质或核酸过程中摄取携带标记3H(14C)的氨基酸或核苷酸,使细胞内含有放射性标记物。利用此方法能研究DNA、RNA和蛋白质合成的位置及动态,研究遗传物质的复制,细胞的融合,细胞膜功能,致癌作用及药物作用等。外标记法是将放射性131L或125I直接结合到抗原或抗体分子上,采用氯胺T法。氯胺T为一种缓和氧化剂,在氨胺T作用下,碘分子与蛋白分子中的主要酪氨酸结合,蛋白质被放射性核素标记。

常用的放射免疫测定技术有放射免疫测定法和放射免疫沉淀自显影法。

免疫荧光技术是以荧光素为标记物,标记于抗体分子上,不影响抗体的免疫学特性。以标记荧光素的抗体作为标准试剂,用来检测未知的抗原,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呈现荧光特性的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存在部位。是将免疫学反应的特异性、敏感性与显微镜技术的准确性相结合。应用广泛。荧光素为一种染料,在紫外光或蓝紫光照射下能吸收光量子而被激化,放出波长较激发光长的荧光。最常用的荧光素有异硫氰荧光素和罗丹明。

荧光抗体技术分为三种。直接法为最简单、最基本的方法。是将荧光标记抗体直接加到待检标本上,在荧光显微镜下直接观察有荧光特性的抗原抗体复合物。此法特异性最强,但敏感性较差,同时因抗体种类繁多,而又需各个标记,因而相对又很复杂。间接法是首先将荧光素标记抗球蛋白抗体(又称为抗抗体),然后将待检测抗原与相应抗体相互作用,最后再与荧光素标记的抗球蛋白抗体作用,阳性反应可形成抗原—抗体—荧光素标记抗球蛋白抗体复合物。可用来鉴定未知抗原。敏感性高于直接法,操作简便,只需制备一种荧光素标记的抗球蛋白抗体即可检测同种动物的多种抗原抗体系统,但本法易产生非特异性荧光现象,而影响特异性(图8)。

图

补体法与间接法原理相同。即利用补体能与抗原抗体结合的特性,将荧光素标记于抗补体抗体。方法是将抗体、补体与待鉴定抗原作用后,再与荧光素标记抗补体抗体作用。阳性反应可形成抗原—抗体—补体—荧光素标记抗补体抗体大分子复合物。优点为应用方便,只需制备一种标记抗补体抗体即可检测多种抗原抗体系统,抗体来源不受动物种属限制,敏感性高于间接法,但操作过程较繁琐,易出现非特异性反应。常用于检测组织内补体沉淀,免疫复合物及固定补体的抗体等,可借以诊断免疫复合物性疾病及自身免疫病。

免疫酶技术是以酶作为标记物,即酶标记抗体(或抗原)检测相对应的抗原(或抗体)的一种定位、定性和定量技术。是将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与酶的高效专一催化底物的能力结合而建立的一种新的血清学反应。用化学方法处理,使酶与抗体(或抗原)结合,形成酶标记物并仍保持抗体(或抗原)的免疫特异性和酶活性。当酶标记物与相应的抗原(或抗体)相反应而形成酶标记物—抗原(或抗体)的免疫复合物后,在遇到相应酶底物时可进行催化其水解、氧化还原的反应,生成有颜色的产物。酶降解底物的数量与所呈现的色泽浓度成正比。由此可计算出被检测的抗原(或抗体)的含量。经常被选作标记物的酶有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碱性磷酸酶及6-磷酸葡萄糖酶等,目前多采用HRP。

免疫酶技术可分为免疫酶染色和酶免疫测定。免疫酶染色与免疫荧光技术相似,但标记物不同。当酶标记抗体(或抗原)与相应抗原(或抗体)特异结合后,在加入酶底物时,底物在酶的催化下生成不溶性沉淀物并发生组织化学反应而产生有颜色物质,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出现颜色反应的部位即是酶标记抗体与相应抗原特异结合的部位,亦即所检测的抗原(或抗体)存在部位。利用本试验可进行组织或细胞内抗原或抗体定位及半定量研究。酶免疫测定 (EIA)在酶免疫组织化学法和放射免疫测定法的基础上发展建立,是用来检测体液中的微量抗原或抗体的定量方法。用酶标记已知抗体或抗球蛋白抗体(抗抗体)或抗原,再与待检测的材料混合,反应后加入酶的底物,若生成可溶性有颜色产物可根据呈色程度用肉眼观察,为定性测定;或用分光光度计来测定,可进行定量测定。

在酶免疫测定法的基础上经改进后建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酶放大免疫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又称酶标法,是将可溶性抗原或抗体吸附在固相载体上(如聚苯乙烯板、管、珠),再与酶标记抗体或抗原相结合,然后根据检测分解酶底物量的差异计算被检测的抗原或抗体的含量。常用的有间接法、双抗体夹心法、竞争抑制法。

酶放大免疫试验是利用竞争原理直接检测小分子抗原的一种快速简便方法,即将酶标记半抗原与相应抗体及待检样器混合作用后检测酶活性,若样品中不含半抗原,则酶标记半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酶活性被抑制;反之,待检样品中含有半抗原,则酶标记半抗原与样品中的半抗原共同竞争有限的抗体,而使酶活性受抑制减少,然后通过测定酶活性的多少来反映待检材料中是否存在半抗原及其含量。此试验可直接、快速检测体液中药物、激素的浓度。

免疫酶技术有特异性、敏感性、快速简便实用、经济,可在普通实验室及现场进行,广泛用于生物化学、免疫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药理学、肿瘤学、内分泌学、血液病、流行病与传染病中。

生物素—亲和素试验是较新的方法。生物素—亲和素系统是7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生物反应放大系统。此系统有特殊放大作用,可显著地提高检测的敏感性,同时又具有高度的特异性与稳定性,故广泛应用于酶、荧光素、放射性核素、铁蛋白等标记反应中。

生物素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结构简单,为小分子物质,一旦活化后可以共价键方式偶联蛋白质、核酸和多糖类物质、细胞膜表面物质及其他标记物,结合十分稳定。

亲和素分子为碱性蛋白质,亲和素与生物素之间有很强的亲和力,结合十分稳定难以解离,也不受酸、碱及酶类影响。亲和素为糖蛋白,可直接偶联各种标记材料如酶、荧光素、放射性核素及铁蛋白等。因此生物素—亲和素系统可以它的一端偶联大分子反应物质,另一端联接标记物或支持物而产生多极放大作用,建立一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快速而又经济的检测方法。

常用的实验为ABC酶标记法。亲和素(A)与小分子生物素(B)之间有高度亲和力,一个A可与4个B结合,而B又可与酶标记物(P)结合,A作为桥梁将B-P联接在一起,完成酶标记免疫染色检测。

发光免疫技术 (LIA)即将化学发光与免疫测定法相结合的技术。特点是利用化学或生物学发光系统作为抗原抗体反应的指示系统,借以确立检测抗原或抗体的方法。发光物质既可直接作用于抗原或抗体的标记物,也可以游离的形式用于催化剂(酶)和辅助剂标记的抗原或抗体的发光反应中。此法简便、快速、灵敏、重复性好、设备简单,故发展迅速。根据发光物质应用方式不同,发光免疫测定法有以下几种,即发光免疫测定法、发光酶免疫测定法、发光酶放大免疫测定法、发光辅助因子免疫测定法等。

体液中各种可溶性免疫分子测定技术

包括:

(1)人血清中补体水平的测定。常用方法有测定血清总补体活性(CH50)及补体各种成分的测定。

新鲜人血清中含有补体,当它与以绵羊红细胞为抗原及相应抗体(溶血素)相互作用后,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溶血反应。溶血的程度与血清中含有补体的量成正比。根据产生50%溶血所需要的最小补体量计算出血清中总补体活性并以CH50单位/毫升表示。人血清总补体活性的正常值为30~40CH50单位/毫升。

在补体的各种成分中C3不但含量高,而且在经典活化途径或旁路活化途径中均起着承前启后的枢纽作用,因而测定C3含量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测定方法可利用单向免疫扩散法。C3的含量变化对某些疾病的诊断、预后等有所帮助,如免疫复合物性疾病、急性肾炎、肝炎等。

(2)免疫球蛋白定量测定。测定方法很多,常用的方法为单向免疫扩散法,可测定血清中 IgG、IgM、IgA的含量,其正常值IgG10±2mg/ml、IgM0.4~2mg/ml、IgA1.4~4mg/ml。

(3)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检测。正常情况下形成的免疫复合物能被机体的防御系统所清除。但在一定条件下,免疫复合物为可溶性,并不能为吞噬系统清除而能随血液流经身体各部位,在某些部位如血管壁内、组织内沉积。由于抗原抗体复合物能激活补体,从而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免疫复合物性疾病。检测组织内或体液中的免疫复合物有助于对某些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类风湿病、肾小球性肾炎等的诊断。组织中免疫复合物的测定多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免疫荧光法。体液中免疫复合物的测定方法有抗原非特异及抗原特异方法,目前多采用前者。

体液免疫体内功能测定技术

包括以下两类。

速发型变态反应皮肤试验

如异种动物免疫血清,青霉素皮肤试验(为I型变态反应,借以了解机体的敏感性)。

毒素皮肤试验

如希克氏试验(白喉毒素注入前臂皮内,以同样毒素加热破坏其毒性,注入另一侧前臂作对照。阳性反应表示对白喉无免疫力,缺乏IgG抗白喉类毒素抗体;阴性反应为有免疫力)和狄克氏试验(将小剂量链球菌红斑毒素注射前臂屈面皮内,24小时后局部出现红疹,则表明体内无相应抗体,若局部无红晕则表明有免疫力)。

体液
参考书目
  1. 余等:《临床免疫技术》,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上海,1986。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